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我的孩子不愛學習,做作業特別馬虎,這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謝邀……

這是很多家長都普遍面臨的煩惱,讓孩子認真學習,首先得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然後因勢利導。

那麼,問題來了,你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愛幹什麼?

以前有一個家長跟我說,孩子愛看童話,一看看幾個鐘頭,吃飯都不情願,童話中無論什麼細節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得下來;另一個家長說孩子愛做飛機模型,各種各樣型號的飛機都清楚,儼然是個飛機情報專家。

聽了這些回答,我心裡就有了底。

我說:是呀,你們的孩子沒有問題。他對感興趣的東西就能專下心來,並且能掌握很多相關的知識,記住很多細節,這是非常可貴的現象呀。

可家長們更急了:孩子不學習學校的功課怎麼行呢?不系統地掌握知識,上不了大學。什麼都信馬由韁,將來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家長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有的家長過去沒有上成大學,現在感到很吃虧,覺得生活的路子特別窄,因此無論如何也希望孩子好好學,將來上大學,有出息。但是孩子就是不懂事、不爭氣。

有的家長說,我上學的時候,沒有這麼多電視節目,也沒有什麼花里胡哨的歌星、影星、球星,當時自己只願意學習,所以上學還比較順利,成績也不錯;但是現在孩子的生活太豐富了,做航模、玩遊戲,還有追什麼球星、歌星,一天到晚被別人牽著鼻子轉,看著真讓人著急又心疼,但又沒辦法。

當然,孩子不是橡皮泥,家長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孩子的頭腦也不是水缸,家長只管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往裡面倒。

孩子必須通過自己的頭腦來觀察、思考和吸收,所有的知識和經驗都必須通過他自己的實踐才能得到。孩子是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他們會摸索,會迷惑,會浪費時間,甚至會養成壞習慣,但這就是孩子,家長是急不得的。

學校的學習的確很重要,而且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文化課,如何引導孩子對文化課學習感興趣呢?我給這兩位家長提了四點建議。

1、向孩子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

關於學習問題,家長常會「有意」地給孩子講「我過去沒學好,結果現在很不成功,在單位不順」等等。其實,對於家長的狀態,孩子自然會看在眼裡。如果你現在不如意,你把它歸結到自己的過去,那麼孩子也自然可以把自己現在學習不好歸結到「幼兒園」或娘胎里去,認為自己「天生」不愛學習,自己「天生」馬虎等,這樣的歸因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嗎?

另外,有些家長也會向孩子提起自己當年成績如何突出。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時代變了,「過去」無論如何已經過去了。

家長對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讓孩子了解自己。

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自然、真實地展現自己當前的生活,不要美化,也不要醜化。

這樣,孩子面前至少有一條生活的真實道路:如果你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紮實的知識基礎,那麼借用一個古老的說法,「有智吃智」;如果你沒有充分的知識儲備,那麼「無智吃力」。這一切,不用家長講,孩子都會看在眼裡,願不願沿著家長走過的路子走,就看他自己了。

2、了解孩子,因勢利導

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興趣,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這一條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複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於愛看童話的孩子,可以從對童話的分析入手,提高孩子對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的認識;從對同一童話不同版本的比較入手,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創作童話。當孩子從新的角度去看童話時,他會迅速地成熟起來,自然地走出對童話的沉溺。

對於喜歡飛機的孩子,完全可以通過對各種飛機性能的認識,引導孩子進入數學和物理的大門;通過對於飛機發展歷史的認識,引導孩子進入科學的大門。由於孩子以最基本的興趣作為動力,相關的書籍和資料,都會成為孩子知識的源泉。

3、不過分介入

家長要控制自己,不要過分介入孩子學習的事。因為學習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學好學不好關鍵在於自己。正像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盡量把食物做得可口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更不能替孩子長高。

家長的過分介入不僅沒有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為他們的學習是父母的事。

4、創造學習條件

良好的學習條件包括:

1)安靜的環境,這可能要求家長自己也少看電視、少打牌;

2)讀書的氣氛,即家長自己也多讀書、看報,多討論讀書心得和相關問題;

3)對探索「怪」問題的支持,如欣賞孩子提出的某些問題的獨到之處,幫助孩子利用圖書館或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為孩子要進行的某些探索性實驗提供材料及安全監護,等等。

許多孩子並不是真的不愛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文化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趣,信息傳遞的途徑也越來越豐富。

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夠受到系統、有效的教育,不再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我們需要改變的是傳統的、面孔呆板的教學方法,使之更適合孩子興趣多樣化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進步相吻合。

更多關於親子育兒的知識,可以微信訂閱號:卓越父母指南


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不然的話就算老師再怎麼敬職敬業,孩子不學,也沒轍。而對於男孩來說,想讓他上進,就必須要言語上的刺激還有心靈上的挑戰!

