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為什麼在 2005 年後突然蛋糕大了?
01-22
沒人從消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考慮嗎?現在除了吃飯看電影還能幹些什麼?其他娛樂消費都太貴了
92年-99年 是以vcd領銜的家庭影院黃金時期。00年後人們意識到 家庭影院效果實在有限,就返回電影院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
其實也簡單,以前大家沒有錢,盜版質量好價格便宜,為什麼去電影院?況且電影院數量少,環境差。最近這幾年國家打擊盜版有成效,很難見到高清的,並且電影院設施好了,人民經過改革開放也有點錢了,當然要高品質的生活,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也是一種高尚的娛樂消遣~
因為80後有收入了,而80後之後的年輕人更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
通貨膨脹
與國內相比感覺韓國電影在短時間內發展的更是突飛猛進。主要還是跟國家政策,還有院線設施的建設完善有關吧,消費者也日益成熟。除了中影集團,華誼兄弟的發展模式還有馮小剛的電影對這塊兒蛋糕也有主導作用。
= =以我所在的城市來說,各種影院的促銷活動很有效,以前去看電影常常包場,自從最近一二年開始實行兌換券,半價日,刷卡優惠以及最近的團購以來,人數爆增,經常大排長龍。另外也跟一般人的業餘生活其實沒那麼豐富有關
應該也與上映的影片有關係,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大製作影片引進國內,再加上製片方發行方的大力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影院觀影,並且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消遣方式。
美團糯米等O2O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上星期,我和老婆看星球大戰,用兩個新手機號在美團分別買了兩張票,10塊錢一張票…放在前幾年,一張票5、60塊,我還真捨不得。
這要看提問者把電影看作是是一種藝術?還是一個軟性傳媒平台?前者就沒問這個問題的必要,清楚是後者的話也沒必要問那麼多了。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東洋的電視節目已經做到不出現任何對大眾無益無害的品牌,相反一個一旦出現,就和媒體有一定的推廣關係在,不然則馬賽克那個意外;但中國的電視節目則通常的做法是把事件本身作為一個特例,馬賽克掉周圍的」情況「,那請問,其本質的區別是?知乎?
城市化的進程是很大一個方面,互聯網興起後,看片的視野擴大,在網路上看片的習慣慢慢延續到生活中。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不缺乏深厚文化底蘊,但像《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中國元素的電影卻被外國人拍出來?
※第六代電影導演中有誰可能成為大師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