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有趣的細節可以從側面反映 1949 年後中國社會的變遷?
比如說,煙盒的包裝,戶外的廣告牌,小學初中的課本,流行的髮型,等等。
用啥擦屁股。我這土話俗稱「開腚」,文雅點叫「拭穢」。話說吃喝拉撒人所難免,五穀輪迴之後總要清潔一下。拿啥清潔就成了一個問題。畢竟穀道也是人的一個嬌弱之處。羅馬人用包了還棉的木棍,日本皇室用蟬翼,英國皇室用新鮮的鮭魚片,法國人用麻繩,海員用獸毛,印度人用……當然,這都是外國的,咱接著來捋飭捋飭中國的。石崇王凱鬥富的時候有這麼一出:有一個叫劉實的去拜訪石崇,期間出來更衣。推門一見廁所嚇尿了,只見石崇的洗手間里有褥子墊子,邊上站著差不多一打侍女手持香囊伺候著。劉實趕緊出來給石崇賠罪說對不起我誤入您的卧室了。石崇蛤蛤大笑說沒錯,你進的就是茅房。敢情那一打侍女都是伺候金谷園主人出恭更衣的。手中香囊里放的是廁籌——刮屁股的木片。這怕是古人最早的高級衛生用品了。
不過我國勞動人民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具——紙。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時內急「要了兩張紙就解衣」可見清代用紙拭穢是常見的。當時的大戶講究的甚至用宣紙。太后老佛爺用好紙不算還得噴水熨平反覆好幾遍。慈禧講究的起來,平頭百姓就用不起了,清末以來,戰亂頻繁草紙也用不起了。草紙也被更落後的方式代替——其中不少一直沿用到六十年代。
托蔣委員長的福,民國後期可以用錢擦屁股。時人有詩《詠國民黨紙幣》曰「跑上茅房去拉屎,忽然忘記帶草紙。袋裡掏出百萬鈔,擦擦屁股滿合適。」當然,戰亂再頻也不影響達官貴人繼續享受——他們的菊花甚至都高人一等。1948年濟南戰役,王耀武最後關頭化妝突圍,可是使用衛生紙的習慣暴露了他,最終被俘。1949年後,國內秩序逐漸穩定,但是仍然難以大批量提供衛生紙,優質衛生紙仍然是一種享受。城市居民的解決方案是報紙,每天四開十六版怎麼說都夠用了。但是政治氣氛不正常的年代,用報紙也是要承擔風險的——誰叫報紙上動不動就是偉大領袖的形象呢。但是廣大農村報紙不多,更多情況下則是「自然」的解決方式:玉米桿,苞穀殼,土坷垃 。講究的還要把玉米桿劈成大小合適的小條,規格和現在的冰棍桿差不多。這估計是廁籌遺意了。我家能穩定使用紙來解決問題是到了八十年代初,而能夠穩定的消費衛生紙則是要到九十年代了。而當時的衛生紙也是很粗劣的,差不多隻比馬糞紙好一點(突發奇想,如果寫一篇冥幣材質和形制的變化,也是很符合題目要求的。)。紙廠的漂白技術不過關,於是向紙漿中添加染色劑掩飾。相信大家都用過粉色的衛生紙。實際上直到2010年我仍然能在很多百貨市場上見到這種粉色的衛生紙出售 。質感遠遜於現在常用的白色衛生紙。2001年中國人均紙消費量是27公斤。2005年,中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當時的《世界博覽》專門有一期探討中國的經濟社會。其中一篇文章討論了中國人過上美國的生活意味著什麼,其中重要的對比指標就是人均紙消費量。2010年。中國人均紙消費量超過70公斤,仍然遠遜於美國。繼捲紙之後,面巾紙也普及開來。我在2000年前後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心相印的粉包面巾紙。當時是一塊錢一包。現在則是種類繁多托鼻炎的福,我現在已經離不開這東西了。若是鼻炎痊癒的代價是再也沒有面巾紙衛生紙可用,我肯定不幹。畢竟屁股總比腦袋重要嘛。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號無紙。古人的哲學思想在茅房也體現出來。1980年,差不多就是中國的城鄉都開始使用衛生紙的年代,衛洗麗被發明出來。2010年,在中國人信管將衛生紙視為生活必需品之後,衛洗麗在中國開花結果,從日本品牌到中國製造,出恭不用起身就完事。這大概就是對衛生紙的否定之否定吧。當代中國人關車門的力度普遍比真正需要的力度大。因為早期國產車的鋼板材質差,加工精度不過關,使用年限過長,為了保證車門密封性,必需用一點力氣把車門「嵌入」門框。所以那時常坐車的人都習慣重重摔門,即「摔車門」是熟悉工業化生活的標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時髦。倒是不常坐車的人往往會關不緊車門,開車後被司機聽聲音發現門沒有關緊,要大聲招呼重新關一下。
之前看葛劍雄教授的回憶文章,復旦許多教師的子女抗戰期間隨父母入川,學了一口四川話。1945年後,他們的父母回上海接收日佔產業,這些說四川話的少年也在在教職工家屬區中以自己的口音為榮,認為說上海話的孩子缺乏「赴國難」的經歷。結果形成了一種方言亞文化,帶動更小的教職工子女也滿嘴四川口音——雖然這些孩子出生在抗戰之後的上海。可見文化符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脫離硬體傳播。
再舉幾個例子,我奶奶生於20年代,從50年代起就在政府大院習慣了電燈,但直到90年代還習慣說「指」燈(關燈)。因為在蠟燭和油燈時代,滅燈必須用手指直接操作。到了我這一代人,雖然很小的時候就習慣於按鈕式開關,卻本能地覺得要「拉燈」,這顯然是60-80年代的拉繩式開關帶來的文化印記。而無論是我奶奶和我,都沿用了「點燈」這個源於原始社會的動詞(輕輕引火)。
還有打電話的聲音問題。在電話普及的早期,線路質量差,聲音大小不可調,所以慣用電話的人會對著話筒大聲說話。怯生生對著電話小聲說話,生怕弄壞機器的新手才顯得「土氣」呢。直到今天,相當多的中國人(包括我)打電話的聲音遠遠超出實際需要,這估計也要再過上20年才能改觀。評論區 @白廣大 同學說起工業品前面的「洋」字。我現在想起來的還有洋瓶(玻璃瓶)、洋畫(套色印刷畫)、洋鎬(全鋼打造的挖土工具)、洋車子(自行車)、洋井(壓水井)、洋馬(日本從西方引入的)……在字義上沿用至今的只有一個洋柿子(番茄)。如此推斷,語言和工業品之間的滯後時間差大概是1代人多一點。
評論區 @天地有雪 同學提到了「撥電話」,這也是很有趣的語言「文物」。我估計知乎上絕大多數人沒用過撥號電話,手搖電話就更沒用過了。此外,打電話的「打」實際上來自「打」電報;而電報的「打」字和「打字機」是一個來源,即需要操作者用力敲擊按鍵。知乎上95%的人都沒發過電報吧。
總之,在2005年之前,中國工業化人口在總人口中不佔多數。但這些人受教育水平高,掌握主要的工業資源,用自己的經歷定義了中國城市文化。2005年到2016年,後來的大多數農民基本轉為工業化人口,但還沒來得及根據新的硬體水平塑造新的文化,往往簡單模仿早期工業化人口的生活細節,所以動作和語言中藏有很多早期工業化時代的文化「遺迹」。對社會學、語言學和人類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富礦」。
相關回答:
有哪些東西是 1949 年後才有的,卻常被我們當做傳統文化? - 馬前卒的回答
