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派在尚未與繁體用戶接觸的情況下得出「繁體派裝逼」的觀點反映了什麼問題?

一些使用者看到他人在網路上使用繁體中文時會自然而然地認為「使用繁體中文的人是在裝逼」。對於這些沒有論證過程,沒有與繁體派接觸過的簡體派來說,他們是如何這麼自信地得出這個「一棒子打死」的結論的?


忘了說了:最後一張圖作者@孫渣


短發的皇後坐在幹燥的木闆上抽煙


當我們說簡繁體的時候並不涉及兩種字形優劣的判斷,但你們非要說正體,你們這麼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會不知道「正體」的潛台詞是啥吧?

當然,台灣並不是一開始就把繁體稱為正體,大體上從水扁時代開始,某些島民就在小島政府的推波助瀾下開始玩這種小把戲了。佔便宜的時候不喊,被人打了才喊,這樣不厚道吧?

說實話我對對岸的思維還真是比較費解,一群人言必稱傳統文化,可按照傳統文化,現在對岸屬於偏安小朝廷,還是那種翻身無望的小朝廷,蔡英文就算奉土來降,也只能封個違命侯。你們到底是想傳統還是想裝逼,我一句話不說是最好的。

如果是大陸人用繁體呢?說實話,如果不是搞文史研究的,刻意用繁體會降低其他人的閱讀速度,這讓人很不爽,而且等我讀完之後發現,這句話用繁體並未傳遞出更多的信息,我的內心大約就是「中國哪一本經典我沒有讀過?你們換個字形就想把我批判一番,真是xxx」


我室友是香港人。

一開始我們發信息,

我給她發信息的時候會用繁體字,

她給我發信息的時候會用簡體字。

我超級感動的,畢竟人家用的是倉頡輸入法(或者別的?),打字要一筆一划輸入。所以要麼她特意去查了每個字的寫法,要麼她找了網頁轉換了一下。

Anyway,然後我告訴她用繁體字ok啦,我都認識。(對繁體字使用者來說認識簡體字,比我們認識繁體字要難)

這位題主,你用繁體字隨便你,不過又是用給誰看呢?

用給大多數沒有系統學習過繁體字的人看,人家看得半懂不懂,不是討人嫌,還是什麼呢?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簡體字,不符合規範的是你,不照顧別人心情的也是你。你去荷蘭說德語完全沒有問題,但你抓著美國人說programme是這麼拼的,人家怎麼想?

說什麼話,寫什麼字,不是自己選的。在這種事上找優越感的人真是無聊啊。


請先把題目中的(與)改為(與),(戶)改為(戶)

你要在簡體字氛圍中用繁體並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能別夾生嗎?這問題看得我尷尬癌都要發作了。

這種行為我們統稱為裝逼失敗。。。

——————————————————————

後面來的朋友們可能看不懂我的意思,那我把題主的原題目放上來:

簡體派在尚未與繁體用戶接觸的情況下得出【繁體派裝逼】的觀點反映了什麼問題?

——————————————————————

題主,這得多尷尬,才會認真到要逐字重新翻譯之前的繁體夾生提問和描述啊。。。

————————————————————————

經評論區提醒,原文並不存在夾生的問題,我看到的只是被改來改去以後的產物,所以收回吐槽,並在此默默地向提問者道個歉:對不起,不該嘲笑你,我太自以為是。

但是,你有原罪,那就是你原文描述中不該理所當然的說繁體字就是正體。這屬於另一層面的自以為是,而這種傲慢的態度讓我先入為主的扮起了對抗角色。

所以我的道歉並不十分的真誠,敬請原諒啊~


古文繁體比例遠沒有台灣這麼誇張,蔣公是反共與真裝逼,但也有它的價值。

繁體字雖有它的美感,但書寫過於麻煩不便於抄書和通信,在古代一直提倡從簡。

隋唐時的碑文幾乎一半都是簡體,但官碑繁體也不少,若要研究歷史那麼傳承很有必要。

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孝經序》,「朕略萌」梗的誕生地。

「朕聞上古其風朴略,雖因心之孝已萌。」

我想有些人會把其字看成興字,雖字看成難字…

台灣能傳承繁體字,也是樂事一件。不過它繁的太過度了。

繁體字佔用的歷史時間到底有多久呢?單說楷書,東漢到晉代較多,唐宋元明清逐步銳減。只因東晉書聖王羲之極其推崇簡體字,一人引領了文壇潮流。

王羲之的字畫盛行千古,被無數人效仿,乾隆最喜歡他的《快雪時晴帖》,臨摹了數百次。那副據說是唐代摹本,依然價值連城,現存於故宮三希堂。乾隆爺把所存的其他字畫帶進了墓里,被書法家們恨的不行。

