為什麼要讀經典?

讀了經典才知道,為什麼有些書不經典。

大學看了兩年網路小說,各種穿越文,種田文,玄幻文,看一本忘一本,只追求一剎那的閱讀快感。後來覺得要改變一下閱讀習慣,看了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娜》,故事情節非常緩慢,19%的時候,安娜與沃倫斯基才開始搭上線。就是這本書,改變了我的閱讀習慣,讓我遠離了各種文。

也就是那時,我才明白,大師為何是大師。我們小時候的課本從來沒有過譽哪位大師,他們稱得上。池莉的《來來往往》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就是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一本是世界名著,一本不是。


這個問題答案太多,隨便挑幾條來答,想到新的再來補充。

論及中國過去文人墨客,尤在漢之前,對經史子集的「經」,講究的是「通經以致用」,也就是說,對經通達,然後致用。無論是董仲舒罷黜百家,或者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實際上都是經學大通,致用的產物。讀經典讀到深處,自然經緯天地。

錢穆先生有一個比方打的很妙,大致意思是,學術要知道學術的源頭,中國的學術,如同一顆大榕樹,經學是最開始粗大的氣根,然後從上面長出史學來,再依次演變來其他的學問。再講史學上的功夫,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大體就把此後二十四史的框架體系篇例結構,劃定了七七八八,讀完這四部書,要省時間,就可讀讀三通一類其他類型的史書,不必要過分糾纏在文字細節里。讀經典,知源知流,再來錨定你要專註的領域,事半而功倍。

經典背後有大寫的「人」。一時意氣不通暢,然而讀讀經典和其他這個作者的東西,混覺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的痛苦也有人同樣痛苦。自己的疑問也有人同樣疑問,前路漫漫,有人前行為燈塔而不寂寞。有俠氣大氣魄者,擊節為之歌。


經典是時代的鏡子。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沉澱和篩選,留下的是最能神了反映當代人文社會,表達當代人心聲、特徵的作品。並不是說非經典作品不讀,但感覺始終少了一份重量。或許那便是權威。我並不是權威主義者,經典的權威是歷史和讀者所賦予的,必有它自身的價值。


因為能節約時間。


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務,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

-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到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

-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是經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之格格不入的現在占統治地位,它也堅持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當毒藥正在準備中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長笛練習一隻曲調。『這有什麼用呢?』有人問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學習這隻曲調。』」

(黃燦然譯)


目前看來經典的對立面似乎是網文。

經典不向人獻媚,穿著潔白的長裙一塵不染,臉上乾淨潔白得像潑出去的熱牛奶。她只是在不遠處的樹下站著,微風吹過葉子,她向你投來睿智的眼神。月光灑遍,神聖至極,路過的人只是觀望一番,腦子裡還想著自己急急忙忙要去乾的事,就好像不會因為月亮的美而放棄地上的每一枚六便士。正是如此,柔美的月才唯獨吸引了你。你看到了她,生活節奏突然慢了下來,寧靜彷彿如這風般被你吸了進去。她海納百川,願意接受每一位陌生人的搭訕,只是她不獻媚,又心如止水,卻欲吐為快,你若來談,她便與你分享她所知的一切。後來在談話中你產生了巨大的震撼與共鳴,隨後在日常中你時常想起她的話,在遇到困難時發現原來自己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後來儘管你不是一帆風順,但稍有成就便想起少女在月下溫柔的笑容。

一些網文塗著厚厚的粉,踩著細細的高跟鞋,眼神嫵媚,妖嬈的身姿逼近每一個路人。明明還有一大堆事沒做好,你卻忍不住走向她,任憑她說著讓你臉紅的話,躑躅不前。她挽著你的手,帶你走進一條街道,她說雖然這是精神世界,但在這裡你可以釋放內心的野獸,幻想自己成功的事業,去做現實生活中永遠做不到的事。你沉醉了,不清醒了,恍恍惚惚。但你總得醒來,醒來卻總想去睡,心心念念的她換著不同的臉和衣服,妝卻始終還是那麼濃,在同一個地方,等著同一群人。問道妖嬈之物從何而來,卻答我因你而來,你愈生我愈無窮。