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原理簡單,但是設計精妙,讓人感到驚艷的設計或機械結構?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被視為「傳統」的事物其實歷史不算長?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 19 世紀出現的科技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在使用? - 馬前卒的回答報紙是一種反映時代風貌和細節的記錄形式。
有時候你看過去的報紙,往往並不一定是報道的核心內容會吸引你的興趣,反而是一些當時並不在意的細枝末節的文字和風格,經過時代變遷之後,被今天的人覺得值得玩味,成了文字化石。
家裡存了一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紀初的報紙,我也有剪報的習慣,因為只有這種方式可以把以往的新聞記錄留存下來。但是這種習慣終止於2003年,家裡買了電腦並上網之後,就不再剪報了,搜索引擎使得獲取過去的信息更加便捷。這也算是一種時代變遷的細節吧。
下面是家裡留的一些報紙的照片,從中也可以看出這三十年中,中國社會的快速變遷。
(報紙的照片都是清晰的,如果看不清,可以點擊圖片放大)
1、這是一份1983年6月28日的《中學生學習報》,是目前我家裡能找到的歷史最久遠的報紙。
2、1984年1月24日的《北京科技報》中學版
片面追求升學率危害大 端正辦學思想勢在必行3、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參考消息》,室溫核聚變取得重大進展……這個……
5、還是《參考消息》,當時的人們還在討論,中國生產豪華轎車是不是合適的問題,因為當時認為不會有多少人買得起。想想今天小區里高速上堵車的場面,真是恍如隔世。
而這篇報道中所謂的中國生產,也只是引進外國生產線,根據外國公司的許可證進行生產。7、還是1988年11月27日的《生活周刊》。當時的人們,為了購買一台電冰箱、電視機,不擇手段、托熟人,經常還買不到。稱之為「緊俏商品」。
從緊俏到飽和,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背後是中國製造業的爆髮式增長。。10、1989年9月21日的《文摘報》頭版
左下角這篇《莫讓精神鴉片泛濫》中的那個妹子真是毀人三觀,還有那些書名…….11、還是1989年9月21日的《文摘報》
14、還是1989年6月20日的《報刊文摘》
15、插播一條廣告,八十年代末的計算機公司的廣告,山東濰坊的。
17、1990年5月1日的《工人日報》頭條
慶祝五一勞動節21、還是1989年8月10日的《文摘報 》
27、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報紙,這位要當總理的年輕人,我後來百度了一下,好像還真當了不大不小的官。
當時歐元剛剛誕生,下面這個中國人成了國內擁有歐元的第一人
28、1999年,世紀大閱兵
29、澳門回歸
31、1998年公布的《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認為:從國防投入上看,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水平不是在增強,而是在滑坡……
32、新千年到來
一位小個子走上了俄羅斯的歷史舞台,在俄羅斯總理走馬燈更換的前車之鑒下,當時恐怕很多人也不會認為這個叫做普京的名不見經傳的人,能夠在莫斯科的權力中心待上很長時間……33、2003年4月,《南方周末》第1000期。當時正在上大學的我,特意去買了一張做留念。
35、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37、2001年,中國男子足球首次打入世界盃,中國足協是領導中國足球抗戰勝利,衝出亞洲的主力。
中國足球龍抬頭。過去幾十年的憋屈一朝洗刷,中國足球光明的前景展現在眼前。
38、2003年,太空來了「中國人」,當時是神舟五號,是單人,在太空不足一天的行程
2016年,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成功交匯對接,兩名宇航員將在寬敞的多的太空艙里度過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比之前多且複雜的科研實驗。2016年11月3日,我國最大推力火箭長征五號首發成功。總結:
往後的就沒有了,因為2003年之後就買了電腦上了網,不再有意識收集報紙了。新中國六十多年,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道路,所以,中國這六十年的社會變遷,也是經過高度濃縮過的。這些報紙裡面最早的才是80年代,但是也已經能看出和今天的中國社會的巨大差異了。未來一段時間內,社會發展的速度還會很快甚至更快,也許十年後,我們再回過頭看今天的報紙,也會有點看化石的感覺。正因為社會變化劇烈,今天中國的一個成年人,他出生時的社會,和他現在所處的社會,已經天翻地覆了。80後的年輕人,其經歷的變化速度,已經足夠讓他們有懷舊的資本了。以前的醬油、醋、酒還有奶之類的液體都是「打」來的??
對肉類的偏好。在經濟困難時期,肥豬肉明顯更受歡迎,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買肉的時候如果買到一塊純瘦的,那必然是被賣肉的坑了。在六七十年代的計劃經濟時代,能買到一塊肥肉多的豬肉是比較有面子的事。直到我出生後的九十年代早期,還是有很多人更傾向於買肥一點的豬肉。然而在我的印象中,從小學時候開始,一直是覺得瘦肉更好吃的。到現在更是如此,就連肉夾饃都有純瘦的了。現在的時尚女孩為了保持體形,更是一丁點動物脂肪都不敢攝入。這主要是因為在物質貧乏的時代,能吃到油脂,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的,是很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吃一次帶油的食物,當然不能吃瘦肉了。我小時候一直是不吃肥肉的,甚至吃一點肥肉就會噁心想吐。到了讀大學的時候才慢慢開始吃,現在無論是鹵豬頭還是紅燒肉還是回鍋肉片還是蒜泥白肉,半肥半瘦的豬肉我都挺喜歡吃。另外,純瘦的肉夾饃真的不好吃。
現在進單位,五十歲以上的老同志還會指著你說:「看,新分來的大學生。」他不會說新考進來的。這就是那個大學畢業可以分配的年代進來的人留下來的印象。另:我爺爺的一句名言:「清華不也是大本嘛」。
哎呀呀,一覺醒來一百贊了~
(其實是幾分鐘刷新一下,默念快漲快漲快漲,哇塞終於100贊啦~(′°????????ω°????????`)謝(亦)謝(可)大(賽)家(艇),讓我從一個知乎小透明變成了一個有一百贊的知乎小透明…(′▽`??)
