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經典?

有一本書就叫《為什麼讀經典》,你看了之後應該就明白了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68698/


這個問題我想來答一答,我覺得,對於每一個讀書人,都有必要細細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閱讀中,看別人的推薦書單總會不時碰到「經典書」這個詞,那麼所謂的經典到底是怎麼來的,是由誰決定這一本書是經典,而那本書就不是經典呢?

1. 經典書是如何產生的?

經典書的產生要看兩個方面:誕生的時間與書的評價

金克木先生在《書讀完了》里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只讀過《紅樓夢》這本書可以說是知道一點《紅樓夢》,若只讀「紅學」著作,不論如何博大精深,說來頭頭是道,卻沒有讀過《紅樓夢》這本書,那隻能算是知道別人所講的《紅樓夢》。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總有那麼一部分書是依賴於其他書而存在的,再往遠了說最開始是沒有書的,直到有人寫了第一本書,後來的人就借鑒前人的作品寫出自己的,周而復始,書籍就這樣傳承下來,知識也就樣積累下來。

因此那些被依賴的書就可以說是必備的,必讀的基礎書。而對於我們所接觸的大部分書籍而言,他們大都是依賴於前人的作品而創作出來的「紅學」,我們可能很喜歡讀紅學,卻從未真正讀過《紅樓夢》,那我們確實只能算是知道別人所講的前人作品了。

那些誕生時間越久的作品所被人閱讀的可能性越大,所被依賴創作的作品越多,就越可能成其為經典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方面,書的評價

我們平常所說經典書都是經過時間長河的沉澱,一方面是因為上面所講的時間的關係,另一方面起過濾作用的就是對書的評價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書同樣經歷了時間的沉澱,卻依然無人知曉的原因。而在對書的評價之中,文學大師(行業精英)與普通人的評價會稍顯不一樣

我們舉個栗子,《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們一般人讀完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什麼呢?

來自亞馬遜評論

來自亞馬遜評論

來自豆瓣評論

村上春樹曾經翻譯過這部作品,我們再來看看村上春樹是如何評價這本書的?

如果讓我「舉出迄今為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書」,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它們都是我人生(身為讀書人、身為作家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小說。倘若只讓我從中挑選一本,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如果沒有與這部作品相遇,我甚至覺得自己寫出來的小說會跟現在的作品完全不同(或者也許什麼都不寫,因為這只是純粹的假設,自然不會有正確答案)

......

我很在意行文的節奏。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的文章具有獨特的美感和韻律,會讓人聯想起優秀的音樂作品。他用這種節奏駕馭著文字,就像童話故事裡魔法豆的枝蔓向天空伸展一般展開他的敘述。流利的語言接連誕生,不斷成長,為尋求空間流暢地在空中移動,真是一幅美麗的景色。在這種時候,邏輯和統一性偶爾也會被逼到某個角落。語言被吸人空中,多樣而曖昧,存在著各種暗示、各種可能。

你看,對於一本公認的經典書,我們一般人並不能發現它的好,而只有經過長期訓練,文學造詣深厚,目光敏銳的文學大師才能真正發現這些書的優秀之處。

因此,那些所謂經典書都是文學大師(行業精英)所推薦或者公認的,而不是人們群眾所喜歡的,人們群眾都喜歡的叫暢銷書。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一本書在歷史上的地位越高,他就越能被後來的人所接觸到,從而被閱讀和學習借鑒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藉由這些經典書籍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書籍其實只讀那本經典就夠了。

前邊我們說到經典書籍是文學大師評論出來的,那麼他們又是從那些地方評論的呢?

2. 當我們談論讀經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對於同一本書,文學大師(或評論家)比我們能多看出來很多東西,他們對於一本書的把握是遠遠高於我們普通人的理解,我們來看這麼一個例子:

魯迅《秋夜》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一般人看完之後的理解:這是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使讀者有個突出而強烈的印象

而文學大家張大春的說法:

(如果將原句修剪成)「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這樣的句子······一旦修剪下來,讀者將無法體會站在後園裡緩慢移動目光,逐一審視兩株棗樹的況味,也使《秋夜》的首段變成描寫「棗樹」的準備;然而魯迅根本沒準備描寫棗樹呢

從上面的示例來看,文學大師對於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切合上下文的語境,更有能力把握作者這般描寫的真正用意。