但不乏還是有這樣一些姑娘,雖無白蓮那般聖潔,卻遠比張牙舞爪的爬山虎高貴矜持。與月下的少女比,少了絲嚴肅,多了分可愛活潑,熱烈迎接每一位路人,甜美的笑容下藏著說不盡的話,迫不及待地想一吐為快。有時你又去找濃妝艷抹的女人卻很幸運遇到了願意和你聊聊見聞的女孩,她有些失望,因為你難以聽懂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即使是淺顯易懂的表層雖不乏趣味卻在你眼中索然無味。是,沉睡的人如何看到此景呢?而你也很失望,她的妝不夠濃,高跟鞋也不夠細,無法誘惑你與她一同跳起搖擺身子的舞步,隨後癱瘓在地上,宛若曾幾何時那些煙霧繚繞下神志不清的人。

其實很多結局在最開始的選擇就已經有所決定,有人陷入不深,偶求刺激。有人難以自拔,一去不返。有人追求真理,橫眉冷對。有人不喜不懼,風淡雲輕。

所以我現在只希望你的選擇不會違背本心,至於路是如何,那便是你來走了。


我引用叔本華文集中的一篇《論書籍與閱讀》中的一段話:

閱讀若能有所自製,乃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閱讀應精選,不要僅僅因為某書盛極一時而信手拈來,大家廣泛傳閱的書籍不要去讀,如政治性或宗教性的小冊子、小說、詩歌等等,這樣的書可能受到人們的廣泛注意,甚至出版後一版再版。我們要知道為愚人寫作的書總會有大量讀者,要仔細的把時間用來閱讀那些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的著作,閱讀那些站在人類之巔的人們的著作以及享受著不朽聲譽的人們的作品。只有這樣的著作才會開卷有益。絕不要讀壞的文學作品,好的文學作品也不要讀的太泛。壞書是精神的毒藥,會毀滅人的心智。人們總是閱讀新的作品,而不閱讀流芳百世的傑作,作家把筆觸局限在他們那個時代一些流行觀念的狹小範圍里,我們的時代在這個泥坑裡陷的越來越深了。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無外乎因為它們:

1. 已經開創了一種套路,沿用這種套路的都不再有新意,比如電影《第六感》;

2. 開啟了一種思路,讓以後的思想可以以經典為基礎發散出去,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

3. 描寫或論證上做到了極致,走自己的路,把別人的路堵死吧。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

可能還有其他種類的經典,一時之間也想不全。

如果是第一種經典,你會覺得它比之後的模仿者都值得看,因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品的真誠無可比擬;

如果是第二種經典,你需要明白它發出的問題才能夠理解以它為基礎而寫出的現代作品,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講概念必先追溯詞源學的道理;

如果是第三種經典,很難理解「有了最好的卻非要去看次好的」那種心態。

讀經典有很多理由,不讀經典也有一些理由,比如:

1. 見識太少,看見個學霸就以為他是維特根斯坦了;

2. 理解力太低,無法理解本源的思想;

3. 耐心不足,對人生要求不高,有種湊合湊合就可以了的心態。

所以對自己的人生較真兒的人多半還是會去看經典的,看一本,頂十本,以質取勝,絕不濫竽充數。


一般堪稱經典的東西都是經歷過歷史的洗滌的,通過讀經典,我們可以在那個文字的虛擬世界裡找到心靈深處的自己。


Cite Mark Twin: Classics are what everybody want to have read, but nobody actually want to read.