洒家…這輩子…值了_(:3 」∠ )_---葷歌線---
我的爺爺,能上山,能下河,能種樹,能插秧,能修理一切木製器具,能熟練使用各種冷兵器及單兵熱武器,能打3~5個同齡人,年輕的爺爺常常想著,天天吃紅薯都想吐了,啥時候能天天吃上米飯~??? ??˙??? ???我的父親,能割草,能種菜,能在下雪天赤腳徒步10km,能熟練使用鐮刀、柴刀等冷兵器及智能手機,能打1~2個同齡人,年輕的爹地常常想著,醬油拌飯總吃也覺得膩了,啥時候能天天吃上紅燒肉~
( ??ω?? )我,能吃,能睡,能吹逼,能熟練使用各國髒話,能qwer秀(玩)死(死)敵(自)人(己),能在1~2人圍毆中突圍,年輕的我常常想,艾我去,又胖了,今天就吃爺爺帶給我的紅薯算了~(?ˉдˉ?)胰子,豬胰臟和草木灰成分的複合洗滌用品。
我覺得比肥皂、香皂順嘴,就用來指代能冒泡的清潔類用品。一這麼說同學就笑。說明他們能聽懂但早就沒年輕人這麼講了。————————————————————————————————
補充一個,小時候的遊戲,扇「屁啊姬」,就是一個個圓形硬紙片,上面還有很多卡通圖案,小屁孩一蹲蹲半天,互相扇。看到上面火柴答案的啟發,這個遊戲演變脈絡會不會是這樣的呢(純屬猜測)?——帶圖案的火柴盒剪開,叫【拍洋火皮】,直接在厚紙上印圖案,叫【拍洋畫、拍樣片兒】,還有自製的(據評論區知友說這個好像和屁啊姬是兩回事兒。)為了方便玩,又有圓形的【屁啊姬】上面的需要自己剪開。然後零食商開發出【塑料屁啊姬】忽悠小孩買,風靡一時。記得奇多、小浣熊速食麵都送過。早年奇多的是世界旅遊圖案,鏤空的還很厚,不太方便扇。小浣熊的就很順手。後來我們班流行把塑料片上自帶的圖案磨掉,自己在上面畫畫,據說能增大勝率。但有些娃並不善於畫畫,畫完反而在氣勢上矮人一截,就找人代筆。(俺當年就是其中一位畫手,據客戶回饋說俺的霸王龍相當靈驗。可惜樣本太少沒雙盲實驗,可能是安慰劑效應。。。)不知道現在孩子還玩不玩這種蹲著又累又吃灰的遊戲了。。。。「肉票」的意思,從「購物券」變成了「被綁架的人質」
解放前流行金絲眼鏡,有文化人感覺。而如今,大家都喜歡大黑框眼鏡
第一次看到高鐵大件行李寄存處的時候,我不禁心生感慨。因為我還記得少年時看過的一部電影,其背景是二十世紀初(這裡原本說錯了,謝謝指正)的香港。在這個電影裡面,男主角帶著一個行李箱去大城市闖蕩,當他坐在路邊休息時,把箱子放在身旁,轉過頭和別人說了幾句話,箱子就被洗劫了。
時至今日,我們的行李箱裡面的東西的價值,不再能讓人輕易產生犯罪的衝動。
首先,這體現了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錢包大多都被人隨身攜帶,行李箱里往往只有衣服雜物,而現在沒幾個人對佔有別人的衣服有興趣。另外,也表明了銀行帶給我們的重大便利:我們不再需要在出門時把全副現金財物都揣在身上。感謝評論區,電影名字叫《奇蹟》,主演是當年還是小鮮肉的成龍。當然,我也搜索到了這個新聞。有反例在,說明我們離「路不拾遺」還有一些路要走。http://http://m.iqilu.com/pcarticle/2313192濟南破獲九起盜竊高鐵大件行李案小時候我奶奶天天拉著我的手說我瘦,要胖一點才好看,以後才能找到媳婦···現在180多斤單身的我眼淚要掉下來······
直到我上初中時,家裡電話還是撥盤的,就是這樣的:
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沒有座機了。小時候家裡的大件傢具都是木匠定做的,直接搬來幾根原木料,現場開鋸開裝刷漆,完工要留木匠吃頓飯,飯菜在當時來說很豐盛。
那時候這樣做傢具似乎比直接買要便宜,現在大概是反過來的。我知道的中國內最早引進的日本漫畫是《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小人書形式,《鐵臂阿童木》內容包括少部分經典系列故事如《小紅腸兵團》《白色慧星》《加龍姆》等等,以及全部的《阿童木今昔物語》,說實話我現在看今昔物語感覺都挺沉重的,何況當年還是小孩子,《森林大帝》主要是第一部分故事,我記得是到治好森林流行病結束。那時候的編輯很認真,把所有圖畫順序都剪貼成左至右讀的,包括後來出的64開《機器貓》也是,日本漫畫在大陸的爆發要拜後來的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所賜,從那時大家才開始逐漸習慣右至左順序,這個歷史大家就很熟悉了。
八十年代末變形金剛火爆全國,一個擎天柱105元,幾乎是普通人一個月工資了,能買的都是土豪,幾乎同時爆火的任天堂紅白機,200-300元一台,遊戲卡帶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想想那時候真是不容易,現在的孩子幸福死了,玩具隨便劃拉,手機PAD電腦隨便玩。
遼寧在八九十年代是體育大省,我的學生時代被各種運動會充斥,校運動會區運動會市運動會以及一些不知道什麼亂七八糟的運動會,經常被抽去當觀眾,看同年齡的體育棒子們在田徑場上比一些無聊的賽,不過那時候的學生里體育棒子是真多,跑個萬把米面不改色的高手一抓一大把,現在的孩子體育考核都愁死了。
=======想起來再補充點兒===================================
好像沒什麼人提糧票啊,這個在八十年代還是挺重要的東西,布票油票什麼的那時候基本消失了,但糧票很重要,還有糧站,堆滿大米麵粉,買糧食基本都拿糧票來糧站買,很計劃經濟的感覺吧。
八十年代看電影其實比現在便宜方便,那時候最能提高票房的是「少兒不宜」四個大字,不過其實內容大多沒啥,八十年代最火爆的美國大片首推《超人》和《第一滴血》,不過和現在美國大片扎堆不同,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電影引進面要更廣,世界各國的都有,可以了解到很多不同國家的影視風格,大概因為那時候引進電影不太看重市場,更看重文化多元化,這點我覺得倒值得現在的電影市場學習,94年美國大片全面打開中國電影之後,這種多元的電影引進方式就終結了,不過現在有網路和盜版,但畢竟電影還是大屏幕看著帶感。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大陸上映過的個人感覺比較優秀的國外電影:法國的《尼基塔》,呂克貝松的大作,當初上映刪節比較嚴重,導致劇情有些跳躍;紐西蘭的《007之迷》,典型的標題黨,人英文名是《NEVER SAY DIE》,和邦德半毛錢關係沒有,但電影本身很精彩,少有的不完美結局,主角千辛萬苦未能阻止壞人炸飛機,後來在HBO看了英文原版,發現刪節了一些色色的小情節,但不影響觀看;捷克斯洛伐克的《三個老兵》,這個喜歡懷舊電影的應該很熟悉,非常優秀的好片子;意西合拍的《佐羅新冒險》,佐羅從馬上掉下來把屁股摔爛了,就找個小夥子來假扮佐羅,搞笑加打鬥,最後真佐羅好不容易回歸了,結果屁股一不小心又摔爛了;還是義大利的合拍片《倫敦上空的鷹》,不錯的二戰片,內容重點不在空戰場面,而是空戰背後複雜的諜戰,德國敢死隊員背著炸彈抱著英國雷達自爆的情節非常震撼;《野鵝敢死隊》,這也是一大片,後來在電視上的重播率極高。
八十年代的譯製片是海量的,優秀作品太多,而且風格多樣,實在介紹不過來,那時候我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電影院看一部新電影,密集的時侯幾天看一部,反倒是現在的引進電影模式太單調了。
集郵、火花收藏在八十年代很火,不過這玩意兒隨著時代變遷日漸式微。
八十年代有句俗話:「做導彈的不如做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這是那年代的真實情況,做買賣的都有錢,搞科研和當醫生的都是低收入的苦活兒,不過那時候醫療糾紛很少,現在醫生收入上沒那麼苦了,但鬧心事兒多了。
八十年代還有個著名工程,叫「菜籃子工程」,這個工程絕對是立竿見影惠及百姓,之前肉蛋魚在老百姓飯桌上是稀罕物,小時候吃飯對我來說沒什麼樂趣,因為飯菜實在不好吃,但「菜籃子工程「之後,飯菜越來越好吃,感覺是到九十年代中期吧,就想吃什麼吃什麼了。