第一步,要對孩子的心理進行琢磨,要對孩子有無盡的了解,因此不是光說,而不聽。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人的心理總是有這樣的特點:小的時候,就希望快點長大,能夠快點成熟起來,可是年長的人,就喜歡打扮年輕,也特別喜歡別人說自己年輕。

人對自己沒有的東西總是無比嚮往,這是人性。(所以你看,當一個老師,尤其是一個好老師,不是簡簡單單備個課就行,必須要知道一些心理知識,要成為至少半個心理學家。)

如果您家孩子是一個男孩

初高中的男孩兒,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特別渴望別人對他的尊重。希望別人對待他能像對待一個成熟的男人一樣。這一點體現在小時候跟媽媽比較親,長大了就好像和爸爸更親。

然而一般在媽媽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個孩子,有時候也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了,也有了自尊心,而且還是很強的自尊心。

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帶領孩子剛進教室,就開始在外人面前說,我家孩子上課容易走神,還需要別人的監督,請老師多多關照等。

但其實這是管理小學生的做法,等到孩子已經讀初中高中,就完全不適用了。每次當家長這麼說的時候,孩子心裡最迫切的想法就是,媽媽你趕緊走吧,別說了。

因為他會覺得自己特別沒有面子。

為什麼要當著外人的面說自己的壞話呢!這是自尊心特彆強的表現,

因此對青春期的男孩管得越多,效果越不好。

我甚至還見到過,有的男孩直接把父母推出去說,你們趕緊走吧,去外面等我就可以了。

家長就會不理解,覺得自己抽出了寶貴的時間來陪你,怎麼這孩子就這麼嫌棄自己,這麼不懂事呢?

所以,大家其實想的都不在一起,更別說能理解對方吧。

我就告訴大家一個根據我這麼多年來教書觀察到的結果吧,可能有點傷人,但非常真實:「管得過多的初中或者高中男孩,基本上成績都不怎麼好,而且依賴感特彆強烈,沒有自主性」雖然不能打包票說百分之百都這樣,但是大多數就是這樣的。

好了,已經知道了這些,就該說說方法了。

所以對待一個男孩最好的方法就是像對待一個真正的男人去對待他。

如果由爸爸來說下面一段話會比較好:「做男人要有個爺們兒樣子,你不能太慫!難道我們就比別人差嗎?我們自己比別人的智商低嗎?我跟你媽對你的要求不是具體的分數,而是希望你盡全力!」

「不就是考個破試么,有什麼難的?現在複習的時間也不長了,我們不要管分數,要盡全力,盡全力就夠了。凡事講究的就是一個問心無愧,做到能考完之後拍著胸脯說,我儘力了,我不後悔!這樣就足夠了!」

「能盡全力,卻不這麼做,最後結果出來了,後悔了,就開始怨天尤人,各種埋怨,這是慫,我們X家,從來不出這種人!」

「你考得好,我們為你感到驕傲,等你爸媽見到親戚朋友,臉上也很有面子,你自己也覺得光彩,心裡也舒坦。當然,如果咱們考了好成績還是要低調點,不然讓別人這些考不好的怎麼活?」

「你考得不好,也是我們最愛的兒子,在爸媽心中,你是全天下最好的兒子。大不了,就是豁出去你老爸這張老臉,給你去托關係。沒事兒爸媽忙碌這麼多年,也有那麼點面子能讓別人看得起。」

「就是要花點前,丟點人,兒子不行,老子就得上!沒關係!學還是上得了,就是上不了多好的。但是你必須記住,這是你一輩子的恥辱,一輩子都要深埋心中!爸媽也會幫你保守這個秘密。」

「好兒子,記住了,你已經不小了,要像個男人一樣去頂天立地,去奮鬥,去努力!這樣無論做什麼都有希望!」

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一定要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一樣,不光講利弊,還要講榮辱,一定不要遮遮掩掩。現在的初高中都很聰明,都能聽懂的!