事實上是因為當你和逼格高一點的人聊天時…你不至於一無所知!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你多少應該知道一點


我們無法穿越,經典從文學意義上再現了某個時代。

而每個時代的智慧是不一樣並且無法重複的,成為經典的很多歷史人物的高度和深度是現代人無法企及的。某些經典的學術著作則為後人攀登高峰奠定了基礎。

形而上的經典幫助我們汲取時代哲學提高自我修養。形而下的經典幫助我們腳踏實地走的更遠。


簡單的說讀一邊往往記住的是情節,第二遍開始欣賞作家的文采,感覺就很不一樣。<<圍城>>第二遍感受。


知無涯,生有涯。

經典經過了時間的洗漱和往世的考驗。

學習經典,省時間,獲真知。

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那一種氣,最偉大,最剛強。那一種氣,是由正義的經常積纍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取得的。衹要做一件於心有愧的事,那浩然之氣就會疲軟了。

這便是為何要讀經典,讀聖賢書養浩然之氣,一時不讀,浩然之氣便氣餒了。

讀書非單獲知

接觸經典後,或許會又以下感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不讀經典你咋知道那是經典!不讀腐儒,你咋知道儒家腐在哪裡


其一,經典質量高,相對於快餐文字而言,閱讀經典不僅僅可以產生更多的閱讀快感,尤其可以增長見識;其二,經典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活中運用得最多,讀經典本身意味著掌握來更為有效的交際工具;其三,對於正在求學的人而言,考試的題目往往要觸及經典。對於寫作的人而言,讀經典則意味著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


經典的讀起來更耐人尋味,本人高中是小說迷,到了大學有了電腦,就忙著追劇了,但回想讀過的書的情節,我只記得格列夫遊記,對於其他言情,科幻的小說沒有一點記憶。


我們應該每天早起、每日讀誦經典

記得曾國藩說過,看一個人的前途,從三個方面:是否讀聖賢書、自己的事情是否自己做、每天是否早起。他認為年輕人先做到這三點,才能談今後的人生髮展。反而言之,如果不讀聖賢書,每天起得很晚,自己的事總要依靠別人,這樣的人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很難有大作為。

我們應該每天早起、每日讀誦經典。每天把一部經典當作自己的功課,堅持完成,持之以恆。

以大學生為例,上大學前,中學規定了早自習,學生能按時到教室,不存在能否早起的問題。到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大學多數沒有早自習,能否早起基本靠自己。因此,大學生是否早起,分化比較嚴重。有的人能堅持早起,完成當天各項課程,空餘時間做到合理利用。有的人前天晚上玩遊戲到很晚,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如果每天起的都比較晚,別人一早上、一上午能完成的學習與工作,你卻在睡覺,生命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建議晚上10點半之前睡覺,第二天早上五點起床,這樣一天有充足的精力。如果早上8點之後起床,一天精神恍惚,頭腦很難清醒。

早上起床後,應該把時間用來學習或者鍛煉身體。

除了完成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之外,不論大學生還是上班族,應該給自己定下功課,每天一定要完成並堅持下去。這個功課建議讀誦經典,把自己喜歡的或者適合自己的一部經典設定為自己的功課,每天讀一遍或讀其中一部分,堅持下去會有較大的收穫。

每天讀誦經典,熟讀後自然可以背誦,不僅可以開智慧,而且增強定力、培養毅力。推薦金剛經、普門品作為功課,儒家經典大學,道家的道德經也很適合每天讀誦。毛澤東主席的老三篇,即: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也是非常經典的著作,適合每天讀誦。個人認為,毛主席的老三篇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作,而且毛主席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馬列主義,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寫出了老三篇這樣的光輝著作。在讀誦的時候,就是在和毛主席對話,和他老人家做思想上的交流,充分吸收老三篇的思想精華。

推薦的經典,有佛教的金剛經、普門品,儒家的大學,道家的道德經、文昌帝君陰騭文,毛主席的老三篇、毛主席語錄,各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經典來讀誦,如果能堅持下去,會有很大的收穫。

讀誦某一部經典實際上就是和經典的作者在對話,做思想的交流與溝通,我們讀金剛經就是進入佛陀的內心世界,金剛經上的每一句話都有甚深密意,唯佛能究竟了之,所以每天讀經典是一件投資很小收益巨大的事情。