八十年代還有個著名辭彙「紅眼病」,這個到今天也沒什麼改變。撿廢品的習慣爺爺輩喜歡把各種破爛撿回來,洗刷好藏起來(我爺爺88歲,家裡還有幾箱衣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支內從武漢帶回上海的,早年還拿出來晒晒,最近十年都沒開過箱子,不知道成啥樣了)這是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年代的習慣父母輩喜歡收集些塑料瓶,舊報紙,瓦楞紙拿去賣,這是商品經濟開始萌芽時代的習慣我們這一代,快消時代,地上有一毛都懶得撿,報紙都是在地鐵上看完直接扔垃圾桶或者給守在出口的老人
小的時候奶奶一直誇我,這孩子以後肯定是大學漏子。
解釋一下,大學漏子是指,本來成績很好的高中生,沒能考上大學,被漏下了。在大學生稀少且定向分配的年代。我們這種小縣城,被稱為大學漏子,是當年對於本來就已經是高學歷的高中畢業生的極大肯定。嗯,謝謝奶奶。工資變高了,90年代左右,畢業生工資一個月存50元已經是極限了。如今畢業生每月存個幾百還有可以了的,而且還不是極限
突然增加了好多贊啊,說說我們小時候玩的洋火皮兒。最開始的洋火皮兒是這樣的
真真正正的洋火皮兒,後來就直接把動畫片人物印上去了,七龍珠啊,葫蘆娃,葫蘆妹啊,聖鬥士啊我們那玩法也很簡單,名字叫剩一的。每人出相同個數洋火皮兒放在地上,誰把所有的洋火皮兒全部拍翻過去,只留一個正面的就贏了。當年為了贏,苦練絕跡,一下拍倆,一下拍仨,手都拍裂了。還有一種自己用紙疊的,我們老家管這個叫趴兒,玩法也很簡單,輪流用自己的趴兒打對方的趴兒,誰先把對方的趴兒打翻過去誰就贏了。當年為了疊趴兒把課本全撕了,為此挨了不少揍。在我那有記憶的童年的末尾,我把自己的一書包趴兒全賣給了收廢品的,收入了五毛大洋,不禁感嘆,這就是我的童年啊身為一個河北人,最有感覺的還是泊頭火柴的消失。萬惡的舊社會工業生產落後,甚至連最基本的火柴都不能生產,只能從外國進口,稱之為洋火。1912年時任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以四萬元現洋入股公司,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1948年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晉察冀邊區乃至全國最早的公私合營企業之一。1950年5月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歸屬國有,「泊頭火柴」加快了發展步伐,迅速成長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百年品牌「泊頭火柴」家喻戶曉,是河北泊頭市的城市名片,自誕生至今獲得過一串串榮譽稱號:全國知名品牌、河北省六大暢銷品牌、河北省重點名牌產品、河北省優質產品、河北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第五屆亞洲及太平洋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其中拳頭產品GB393-88型火柴榮獲「振興河北經濟獎」,是中國輕工協會火柴分會向推薦的優秀產品,「泊頭牌」被命名為河北省首批著名商標。泊頭火柴有限責任公司集火柴生產、科研和火柴機械為一體的大型企業,其年生產能力370萬件(每件100包1000盒),是中國及至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公司。公司總部位於河北省泊頭市內,有京滬高速和104國道經過,與天津機場和建設中的黃驊港相毗鄰。下屬8個分公司,12個處、室、院、所,集生產、科研、服務於一體,總佔地面積為33998.66m2,員工1400餘人。隨著打火機、電子打火器具等替代品的紛至沓來,行業內部競爭的白熱化,中國火柴業的整體倒退已是不爭事實,而在火柴工業大面積和突圍和潰退中,各大國有火柴生產知名企業紛紛落馬,享譽業界的五朵金花(泊頭、開封、安陽、濟寧、蚌埠)除泊頭火柴有限責任公司(原泊頭火柴廠)一家維持正常的生產外,其餘的均香消玉殞,倒閉或轉產分解成數個私營小火柴廠。而這個中國火柴工業翹楚的百年老廠泊頭火柴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全行業國有企業運營模式的最後一個存活者,正面臨著企業改制不徹底,負擔沉重、冗員過多、稅賦相差懸殊等痼疾困擾,徒具「國內領先,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優勢,卻難以奮翅高飛,不能不令人嘆息2012年9月6日,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舉行資產處置拍賣會,最後一批設備被拍賣,這標誌著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徹底破產,百年品牌「泊頭火柴」從此成為歷史。而現在的市面上,已經很久不見了火柴的身影,「」洋火「」背後的那段屈辱史也一去不復返。小時候經常玩的一種遊戲,拍洋火皮兒,也隨著洋火的消失而消失了建國後人民幣(紙幣)圖案的變化,其實還是有很鮮明的時代特色的。相比之下,現在主要流通的第五版人民幣著實是單調的讓人惋惜。
1、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
2、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3、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4、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5、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前幾年想過一個的問題。觀察到的現象和思考的結果都是一家之言,未必全面和客觀。
曾經在很長時間內,中國人起名字是很有時代特點的,頗有一些記錄時代大事件的意義在其中,比如解放、援朝、躍進、文革,乃至於單字的軍、兵,都有這樣的特點。很多時候看著這個名字,就能大致猜出主人的年紀。這種方式不同於更早期的特點(按照家譜排行的家族優先或者相對個人化的個人優先),體現出的是個人命運和國家和時代更加緊密地結合,集體主義在全社會佔據主導地位,這可能是中國普通百姓第一次如此關注國家和時代。
但是大概八十年代開始,這種名字就慢慢減少了,起名的時候更多的是從個人角度出發,比如是否優美,是否有內涵,是否吉利,甚至是否有個性等等。八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生人,起名字的時候可能一個優先的考慮是避免重名,熱門的字可能會被主動放棄,那段時間多了很多用生僻字做名字的事情,以及三到五個字的名字(不算姓),類似的事情經常見諸報端。我懷疑這是受改革開放影響,人們思想逐漸活躍,同時基於對之前幾十年集體主義思想的反彈,個人需求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因此在起名的時候「獨特化」成了一個主要特徵。
到了最近幾年,情況又有了變化。多字三個字以上的名字好像不多見了,但是對於用字好像更為考究,但是結果卻是趨同的現象再次出現,這些年看到過好幾次諸如同一個班級的孩子的名字有高頻的重複字,還不是「兵勇軍明剛強」這樣的,而是睿、涵、玥、梓這樣看似不常見,實際重複度很高的。看來這一代父母的文化程度是比較接近的,審美觀也更為接近,在這個傳媒日益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這似乎有點不合理,但仔細一想也有道理:這個時代雖然給各種文化都留下了生存發展的空間,但是在主流領域卻是贏家通吃的趨同狀態,因此大多數人看上去個性分明,實際上是被同一根指揮棒指引著,開個玩笑說,看著言情小說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當了父母之後,現實中就多了一批言情小說人物。更簡單的例子可能就是網上常見的x年最吉利名字之類的東西。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可能就是眼下這個時代的特徵——看似個性,實則趨同。縫紉機!