如果您家孩子是一個女孩

女生分為兩種,一種沒有學過理科,一種學了之後卻還是不太懂的。

先說說第一種沒有學過理科的孩子。

很多女生家長就說啊,我家是個女孩兒,以後還是讓她去讀文科吧,這女孩兒學理科不比男生聰明。而且我當初也沒怎麼學好,所以現在孩子學可能也困難。

其實這個想法,非常可怕!

一定不要這樣想,因為你會無意識給孩子傳達同樣的想法,如果一開始就先入為主,那又怎麼做得比男生好呢?

本來孩子對待一個新的科目,肯定會有一些好奇,雖說不能談上特別感興趣,但是無意從家長那裡一開始就聽說學理科,女生不行。這就從一開始產生了畏難情緒。

如果孩子從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那麼對這一門課程可能就不會那麼感興趣。這是人性,會逃避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

而且根據心理學中的一項法則,如果每天都想著壞事會不會發生,那麼壞事肯定就會發生。

但其實追根究底,都是家長把孩子嚇到了。

所以家長一開始在孩子沒有接觸這門課的時候,就應該告訴孩子:「這個挺簡單的,只要你細心一點,仔細琢磨一下,就可以學得很好。所以你應該注意一下,你看你平時還是多細心的,好好學,改天造個什麼新奇的東西,讓你爸媽也驕傲一下。」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這有啥難的,又不是要你造原子彈,你只是需要細心一點,能夠做對這個題,那就差不多。但這個對你來說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細心總會吧?」

家長們看,只要開開玩笑,就能把孩子的自信心樹立起來,這事兒沒問題!

第二類是學過了,但是沒怎麼學懂的孩子。

其實這種孩子有點惱火,因為他們的自信心早就被摧毀了。尤其是女生,在青春期是很愛面子的?賊點怎麼看出來的呢?比如開始臭美,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手機里開始有各種自拍。

但是,理科成績不好,整天都打擊她。她幼小的心靈,早就已經千瘡百孔,甚至是已經對這些麻木了。所以要好好地重新幫助她樹立自信心。

讓她也開始相信:「我能學好理科,只要我努力,我就會有進步,我只要進步了,就代表我能夠學好理科!」

那麼,怎麼來樹立她的信心呢?

那就是先定個小目標,比如說現在每次考試只能考六十分,那麼我就爭取下一次考到六十五分,記住,千萬不要定得太高了。一定要定一個稍微蹦一蹦就可以達到的成績,因為下一次考下來之後,有可能會發現自己考得比定的目標考得還要高,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想,我真的可以做到。

每一次前進一小點,不要著急,慢慢來,孩子重塑信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家長尤其不要過度焦慮,因為這樣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孩子的。

其實根據我的經驗,基本實施個三到四次,基本上孩子的信心就能確立了。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如果失敗了呢?那我只能說,繼續反思,繼續努力干唄,畢竟想要成功,就要有雷打不動死皮賴臉的精神。

希望以上的幫助可以幫助到您。

最後,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必要養成良好的「錯題整理」的好習慣

希望下面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您:

呆哥數學:如何構建自己的筆記系統?


這個問題確實是家庭教育當中的焦點問題,既然是大數據反映出來的問題,確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家長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在激發孩子的內動力方面的誤區。孩子沒有內動力是因為他對未來還沒有一個憧憬。家長給他規劃的未來,對於他來說並非是一個具象的存在。大部分的孩子只是朝九晚五地完成眼前的學業,他看不到自己的未來。這樣的情況就是家長所謂的對成績無所謂,態度並不是很端正。

在建立孩子的長遠目標方面,要建立憧憬,強化動機。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樹立/憧憬對於大學的動機。人的大腦有個網狀激活系統,以大腦丘腦為主,就像一部雷達一樣,當你樹立憧憬/目標之後,雷達就開始正常運轉。當雷達轉動之後,跟這個目標相關的信息,一個都不會漏過。這是人的本能、天性,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大腦會自動搜集相關的信息。

