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經典?
為了圈子內的基本交流。
幾千年以前,孔子對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這裡的詩指《詩經》,為什麼孔子一定要兒子去讀《詩經》?難道就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在當時的社會,《詩經》不僅是經典,是文學名著,還是孔子所在階層必備的交流工具。孔子出身沒落貴族,也當過大官,後來為了政治理想周遊列國,沒有人比他更明白,如果你想要在這個圈子混,就必須要掌握《詩經》。因為《詩經》是東周上流社會的言語尺度。你要做公開發言,就必須得拿《詩經》來作為衡量的標杆。
東周時諸侯國之間官方關係緊張,諸侯國內部各派勢力爭權,往往一言不合就會引起巨大的政治紛爭,借用《詩經》中公認的隱喻來說話,是大家最通用的做法。《左傳》說:「子產有辭,諸侯賴之。」一個會說話的人才,是當時最稀缺的人才。由此,說話方式也成為士人階層有別於平民階層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一道天然的階級分層的屏障。如果你不會拿《詩經》說事,你根本無法在這個圈子混——這意味著你無法精確雅緻地表達個人想法,無法準確無誤地發表外交辭令。
其實現代的經典也是這樣的。經典承載的不僅僅是無可複製的文學性,更是知識分子階層表達和交流的工具。你看那幫傢伙,他們說特洛伊之戰的海倫,說海水中升騰的阿佛洛狄忒,說霧氣繚繞的洛水女神,說常得君王帶笑看,說二八佳人體態酥,說葡萄累累可否採摘,卻絕不可能說美女約嗎。
歷代流傳的經典,沉澱了數不勝數的意象,從詩經里被採的薇到聖經里流失的羊,從唐詩里高懸的月亮到希臘神話中某人的腳跟,從佛教里燃不盡的青燈到綠教朝向麥加天房的殿門,當你還在疑惑看這些書到底有沒有用的時候,這些東西早就成為一部分人交談的日常用語。
托爾斯泰在寫《戰爭與和平》開場的時候鋪陳了俄國上流社會的宴會,其間充斥著高冷的法文辭彙,下面注釋寫的很清楚:這就是歐洲貴族當時的社交潛規則。你當然可以嘲笑這幫人裝逼,甚至可以成為革命者取而代之,但當朝代更迭穩定之後,這些不良習性都會悄然復興,成為圈子之間彼此阻隔的隱形邊界。
你看,再有錢的商人也會被恥笑沒有文化,再高位的官僚也難免被吐槽清風不識字,但「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也讀過但丁、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和馬克-吐溫的一些作品」的領導人,即使退位多年,即使權柄不再,卻還是得到了許多許多知識分子真誠的懷念。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金克木先生在《書讀完了》一書中寫道:
只就書籍而言,總有些書是絕大部分的書的基礎,離了這些書,
其他書就無所依附,因為書籍和文化一樣總是累積起來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為其他所依附的書應當是少不了的必讀書或則說必備的知識基礎。舉例說,只讀過《紅樓夢》本書可以說是知道一點《紅樓夢》,若只讀「紅學」著作,不論如何博大精深,說來頭頭是道,卻沒有讀過《紅樓夢》本書,那隻能算是知道別人講的《紅樓夢》 .讀《紅樓夢》也不能只讀「脂批」,不看本文。所
以《紅樓夢》就是一切有關它的書的基礎。 如果這種看法還有點道理,我們就可以依此類推。舉例說,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須有《聖經》(包括《舊約》、《新約》)的知識。這是不依傍其他而其他都依傍它的。這是西方無論歐、美的小孩子和大人在不到一百年以前個個人都讀過的。沒有《聖經》的知識幾乎可以說是無法讀懂西方公元以後的書,包括反宗教的和不涉及宗教的書,只有一些純粹科學技術的書可以除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與《聖經》無關,但也只有在《聖經》的對照之下才較易明白。許多古書都是在有了《聖經》以後才整理出來的。因此,《聖經》和古希臘、古羅馬的一些基礎書是必讀書。對於亞洲,第一重要的是《古蘭經》 .