更恨的是孫殿英,挖了乾隆墓卻沒什麼真跡流傳下來。

王羲之的書法現在只能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看到了,被譽為千金碑。

千金碑的「千金」大有來歷。

這先要提到幾位傳奇人物。唐三藏為大唐駝來了西域佛法,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為他作序,唐高宗李治為他敘述,第一次書寫的人是唐初大書法家褚遂良。作品《雁塔三藏聖教序碑》,立於大雁塔南門附近。

碑林博物館《同州三藏聖教序碑》是唐高宗時拓於大雁塔。碑文同時存在楷書與行書兩種字體。(褚遂良以行書入楷,後有清人行書點評。)

剛勁有力,運筆若有軍魂。字呢,簡體特別多…

當時褚遂良的字已堪當第一,但唐太宗最喜歡的還是王羲之的字,甚至把《蘭亭序》帶進了墓里…李世民有個遺憾,這碑為什麼不是王羲之寫的呢!?

(此時王羲之已去世兩百多年。)

在李世民去世23年後,長安鴻福寺高僧懷仁替他完願了。

李世民生命中的倒數第二年,懷仁開始收集王羲之的書法,歷時24年,終於把《同州三藏聖教序碑》上的字找的差不多了。但有幾個字實在找不到,就向唐高宗請願讓朝廷幫忙收集,李治一看牛逼啊!發告示許諾願用黃金萬兩來籌,可以說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的典故自此便有了呂不韋《呂氏春秋》和王羲之千金碑倆個版本。這塊碑文共有三十行,每行八十餘字…粗略換算共值240萬金。

按今日金價,價值196.76億人民幣!

若歷史意義除外,單碑價值舉國無雙。

這塊碑由懷仁集字而成,每個相同的字都選用了不同的書帖來源,所以俊逸非凡。字體剛健婀娜,端莊流利。

最喜歡圖中最上的「無」字,布局巧妙,骨骼清奇。似鋒而非鋒,韻味無窮。

還要提一點,有幾個字懷仁沒找到,也許王羲之根本就沒寫過…不過呢,難不倒這位聰明的和尚。他用王羲之寫過的字的偏旁部首去拼這個字。大小不一就用燈影成像的原理去造,硬生生完成了這部作品。

名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那麼唐朝以前繁體字多嗎?

倉頡造字用的象形文,擬人擬物,夏商周沒怎麼大變。但商周的金文要繁瑣一些,其後戰國篆書百花繚亂,卻比金文要簡約。直到秦始皇用小篆「書同文」,中國文字才得到了統一。

現今的楷書繁體字跟夏商周秦沒什麼特別大的關係。

親愛的朋友,隸書也是秦始皇推廣的!程邈是秦始皇時代的書法家,也是一位獄吏。因得罪始皇被關在雲陽獄中坐了十年牢。

程邈也是趕上了好時候,恰好秦始皇要書同文,仍覺得小篆不好用。程邈不想牢底坐穿,窮則思變,在獄中改善了大小篆3000餘字,更方便流通。秦始皇稱善!赦免了他並任命為御吏。因多用於官獄隸人佐書,被稱為隸書。

隸書在秦末漢初廣為流傳,漢以此為根基創了楷書、行書、草書。其中行書被稱為八分楷書、俗字,文人偷懶會用。不過,東漢末期也不怎麼流行。

但到了東晉南北朝…王羲之的行書徹底改變了格局。

所以,大家以為古代都是繁體字,那真是個錯覺!蔣中正如果沒有逃到台灣,他也會推行簡體字。(他推過兩次…)

繁體字對漢文化的研究很重要,不應該鄙視…每個字都用繁體字,是有逼格,但顯然不符合當代需求。

古代廢除繁體字。

一是因為不便於書寫=不便於傳播。

二是因為戰時爭分奪秒,你一封信寫那麼久還搞毛啊。

喜歡用繁體字不算什麼,能手寫出來書法的味道才牛逼。@早安雷的字就很犀利!@徐小疼也厲害!

愛好嘛,別人喜歡也無所謂啊,這是別人的審美觀念,若每個人審美都一樣其實也挺可怕的!