而像類似的這些妙趣橫生的文筆大多是來自經典書籍,絕非一般暢銷書所可以擁有。

除了文筆之外,經典的書在內容和立意上也是更加深刻和精鍊。

之前有段時間非常著迷日本文化,搜尋了很多資料來看,在網上找到了《知日》系列,這個系列有很多本書,介紹了日本的方方面面,可是在讀完其中兩本書之後,我卻發現這些書的內容只是信息的綜合,和去讀維基百科沒有什麼不同。

後來朋友又推薦了《菊與刀》,這本書雖然誕生比較晚,是在1946年,但卻堪稱是了解日本文化的經典大作,書中從日本人的道德,情感,心理,人生信條,教育等方面做了深入剖析,循著歷史這條脈絡一一道來,深入淺出,內容和立意上相比《知日》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而你覺得像《知日》這類型的書假以時日會成為經典之作嗎?

舉了兩個例子,就是想說,經典的書在文筆,體裁,題材,立意,寫作手法,文章結構等方方面面都是有著過人之處的,遠遠超越一般的書籍,如果我們從經典書中汲取了智慧,後來的作家在借鑒了這些作品之後推出的新的作品我們還有什麼看不懂的?

3. 經典書對於我們而言,好處在哪裡?

1)可以更好地認識世界,塑造世界觀

這個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經典的書籍往往有著更深刻的思想,可以揭露很多人性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可能是我們平常所無法接觸或者無法想到的,這些作品都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更好地應對種種的變化

另外一部優秀的作品背後都有著一個優秀的作家,這些作家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或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或有著細膩的情感,我們可以藉由他們的筆觸來觀察那些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美好的事物

2)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個正兒八經的優秀作品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可以以經典書為例來分析了解一個優秀的作品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這些素質對於我們分辨取捨市場中大量混雜的劣質書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於那些借鑒或者模仿抄襲的作品我們也可以一眼辨出,少很多讀重複作品的精力

3)可以更好地表達自我

一部優秀的作品在表達人物,表現世界方面更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更好地與人交流,更清晰地表達自己思想

我想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書的原因。

題外話

現在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的信息,對這些信息的存真去偽是需要一顆有著深刻思想的大腦來判斷的,而深刻的思想絕不是吸收大量的信息就可以養成的,而是要真真正正的去做閱讀,去做思考。

而何謂真正的閱讀,在我看來讀自己能讀懂的書只是在消遣,決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嚴格意義上的閱讀,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總是希望可以講整本書的內容能夠轉化為一個自己可以掌握理解的世界,而書所代表的世界卻拒絕這種轉化,於是在這種不斷的抗爭與角斗之中你的精神思想的深度也就會得到拓展

這種抗爭大多都是在閱讀經典時候才能碰到,那些所謂的暢銷書通常只是將一種觀點換一個說法包裝出售,我們之前可能已經知道了這個觀點,卻被包裹著的華麗的外衣所欺騙,還自以為自己又學到了新的知識,而如果要去分辨這種手段卻又需要我們有著可以識破謊言的真知灼見,這種真知灼見我們不經過經典書的鍛煉,還能在哪裡找到?

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

為了獲得消遣而讀,與為了求得理解而讀從來都是不一樣的


精緻。

每一個字、每一個段落都經過時間的打磨與作者的苦思,更何況它經過了多少讀者的檢閱啊。一本好書,描寫必然是美的,結構必然是嚴謹的,就像是精緻的建築。讀著它,不經意間會感覺到一種美,一種人類對於智慧不斷追求的美。時間一久,你就會發現與流行文學的不同,它更像是一種能讓你沉澱在心裡的東西。


這個問題用「概率」的思維來回答會更有趣!更直觀!

先放結論:衡量一個知識或者一本書籍是否真的有價值,是要看它在很長的時間尺度下的「穩定價值」,更準確地說,是它的「平均價值」。

對於「一本書是否能流傳下去」也是需要經歷「隨機性」的考驗的。如今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暢銷書,很多都只是「一時暢銷」,它禁不住時間的考驗的。

其實本質上,「時間」和「價值」沒有直接的關係。在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叫「替代樣本路徑」的概念,是它「直接反映」了書籍的「真實價值」。

所謂「樣本替代路徑」是指「一件事會發生的所有可能的情況」,比如:一本書剛剛出版,我們除了關心它最終的結果,還要關心它整個過程中的所有表現狀態(在那一時銷量高了,又在哪一時銷量低了)。