沒有《古蘭經》的知識就無法透徹理解伊斯蘭教世界的書。又例如讀西方哲學書,少不了的是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笛卡爾、狄德羅、培根、貝克萊、康德、黑格爾。不是要讀全集,但必須讀一點。有這些知識而不知其他,還可以說是知道一點西方哲學。若看了一大堆有關的書而沒有讀過這些人的任何一部著作,那不能算是學了西方哲學,事實上也讀不明白別人的哲學書,無非是道聽途說,隔靴搔癢。又比如說西方文學茫無邊際,但作為現代人,有幾個西方文學家的書是不能不讀一點的,那就是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托爾斯泰、高爾基,再加上一部《堂吉訶德》 .這些都是常識了,不學文學也不能不知道。文學作品是無可代替的,非讀本書不可,譯本也行,決不要滿足於故事提要和評論。 若照這樣來看中國古書,那就有頭緒了。首先是所有寫古書的人,或說古代讀書人,幾乎無人不讀的書必須讀,不然就不能讀懂堆在那上面的無數古書,包
括小說、戲曲。那些必讀書的作者都是沒有前人書可讀的,準確些說是他們讀的書我們無法知道。這樣的書就是:《易》、《詩》、《書》、《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 .這是從漢代以來的小孩子上學就背誦一大半的,一直背誦到上一世紀末。這十部書若不知道,唐朝的韓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陽明)的書都無法讀,連《鏡花緣》 、《紅樓夢》、《西廂記》、《牡丹亭》里許多地方的詞句和用意也難於體會。這不是提倡復古、讀經。為了掃蕩封建殘餘非反對讀經不可,但為了理解封建文化又非讀經不可。如果一點不知道「經」是什麼,沒有見過面,又怎麼能理解透魯迅那麼反對讀經呢?所謂「讀經」是指「死灌」、「禁錮」、「神化」;照那樣,不論讀什麼書都會變成「讀經」的。有分析批判地讀書,那是可以化有害為有益
的,不至於囫圇吞棗、人云亦云的。 以上是算總賬,再下去,分類區別就比較容易了。舉例來說,讀史書,可先後齊讀,最少要讀《史記》、《資治通鑒》,加上《續資治通鑒》(畢玩等的)、《文獻通考》 .讀文學書總要先讀第一部總集《文選》 .如不大略讀讀《文選》 ,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學從屈原《離騷》起是怎麼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後的發展。 這些書,除《易》、《老》和外國哲學書以外,大半是十來歲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過去。我國古人並不喜歡「抽象思維」,說的道理常很切實,用語也往往有風趣,稍加註解即可閱讀原文。一部書通讀了,讀通了,接下去越來越容易,並不那麼可怕。從前的孩子們就是這樣讀的。主要還是要引起興趣。孩子有他們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
解,特別是不能摳字句,講道理。大人難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孩子時期稍用一點時間照這樣「程序」得到「輸入」以後,長大了就可騰出時間專攻「四化」,這一「存儲」會作為潛在力量發揮作用。錯過時機,成了大人,記憶力減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再想補課,讀這類基礎書,就難得多了。 以上舉例的這些中外古書分量並不大。外國人的書不必讀全集,也讀不了,哪些是其主要著作是有定論的。哲學書難易不同,康德、黑格爾的書較難,主要是不懂他們論的是什麼問題以及他們的數學式分析推理和表達方式。那就留在後面,選讀一點原書。中國的也不必每人每書全讀,例如《禮記》中有些篇,《史記》的《表》和《書》,《文獻通考》中的資料,就不是供人「讀」的,可以