經常用繁體字的人有個好處,看碑文、書法字畫會很方便。

Ps:全繁體看的好累,若他不是台灣人、歷史愛好者,真不想跟他聊太多…

——————————

1955年,中國大陸用許多俗體字代替了書寫複雜的正字。所以港台以為簡體化是那時才有,並非這樣。

放點清代字帖,看看當時的簡化程度。

康熙皇帝

他同樣喜歡王羲之,但走了另一條磅礴大路。字體玉潤珠輝,乾淨利落,字帖充滿了博雅的氣度與胸襟。

劉墉,清朝宰相劉羅鍋。

圓勁敦儒,骨力內含,喜歡用濃墨,被稱為濃墨宰相。

張問陶 清詩人、書法家

才華橫溢,書法略有野性,收放自如。詩:僧樓飛樹杪,空籟靜中聞。樵語落紅葉,維聲留白雲。渡閑孤艇仄,山破百泉分。仙藥尋常煮,黃精劇幾斤。

張問陶這幅字為了追求美感,簡繁各半流利轉換,彰顯了各有各的美。在古代,選字豐儉如畫才是真逼格。


繁體到現在就是裝13的。我們敬愛的蔣公在台灣召集學者也制定了簡化字方案。但是學者們又不是憑空造字,那是選取歷史上自然演化出的字形為主。所以兩岸的方案高度相似。奈何土共搶了先。本著漢賊不兩立的原則,委座放棄了簡化漢字。SO,現在殘存的繁體字使用,就是為了裝13啊。畢竟,連土改都學著搞了,黨國如果不裝13,和土鱉又有什麼區別?

關於民國版簡化字計劃,知乎早有科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9493/answer/15173530


大約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們村有個人去當兵。

那時候能去當兵可不簡單吶,按老人家的話說,叫給毛主席站崗,光榮的一逼。

果不其然,回來整個人氣質都變了,

不但是村民們覺得,本人更是有這種感覺。

苗話也不會說了,農具也不認識了,

哎呀你們這裡太落後啦,哎呀這個東西叫什麼哦,哎呀這個是什麼狗吧,怎麼養在圈裡哦是豬啊。

一口純正的客家話,

那逼格,可不是今天你們能想像的了的。

跟他父親在村裡遛彎兒,

一個客家話問一個苗話答,一個逗一個捧,

跟領導下鄉視察似得。

千不該萬不該,視察到下一個豬圈的時候,

地上有個刨糞的耙,他沒看清一腳踩上去。

耙那頭「啪」一下翹起來「梆」的一下打他頭上,

一下給他打蒙了,回過神來大罵:「這天殺的耙!」

這一說,圍觀的樂的更歡了。

為啥?

他是用苗語罵的。


問題不成立,認為他裝逼不是因為他使用繁體中文,而是他明明不會繁體/不是港澳台僑還使用繁體。

為什麼我知道他不會?面/麵都分不清你說他會繁體?他只是用了shift+F拼音輸入的繁體字。

他如果當面寫出來繁體字我不認為他裝逼,他用倉頡輸入法打繁體字我也不認為他裝逼。

大陸書法家基本上都會寫繁體字,你見誰說他們裝逼了?

然而網上某些人下筆一個繁體字寫不出,口口聲聲簡體退化繁體正統,自己連省都沒出過還冒充港澳台僑這還不叫裝逼就沒有裝逼了。


在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聯合國,簡體字是正體。

在香港 澳門 台灣 韓國,傳統字體是正體。

在日本, 「新字形/當用漢字」是正體。

正體本身並不是一種字體,而是要看所處環境的官方規定。

…………

話說回來,到底有多少人認為使用繁體字是在裝逼?反正我不這麼認為。非正式場合使用任何字體是個人的自由。


3.16 晚上更新:看到評論區有人提問香港人怎麼學普通話,就在這裡說一下,私以為母校的教育還是挺有趣的。

首先像在原答案裡說的一樣,我在正式接受普通話教育之前已經能用普通話溝通,雖然說外公外婆的普通話並不怎麼標準。。。所以還是勉強能說是有優勢的。

念的是一所傳統私立英文中學的附屬小學(英文中學就是除了語文課以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其實實際教什麼都不太記得了,只記得一開始要背聲母和韻母表然後要小測... 然後也有口語考試,好像是給你一段文字,然後5分鐘準備,再用普通話說?另外加上一些詞語的拼音讓你說出來。反正課是挺無聊的...... 有印象學到的是大廈念作大shà不是xià哈哈哈哈