青少年如果能每天早起,每天讀誦經典,對他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當前,西方各種思潮對青少年影響很大,以美國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工業、日本色情產業,韓國的韓劇,以及各種文藝、電影、連續劇等,各種思想文化通過這些載體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試圖控制年輕人的頭腦。如果年輕人,能按照本文所說的每天早起,每日讀誦經典,自然對以上各種思想文化產生免疫和甄別。對身邊的人、事,對各種社會思潮,對外國的文化,有自己的甄別力。每天讀誦經典,就是在與聖賢交流,就是請聖賢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升華自己的人生。


當你看到一個東西很吃驚時,你說我裝X;

當你看到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時,你說牛X;

當你看到一個很討厭的人或事時,你說傻X。

靠這六個字你就能把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全部表達出來,說起來好像很管用。

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語言的貧乏其實也是一種精神的貧乏,貧困到只剩下六個粗鄙的字。

由於我們的精神營養不良,導致我們精神的枯萎和簡陋,所以我們需要讀經典。

經典的作品能夠讓我們領略人類的感知、智力,情感的高度和深度,在浮皮潦草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把這些東西忘記了。

而段子只能提供簡單的,近似於機械式的刺激——有人編了個笑話,大家呵呵呵一樂就過去了。

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實際上是在拯救我們的感覺,拯救我們被日常瑣碎的事物磨損的那些非常遲鈍非常簡陋的感覺。

這裡以我自己的經歷,講述幾個小故事。

上次某個人跟我說,你讀那麼多書有用嗎?你懂的別人都不懂,那不是很孤獨嗎?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比如,我懂得「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可是,我依然做不到憐取眼前人。比如面對很多問題時,我也依然束手無策。這所有的事情並非我的能力智力能夠解決。

我總想,不能別人不懂自己就不去深思吧,不能因為害怕孤獨所以選擇膚淺吧。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也對,文學不像武力可以統治世界。但是,思想可以影響人。

周六的時候我看《故事》,然後一個朋友說,寫劇本好的都是男的。我說,哪一個行業都是男人做得出色,難道就不去學了嗎?驀然又想起林采宜說的那句話,「不平等的根源,在於女人的內心觀念,從來都沒把自己看作是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的動物,永遠想著讓男人負責,即便是兩情相悅的性愛,都要男人以各種承諾來買單。

在目前這個男權社會裡,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男女不平等就是一個大問題。《十歲我離婚》、《沙漠之花》、《天空的另一半》等等,這些文學作品給我的感觸是,不要去抱怨,要學會改變,哪怕力量微不足道。文學藝術可以喚醒大眾良知,它揭露現實妍媸,披露醜陋黑暗,也希望能夠啟發悲憫之心。如果人沒有思想,沒有感情,那同行屍走肉又有何分別?

文學藝術具有某種力量。榮格曾經說過,人肯定需要普遍性的理念和信條,以賦予自己的人生以意義,並藉以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如果他確信這些理念和信條有意義,則能夠忍受最驚人的苦難,而如果他在承受住自己的所有不幸之後,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追求不過是痴人說夢,則他會被壓垮。大家看到的一些人,他們之所以能夠忍受現實的殘酷,很多都是靠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記得龍應台在《野火集》中談過這樣的問題,面對不合理的法制,我們應該盲目地遵從,還是暫且遵從,同時慢慢地循合法途徑去改革?還是立即地反抗,來抵制、破壞這個法制?

一個人可以不關心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勇氣,但不能不明辨是非。而文學的意義在於獨立思考,讓人明辨是非,教人真誠惻怛。龍應台也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史哲》,有興趣可以讀讀。

有多少人因為匱乏知識,善良得愚昧,無知得愚蠢。尤其在那些偏僻封閉的山區,有些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封建時代,雖說不會像魯迅筆下的《葯》,那對善良的夫婦,為肺結核的兒子買用革命家浸染的鮮血饅頭。

還有現在的網路文化,群體完全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要別人講外國好,就責怪他崇洋媚外,恨不得圍而攻之,抱有盲目的愛國情緒;只要媒體爆料名牌大學生畢業後賣豬肉,就認為讀書沒什麼用,還不如直接出去打工;只要女性穿著暴露,就認為這個人不正經,有違傳統道德規範。