近幾年,沒有裁縫方面的工作或愛好的人家,似乎很少會用那種大型的,桌式的縫紉機了。不過最近看到一個職業修縫紉機的人,說明這種傢具還沒有消失,只能說使用它的頻率減少了。我小時候,普通家庭用縫紉機做衣服還是比較普遍的,但我也沒早到經歷「三轉一響」是結婚主要條件的時代。自打記事起這東西就是我的噩夢,它縫線是用「砸」的(沒有見過這個器械,很難想像這個力度巨大的字,如何跟縫東西這種一般認為是女性化的行為聯繫起來),巨吵無比,而且一吵就是好幾天。我娘特別喜歡,但是她水平有限只能做口袋式的褲子,因為太難看只能給小孩——也就是我——穿……不說了都是淚……我弟弟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不肯寫作業,爺爺幫他寫了。
第二天交上去給老師,老師給了個0分。他不知道為什麼,拿給我一看,明白了,不給0分才是有鬼呢。爺爺寫的是繁體字。我這人業餘就好聽個相聲看個片,所以整幾個這方面的細節
一、紀錄片《相聲人生》節選
天津成了侯寶林藝術生涯里重要的一站,天津各報紛紛刊登文章說他說的是「文明相聲」。他後來回憶說:「在北京,我只是個普通演員,來到天津,我才有了名氣。天津的觀眾,能捧人,你演得好,他真捧你。我這個演員,就是在天津露頭角的,在天津我混出了個好名聲。」 侯寶林說:「相聲裡邊,本來是很臟很髒的語言,在擺地攤兒的時候,那都是,不管哪段相聲,都有髒話,我們上了舞台以後呢,就把這髒話的、重的、嚴重的都慢慢去掉,還剩下一些罵人的話,我就總覺得這不好,哎,我改了以後呢,我的觀眾他接受了,他支持我了,而且喜歡我了,在天津落這麼個名聲,聽侯寶林的相聲,文明。」二、以前看的一個訪談節目回憶
張春華老先生當年做節目說舊社會時為了吃飯為了搏眼球,戲台上葷的素的什麼招都使,「好」是賺到了,可下來自個都瞧不起自個。(《霸王別姬》中小石頭為救場拿磚頭拍自個腦門抹一臉血,贏得一片「好!」,下來就被班主打屁股。)張春華老先生說解放後翻身了,過去的臟爛臭一概不要,正正經經演戲一樣受觀眾歡迎。括弧里是我個人的補充說明。三、個人多年看片感覺,如有誤請大家指正
以前出品的片子(起碼00年以前)反映建國前後時期的,共軍互相稱呼多是「同志」。現在的出品的片,反映建國前後時期的,共軍互相稱呼多是「兄弟」。四、右下為2013年出版的龍票,很多人說它丑。相關回答有哪些對中國歷史還原度比較高的影視劇? - 翟敬梓的回答女星為什麼好多都是生雙胞胎? - 馬前卒的回答為什麼近十年來抗戰電視劇偏愛描寫「紈絝少爺」「江湖大佬」參加抗日? - 馬前卒的回答抗日神劇為什麼如此扭曲歷史?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不算細節
關於婚戀觀的變化
從建國初第一部《婚姻法》頒布後,自由婚姻在國內漸漸不再屬於少數人群。儘管六七十年代經濟尚屬匱乏,思想還不夠解放,但很多城鎮青年對婚姻物質化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各類婚戀衡量標準也紛紛出現。例如當時在城鎮女青年中頗為流行的《擇婿歌》:
一表人才
二老歸天三轉一響四十平方五十工資六親不認七尺男兒八面玲瓏酒煙不沾十分聽話可別小瞧了這四十個字,要滿足這些條件可比當今高富帥難得多的多。就拿「三轉一響」來說,三轉是叮叮鈴鈴一路帶風的二八大杠自行車,走到哪都得捋起袖子瞪著眼看的機械手錶,做衣服做鞋用的縫紉機,再加上個能說會唱的大塊頭收音機,別提多有面子!這還不算完,那時候要求自行車得是鳳凰的,永久飛鴿也可以,手錶當然得是正牌上海寶石花的,縫紉機一般選蝴蝶牌,收音機紅燈牌居多,這四大件湊在一塊,對方的家庭背景便足見一斑。後來又加了樣照相機,叫「三轉一響帶咔嚓」。
這首《擇婿歌》更多的是反映了當時人們所嚮往的生活標準,真正能及者不過寥寥。當愛情的鮮花綻於眼前時,姑娘們又有幾人真正會去考慮它?