「溜」覽過去。這樣算來,把這些書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時間,不用「皓首」即可「窮經」。依此類推,若想知道某一國的書本文化,例如印度、日本,也可以先讀其本國人歷來幼年受教育時的必讀書,卻不一定要讀學校中為考試用的課本。孩子們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課」別壓得太重,考試莫逼得太緊,給點「業余」時間,讓他們照這樣多少了解一點中外一百年前的書本文化的大意並非難事。有這些作基礎,和歷史、哲學史、文學史之類的「簡編」配合起來,就不是「空談無根」,心中無把握了,也可以說是學到諸葛亮的「觀其大略」的「法門」了。花費比「三冬」多一點的時間,也可以就一般人說是「文史足用」了。沒有史和概論是不能入門的,但光有史和概論而未見原書,那好像是見藍圖而不見房子或看照片甚至漫畫去想像本人了。本文開頭說的那兩位老前輩說的「書讀完了」的
意思大概也就是說,「本人」都認識了,其他不過是肖像畫而已,多看少看無關大體了。用現在話說就是,主要的信息已有了,其他是重複再加一點,每部書的信息量不多了。若用這種看法,連《資治通鑒》除了「臣光曰」以外也是「東抄西抄」了。無怪乎說中國書不多了。全信息量的是不多。若為找資料,作研究,或為了消遣時光,增長知識,書是看不完的;若為了尋求基礎文化知識,有創見能獨立的舊書就不多了。單純資料性的可以送進計算機去,不必自己記憶了。不過計算機還不能消化《老子》,那就得自己讀。這樣的書越少越好。封建社會用「過去」進行教育,資本主義用「現在」,社會主義最有前途,應當是著重用「未來」進行教育,那麼就更應當設法早些在少年時結束對過去的溫習了。一個大問題是,這類濃縮維他命丸或和「太空食品」一樣的書怎麼消化?這
些書好比宇宙中的白矮星,質量極高,又像堡壘,很難攻進去,也難得密碼本。古時無論中外都是小時候背誦,背《五經》,背《聖經》,十來歲「書讀完了」就背完了,例如《紅與黑》中的於連。現在怎麼能辦到呢?看樣子沒有「二道販子」不行。不要先單學語言,書本身就是語言課本。古人寫詩文也同說話一樣是讓人懂的。讀書要形式內容一網打起來,一把抓。這類書需要有個「一攬子」讀法。要「不求甚解」,又要「探驪得珠」,就是要講效率,不浪費時間。好比吃中藥,有效成分不多,需要有「藥引子」。參觀要有「指南」。入門嚮導和講解員不能代替參觀者自己看,但可以告訴他們怎麼看和一眼看不出來的東西。我以為現在迫切需要的是生動活潑,篇幅不長,能讓孩子和青少年看懂並發生興趣的入門講話,加上原書的編、選、注。原書要標點,點不斷的存疑,別硬斷或去考證;不要句句譯成白話去代替;不要注得太多;不要求處處都懂,那是辦不到的,章太炎、王國維都自己說有一部分不懂;有問題更好,能啟發讀者,不必忙下結論。這種入門講解不是講義、教科書,對考試得文憑毫無幫助,但對於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對於精神文明的建設,大概是不無小補的。這是給大學生和研究生作的前期準備,節省後來補常識的精力,也是給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放眼觀世界今日文化全局的一點補劑。我很希望有學者繼朱自清、葉聖陶先生以《經典常談》介紹古典文學之後,不惜揮動如椽大筆,撰寫萬言小文,為青少年著想,講一講古文和古書以及外國文和外國書的讀法,立個指路牌。這不是《經典常談》的現代化,而是引導直接讀原書,了解其文化意義和歷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識基礎。若不讀原書,無直接印象,雖有「常談」,聽過了,看過了,考過了,隨即就會忘的。「時不我與」,不要等到二十一世紀再補課了。那時只怕青年不要讀這些書,讀書法也不同,更來不及了。(一九八四年)
讀書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閱歷,讀經典的意義正是在於可以節約我們有限的生命去獲取儘可能多的知識來了解這個世界,平生能做更多的事。
書籍浩如煙海,但總有些書是其他書的「源頭」,而其他書又是另外一些書的「源頭」,「淵源相連」,那「根」,正是經典。這樣看,讀經典的意義,則又不言自明了。有一次有人問阿城,大意是現在這麼多書,讀都讀不完,該怎麼選擇?阿城說:看書還是要看「大書」,看了「大書」,很多「小書」就不用看了。
大書大概就是所謂經典的意思。所以呢,看經典其實是幫你節省了時間。爲了保持你的 integrity。很多人一邊罵現在的作品爛,浪費時間,一邊又只看現在的作品。這樣很沒有 integrity。分配一些時間給經典,慢慢就沒時間看現在的作品了。這樣你一來不會罵現在的作品,也沒有再繼續看現在的作品。很有 integrity。