拿網路暴力來說,不少人都受到網路暴力的圍剿和侵犯。在電影《搜索》中,一個女白領因為生病沒有給老人讓座,就被車站的記者扒出來,陸續各種媒體曝光,極力渲染,煽風點火。正如多年前阮玲玉,臨死的遺言說的那樣「人言可畏」。直到現代道德風尚也沒有改變多少。袁姍姍,柳岩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愚昧的善良,莽撞的理智,生活中處處可見。

「對人性的無知才是使人變壞的肇因,因為他不懂得悲憫。」文學藝術教給我們的是,對人性悲憫,對生命敬畏,明辨是非,通情達理。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輕易評論是非,懂得感恩和知足。

口號也許沒用,文學可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地質緩慢性的改革,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努力,而是幾代人的努力,但如果大家都不去改變,那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直到有人去改變。而猶太人那麼聰明,難道不也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量豐富嗎?

劉同也這麼說過,現代青年人懂得太少,表現太多,才華太少,鋒芒太多,很淺薄,一眼就會被看穿。


強答一發:其實關於經典作品的一切,卡爾維諾 早已為我們說明白了。

(選黃燦然 譯本)

1 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

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覆的「重」,放在動詞「讀」之前,對某些恥於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

為了讓他們放心,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2 經典作品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任何人如果讀過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請舉手。

聖西門又如何?還有雷斯樞機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紀那些偉大的系列小說,通常也是提及多於讀過。

在法國,他們開始在學校讀巴爾扎克,而從各種版本的銷量來判斷,人們顯然在學生時代結束後還在繼續讀他。

但是,如果在義大利對巴爾扎克的受歡迎程度做一次正式調查,他的排名恐怕會很低。狄更斯在義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們一見面就開始回憶各種人物和片斷,彷彿在談論他們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

米歇爾·布托多年前在美國教書時,人們老是向他問起左拉,令他煩不勝煩,因為他從未讀過左拉,於是他下決心讀整個《魯貢瑪卡家族》系列。他發現,它與他想像中的完全是兩回事: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話學式的系譜學和天體演化學,他後來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這個體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個人完全成年時首次讀一部偉大作品,是一種極大的樂趣,這種樂趣跟青少年時代非常不同。

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就像一次經驗,都會增添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或者說應該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

經典作品就是這樣任何時候都能帶來豐富經驗的書。

3 經典作品能產生某種特殊的影響: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因為實際情況是,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又是因為我們沒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

這種青少年的閱讀可能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一種形式或形狀——

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這些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準、美的範例……

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那本書。

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物,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

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子留在我們身上。

基於這個理由,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

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我們肯定已經改變了,因此後來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們用動詞「讀」或動詞「重讀」也就不真的那麼重要。

4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5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6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7 經典作品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時留下的足跡。

這同時適用於古代和現代經典。

如果我讀《奧德賽》,我是在讀荷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記尤利西斯的歷險在幾個世紀以來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意味究竟是隱含於原著文本中,還是後來逐漸增添、變形或擴充的。

如果我讀卡夫卡,我就會一邊認可、一邊抗拒「卡夫卡式的」這個形容詞的合法性,因為我們老是聽見它被用於指稱可以說任何事情。

如果我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惡魔》,我就不能不思索這些書中的人物是如何繼續一路轉世投胎,一直到我們這個時代。

8 經典作品會不斷讓周圍製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

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它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

這裡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

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

9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那個經典文本早就說了(或那個想法與那個文本有一種特殊聯繫)。

這種發現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意外。

例如,當我們弄清楚一個想法的來源,或它與某個文本的聯繫,或誰先說了,我們總會有這種感覺。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部經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經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說:它與讀者建立一種個人關係。

10 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如果沒有火花,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

除了在學校:無論你願不願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以後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

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決定。

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後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書。

我認識一位出色的藝術史專家,一個極其廣博的人:

在他讀過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他在任何討論期間,都會引用狄更斯這本書的片斷,並把他生命中每一個事件與匹克威克的生平聯繫起來。漸漸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種完全認同的過程中,以《匹克威克外傳》的面目呈現。