當時的婚戀也對對方職業十分看重,又有個說法叫「四個輪子一把刀,白衣戰士紅旗飄」,「四個輪子」是指汽車司機,畢竟會發車嘛……啊不,主要是工作穩定;「一把刀」指肉店營業員,收入不低還能吃小灶;至於「白衣戰士」和「紅旗」自然是指醫生和軍人了,鐵飯碗還風光,多好!同時,這句話也是當時人們擇業的重要依據。我爺爺的自行車執照
我說兩個誠信經營的事情1.賒小雞,賒扁嘴兒。扁嘴兒就是鴨子。每年固定季節,都會有走街串巷的小販,載著一堆剛孵化不久的小黃雞或小黃鴨叫賣。但對於買主來說,他們不是買的,而是賒的。小販一筆一筆記下來,秋天來要帳。為什麼呢?因為小黃雞或小黃鴨是分不出公母的,老百姓買小黃雞或小黃鴨,是為了下蛋,那公的就不能算錢。所以當時不付款,等分出公母了再付款。2.渡口的艄公。艄公的收入不是來自坐船收費。也就是當時坐船過河是不收費的。每年過年前一個月,艄公會去河邊自己主管的渡口服務的那些村子,挨家挨戶拿著口袋要糧食。要到的糧食就是他的收成。即便是哪家這一年沒坐過船,也要出糧食,不出的話,都會被認為是愛佔小便宜的人,沒朋友。
老百姓想干翻政府的理由從活不下去,到過不上美國日子。
諸如此類調侃的話:俺們剛吃上肉,你們又吃菜了。俺們剛把破褲子扔掉,你們又開始在褲子上剪洞了。俺們剛把青菜上的蟲子滅掉,你們又愛吃蟲子啃過的青菜了。俺們剛娶上媳婦,你們就開始忙著離婚。俺們剛吃上糖,你們又開始尿糖了。俺們剛又白紙擦屁股,你們又用它擦嘴了。這些是十幾年前網上出現的"笑話」,會心一笑之餘,大家體會的就是農村與城市兩種社會生活的變遷,不管如何調侃,都是生活變好了,講究了。
小時候看港台的電視劇,裡面有自選超市,我媽指著電視里那個挑選水果的劇中人說,看,那個人在偷東西。
我媽去世快20年了。她沒去過超市,真是一種遺憾。宣傳畫的變化
外語教材的變化
1.國立中學校服的變化。
1916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徵,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
1948年,北京清華大學,當時大學生穿著校服參加體育活動。
1965年,「人民小學紅色小民兵」合影,能夠看出當年校服的風格特色。
70年代,白襯衣配藍褲的校服開始流行。
90年代,統一穿著「面口袋」校服開始進入視線,成為很多80後的回憶。
2001年春,北京天安門廣場,幾位身穿印有奧運五環圖案校服的小學生舉目遠望,期盼北京奧運早日申辦成功。
2008年5月15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穎林學校學生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該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且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家鄉在四川。
2014年3月25日上午,米歇爾在成都七中通過學校的遠程教育系統與溫江二中的學生進行遠程交流。
2.天安門廣場的百年變遷。
清末時的天安門1906年時的天安門
民國初年的天安門
1917年7月1日的天安門
1919年5月4日時的天安門(五四運動)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
六十年代的天安門
今天的天安門報紙廣告越來越便宜,網路廣告越來越貴!
只是個小事兒去年,回國補辦駕照,當時不能自主報名,只好去學車,跟其他學車的人閑聊,當然大多是剛上大學的小孩兒,這幾個小孩對於參軍以後被班長扇巴掌十分的義憤填膺,我就提了「98年大洪水時候小戰士跳到長江里用身子堵,沖走了不知道多少」,孩子們普遍的莫名驚詫,後來刻意的跟二十歲以下的都問這件事,幾乎沒人知道,甚至沒人知道那場洪水。
二十年前,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黨和政府還是管分配的。組織上按照來校要人單位的需求調撥畢業生,但那時候自己也可以找工作了,分配的單位你要覺得不如意,就自己找一單位,然後叫系裡把檔案發到那就好了。 這時候你需要填一個表格,估計和現在要填的東西也差不多。裡面有你的就業意向還有特長之類。
於是宿舍里都在填這玩意,一哥們填著填著,還喃喃自語:「a足球好啊!b能說會道演講比賽得過獎,c寫得一手好字,d程序編程得過獎……我寫什麼呢?」聽他逼逼老半天,睡丫上鋪的哥們說:「你還是有特長的,而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你陽具特長啊!」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哥們一聽也就這麼填了……也許這陽具特長的表格還在他檔案里:)而我父親196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一個大學,到他1987調動工作到另一個大學,他自己的這個檔案都只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知道他自己的檔案在單位人事處,但從來沒有見過也不知道裡面有什麼,到了新單位的標誌就是:新單位的人事處告訴你,XXX同志,你的檔案和工作關係已轉到我處!而檔案本身還是沒有見過……這種嚴格管制每一個人的檔案,像把握你的命根子一樣的把握你的檔案,到隨意吧,你們愛怎麼搞就怎麼搞,大家管中窺豹吧……——————————————————今天中午吃牛肉麵,點完單坐下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大喊:老闆,加一份牛肉!忽然自己不免莞爾,想起20多年前我剛拿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父親帶我到中學門口的四海拉麵館吃拉麵,也是點的大碗干切,也是落座後,父親突然又跑到賣票的地方,加了一份牛肉,還和老闆說,今天我兒子考上大學了,加份肉!二十多年,牛肉麵從一塊五漲到了15,肉,卻從兒子上大學才高興地加一份變成了隨便吃……也算是變遷吧很多詞的含義或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
「老闆」:階級鬥爭對象—響應改革開放政策先富起來的企業主—各種個體戶—身份不明消費者—博士生導師;
「小姐」:大戶人家女兒—對女子的尊稱—服務行業從業者(如禮儀小姐)—特殊服務行業從業者;「下海」:逼良為娼—解放思想、爭做時代弄潮兒;「耍流氓」:放刁、調戲女性—可以判「流氓罪」入獄—玩手段、不正經、糊弄;以及同志、專家(磚家)、教授(叫獸)、公知、(老)司機、海歸(龜)、雞、乾爹、xx姐姐(妹妹)。另外,對同一事物的稱呼也發生了變化。多是受到外來詞跟互聯網的衝擊,或者是新社會背景下審美的需要。
理髮館—美髮廳—髮廊(具有性暗示)—美髮沙龍(salon)—Kevin形象設計;
同盟軍—美帝國主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米國、美帝、燈塔國;先生—愛人—對象—孩子他爸—老公;小姐—小妹—美眉—美女—親;想起來再補充。樓里很多答案說的根本不是「社會變遷」。1:「的確良」的消失
