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殲轟7可以做到翼身融合,殲十卻不行?


眼拙看不出殲7的翼身那裡融合了

倒是殲10的機翼上部跟機身有個略微的過渡。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好吧,看來沒有一個認真回答樓主的知友。。。翼身融合,這是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伴隨能量機動理論一起被應用於早期第三代戰鬥機上,這項技術使得機身與機翼平滑融合,並加入邊條翼產生附體渦流,共同產生升力,從而改善飛機的載荷和航程。。。呃,以及機動性。對於飛豹攻擊機,嗯,那不算是翼身融合,那是上單翼布局。飛豹研製始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中斷,在中美蜜月期之後研製開始趨於實現。其搭載的斯貝和仿斯貝發動機耗油低,設計航程得以保證,另外可觀的推重比也使得其載彈量達到六噸半,與「颱風」相當,再加之作為一款反艦導彈載機,本就不需要多麼出色的機動性能,故而沒有對舊的機身設計做大的修改。

至於殲十,那是比翼身融合更為出色的設計。殲十採用的非常規布局我們常稱為「鴨式布局」,這基於八十年代的新興理論——瞬時機動理論。與翼身融合體不同,瞬時機動的精髓是更快地改變機頭指向,同時搭配可離軸發射的新型近距彈,在視距內取得對早期三代機的優勢。鴨式布局的鴨翼主要作用是產生脫體渦流,作用於主翼進而實現較大的盤旋速率,相比於能量機動產物,它的瞬時盤旋速率極大提升,達到近30°。著名的歐洲颱風、JAS-39均採用類似布局。當然,由於殲十彈射座椅後傾角等問題,殲十飛行員根本無法承受以最大盤旋速率轉彎時產生的過載。。。。這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不過這問題在殲十B上得以解決,可喜可賀


軍盲請認真自學


你把倆弄反了吧。殲轟7那叫上單翼,不叫翼身融合


你確定你沒問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戰鬥妖精雪風》?
蘇-25「蛙足」和 A-10「雷電」各有何優劣之處?
如何評價印度空軍按$2.4億美元的驚人單價購買法國陣風戰鬥機?

TAG:空氣動力學 | 戰鬥機 | 隱形戰機 | 飛機設計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