因為很好看呀。題主不覺得很多經典很好看么?要是覺得不好看就不用讀了。人生很短暫,我們的生活有時也很艱難,應該盡量多干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瀉藥沒那麼多門門道彎彎繞,對我來說:喜歡讀書,反正要花費大量時間讀書,與其讀普通書費時間,不如讀經典痛並快樂著。—————然後偷懶貼一篇很久之前回復一位學弟的文章的一部分算作回答—————純屬個人不成熟看法~
我說的經典,是指經過歷史的驗證的,或者學術的認可的,那些好書。所以我極少極少會看暢銷書。
經典的書是要務必多讀的,這是我的第一條體驗。
經典的書與非經典的書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後者讓你「知其然」,前者告訴你「其所以然」。只需要比較一下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和劉瑜的《民主的細節》,自然一目了然。但是經典的書與經典的書之間,又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在於展現「其所以然」的時候,力度、深度、可讀性、學術性等方面的高下。這一點,比較一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與賈德的《蘇菲的世界》,就知道了。此外,經典的書又有虛構和非虛構之別,虛構的經典,當然就是世界文學名著了,而非虛構的,大多是世界學術名著。前者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林出版社等的重鎮,後者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這樣的特色。
經典的書是要細細地讀的,這是我的提二條體驗。
我曾寫過一個小日誌,講述讀書的辦法,就是勤記筆記。但是記筆記又不是做摘錄,而是做整理。這是怎麼說呢?我不會大段大段抄下來作者的話,而是會試圖讀完一節或者一章或者幾段之後,畫出一個推理圖或者邏輯圖:經典大概都可以畫出這種,尤其是西方經典和學術經典。這點得益於大一的時候學習的《思維導圖》中的方法。這樣一來,書讀得自然是細細的,而且速度也不會太慢。這樣一來,也不會只有知識而沒有思考了,對不對?胡適之先生說,讀書後一定要及時記錄心得,書上的東西才會內化成自己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經典的書是要反覆地讀的,這是我的提三條體驗。
我只說我讀《紅樓夢》的經歷給你聽。我十一歲第一次讀紅樓,所謂緣分就是我第一次讀就愛上這本書,從此每年至少通讀一遍。這只是一本小說,但是其中包含的人情世故、歷史文化是無窮盡的。為了看懂裡頭的衣服,我讀了沈從文先生研究中國服飾的文章;為了弄清曹雪芹家世,我便粗粗瀏覽了清史稿的部分史料;為了讀懂裡頭的詩詞,我又鑽進了詩詞研究和象徵研究的書裡頭,讀了幾遍詩經。這是我讀書的另一個方法了:中心擴散。這是我讀經典小說的「反覆」法子。那麼讀非小說的經典呢?先說西方的經典和學術性的經典吧,因為我都會做筆記,很多時候我便不去讀原書,只翻翻筆記,就能回憶起來——因為我更在乎的是作者的思想和理論架構,而不是某一句名言。而我做筆記的時候,習慣會留很多空白,就是方便再次翻閱筆記的時候,寫下心得。那麼中國古代的經典呢?那樣的書,我是朗讀的居多,因為中國哲學的書,多是一些倫理和德育,自然讀多了就懂了。
這裡我想需要說明一下西方經典、中國經典、學術經典到底怎麼區分了。應該來說,其實西方經典是包含在學術經典的範圍里的,西方經典(我特指的是人文社科)大致可以清楚地分為:文學、哲學、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傳播學、人類學。這些當然是學術經典,西方哲學也是學術。但是中國經典和學術,不是一回事。中國經典,分不出那麼清楚的類別,只能是「經史子集」四個字。學術呢?乃是研究這些書的書,加上中國研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書。
但是,非經典的書是不是就不讀了呢?