的確良,「的確很良好」,是"decron"的粵語音譯,廣州人寫成「的確靚」。六七十年代的確良從廣州進口時粵語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北方人弄不清那「靚」是什麼東西(甚至也不會讀),就改成「的確涼」。後來發現這玩藝兒也未必涼快,又改成「的確良」。後來這種面料在國內廣受人民的好評。原因是在此之前,國內的紡織面料較為單一,大家對此了解不多,再加上這種面料挺刮滑爽,耐穿易干,不用燙,顏色艷,不退色。更為重要的是不易蟲蛀易保養,這對於那時物質不是很富足且習慣了灰暗穿著的國人而言,簡直是神奇的不行行的超級面料。後面的事我們也都知道了,的確良其實就是滌綸,我們常見的聚酯纖維,隨著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化纖面料進入大家視野,這種面料從此不再新鮮,現在的人們反而更追求那些天然面料。於是乎,這個極具時代特色的稱謂也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回憶。附贈60年來國內服飾變遷:2:顧客購物時的關注點變遷未完待續...這個問題蠻有趣的,我也結合家裡的情況說說,主要是女性婚姻方面的一些變化吧。交代背景,家裡世代居住在一個地方,種地,有自己的小作坊,日子還可以勉強過下去。爺爺兄弟四個,他老小,結婚時,日子訂下了,一輛驢車就把奶奶拉來,當時還在學校念書的爺爺被叫回來拜堂成親,那時候他剛長到奶奶下巴位置。奶奶當時的嫁妝只有一身嫁衣,一個樟木箱子,奶奶說她家裡窮,嫁給爺爺家就想吃飽飯(我家是賣饅頭的)。奶奶結婚後,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媳婦們輪流早起做飯,男人吃玉米面饅頭,女人們就喝粥,把乾的留下給要出力幹活的人。奶奶的婆婆,是個厲害的人物,媳婦做錯事,經常被罵到哭,頭三個孩子都是閨女,在家裡奶奶都抬不起頭,不敢頂嘴。一直到爸爸出生,奶奶才算在這個家裡有了抬頭做人的機會。奶奶還在的時候總說,那個時候要不是你爸,我都快被罵死了。所以,奶奶一輩子慣著俺爹,她有七個孩子,每年只單獨給我爸過生日,其他孩子沒有這個待遇。俺爹愛吃面蘋果,需要把蘋果用紙或者布包很長時間,面到掉渣,奶奶每年都會捂,單給俺爹留著。後來俺爹結婚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樣,俺娘跟俺爹結婚前一條街上住著,打小就認識,不過婚前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去看了場電影,手都沒拉。結婚的時候,俺爹用了一輛自行車把俺娘帶回來,嫁妝車緊隨其後,娘親是家裡獨女,婚前沒有做過飯,沒有下過地,嫁妝里有縫紉機,沙發,茶几,大衣櫃,新做的棉被等,在當時算還不錯。婚後是長媳,學著做飯做饅頭生意,娘親聰明,一學就會,全家喜歡。生長姐,全家寵愛。第二個孩子,依然姑娘,奶奶不說啥,因為她經過這種能理解兒媳,但是爺爺就不悅了。偶爾言語中會露出不滿,不過我娘親那代是有反抗精神的,日子過的不爽就要求分家,獨自過活,於是在村邊緣出立瓦房三間,自立門戶,自己帶孩子。後二姑娘夭折,繼續生孩子,就有了我,大妹,小妹,四個姑娘,娘親就不再繼續要了,誰勸都不好使。俺爹,雖說不樂意,但是擰不過娘親。說實話,俺爹小時候對我們是有嫌棄的,畢竟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當時還是有的。但是依然盡責把孩子都養大,儘可能得創造更好的條件。後來長姐出嫁,大妹出嫁,小妹出嫁(我還未婚)女婿都是自主選擇,自由戀愛,嫁妝都是當下時興的物件。我們當地出嫁閨女是要陪送被品的,長姐03年結婚,娘親準備了12床被褥以及對應的四件套床罩之類的,大妹在10年結婚,娘親準備了16床,但是小妹14年結婚,娘親只準備了6床,太多的棉被褥已經用不到了,時間長潮發霉不說,羽絨被太空棉之類的成品被用起來更舒服,選擇更多,娘親更落的輕鬆,估計到我結婚做一兩床棉被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再說婚後,長姐生了兩個兒子,婆家歡喜,但是特別想要一個姑娘,長姐不願意,覺著倆孩子就夠了,堅決不要。大妹和小妹各一個兒子,各自的婆家人都期待她們要二胎,生個閨女,兒女雙全。然而,她們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堅決不要二胎,一家三口生活挺幸福的,覺著孩子多了,大人孩子都辛苦。好在,我們姐妹之間走動頻繁,孩子們都相親相愛,不覺孤單。對比下來,看看這三代人的婚姻,奶奶是要靠嫁人才能活下去,吃飽飯,婆婆就是天,絲毫不敢反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娘親的婚姻有了一部分自主選擇的權利,能夠自力更生,不看婆家人臉色,婆媳關係不親亦不遠;我的姐妹們,都是自主選擇的婚姻,婚後有磕絆但總體幸福,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依賴任何人生活。自建國以來,人們的婚姻愛情的觀念愈來愈寬鬆開放,婚內關係也是愈來愈寬容的,尤其是女性,變得愈來愈獨立,這就是社會不斷進步的表現。
名字如果是ABB形式的最後一個字就會變成々
聽我外婆哭(xuan)窮(fu):我小時候不像你們現在老是穿新衣服,沒錢,只能每禮拜把校服送去染色。我小時候窮,買不起乒乓球台,我爸只好叫人給我用木頭打了一張。我聽了差點跪下。。。三十年代生人,說不清楚家裡幹嘛,只知道有不少田地開過錢莊,房子前後有十間兩層,打個花轎請倆工人忙活三年,拔步床又三年,據說家裡娘姨長工一大家子,但開口就是我小時候家裡窮!!!我想可能那時候富人也很窮,49年以後富人比較富???2333333333
農業人口逐步減少,沿海地區有的鄉鎮人口已經不足兩萬人。大量鄉鎮學校撤銷或者合併。荒村廢屋大量出現。自然村越來越小,行政村越並越大。而且是越貧困的地方,這個進程越明顯。對很多人來說,故鄉真的是永遠回不去的地方了。
小時候上學還學算盤呢,現在都學計算機了
當代大陸年輕人對建國後歷史的認識是怎樣的?會有怎樣的影響? - 雅赫維的回答
年輕人打招呼喜歡說,hi。
老一代的喜歡把「游泳」說「洗澡」。
父輩經常教誨我,同學聚餐我請客(顯得大氣),但是年輕人更喜歡aa。
老一代是相親,年輕人喜歡自己找。
記得點贊⊙_⊙,這樣子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出去留學一年,體重漲了20斤父母兄弟都在勸我快減肥!連爺爺奶奶都不例外…只有太姥姥看我長胖了很開心說「還好,伢子在外面沒餓著」(*?︶?人)?呵呵,一百八十多斤咋能餓著嘛…老太太今年99了,虛歲一百我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和弟弟聊起童年的故事…我說我小時候的手機屏幕就只有郵票這麼大balabala老太太就這麼坐著…沉吟半晌說了一句「我小時候張宗昌大帥還抱過我呢,去日本憲兵司令部看過日本子的東洋大馬…」
老媽:我以前讀書,一個學期才六塊錢,你讀個初中一學期光學費就七千五。
現在,我讀的初中學費似乎漲到兩萬零五百了。老爸:我以前喜歡到xx路xx路口那裡吃咖喱面,沒牛肉兩毛,有牛肉六毛,一個月吃一次。
今天我在家門口吃牛肉拉麵,大碗拉麵加一份肉17塊(回回真坑)。爺爺:我們家以前吃用開銷全靠我56塊一個月工資撐,有時候還要借個三五塊的。
