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老子)第二章最後一句話為什麼有兩個版本?哪個是對的?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部分版本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廣州出版社 老子·莊子》看完了老子廣州出版社的81章覺得批註有誤 印刷錯漏的問題還是多 但是不至於會有兩個版本吧 如果真的有兩個版本 引用哪一個才算是對的呢?
我也傾向認為,就目前來看,帛書比較接近老子真實的意思。
不邀自來,先回答題主問題,明日再談版本之事。
—————————————————早晨來說說版本問題,續寫昨天未完成的部分。
—————————————————
帛書乙本:萬物昔(作)而弗始,為而弗侍(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王弼本:萬物作焉而不辭『辭之繁體』,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與今本勘校,甲、乙本均無「生而不有」一句。而依王弼三十章註:「為始者務欲立功生事。」及三十七章註:「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作「不辭」者,蓋"河上"本,後人因妄改王弼本以合之。
而「始」、「辭」古讀音相同,在此則「辭」字假為「始」,「始」為本字。
「萬物作而弗始」,謂宇宙間萬物皆順其自然發展,聖人不造不始。「弗始」者,卽不造作事端,而無事、無為也。
「為而不恃」猶言施而不德,謂施澤萬物而不以為恩也。「恃」、「德」古聲同,故其義同。
老子道德經世傳今本種類很多,據元張與材作序「道德玄經原旨」云:「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餘家。」此說未免有些誇大。一九二七年王重民著「老子考」,收錄敦煌寫本、道觀碑本、和歷代木刻與排印本,共存目四百五十餘種。
老子傳本雖多,時代不古,多屬魏晉之後,漢代傳本幾乎絕跡。而多種版本展轉流傳之中,又以王弼、河上公二本為盛。
王注本文筆曉暢,流傳在文人學者與士大夫階層;河上公注本通俗簡要,流行於道流學子與平民百姓之間。
而自玄宗開元「御注」本出,其本依違王弼、河上之間,始創異本勘合之風。茲後各家注釋老子,無不選擇「善本」,「善本」來源無非效法「御注」,即異本勘合,美其名曰「校定」。
唐宋以後,各種版本展轉傳抄,彼此承訛襲謬,互相竄改,其結果經文內容皆同流合一,區別僅限於衍文脫句或虛詞用字。閱讀今本老子,雖知其誤,卻無法覈證。故無法依今本勘校。
幸而一九三七年冬,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兩本是目前所見的兩種最古老的抄本。
甲本用篆書抄寫,於劉邦稱帝之前。乙本用隸書抄寫,避「邦」字諱,抄於劉邦稱帝之後。二本皆距今兩千餘年,其珍貴,在於抄寫時間早,近古必存真。因而能較多的保存老子原來的面貌。
通過二本勘校證明,世傳諸本被後人改動之處甚多,往往因一字之訛,而經義全非。
例如今本「無為而無不為」句,已成為老子中之名言。但在帛書老子甲、乙本中,均無此句。只有「無為而無以為」。「無為而無不為」不出於老子,它是漢代初期黃老學派的產物。
而今本中存類似的共存性的訛誤,如非漢帛書之出土,根本無法發現。
若是讀老子,直接讀帛書較為好,免去許多經義爭議與竄改。
謝謝讀到這裡
—————————————————
參考文獻:
「帛書老子校注」高明「老子道德經校釋」樓宇烈謝邀
我看的帛書甲本
弗始應該是正確的
這裡應該是一個天人合一之道去人格化和功名利祿之心的解釋
自然如此變化,萬物如此運作,並不是從某個階段開始的,而是現象上本來就如此這般
所以blablabla
順應自己依託的自然變化,就不會因為過去的經驗自滿,而陷入被動狀態。這兩個版本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啊,沒覺得有何不同
萬物都依賴」道「而生長開始,但是」道「不以開始而自滿,道生養萬物而不試圖擁有萬物,道有大的作為卻不恃為自己的功勞,道建立了如此輝煌的功業卻不居功停留。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美德,萬物都願意親近而不願意離開道。
以此推人,也是一樣,因為你謙虛,能成就偉大的功業,能養育億萬的人民,不恃才物傲,歸功他人,這樣的德行,別人就會樂於親近你,愛戴你。功成而身退,這是道給與的啟發。推薦閱讀:
※「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這個命題,不知道各位怎麼看?
※如果心理學、哲學、宗教是在認識、解釋、解決問題的話,那是否存在一個直接沒有問題產生的境界或狀態?
※「為了達到一個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這種馬基雅維利主義是正確的嗎?
※辯證和不可證偽的區別在哪?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可證偽嗎?我們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該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