任何一條」隨機樣本路徑「又叫「隨機序列」。還是拿書籍舉例:假如我去年的今天出版了一本書,到此時此刻,我這本書賣了10萬本。這個結果表示為:眾多「隨機序列」中的一個。如果我能時光倒流重新活一次,還是和剛才一樣,在去年的今天出版一本書,到此時此刻,我的這本書賣了5萬本,這又是另一個結果,為什麼會不同?——因為這裡存在「隨機性」。當然,每一個「隨機序列」出現的概率是不同的,它受各種因素影響,有的大有的小。

那「替代樣本路徑」和「真實價值」有什麼關係呢?答:當我進行了n次的時光倒流後(且讓n→∞),即,「樣本替代路徑」多得不能再多的時候,隨機性的干擾越來弱,「我的書能賣出多少本」就取決於這本書的「真實價值」了。這和高中班級里的學霸偶爾幾次考試發揮失常,但很快就會恢復一樣,這叫「回歸均值」。

那「替代樣本路徑」和「時間」有什麼關係呢?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在時間這個維度下進行的,我雖然沒有可能時光倒流,但我完全可以把已經出版一年的書籍再版一年,然後再賣,從這個角度看,時間的更迭其實就是「替代樣本路徑」越來越多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因此,經典書籍都是經歷時間的考驗了的,它存活這麼久,一方面說明它是有「真實價值」的,另一方面說明它的「真實價值」是趨於一個穩定的數值的。這就給我們兩種指導意義:

1.經過了漫長歲月打磨的經典書籍是一定有用的(不一定對你有用),且它出現的越早,說明知識越厚重,同時,它不會像當下的暢銷書那樣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替代。

2.對於經典書籍來說,豆瓣的評分可能更客觀,因為它的實際分數已經趨於穩定,而不會像某些暢銷書那樣,請水軍或者關係來短時期刷分。

回答若有不完整和失誤的地方請予以指正,或者來我的公眾號:知識帝國 與我討論。

以上。

「暢銷的這一狀態」也是各種環境影響的隨機結果,所以它的真正價值,就被市場上的「隨機性」掩蓋了,

隨著時間的累加,

有價值的概率是否超過

這個問題一定要從任何事都是有隨機性的,知識也不例外。如果要說從概率的角度

「經典」之所以是指在很多、很多的「替代樣本路徑」中


經典的兩個好處:

1.不同的人讀,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2.不同時期,同一個人讀,有不同的收穫

我理解能稱為經典的書,就像禪宗手指指月的故事裡的手指,不是告訴你一個結果,而是啟發你思考,重引導輕結果,這就是經典


讀經典不一定是好事,讀書不一定好事。

讀經典的主要作用是裝逼。也就是保證別人說啥你也知道。

倘若只有經典好,那麼某領域經典a和下一部經典b之間的作品價值何在?

難道除了經典作品,其他作品的進步都是空的嗎?

經典需要歷史去認定。當下發生的事情,當下產生的作品,都可以不屑一顧嗎?那麼誰是第一個發現並承認經典的呢?等待某人的作品獲得諾獎再來讀它?

我不太喜歡讀書,自然也不太喜歡讀經典,讀它們都是迫不得已,為了「知道」。當然,偶爾會發現,自己去讀經典偶爾可以發現外面流傳的一些說法其實誤讀。

「讀書好,讀經典好」幾乎成了政治正確了。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多媒體極大豐富的時代,求知的最好手段到底是不是讀書?有沒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整本整本地閱讀書籍?這都是問題。假如不是整本整本的讀,蜻蜓點水,那跟上知乎又有何異?知乎好歹還是活的。

如果技術條件允許,知識應該隨需索取,隨興趣索取,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個性化的知識體系。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思想將會得到極大解放。如果你不喜歡《紅樓夢》,就不必忍了,不必強迫自己讀完它,不必因為社會的原因和那些長篇巨制較勁。經典們已經通過政治正確給大眾洗過腦了,不如讀點旁門左道吧。


為了構造一個堅實的世界觀。

  • 經典至少有三個層次:一本書所在的位置和「應該被首先閱讀」的順序一致:哲學經典(先賢本源類)&>行業經典(該領域起源)&>近現代重新解讀。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是從後到前的順序,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該層次,則無法升級到更高的視野。

  • 從知識結構角度:讀書是構造思維大廈的很好途徑。思維大廈的根基就是經典組成,只有立基之後才能添磚起樓。否則無法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觀點易搖擺。