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就會形成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極高:

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這樣一個定義,使我們進一步接近關於那本無所不包的書的想法,馬拉梅夢寐以求的那種書。

11 「你的」經典作品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係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但是,一部經典作品也同樣可以建立一種不是認同,而是反對或對立的強有力關係。

盧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動對我都十分親切,但是它們在我身上催發一種要抗拒他、要批評他、要與他辯論的無可抑制的迫切感。

當然,這跟我覺得他的人格與我的性情難以相容這一事實有關。

但是,如果這麼簡單的話,則我避免讀他就行了,事實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

12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

我不相信需要為我使用「經典」這個名稱辯解,我這裡不用古代、風格和權威等字眼來區分。

基於我這個看法,一部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也許僅僅是我們從一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在一種文化延續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裡,所感到的某種共鳴。

我們可以說: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

但是那些先讀過其他經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認出它在眾多經典作品的系譜圖中的位置。

13 經典作品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

至此,我再也不能擱置一個關鍵問題,也即「如何協調閱讀經典與閱讀其他一切不是經典的文本之間的關係」。

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有關。例如: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而不是讀那些使我們對自己的時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們哪裡有時間和閑情去讀經典作品?我們已被有關現在的各類印刷品的洪水淹沒了。」

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是經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14 哪怕與經典作品格格不入的書現在占統治地位,它也堅持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事實仍然是讀經典作品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步調不一致,我們的生活步調無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時間或空間讓給人本主義者的悠閑。

也與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不一致,這種精英主義,永遠也制訂不出一份經典作品的目錄來配合我們的時代。

今天,特別深入地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難以想像,因為新書已擴散到所有現代文學和文化里去。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發明我們理想的經典藏書室。

而我想說,其中一半應該包括我們讀過並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另一些應該是我們打算讀並假設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把一部分空間讓給意外之書和偶然發現之書。

或許我還真的應該重寫這篇文章,以免人們相信之所以要讀經典作品,是以為它有某種用途。唯一可以列舉出來討他們歡心的理由是:讀經典作品總比不讀好。

而如果有誰反對說,它們不值得那麼費勁,我想援引紀奧倫:

當毒藥正在準備中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長笛練習一支曲調。

「這有什麼用呢?」有人問他。

「至少我死前可以學習這支曲調。」


忽然發現人生中的一些困惑問題有了答案。


讀了經典再讀其他的作品,就總覺得似曾相識, 雖然效顰的不都是東施,但既然南施北施都能打動你,你就不想看看發明了這個的老祖宗么?畢竟是西施最先打動了大家~


美國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愛默生在讀書這件事上為讀者提供了三點可借鑒的原則:

「我必須提供的三條實用準則是:

第一,決不閱讀任何寫出來不到一年的書

第二,不是名著不讀

第三,只讀你喜歡的書。」

我想這三條可借鑒的原則足以解釋為何要讀經典這一問題


讀書不一定非要讀經典。讀經典而消化不了,不如不讀;要消化經典,就需要付出與作者的巨大精力和智力相當的努力。

讀書的目的很多。要完成一個研究任務,或者要完成一個教育任務,必須讀經典。前者如科研人員必須讀相關課題的第一手資料,後者如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必須從蘇格拉底開始讀。

但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應用性質的任務,或者只是為了娛樂,或者只是為了知道點新鮮想法,新鮮故事,為什麼要讀經典?

不清楚自己讀書的目的,僅僅以「讀書一定要讀經典」為原則,以「讀經典一定有收穫」為動力,只會浪費時間。


因為好看


推薦閱讀:

這個時代為什麼要讀《左傳》?
沒看過某本經典的書,或者沒看過某部經典的電影,是否會對生活有太大的影響?
哪些經典吉他音色使你無法忘懷?它們是使用哪些經典箱頭、箱體、吉他和效果器實現的?
有哪些公認經典你卻完全沒有共鳴的電影?
有哪些簡單而觸動人心的話語?

TAG:閱讀 | 經典 | 人生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