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9為什麼會加上一個碩大的網線插口?
這個插口對生產力上有什麼提升?
很多人都提到了速度問題。確實在千兆網路基本已經普及的大環境里,rj45比機身上那個
USB2.0快一些。但其實專業攝影師用相機連接電腦不只是為了拷個照片。而是聯機拍攝。
聯機拍攝的體驗是什麼?攝影師只管按快門,照片都是實時傳輸回去的。等你拍完了可能器材還沒收好新聞稿已經都發出來了。而聯機拍攝需要的帶寬usb2.0也是夠的,但是usb所不具備的是廣泛的適配性
因為USB並不適合遠距離傳輸,一個是干擾導致信號衰減,另一個是usb線纜造價比普通網線高几倍。
而網線價格便宜。一段直接接入互聯網可以實現超遠程遙控拍攝或傳輸。就算沒有網線的地方想用也有各種各樣無線中繼的產品可以由攝影師自由假設。怎麼想都比usb好的多。謝謝 @夜雨笙簫 點名邀請。
主要原因是網線口傳輸比無線和USB都要明顯更快,其次也更穩定,保密性更好。
對一些商業攝影師來說,往往是連拍好多張然後馬上在筆記本上選片,因為現在相機的raw文件實在太大,所以網線傳輸的速度優勢還是相當明顯。
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攝影師寫的D4使用體會:
Shooting Tethered with the Nikon D4 via Ethernet
...
Keep in mind that this adds a second or two to each image import vs. native USB support. However, with that said Ethernet is still faster! With USB tethering my 16.2 MB RAW files typically take about 6-8 seconds to come in via USB. When shooting via Ethernet, they actually come in in batches of about 6-7 images within a few seconds.
這個攝影師提到:D4的raw文件大約16.2M,一般需要6-8秒通過USB,而如果是通過乙太網線傳輸,一般6-7張才幾秒就搞定了。
D4的像素只有1625萬,而a9有2420萬,但是介面速度基本沒變,所以如果同樣的用網口和USB口比較,時間差距會更大。
而以我們平時的經驗,wifi傳輸的速度和穩定性,還更慢一點。所以雖然D4也可以配無線傳輸適配器,但是這些攝影師還是用網線。
所以主要是,對於不同的攝影人來講,需求不一樣。我們普通人,一般拿回家倒片就行了,還有就是相機里選兩張好片子,wifi倒到手機里然後後期下發網路。但是一些商業攝影師,希望拍好一組片子馬上能在電腦上看大圖選片,傳輸的速度,對他們來講至關重要,那麼網口就有用了。
網線傳輸不太了解,我只知道聯機拍攝時,不管是USB介面還是雷電介面的聯機線,聯機線的長度有限制,超過一定的長度,會影響聯機拍攝的穩定性,以飛思數碼後背和Capture one聯機為例,官方給出的數據:USB線長度不得超過3米,雷電介面的聯機線長度不能超過4.5米,超過這個長度,需要用能單獨供電的聯機線,才能保證穩定性。
這事兒從根上來說要怪倫敦奧組委。
當年放出話奧運場館一律不得攜帶無線傳輸設備進入,並且給攝影記者一人配根網線。尼康佳能就決定,得了,新研的頂級機配個網線口吧。
聽說佳能發布1Dx的時候一宣布配乙太網介面大家都笑場了。
我對奧運會不關心,里約有沒有禁止無線傳輸,或之後還會不會禁止,不太了解。
至於索尼,就是有樣學樣唄。感覺網線口實在是太大了,佔用了一大塊機身空間…這個介面如果可以出現在豎拍手柄上,我覺得更好些。因為主攻體育,也就是攝影師這邊拍完那邊馬上寫稿發出去啊,你也不想看NBA圖文直播的時候要等這場開場才看到上一場的圖片吧
A9定位是性能機,主要用於體育賽事攝影,很多攝影師拍了照片需要立刻作為新聞稿配圖,所以時效性很重要,而乙太網口無疑是穩定性與實效性之間的平衡。
顯然,這是體育比賽現場記者的需求,最快速度把稿子發出去。
隔壁有人給出正確答案了,都是倫敦奧運會組委會造的孽,禁止使用無線傳輸,只給記者一根網線。
還是老牌英帝國主義牛啊。USB數據線的傳輸距離短,帶寬有限。另外USB 3.0會對WiFi 產生干擾。雙絞線信號衰減小,傳輸距離遠,可傳輸更高帶寬。
互聯網+
因為更快更長的光纖電腦沒有介面和標準要不然為啥不用塑料光纖??
曾經有人這麼搞過
是VAIO還是索尼的時候推出的z系列筆記本擴展塢是通過在USB上布光纖和PC通信,保證外接顯卡帶寬足夠所以說如果索大法繼續VAIO的開發的話,我們現在可能就是拿個帶光纖的磁吸介面和a9通信了2331DX也有乙太網口
我也覺得奇怪,直接加一個Thunderbolt3 以USB TYPE-C 介面不就行了嘛
網線插口是體育比賽中做即時傳輸使用的,從1DX、D4開始就成為標配。
抖個機靈,畢竟不是專業的。私以為,尼康d5,佳能1d這樣的頂級旗艦都配備rj45介面,作為同級別的a9,配一個也無妨=_=。期待@王波 @Timothy Wang 兩位我比較尊敬的攝影師帶來的專業回答
推薦閱讀:
※無反相機入手,求指引!?
※電影底片的畫幅多大,焦距畫幅和倍率轉換應該如何計算?
※索尼a72相機內設置的raw格式壓縮和未壓縮有何區別?
※秋天北京近郊有哪些攝影的好去處?
※在大多數微單都選擇aps-c畫幅的情況下,為什麼奧林巴斯和松下依然堅持4/3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