  • 從思維結構角度:喜讀書的人都渴望認識世界的規律。我們的思維邏輯,生活的文化無一不在先賢指引下演繹。因此讀經典可以更快地認清「世界的真相」。


語言充滿隱喻,人的視野也被隱喻所限制,你所掌握的隱喻太少或者太偏門,就會難以同掌握得多的人平等交往,而這些隱喻則來源於或沉澱在經典里。


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還需要謀生,沒有時間浪費在別處。


瀏覽淺顯的碎片信息,就像是在地上撿樹葉,左一片右一片,一個下午的時間可以輕鬆撿一籮筐。撿的時候倒也覺得新奇,只是碎碎散散的,久了會忘。終於決定翻一本經典作品。這時,就好像一頭鑽進廣袤的森林。百年的參天樹木,根系交錯,枝葉繁茂,濃郁的陰翳下是一個龐大、幽深、細微的世界。靈魂延伸到遙遠的世界另一端,那裡有不同的緯度,一座宏大精緻的建築從無到有,緩緩由地而生。它從你身上延展開來,你們漸成一體。當你的軀體離開,走出奇幻森林,它已經永久地成為了你靈魂的一部分。見許多樹葉,不如見一次森林。


一面鏡子


別的科我不知道,計算機是理論遠遠快於實踐的,20年前paper上搞的東西,10年前才在實驗室里折騰出來,今年才在市場上推出。還有些看著新,其實扒起皮來,都是老肉新燉,讀經典才理解得透徹。與人PK,可以一刀撂倒。


第一次寫答案,希望各位多提意見

本人小時候專門參加過誦讀經典的培訓班,教書的是一位老奶奶,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客觀講,小時候是完全不可能理解其中含義的,譬如《中庸》亦或是《大學》。但這些文字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其意義也就在那裡,這些文字有一種潛移默化的魅力,只要你讀過他,背過他,最後過了幾年你記不清了,他也會在你思想里生根發芽,左右你的性格,左右你的思維方式。

我自認為是一個處事圓滑的人,也經常被別人誇性格好,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我的天性,雖然你讓我現在解釋中庸我也解釋不出來,但我卻懂得在看待各種事物的時候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偏激不抨擊。

有的人會說這不就是沒有個性么?

個性是什麼? 唯我獨尊? 我並不是諷刺這些人,他們也會得到人們的青睞,但同樣他們也會得罪一些人,個人認為,這樣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而且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脾氣,這樣的「個性」很容易向不好的方向發展。

在當今社會,如果能有一顆中庸的心 也許就是最大的個性。


我這個人別無長處,只是泛泛讀過幾部書,所以只能引用別人的話。

雨果在《悲慘世界》有一篇作者序,原文是這樣的:

「在文明鼎盛時期,只要還存在社會壓迫,只要依仗法律和習俗人為地把人間變為地獄。給人類的神聖命運製造苦難;只要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窮使男子沉淪,飢餓使女子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還不能全部解決;只要一些地區還可能產生社會壓制,換言之,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愚昧和困苦,那麼,這一類作品就不會是無用的。」(上海譯文名著典藏版,不清楚別的版本是否收錄,故此標出。)

只要貧窮仍使男子沉淪,飢餓仍使女子墮落,黑暗仍使兒童羸弱,也就是社會還存在愚昧和不公。有些話是會一輩子的。

這段話難道不足以解釋問題了么?


經典稱之為經典,因為已逝的思想家...們留下的這些東西沒有參照,這些本身屬於創造性的東西,我們讀經典無非是尋找已逝的思考方式,一種倒退的文化,更多的我們應該去超越經典,讀他是為了更好的超越


為什麼要讀經典?

1、讀經典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收心的過程,把自己外馳浮躁的心收回來,漸漸地就變得沉穩而淡定了。今天收不住,將來很容易放任自流,陷入喜怒無常的煩惱之中。

2、讀經典是增長智慧的過程,這個功能是潛移默化的,心時常沉浸在智慧的語言里就會萌發很多靈感,人也就變得敏銳,能夠看清楚外界的人和事,被矇騙、誘惑和洗腦的可能性就小了。要看到,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是被洗腦的人。

3、讀經典是修心的過程,時時用經典對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發現問題及時改正,聖人畏因俗人畏果,消除危險於無形,這樣就會避免很多麻煩。