比如,我有個學生叫Jason,是美籍韓裔,在韓國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他的父母在經營公司方面很成功,甚至在首爾的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買了一棟樓,這個學生十五六歲的時候可能已經經歷過三十歲成年人都沒辦法經歷的生活狀態,所以他的學習態度散漫。我最初見到他的時候,他兩腿翹在我的辦公桌上,讓我告訴他應該做什麼。其實他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在美國學習,也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目標。後來經過多次交流,我發現這是一個思想非常成熟的孩子。有一次,我在辦公室點了外賣,我提示他,美國這邊的外賣缺乏一個匯總的手機應用。可能受家庭環境影響,他對商業的敏感度很高,沒想到大概三個月之後,他就有了自己的創業團隊,有人專門寫手機應用,也有人做產品宣傳,他自己負責和商家聯繫洽談,最後等到他十二年級畢業的時候,他們的手機APP已經有幾千的下載量了。這個孩子發現自己對外賣APP感興趣之後,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變了,不僅開始注重自己的GPA,也開始喜歡和我聊自己對於大學的幻想。他想讀商科,想要去到一些像斯坦福這種有創業精神的大學。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憧憬來強化他的目標和動機,這樣孩子在樹立了目標之後,就會有銳意進取的精神。這就是奧運會女排指導郎平所謂的技術之外還要靠精神。

本次回答來自棕櫚 Claire


很多孩子一聽到學習,就開始厭煩,無論如何就是不想學。家長面對 孩子的這種情況不知如何是好。

現在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小學、初中和高中,生活中鮮有藍天、 白雲、草地和沙灘;少有無拘無束的玩耍、開朗的笑聲和小徑的奔跑。上 課時間,在課堂;放學時間,做作業;周末或放假時間,上各種輔導班……

我們每位家長都在孩子學習上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最多,但往往 感覺收穫最少。許多家長疑惑:我付出了,該做的也做了,但付出與收穫 成反比,孩子的學習就是上不去!

我常常反問家長:「您總是說孩子的學習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

很多人的答案是:對學習沒興趣、不喜歡老師、太貪玩、教育體制的 問題……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這些人沒有全面地看待孩子的學習,在輔導孩子學 習上很不成熟。

其實孩子的學習好不好,取決於三個因素,即愛不愛學習、會不會學 習和能不能學習。要想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需要掌握一個原理——橄欖 球原理。

首先,我把孩子分成三種類型,順教育型孩子、缺教育型孩子、逆教 育型孩子,參看上圖。目前,我國孩子從數量上說,順教育型的孩子最少, 位於橄欖球的上部;缺教育型的孩子最多,位於橄欖球的中部;逆教育型 的孩子次之,位於橄欖球的下部。家長朋友,您的孩子屬於哪種類型呢?

順教育型的孩子,處於快樂狀態。他們自身有學習能力、愛學習,也 會學習,能夠在快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享受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 樂和自信。此類型的孩子只需家長教,就能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

缺教育型的孩子,處於麻木狀態。他們認為學習枯燥乏味,自身有學 習能力也愛學習,但缺乏主動學習,常常被動地學習。家長如果不多加關 注,孩子就不學習,甚至連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能完成。這種孩子的學習 成績是家長「盯」出來的。

逆教育型的孩子,常常處於痛苦狀態。他們有學習能力,但就是不愛 學習,也不會學習。此類型的孩子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家長往往一味地指 責孩子學習不好,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很多壓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家長 和孩子都很痛苦。這種孩子的學習完全靠家長和老師的管理。

了解了以上三種類型,我們與自己的孩子做一下類比,進行歸類。如

果發現自己的孩子目前不是順教育型的孩子,不要焦慮也不要灰心喪氣。 以上三種類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三者可能都會遇到,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的類 型,進行動向調節,順教育型的孩子要「教」,缺教育型的孩子要「盯」, 逆教育型的孩子要「管」。同時,還需要我們認識孩子的感受,真正地關 心孩子,配合優秀的經驗方法引導孩子。


好習慣是從小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積累,等你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就晚了,那麼就得花大功夫大代價來糾正,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糾正:)。

不過可以給予你思路:

流鼻涕,不一定是鼻炎,也許是感冒造成的,懂這個意思嗎?