當然也要讀。經典的書永遠是描述過去的,而非經典的書卻是刻畫當下的。但是非經典的書裡頭又可以分好書和非好書。好書,我的定義很簡單:學術權威或名學者寫的書。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學術權威。學者不一定只寫學術的書,但是畢竟底蘊深,寫的通俗的書,也必定建構在一個學術基礎上。什麼是學者呢?我也定義不好,但是區分一下,中國經濟著作熱賣的作者,張五常、林毅夫這種可以算學者算權威,宋鴻兵這種只能算暢銷書作者,算不上學者。
經典的東西與那些經受考驗和批判的時間較少的東西相比,有價值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然是經過時間和歷史的沉澱之後流傳下來的。 有些經典在其寫就的時代未必是經典,還可能被當做是反書,刺痛了當局者敏感的神經。比如《石頭記》等等。儒家經典也被秦始皇焚燒過。國外此種例子也有許多。寫就經典的作者,他的思想必然是超前於他所在的時代,具有超時空的意義。 既然能留存下來必然具有就會在現代找到其存留的意義和內涵。比如可以從經典中找到治國之道,古代的風物,人民的思想等等。也可以把經典運用到現代社會中,對現代的許多事物進行指導,給予人們新的思考問題看待問題的思路。 為什麼要讀經典,就是為了向前人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進社會不斷進步。
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或許你也在其中.......
簡單來說,讀經典有兩層意義
第一層:經典是高度濃縮的智慧,類似營養片;讀經典可以迅速高效地獲得知識
很多高達百萬字的現代「大部頭」書籍,其核心內容不過就是古代經典中一兩句的話的展開論述;而直接閱讀原典可以讓人迅速高效地獲得濃縮的知識、乾貨第二層:經典是某些上層人士的「黑話」,用來在社交場合迅速過濾掉「言行粗鄙」的「下等人」這個就不解釋了,事實上很多古代經典比如《詩經》就是專門干這個的;在某些社交場合,當你不便於直接詢問對方階層的時候,討論些「經典」可以讓人迅速分清與會人員的社會階層因為作者死了,沒法當面聊。
為了裝逼
這個問題,我嘗試用講一個故事來說明吧。
若干年前,有一個女青年(為了明確指代,下面我稱她為PPMM)。有一天她跟我說,她想結婚。 鑒於她當時不僅是沒有男朋友,而且根本從來就沒有談過戀愛。我忍不住多嘴問了句:你為什麼要結婚啊?
PPMM:為了永恆的快樂。
Me:永恆的快樂是個什麼東西?
PPMM:就是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煩惱也不用著急,每天過著幸福的生活。
Me:?什麼意思?
PPMM:以前上學的時候,整天要擔心考試,考完一次又一次,當時想等到工作了就好了。現在總算是不用考試了,可是要考慮的事不是更少反而更多了,你發現了沒有?
Me:發現了。
PPMM:等到結了婚以後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就再也沒有煩惱了,每天開開心心過日子就好了。
Me:你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
PPMM:我去參加過好多次婚禮,每個婚禮上新娘都特別高興,都特別開心的笑,笑得象一朵花一樣,所以我就知道結了婚就有永恆的快樂了。我現在每天事兒這麼多,一件還沒煩夠就出來另一件,就是因為沒結婚,結了婚就再也沒有煩惱了。
Me:等一等,人越長大事兒越多這點我同意,不過結了婚也得不到永恆的快樂,反而結了婚事兒會更多。
PPMM:不對。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Me:是啊,都是自由戀愛的,誰結婚不高興啊。可是高興完了以後事兒更多。
PPMM: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Me:結婚之前一個人,自己想幹嘛幹嘛,結婚以後凡事都得和另外一個人商量,每件小事都可能有不同意見,怎麼可能事情變少呢?
PPMM: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Me:婚前你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婚後還要融入另一個和你的成長完全無關的家庭。當然快樂會有,但是煩惱真的會更多~~
PPMM: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Me:就算你不說家庭本身,工作中所有的煩惱不會因為你結婚了就忽然消失了吧?
PPMM: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Me:以後有了小孩整個生活都要翻天覆地了怎麼可能事情會變少?!
PPMM: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
我,用了5年的時間,平均每月和PPMM爭論一次,每次有效時常至少一小時,期間我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從水木飯米粒天涯各論壇收集到的各種婚姻生活的艱辛歷程奇葩事羅列陳述,時而激昂時而娓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發動了我全部的演講和勸說能力,只求使之認同一個問題:結婚並不能讓人得到永恆的快樂,因為永恆的快樂這種狀態是不存在的。
然而無論我說什麼,PPMM就堅持一點:新娘子都特別高興!~~~
5年後,我放棄了。對方鐵了心油鹽不進,縱你是蘇秦張儀奈何?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PPMM忽然對我說,她想通了,結婚確實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
Me:你怎麼想明白的。
PPMM:我看了安徒生的《穿鞋套的人》。
Me:不懂。您的回答能否不要總是這樣充滿禪機。
PPMM:《穿鞋套的人》就是講一個人得到了一個鞋套,他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他
就要了好多好多東西。Me:有點像《漁夫和金魚》啊。
PPMM:最後,他什麼都有了,就向鞋套要「永恆的快樂」。
Me:哦?