4、讀經典是學習做人做事的過程,有些事情雖然沒有碰得到,但以後一旦碰到就知道怎麼處理了,少走彎路。

5、讀經典會讓自己的心靈會變得強大而豐富,生命中出現的任何挫折和坎坷都會淡然處之,從容不迫。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摧毀你的意志。

6、讀經典可以讓人變得豐富多彩,即使一個人獨處心中也沒有空虛、孤獨、焦慮和恐懼的感覺。

7、最重要的是,它是走向覺悟的必經之路。經典讀多了,心變得穩定而平靜,以後靜坐實修時亂七八糟的念頭就少了。這樣就很容易進入狀態,逐步達到知天命,明了真相,快樂而從容生活之目的。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這麼多的益處怎麼可能白白的獲得呢?所以,讀經典是一個克己、止欲、修心的過程。也是認識真理提升境界的過程,同時也是與自己與生俱來的惡習戰鬥的過程,不容易啊!


來自卡爾維諾《為什麼讀經典》: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覆的重,放在動詞讀之前,對某些恥於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為了讓他們放心,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任何人如果讀過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請舉手。聖西門又如何?還有雷斯樞機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紀那些偉大的系列小說,通常也是提及多於讀過。

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就像每一次經驗,都會增添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或者說應該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以其他方式:

二、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因為實際情況是,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又是因為我們沒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

這種青少年的閱讀可能(也許同時)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一種形式或形狀,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這些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準,美的範例: 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那本書。

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物,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可以給出這樣的定義:

三、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基於這個理由,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其實它們也隨著歷史角度的轉換而改變),我們肯定已經改變了,因此後來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們用動詞讀或動詞重讀也就不真的那麼重要。事實上我們可以說:

四、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五、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上述第四個定義可視為如下定義的必然結果:

六、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而第五個定義則隱含如下更複雜的方程式:

七、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俗習慣)時留下的足跡。

這同時適用於古代和現代經典。如果我讀《奧德賽》,我是在讀荷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記尤利西斯的歷險在幾個世紀以來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意味究竟是隱含於原著文本中,還是後來逐漸增添、變形或擴充的。

如果我讀卡夫卡,我就會一邊認可一邊抗拒卡夫卡式的這個形容詞的合法性,因為我們老是聽見它被用於指稱可以說任何事情。如果我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惡魔》我就不能不思索這些書中的人物是如何繼續一路轉世投胎,一直到我們這個時代。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他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

這裡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 --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因此,我們可以總結:

八、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讓周圍製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會,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那個經典文本早就說了(或那個想法與那個文本有一種特殊聯繫)。

這種發現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意外,例如當我們弄清楚一個想法的來源,或它與某個文本的聯繫,或誰先說了,我們總會有這種感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定義:

九、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部經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經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說,它與讀者建立一種個人關係。如果沒有火花,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

除了在學校: 無論你願不願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以後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後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

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書。我認識一位出色的藝術史專家,一個極其廣博的人,在他讀過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他在任何討論期間,都會引用狄更斯這本書的片斷,並把他生命中每一個事件與匹克威克的生平聯繫起來。漸漸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種完全認同的過程中,以《匹克威克外傳》的面目呈現。

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就會形成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極高:

十、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這樣一個定義,使我們進一步接近關於那本無所不包的書的想法,馬拉梅夢寐以求的那種書。

但是一部經典作品也同樣可以建立一種不是認同而是反對或對立的強有力關係。盧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動對我都十分親切,但是它們在我身上催發一種要抗拒他、要批評他、要與他辯論的無可抑制的迫切感。當然,這跟我覺得他的人格與我的性情難以相容這一事實有關,但是,如果這麼簡單的話,則我避免讀他就行了;事實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

所以,我要說:

十一、你的經典作品是這樣一本書,它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係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為我使用經典這個名稱辯解,我這裡不用古代、風格和權威等字眼來區分。

(關於這個名稱的上述種種意義的歷史,弗朗哥?福爾蒂尼為《伊諾第百科全書》第三冊撰寫的經典條目有極詳盡的闡述。)基於我這個看法,一部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也許僅僅是我們從一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在一種文化延續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裡所感到的某種共鳴。

我們可以說:

十二、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讀過其他經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認出它在眾多經典作品的系譜圖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擱置一個關鍵問題,也即如何協調閱讀經典與閱讀其他一切不是經典的文本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有關,例如: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而不是讀那些使我們對自己的時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們哪裡有時間和閑情去讀經典作品?我們已被有關現在的各類印刷品的洪水淹沒了。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