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為什麼在 2005 年後突然蛋糕大了?

除了大片模式還有其他原因嗎?

周二半價日對其有促進作用嗎?

數字出版市場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嗎?

我記得上學那會除了談戀愛的情侶沒有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那會對於30~50塊的電影票,大家都說很貴。

現在城市小白領似乎已經接受了50塊左右的電影票了?

為什麼連單身男女這樣沒感官刺激的片子也能收入個還不錯的票房了呢?


先回看幾組數據:

以下都是官方公布數據

年份 票房(億元) 人次(萬人) 海外銷售(億元) 電影頻道和廣告(億元)

05 20.46 7303

06 26.2 9560 19.1 12

07 33.27 13000 20.2 13.79

08 43.41 17000 25.28 15.64

09 62.06 21000 27.7 16.89

10 101.72 28400 35.17 20.32

一般來說,近幾年市場盤子增速,大致都是從07年開始算。

因為之前增幅都是在20%多,直到08年開始接近30%,並保持到現在。

這一輪谷底是從98、99年開始算的。

98年全年票房大概在9億上下,但一部《泰坦尼克號》就3.5億票房,當時已經一張票50塊了,可想當時全年觀眾人次之慘淡。

我是那一年進入電影學院開始讀電影,可以說很多人眼裡,那個時候你學電影,這種沒有前途的行業,一定是瘋了。

再往前推不到十年,卻完全是另一幅場景:

1991年,全國放映收入24億元,創建國有統計以來,最高記錄。

1991年,全國觀影人次──144億!

1979年,全國觀影人次創下中國歷史之最──293億!

沒錯,20年後,所謂百億票房,觀影人次才3億,連1991年的零頭的零頭都沒有。

(注意:10年觀影人次為城市可統計人次,不含農村二級市場觀影人次,無具體數字,據查09年農村流動放映觀眾人次18億左右,10年應該超過20億,但此部分人次大多無法直接轉化為量化收入)

1991年,中國電影過去改革開放30年來最後的輝煌。

1992年,全國電影放映收入猛跌到19.9億元,觀影人次跌到105億。

1993年,中國電影發生了很多大事,電影發行體制全面改革,廣電部發布了重要的3號文件,中國電影市場數據就像發動機停車的飛機,直線下降,一直跌到上面說的98、99年。

1993年,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陳凱歌《霸王別姬》,田壯壯《藍風箏》,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這一年,也是過去三十年中國電影創作的一個頂峰,然後,一去不再了,直到現在。

2001年,院線制改革鋪墊,2002年,正式成立,中國電影過去十年的院線體制改革,正式拉開,為中國電影收復失地的漫漫長路,拉開帷幕。

從93年到99年,這6年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我跟導師多次深入聊天探討,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我和導師迄今從未有定論。

但,我相信92年的小平南巡講話,在社會結構層面和民眾意識層面,起著重要決定性的作用。

之後,電影在中國的黃金時代過去了。

過去十年,是中國電影緩慢收復失地的十年。

每年票房增長率不重要,更重要看觀眾人次增長率,更重要看整個行業投入增長率和收益率(可惜,這方面無任何數據)

所謂的蛋糕大小,還是看你站在多大的時間尺度上來看的事了。

或者說,看完上面這些,這個問題本身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我只是簡單說說我的觀點,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補充更有價值的答案。

中國電影市場從2003年開始市場化改革後,一直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長速度,我個人認為其根源來自持續不斷的影院建設,導致銀幕數一直在增長。當銀幕數量多到一定程度——我個人覺得5000塊是個分界點,這個時間點大概是在2008年前後,隨後電影市場就開始爆髮式增長,2009年增長46%,2010年增長60%左右——擁有固定消費習慣的觀眾數量就足以保證相對固定的票房基數了。

中國電影市場最大的成功,是保留住了70後這批觀眾。他們當初就是那批去電影院談戀愛的人,當他們結婚生子後,仍然保留了這個文化消費習慣,成為現在電影院的主流觀眾群體。然後電影院以此為基礎,不斷地發展新的觀眾群體。現在國內電影觀眾群體的平均年齡越來越低,根據2009年的數據,平均年齡已經低於25歲了。這說明70後觀眾的比例已經開始降低,80後甚至90後觀眾的比例正在逐漸上升。

周二半價日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是現在的這種市場表現,並不一定代表著中國電影已經開始進入良性循環軌道了。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的觀眾人數相比2010年同期實際上是下降的。雖然2010年初因為有《阿凡達》這種十年一遇的片子,但這種觀影人次下降的趨勢也是很令人擔憂的。

原因有很多,但國產電影質量持續低迷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以後想起什麼再補充吧。)


覺得04年以後,BT下載和在線視頻的發展,提供了年輕人觀看大量影視劇的基礎。現在,這部分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轉化成為了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主力軍。


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英雄》讓國內電影人看到了電影商業化的可能,雖然產生了一堆垃圾國產大片,但無疑,電影業終於開始有大量投資進來,大量的宣傳營銷,激活市場。

2、互聯網的興起其實培養了大量的70後、80後觀眾,很多人在學校的時候,閱片無數,05年以後,這些人大部分已經走入社會,並且逐步具有了相當的消費能力,成為觀影的主要消費群體。當然這樣造成了很多觀眾欣賞水平較高,目前國內的主流導演卻跟不上這種提高,製造出一大堆口碑不佳的國產大片。