PPMM:然後他就死了。
Me:噢!
PPMM:這說明永恆的快樂就是死亡。可是結了婚的人並沒有死。所以你說得對,結婚並不能讓人得到永恆的快樂。
Me:。。。。。。
這就是經典的力量。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的原因。因為沒時間讀垃圾。
卡爾維諾《為什麼讀經典》已經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文字優美,閱讀價值高,題主讀完既可以都到經典也可以解答疑惑。
讀經典,得自由。如果不讀經典,我們能讀的就是流行的快餐讀物,而且是被別人連哄帶騙的強迫餵給我們。每次想到自己的時間,品味,甚至生命被商家(或者是老大哥)操控,隨波逐流一輩子,在審美上完全長不大,而永遠錯過了那麼多美好的事務,就覺得很不甘心啊。(想一想我們父母那輩大部分人的閱讀,電影和音樂品味,你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以下這些,是我對自己的問題的思考:「世界上的經典已經夠我們看一輩子了,為什麼我們看的卻都是流行的快餐讀物,音樂,電影?」
1.如果不讀經典,我們能讀的就是流行的快餐讀物,而且是被別人連哄帶騙的強迫餵給我們;我們會成為商家食物鏈上的底層,失去寶貴的自主性。
我們接觸到所有非經典讀物、暢銷書,大多是因為潛移默化的受到了(老大哥)商家,不管是出版商,廣告商,還有其他什麼商的影響。哪怕是我們從網路上第三方得到的信息,始作俑者也多是商家。商家逐利,他們吸引你眼球的目的最終還是從你身上盈利(雖然國內因為盜版,得利的不是版權人,而是拿到你點擊數的網站)。你所得到不過是好奇心被滿足的短時快感,看了開頭就要知道結尾的慣性;失去的卻是時間和看好書的機會。如果不甘心自己的時間,品味和金錢被商家操縱。那麼主動選書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選擇經典,而非胡亂下手。2.經典可以很好看。經典不是不好看,經典浩如煙海,肯定有適合你的那款。大家對經典無趣的刻板印象是因為市面上好找的所謂經典覆蓋面太窄。
一說經典,我腦海中就浮現出新華書店一套什麼外國文學經典必讀啥的;又或是世紀top100什麼什麼的。這些其實本質上只是出版商的一個商業選擇,不要被他們所局限。其實經典的覆蓋面很廣的。我的定義就是經過以一定時間為單位考量,仍然受到好評的書就是經典。不同種類,學科,目的的書的考驗期不等,每人可以有自己的標準。短的話比如休閑小說,幾年就夠了,長的話比如政治學,經濟學,法理學等專業要幾十年。這些書中絕對有非常有意思和你胃口的。一旦碰上了,讀起來痛苦指數很低的。3. 找合適你的經典費事,但是尋找經典的過程是一個人自我提升,培養品味繞不開的一步。
非經典會主動出擊,掉足你胃口,投懷送抱,你不知不覺就中上了溫柔陷阱,稀里糊塗的就讀了。又或者是霸王硬上弓,然你不得不從。網上那些熱門的帖子,朋友圈中分享的雞湯,還有曇花一現的暢銷書,有多少人是自己主動找來讀的?更多的是上了別人的鉤了。相反,讀經典,你是主動的。你要給自己一個理由,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是娛樂,就要決定自己的胃口,讓自己讀的開心。是學習,就要明確學習的目標,制定計劃。想明白這些,再對症下藥。這還是要花一些腦筋和功夫的。這些腦筋和功夫,有時候足以讓我們據經典於千里之外。但是搞清楚這些目的,是一個人自我提升,培養品味繞不開的一步。按李笑來老師的話說,控制你的大腦,不要讓你的大腦控制你。4. 不但是書籍,電影和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