不愛學習、馬虎,這只是表象,你不能光糾正這幾件事本身,深入挖掘根本原因,可以在孩子平常生活習慣中影響他這方面的特質,鮮活的個體教育真的是因人而異,每個孩子都不同育兒經、教科書只能學到思路,照著做沒啥用的,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孩子了,只能說這些了。


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成績優秀、常常被表揚的孩子越容易熱愛學習,成績平庸、被批評的孩子越是對學習態度冷淡。

家長總是把學習成績差歸結於孩子學習態度不好,但是有沒有想過因果恰好是相互影響制約的呢?換句話說,那些一開始成績落後的學生在被老師不斷批評中對學習態度逐漸冷淡,產生了對學習的厭惡之情,於是越學越痛苦。最後孩子會找出一堆理由來掩飾為什麼成績不好:「我的記性很差,老師說的東西都記不住。」「老師說我不聰明,所以我學不會。」等等,實際上我接觸到了這類已經對學習麻木的學生並不是因為這些理由才學不好的,記性差的學生我讓他們反覆默寫抄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的學生在我從題根講解舉一反三的操練後能自己獨立正確地解題了。

以上這些現象在低年級的孩子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作為教育者(不好意思,我誇大一下自己的職責了)我認為這些孩子都是因為有厭學情緒所以不會主動去學習,反應慢、學習方法不對等問題是因人而異,但根源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對主動學習的熱忱?

我現在會經常誇獎學生,哪怕是細微的進步。學生讀音比以前標準了,字跡特別端正,剛剛說的語法點學會使用了,或者聯想到了其他的知識思維拓展出去了。有個一直被父母責備的孩子在我課上一直面無表情,不管我賣萌賣腐講段子都漠不關心,在我誇獎他一句「複習工作做得很好特別認真,做的題目進步很大」以後情況發生了改變。他臉上露出了光芒,在後面的課前所未有的認真並且對我說的話有回應,講真,我都沒想到有這個效果。我們真的需要多誇獎孩子,讓他們保持對自己不斷進步得到肯定的快樂。(唯一的副作用是現在我閉著眼睛說瞎話,夸人都能誇上天了。)

學習本身不是快樂的事情,我很遺憾我要這麼說。學習就應該是刻苦的,要讓學生感到快樂的是學習後感覺到自己更充實,更聰明,自己每天都有進步。他們但凡有了進步的跡象,都要及時得到肯定的反饋。我們在整個過程中,主要職責還是去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探索,其次教授知識。


我兒子上初二了,不愛學習,很愛玩電腦,基本用電腦幹三件事:玩MC、QQ和遊戲玩家聊天、翻牆去Youtube看MC的玩家視頻攻略。然後各位大俠,你們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他喜歡上學習那些枯燥的課本知識么?我們家的氛圍是一人一台電腦+ipad,我的房間里堆滿了書,我幾乎是睡在書堆里的感覺,家裡的電視幾乎不開的,學習氛圍算是不錯了,作為家長我們用電腦工作、寫作、學習,可兒子用電腦玩遊戲,孩子學習好壞跟家長真的關係不是很大。我小的時候,全家人都在看電視,要麼就是在打麻將,我就在一邊的縫紉機邊上的那一小塊地方寫作業,照樣學習總是名列前茅,說到這兒也要提一點,這跟基因遺傳也沒啥關係吧,不是說老媽老爸是清華畢業的,兒子就一定學習好,總之我是對孩子的教育很痛苦就對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以我與親弟弟為例,我小時候粑粑還是個文藝的向上的青年,家中藏書無數,老爸上廁所必帶書那種,所以我從小也喜歡跟爸爸一起看書,學習一直很好。

十五年之後,我弟弟降生了,而粑粑已經淪落為一個整日應酬天天麻將的大腹男,回家不是看電視就是聯眾下象棋,而我弟弟也沉迷於網遊,學習成績穩居班中下游。

所以如果大人自己都每天回去刷平板看電視的,我覺得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也是沒有說服力,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自律為榜樣才是正途。