3、新影院的建設,設備的逐漸提升,的確讓人能夠明確感受到在影院看電影和在家裡看電影的巨大差別,為了更好地體驗,願意慷慨解囊。


從數據上看,電影行業收入的快速增長是從08年開始的,此輪增長與國際金融危機有關。不只是電影行業,網路遊戲、社交遊戲等低成本娛樂活動都在08年底開始進入增長快車道。

文化娛樂活動在經濟危機期間,可以釋放人們在日常生活壓力,通過逃避現實,起到「治癒」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創傷之效。以網遊、電影為代表的重度低成本文化娛樂形式在經濟危機期間表現搶眼。

從歷史上看,美國20世紀發生的幾次比較大的金融危機都導致了電影業的火爆,在此期間誕生了大量優秀的電影作品。韓國的網路遊戲產業也是在97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得到政府扶持,1998年韓國政府制訂了文化立國方針,2002年韓國在亞太地區的網遊市場份額已經佔到54%。08金融危機後,我國政府智庫也意識到文化產業的反經濟周期性,將文化產業的發展列入十二五規劃之中。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07年國內人均GDP為2651美元,08年國內人均GDP達到3414美元,首次突破臨界值3000美元。而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文化消費會快速增長;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則會迎來井噴行情。

另外,4萬億投資計劃啟動至今的信貸增發量非常之高,物價平均水平較09年已經有較大增幅,評估行業收入時可以考慮計入CPI的影響。

附錄:

經濟危機中文化產業的生機與轉機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33937/33938/9167424.html

世界銀行中國人均GDP數據

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PCAP.CD/countries

人均GDP水平與文化產業的關係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9123728.html


我的回答比較微觀,主要基於個人體驗。我覺得最核心的原因是電影院線的網點建設和硬體設施上去了,看電影已經變成是最省事和性價比最高的休閑活動了。

我曾有四五年的時間完全不去影院看電影,因為那時候去趟電影院要專門出趟門,影院里空氣混濁椅子坐得也很不舒服,而且放映時間間隔大,錯過一場需要等一個多小時看下一場。真要看哪部電影就找個碟片在家看了,反正我也不是技術流,對畫質音響要求不高。

現在影院密度很大,城區範圍內步行就能找到影院;影院的硬體設施都很不錯;小廳同時放多部電影總能找到還能接受的進去看;消費不算高,一家人花不到兩百塊能開心兩小時。

這種情況類似於到處都有咖啡廳就促進了咖啡消費一樣。我在家從來想不到喝咖啡,可是總約人在咖啡廳碰頭算下來一年也喝了不少咖啡呢


以電影為原點延伸開來的休閑鏈被80後迅速接受認同:逛街+吃飯+電影院,即和對的人一起看電影,之前或之後順便逛街吃飯!


恐怕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2005年後的寬鬆貨幣政策一方面使得市場上有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前面已有童鞋舉例了影院的大規模建設,以及所謂國產大片的大量投拍,這些都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另一方面那幾年樓市股市火爆帶動全民資產上漲從而推動消費。


同意張小北的觀點,我想補充一點是大量遊資的進入是很關鍵的因素。其實2000年以後中國很多產業都壯大了,以娛樂行業為例,像什麼演唱會、電視劇等等產業都發展得很快,中國近幾年現金流動性過剩導致大量閑散資本尋找出口,對各個領域都在投資,電影只是其中的一個領域罷了。另外初期這裡面可能還是存在巨額利潤,從而進一步刺激了資本的湧入。


一切的根源在於洗錢,其它的表象都是源於這一需求而產生的「局」,各部分有各自的暴利,自然繁榮,而那些掏錢的傻瓜在為別人數錢。


同意張小北及樓上的觀點。我是70後,大概80年代,電影是很火的,那時候電影院經常人滿為患,但影院不多,片子也以國產為主。後來在大學時代通過錄像看了很多的港片和美國片,對電影的欣賞能力得到了提高。大概在90年代末,通過《泰坦尼克號》等美國大片的觀影體驗,大家都認識到影院播放效果大幅好於在家看小屏幕,就願意出錢買體驗。所以觀影的主力是城市白領,也包括將來會成為白領的在校大學生。


城市化進程加快,出現大量有錢、有文化的年輕人,對,他們也叫白領。


75年-85年出生現在26-35歲,05年的時候是20-30歲:這批人都是租買盜版影碟看長大的,對電影的認識整體性遠遠高過之前出生的人,他們現在是影院的消費主流。


個人覺得蛋糕並沒有大了,反到小了。按50的票價算,建黨偉業五億票房,不過1千萬人。這不過北京上海等一個城市的人口。也就是說全國只有一個城市的人來看電影。這怎麼是蛋糕大了呢?

同意關老師意見,93 94年是個分水嶺。 下載、美劇等興起,讓大家的欣賞水平提高了。對文藝片不行,對動作片等尋求刺激的消遣片成為主流。

未來,5000塊屏幕不是上限,1萬塊可能是上限。在8000塊左右的時候業務分流,有些就放文藝片和懷舊片。在深圳四月一日試驗性的放 霸王別姬,雖是午夜場,但還是滿座。我覺得這是未來的希望,影片持久,蛋糕變大。


呵呵,接下來不容樂觀。70-80後都要帶孩子,沒時間看電影了。90後指望不上,人數遠少於70後80後,還要被網路和遊戲拉走一大批。


92年之後,有線電視逐漸普及,所以,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

05年前後,電影找到一條精品化發展之路,逐步回歸。但依然難重現當年的輝煌。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