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為什麼不翻譯《楞嚴經》?


鳩摩羅什的時代還沒有發現《楞嚴經》,本經是後來發現的,經過很多曲折才於唐朝傳入我國。本經是禪宗的重要經典之一。

智者大師聽聞本經的傳聞後,曾築拜經台十八年遙拜此經,亦可見本經的重要。

歷代主要的高僧大德皆高度讚揚肯定本經,只有一些學問僧們詆毀懷疑本經,因為他們沒有實修並不懂得和體悟佛法,因此不能正確的科判佛經真偽,只會搞所謂的學術考證,所以會出錯。

各位佛弟子一定要警惕,切不可人云亦云。


楞嚴經是道教抄襲佛經格式寫了本道經

然後居然被佛教又抄襲了回去充做佛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已不存在,對於它的真偽,長期存有爭議,多數漢傳佛教信徒皆認同它是佛陀所說,而部份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中國所寫作,再偽托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譯出時間與譯者

  此書的譯出時間與譯者,有兩種說法:智升在《開元釋教錄》中說,此書是由懷迪與不知名的梵僧,於廣州譯出,梵僧在傳經之後就不知所蹤。根據此段記載,此書是懷迪在京師完成譯經後,回到廣州之後譯出。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懷迪曾經應詔至洛陽,參與菩提流志譯出《大寶積經》的工作,於唐睿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完成。據《開元釋教錄》的說法,此經應是在713年之後譯出。

  但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續古今譯經圖紀》中,則具體寫出梵僧名字,是中印度般剌密帝。他在唐神龍元年(705年)五月於廣州光孝寺誦出此書,經烏萇國沙門彌迦釋迦譯語,懷迪證義,並由房融筆受。般剌密帝在誦出此經之後就隨船回印度了。

  宋朝之後的記錄,基本上都接受《續古今譯經圖記》的說法,認為是此經是般剌密帝與房融於唐神龍元年(705年)於廣州所譯,但是很少提及懷迪及其他人。般剌密帝與彌迦釋迦,這兩個人名,也只有出現在《續古今譯經圖紀》,沒有其他來源記錄。

  譯出疑點

  智升並未解釋,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記錄,但在《續古今譯經圖紀》卷末,他曾說,此書根據舊有記錄所寫,未經過刪補,建議採取《開元釋教錄》的說法。

  譯經成員中,最大的不同在於房融是否參與了譯經。據《舊唐書》,房融於神龍元年(西元705年)二月甲寅(四日)流放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在當地過世。如果採用《開元釋教錄》在713年後譯出的說法,房融就不可能參與譯經。

  但假設採用《續古今譯經圖紀》的說法,一個可能是,唐初流貶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或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者,多取道韶州或廣州。如果採取廣州這條路線,房融有可能是在流放途中,經廣州時參與譯經。另一個可能,是明朝所著的《廣東通志》說,他在長安年間(701年—705年)「嘗知南銓」。《廣東通志》說法的最大問題在於房融在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才在洛陽因罪下獄,因此在705年之前就被貶至廣東南銓任官的可能性不高。但房融可能先被貶官至廣東南銓,就近在廣州參與譯經,之後再遭流放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或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無論是哪個推論,因為目前不能確認房融流放的路線,缺少更進一步的證據,肯定房融是否曾參與譯經。

  流傳過程

  《楞嚴經》並不是由官方正式譯出的經典,缺少官方記錄。智升《開元釋教錄》是在開元18年(730年)所做,根據《開元釋教錄》,《楞嚴經》可能是在唐睿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譯出,之後流傳到洛陽。但是此經如何流傳至洛陽,以及智升之後至於北宋之間的流傳狀況,文獻記錄也不多。

  《楞嚴經》流行於世的過程,有二種說法,都出現在宋朝:

  1. 由神秀自宮中傳出:宋朝子璇說,此書譯成之後,因為唐中宗剛即位,房融又被貶,所以未得到官方承認。經神秀大師自皇宮中抄出至度門寺,在禪宗學者間私下流通,後由僧惠振作科判,再傳出。明朝《廣州通志》承繼此說,認為此書是由神秀大師見到房融上奏的經本,方才流傳於世。

  2. 由惟愨自房融家傳出:宋贊寧說,此書是禪僧惟愨在洛陽時,由房融家中得到此書,併流傳於世。

  由神秀傳出的說法,因為神秀於神龍二年(西元706年)二月過世,可能性不高。自房融家傳出的說法,則有房融是否曾參與譯經的爭論。但無論是哪個說法,我們都可以知道,此經的流傳,被認為與房融有關。此外,它在唐代的流行,與神秀系的禪宗有很大關係。