這個倒也正常。 我小時候就不喜歡寫作業,經常被老師留學校寫作業。。寒暑假也是開學前一天被逼無奈才開始亂寫。不要問爹媽為何不管,養活三個孩子肯定去掙錢啦,偶爾有空揍我一頓,我居然寧願被揍也不寫作業。。 忘記多大之後,我米有那麼反感了。 因為我爹每晚都會練字大概一小時,有時間就會寫字這樣。我看到爹爹寫字,我就也想寫,開始亂畫幾筆,然後能寫五分鐘,之後就在我爹練字這段時間主動把作業寫了,現在我有空也會在紙上亂畫。。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喜歡模仿家長。家長為孩子所營造的環境很重要。講道理或許他還聽不懂,暴力又解決不了問題。 你想讓孩子怎樣做,就讓孩子陪著你去努力做自己的事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有些你想講的道理,所想說的事情,不用開口,他就可以感受的到。

我想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會是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


謝邀,但我兒子還要兩個月才出來,實在沒什麼實踐經驗可以分享。

有聽說過一個理論,說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深以為然,打算將來也照這麼辦。


作為一個被父母強迫學習從小到大的女兒,我想借這個話題說一說我的心路歷程:

我就是那種典型的能讓所有父母焦慮的孩子,而且逆反心理很強,從小學開始就反抗一切強迫我去做的事情,從小就撒謊,藏考的不好的試卷和作業,因為撒謊我在四年級就遭到了人生中第一頓打。很有意思,從那之後我撒謊再也不用經過大腦了,而且隨機應變,無數個理由就在嘴邊,所有能用謊言代替的爭吵和打罵我一個都沒有放過。

在初中的時候,我遇到一個英語老師,體罰學生。聽寫單詞和句子,寫不過每個單詞五十遍,句子二十遍。我抄了整整三年。五點半放學每天抄到七點半回家然後被父母罵,罵完寫作業寫到十二點,開始背明天要聽寫的內容。背到三點半,然後睡覺,然後明天繼續聽寫不過,繼續抄。那三年對我來說是記憶最模糊的,我後來看心理學書的時候,有人在書里寫,說大腦會把最不願意記住的回憶變得越來越淡,我想這就是那三年變得這麼不清晰的原因吧。(高一去了心理醫院做檢查,才發現初中留下了一部分心理疾病,包括強迫症和對某個常見動物的恐懼症)

後來上了高中,我又像初中一樣被父母拖關係送進了重點班,然後又開始墊底。每天面對的都是你感覺這輩子你都不可能超過的人。父母還是每天都會問,學了什麼,考的怎麼樣,有沒有不明白的。而且他們還是會偷偷的給老師打電話,問各種情況。我也沒有什麼力氣耍心思,雖然每天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但是現在想想完全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什麼都沒有記住。

高三那年,母親專門停職照顧我,我進了更好的班級,每天壓抑的不停的學習學習學習,但是成績從來沒有過什麼進步。從小學那次父母打過我之後他們再也沒有打過我,還有一次,是初中,父親喝多了,沒有打我,他就那麼看著我然後使勁打他自己的臉。我也不知道那段回憶給我留下的傷害那麼重,可是從那天之後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我每每想起來眼淚還是止不住,那段時間人生渾渾噩噩的,每天都像在夢裡每天也都像是醒著。(後來每次覺得生活很壓抑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來,然後捂在被子里哭)從那大概一直到大一,我都很少和父親說話,因為心裡很恐懼很厭惡,不知道是不是受童年的影響我後來幾乎所有的朋友都是女生,對男生我很多時候都避之不及,即便一段時間因為合作拍攝或者工作需要熟悉起來也會在不聯繫之後馬上刷新所有親密度,以最快的速度變成陌生人。

2014年,我參加高考,沒有任何意外,二本分數二本學校二本專業。

在報志願的時候,我第一次堅定了自己的選擇,選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學校,和很喜歡的專業。 我也沒有想到,到了大學父母再也不過問我的學習成績,我的成績卻名列前茅。六十個人從來沒出過前三,除了從初中就落下的英語,其他成績幾乎無可挑剔,獎學金一次接著一次的拿。他們很驚訝也很驚喜,我覺得這件事情解釋起來真的無比簡單,就是我到了大學我才明白,學習這件事情是為自己做的,並不是為了不讓父母罵,也並不是為了讓家庭關係和諧,更不是為了讓他們臉上有光,這完全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更受人擁戴,更受人尊重,更受人喜歡。跟父母其實沒有很大關係。我真的是第一次為了自己去學習,也是因為自己想要去學習而學習。我第一次體會到學習好的優越感,有了很多年都沒有擁有過的自信,記憶開始變得無比清晰和快樂,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充實。