然後中學自然也就升上了那所英文中學啦,我們學校初中三年的語文課必須必須用普通話上課,提問啊什麼的都用普通話,老師也是(都是香港人)。我們語文要考閱讀寫作聽力,這裡順帶說一句,閱讀卷子可以寫簡體字,省時間,寫對就行。而且你繁簡切換也行,所以我們都經常比較簡單的:個、為、應、類、覺、體 很多很多都用簡體。寫作就不能了,必須全部繁體,大概是覺得統一一點比較好吧。所以在我個人看來,港澳臺這種本來就習慣用繁體的地區,不會覺得繁體裝逼(有時候我覺得簡體寫出來快多了==)。生活習慣的一種,無謂強行批評。當然你從小到大接受簡體字教育你硬要用繁體我也不阻攔你,畢竟見過有妹子追香港的明星所以喜歡繁體的。

回正題。我們的聽力考試呢,是普通話的對話再加上幾個聽拼音寫詞語/選出拼音的環節,還有就是標聲調的。最後有一篇文章,要把文章裡的廣東話口語改成書面語(@JL Ren 評論裡說的繁簡切換其實是這個,說錯了不好意思)記得很清楚有一本我們學校印刷的本子,裡面密密麻麻一堆口語如何轉書面語(打尖=加塞兒;手指=優盤;班房=教室 之類)。你看,學校多麼想提昇我們的普通話啊!

最後我們每週有一節口語課,這個就是內地老師教的。一般都是第一個學期做個人演講,第二個學期小組討論。每週給你不同的議題,給5分鐘準備,然後該演講的演講,討論的討論。演講大概就是在台上說個3分鐘左右吧,討論的好像就是3分鐘x討論同學人數。當然全是用普通話進行的。

總而言之我個人是很感激學校有這樣的運行模式,我的普通話和說話技巧確實有進步。希望這樣可以解答一些對於香港學普通話的模式的疑惑吧(我真的超級離題。。。)

反正我覺得吧,有些人用繁體,一是他們是港澳臺,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哪兒來的裝?有些人明明學的是簡體,或許他們有自己的原因,想裝也好,純粹喜歡也好,也沒什麼關係吧,誰管呢。

-----------------------------------------以下為原答案--------------------------------------

@巫閑

聽說你想看一下鍵盤?

正經答題。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被人說我在裝真的很不服氣。

繁體和簡體這是個人喜好,的確我在知乎微博之類地方也會用簡體打字,可那是考慮到用這些平台的大部分是簡體字用戶,跟我聊天的大部分是內地人,對繁體字僅在大概看懂的地步。也就是因為有很多內地的朋友所以手機和電腦都有繁簡鍵盤隨時切換。

我從小在香港跟外公外婆說普通話,小學上了六年的普通話課,bpmfdtnl等聲母熟得不能再熟。在香港念初中的三年學校更是以普通話教語文,交過的內地朋友都說我的普通話比想像中的「香港人的普通話」好多了。請問我用拼音打繁體又有什麼不對和不可以呢?

倉頡和速成我沒有學過,學校也沒教過。如果要打倉頡才能稱得上是香港人那麼不好意思我大部分的香港同學都不是香港人,我全家沒一個香港人。

對於@巫閑說我在裝香港人說實話我感覺我被侮辱了。我為香港而驕傲,莫名其妙被冠上了「非香港人」的名銜我能不氣嗎?(並不是說因為是香港人所以有優越感,而是我為自己的地區而驕傲)

不好意思貌似有點離題了,折疊就折疊吧。

最後附上一張手寫的繁體,感謝閱讀。

以上。


用搜狗拼音輸入法打繁體字叫裝逼

你應該用50正音


在不清楚對方相關背景的情況下進行交流,使用通用的規範語音、規範字體和規範文典以便於交流是一種基本禮節。

我倒不覺得在網路環境里沒事用繁體的人是裝逼,你們只是不懂禮貌罷了。

當然如果您來自使用繁體的環境,您用繁體自然沒什麼。不過如果您想在簡體環境里發聲,在下建議您還是把簡體字學一學,雖然繁轉簡一般不會出什麼錯。

用繁體字你倒是也用規範字啊。繁體字和異體字一起亂用的,更是討厭。


你所謂的「正體」,是康熙欽定的,正你大清的正?

你所謂的「殘體」,是先秦就有,且部分由民國政府在民國24年(1935年)頒布修訂的,殘你先秦祖宗民國祖宗的殘?

怕你看不懂,用的大清正體,出來裝之前多念書啊少年。


正體:正規的字體。

在大陸,簡體字才是正體字。


先總統,先總裁都會這麼寫了,炮轟「愛無心」的請站出來挨耳光。再補一個: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