四年前爺爺過世前,夫妻倆工資就破四千了。如果爺爺活到現在,二老退休金大概可以超過五千了。奶奶:1、1994年從南京西路動遷到龍華【好像暴露居住地了】,我跟你爺爺工齡長,分了套74平的大房子。親戚到我們家來,跟我們說:74平,三室一廳,南北陽台,這真是豪宅了,哪有那麼多東西好堆在家裡。
現在,上海74平只能算小戶型。2、我以前想去讀書,你太爺爺跟我說:小姑娘讀什麼書,有什麼用?難道你長大還想去開拖拉機嗎?現在的小姑娘都有開飛船的了。外婆:你外公以前是大專學歷(在我出生前就過世了),那個年代可真的是高級人才。
現在,我媽的保險公司從去年開始,幾乎只招本科以上學歷的人了。我:小學時極少有人有手機。教室里如果有人手機響了(那時候最好的手機也是翻蓋老人機)老師都會和顏悅色地讓他出去接電話再進來上課。現在,隔壁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始用iPhone了。原先買東西都讓售貨員從貨架上拿,現在就連小區樓下的小賣鋪都是自選超市了。
突然想起一部老片《一年又一年》,質量頗佳,它以編年體的方式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年間(1978年至1998年)的種種變化,有興趣的話可以一看。
豆瓣鏈接:一年又一年 (豆瓣)
我家牆上貼的畫像
從差不多是這樣的:
到
差不多這樣的:
1、歷年出國(境)留學人數統計
其中,2013年41.39萬人,2014年45.98萬人,2015年52.37萬人,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是中國留學生的四大主要留學目的國。2015-2016年留美人數再創新高,首次突破一百萬,達到1043839人,其中中國學生有328,547名,佔美國留學生總數的31.5%。32萬多中國學生中,有41.3%是本科留學生,37.5%是研究生留學,15.9%是OPT(專業實習),5.3%是其他。中國是世界第一的留學生輸出國。2、歷年來華留學人數統計其中,2012年328,330人,前15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日本,泰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哈薩克,法國,蒙古,德國人,馬來西亞,新加坡;2013年356,499人,前10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泰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哈薩克、巴基斯坦;2014年377,054人,前15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泰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哈薩克,法國,越南,德國,蒙古,馬來西亞,英國;2015年397,635人,前10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泰國、印度、俄羅斯、巴基斯坦、日本、哈薩克、印度尼西亞、法國。中國已經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三的留學生輸入國(8%),第一第二分別為美國(20%)和英國(11%)。一
1958年之前,我家是地主評為上中農,既有的田地保留。
所以我父親的少年時代,還是可以吃上白米飯的。甜菜(我們老家叫作牛皮菜)、紅薯(我們老家叫作紅苕)主要是餵豬的。二
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人民公社運動開始,白米絕跡了。
我父母那一代,在他們的青壯年歲月里,終年靠吃牛皮菜、紅苕為生。這也算不錯了。畢竟還有吃的,千艱萬難地活下來了。在我另一個被和諧的回答里曾提到過,我們四川關於吃人肉和萬人坑的故事。三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四川盆地時,已經是1980年代初了。
田地到戶了,往後的幾年裡,飯桌上又能見到白米飯了。我的少年時代,牛皮菜和紅苕又逐漸變成餵豬的飼料了。四
清明節回老家去。我父親特意把摘好洗好的牛皮菜打成一捆,放我後備箱,說你回家清炒著吃,又嫩又鮮。臨走又叮囑:煮飯可以放一點紅苕或玉米粒兒,天天吃白米飯不好,得吃點兒粗糧。當年我來北京上學,一個已經畢業十多年的中學校友問我:咱們母校還是一扇窗玻璃都沒有嗎?我說是的,但冬天用化肥口袋釘上,擋風。前幾天看了老家朋友拍的照片,我艹,有錢了啊,大樓不要錢似的起了八座,二十多個籃球場,還一個標準塑膠跑道
以前出遠門要準備食物帶著!
我奶奶現在還是如此,我出遠門前一天必定給我煮一鍋茶葉蛋!即使是我出國,也是如此。跟她說帶不了,她還是會默默地煮,給我送來。淚目!聽老人說的故事有一次遇到一個闊人,掏出煙盒從中間掰開,分一人一根,真場面!現在婚宴少見到用盤子放的散煙了。
省道,國道,高速公路,數不清的縣級公路以及村村通工程,高鐵,動車,越來越快的火車和越來越密集的鐵路輻射。軍事術語里有一句:該單位可以在××時間內到達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48小時內基本上可以到達國內的任何地方,西北地區可能要延時一些。越來越便利的交通就是國力越來越強盛的體現,也是最實用最接地氣的體現吧。每次看到在鐵路上奔跑的和諧號時我的腦袋裡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風馳電掣!所以我也十分好奇古人創造出來的這個詞在當時是形容什麼的呢?
80後斷代史
新版的「兩個凡是」
聽我姥姥說,年輕的時候他們農村特別窮,外面到處都是老鱉,晚上在門口挖一個坑,第二天早上能在坑裡抓住好幾隻鱉,田地裡面也都是野雞、野兔子之類的,小河、水塘裡面都是野生的鯽魚鯰魚黃鱔泥鰍大閘蟹等等,但他們都不吃,就想吃肥肉。90後的我聽的目瞪口呆。
小學生近視眼越來越多了。。。。
禁槍
老城區未拆建之前,房子外牆上還有斑駁的油漆字——
「毛主席萬歲萬萬歲」天氣逐漸在我們的交談中佔據更大的比例
交通最能體現了,以前出門得準備好久乾糧,盤纏衣服。現在拿著手機,錢包說走就走。
直到90年代初期,在我們的新聞里還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個詞:
然鵝2015年的時候
天宮二號發射了2016年11月3日,中國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順利升空。當然還有這貨還有這貨和這貨上小學的時候,覺得個人怎麼買得起車嘛,天方夜譚啊,只能出現在外國電影里。現在家家都買車了,就跟買個普通大件一樣了。
推薦閱讀:
※為何人類社會衍生出一種「殺熟」行為?
※當年的「知青下鄉」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怎麼結束的?發起這個運動的目的是什麼?
※00後和前輩們有多不同?
※如何評價老外告訴你,中國人並不愛家?
※趨勢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