我跟別人說起這些故事的時候,他們說因為你是這樣長大的,你以後肯定不會讓你的孩子也這樣長大。

我會很真誠的告訴他們,我這輩子絕對不會要孩子。

我不想讓任何人重蹈覆轍,也不相信這樣長大的我能給我未來的孩子一個多麼美好的未來。所以我想這輩子我最大的目標就是好好的愛自己。讓現在的這個自己走出這些心理陰影,然後給自己樹立最正確的三觀,把那些不美好和不快樂一個一個的破解掉,誠實的面對自己和其他人。

很抱歉對您的題目我提不出任何建設性意見,但是我還是希望我把我的親身經歷寫下來。如果是能夠對您親戚或者其他人的教育產生那麼一點小小的幫助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為我真的真的不希望任何一個成長中的孩子變成我現在的模樣。

畢竟,他們第一次為人子女。

就像我母親後來對我說的,畢竟,他們第一次為人父母。


大人總是說孩子不愛學習,學習不努力,在說這些的時候,你們大人愛工作了嗎?有努力賺錢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剔除兩個人群:官二代和富二代。官二代和富二代在家所收到的教育根本就是兩個極端:要麼很嚴格,要麼基本沒人管,所以不討論這兩個群體。

那些基層的社會工作者,你們總是說孩子不愛學習,學習不努力,那請問你們自己熱愛工作,努力工作了嗎?你們總是讓孩子好好學習,那你們自己以身作則了嗎?孩子成績不好,但是努力了,你卻認為他在說謊,認為努力了成績就一定好,那你自己呢?

你們總是說「小孩子一定要熱愛學習」,那請問你們有沒有做到「做一行,愛一行」?你每天下班回家都是在抱怨今天工作有多累,上班有多辛苦,你們總是說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拚命賺錢,你們那麼努力你們的老闆怎麼沒有提拔你?你的工資怎麼沒有漲?你那麼努力怎麼還是基層人員沒有上升到管理層?

你們作為大人都沒有以身作則,憑什麼去批評孩子呢?


首先,孩子上了一天的學回到家裡,其實跟父母工作了一天之後回到家一樣,都是身心疲憊。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強行要求孩子坐在那裡認真地寫作業,就像父母剛回到家又接到要回公司加班的通知一樣,心裡肯定極不情願。這裡我建議,孩子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線他喝點水,吃點水果或點心之類的,然後做一些可以放鬆身心的事情,比如玩玩遊戲(不是電腦遊戲哦)、外出散步,聽聽音樂……

除了身心需要放鬆之外,玩玩具、打電腦遊戲,或和社區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這些事情的確都比讀書寫作業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所以,父母就需要思考,怎樣才能讓讀書變得和玩遊戲一樣有趣呢?

其次,案例中的男孩如果真是一直不喜歡讀書,父母還需要反思自己的家庭到底有沒有讀書文化。父母在家的時候,是在玩遊戲、打麻將、看電視,還是在看書?如果父母都一點沒有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的熱情,孩子就無法從父母身上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而有讀書習慣的父母,往往在閱讀方面也會有自己獨特的心得,他們光言傳身教就可以讓孩子很自然地喜歡上讀書,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

「我的一個老師,兒子女兒教育的很成功。她說,她女兒從小就學習很自覺,可兒子就是不愛學習。但是,一到晚上,爸爸、媽媽、姐姐都在學習,他自己到客廳溜達了一圈,實在不好意思吵鬧、遊戲,只好也回自己房間書去了……」

最後,這位家長一直在強調孩子對讀書沒什麼興趣,這點從側面烘託了你的家庭沒有很好的讀書氛圍;而孩子一回家就可以玩電腦遊戲,更是從正面說明了這種文化氛圍的確是缺失的。父母若想喚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就必須嚴格限制孩子玩電腦遊戲的時間,並用陪伴和自己的學習行動,去帶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批評孩子不愛讀書之前,請先反思一下自己愛不愛讀書。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

http://weixin.qq.com/r/lER_ZtHEaYwWrZUF9xGG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是每個孩子都愛學習,很多時候是學校的教學方法不是適合每個孩子。


孩子不愛學習,是對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


孩子不好好學習,有70%原因在父母身上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