  宋代興起

  在北宋時,天台宗與華嚴宗形成研究《楞嚴經》的風氣,楞嚴經開始受到重視。

  宋慧洪(西元 1071—1128 年)《林間錄》中有智顗大師遙拜西方,祈求《楞嚴經》的傳說。

  明清極盛

  明清之際則有般剌密帝是將經卷藏在手臂中,帶來中國的傳說。

  歷代爭議

  《楞嚴經》最早的記載都源自智升,但《開元釋教錄》與《續古今譯經圖記》對於譯經成員的說法不一,譯出時間的說法也不一。這兩種說法的不一致,引發後世的懷疑。

  《楞嚴經》開始在中國流傳之後,日本僧人普照入唐,將此書帶回日本,但引起了日本佛教界的懷疑。日僧玄睿《大乘三論大義鈔》中記載,西元 724 至 748 年間,日本天皇召集三論、法相二宗的法師來鑒定此書,結論是此書是真佛經。但是爭議並沒有停息,在日本寶龜年間(西元770-782年),日本派遣德清法師至中國鑒定此書真偽,德清之師法詳居士認為此書是房融偽造。由日本記錄說明,在唐朝時中國就已有人懷疑此書是偽造。

  在唐朝之後,對《楞嚴經》的懷疑仍然持續。宋朝朱熹懷疑此經,認為除了第七品建立道場及楞嚴咒之外,其餘部份是房融假造。明朝姚廣孝則反駁朱熹的見解沒有根據。至明朝末年時,有人詢問蓮池祩宏大師有關楞嚴經是否是房融偽造,而蓮池大師則肯定楞嚴經是真,顯示了直到明朝,對此經懷疑的聲浪並未停止。

  《楞嚴經》傳入西藏時,同樣引起藏傳佛教界的爭議。布敦(14世紀間)雖然將它收入大藏經目錄之中,同時也記載了西藏的魯梅(十世紀間)曾懷疑此經非是佛說。

  至近代時,由於疑古風氣的興起,梁啟超認為楞嚴經是竊取道教術語及中國傳統思想,由中國人創作的。呂澂的態度更激烈,認為「《楞嚴》一經,集偽說之大成」,他寫作了〈楞嚴百偽〉一文,對《楞嚴經》提出了101個疑問,從各種角度來證明它是偽作。敦煌文獻出土之後,學界對此經的懷疑風氣更盛。李翊灼、何格恩、周叔迦等佛教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認定此書是偽作。

  雖然學界反對者眾,但是基於宗教信仰的立場,《楞嚴經》此書仍然得到多數佛教信徒的支持,認為此書是真佛經,如印光,太虛,虛雲等大師,都對此經表示過特別的讚歎。萬佛城創始人宣化上人亦曾公開保證:「今天我對大家保證楞嚴經是真的,不但楞嚴經是真的,就是楞嚴咒也是真的。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是佛的舍利,任何人也破壞不了,有楞嚴經就有正法,沒有楞嚴經就沒有正法。如果楞嚴經是假的,我願墮拔舌地獄,受無間斷的苦。」後有釋愍生法師作《辨破〈楞嚴百偽〉》,反駁呂澂提出的101個疑問。

  在敦煌出土的唐高祖年間道士劉進喜所撰《太玄真一本際經》,行文風格與《楞嚴經》多所類似,有學者懷疑楞嚴經的部份內容是由本際經所抄錄出的。


楞嚴經是照妖鏡,大伙兒都知道。出現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隨非正修。什麼意思?不是第一義。就是打坐成不了佛,是奶嘴兒,是方便法門,是謗佛。佛祖,打坐六年,說成不了佛。為什麼呢?是沒有妙用。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福報不夠,龍宮或者鐵塔沒資格存。

–一本正經的胡說


推薦閱讀:

穿越到民國元年,如何由一個小白成長到一方軍閥或者權貴?
在一個有智慧生物的星球上,出現科技文明的可能性有多大。?
以前有很多的知青下鄉,這項制度為什麼取消了,是因為現在不需要下鄉了嗎?
滿清用剃髮易服和圈地把自己開到了全國人民對立面,為什麼還能坐穩江山兩百年?
解放戰爭初期有被國軍俘虜的共軍將領么?

TAG:中國歷史 | 佛學 | 佛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