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中單片機程序是怎麼批量下載的?


謝 @小文文 邀請。

我以前做煤礦井下設備的量產時,就是用他貼出圖片中的燒錄座固定QFP封裝的晶元。不過不是用ISP,而是我們有專用的編程器,一次性給多個PIC單片機燒寫程序。然後有測試工裝進行測試。好像一個月最多也就一二百顆晶元。

據說我們的競爭對手,人家無需燒寫晶元,而是直接把程序發給晶元廠家,燒好測好再給晶元發貨。(所需晶元數量不知,產品規模不知)

後來做列車空調時候,每節車箱兩個控制器,每個控制器兩個ARM晶元,幾十列八編組的動車。其控制器都是焊接好之後用JLINK或ULINK2下載的。這活是外包出去給人做的,從電路板的電裝到檢測到下載程序到出廠檢測到硬體故障檢測維修,一條龍外包了。

============補充的分割線==============

看到 @小文文 的提問,估計有些孩子不懂什麼叫做編程器這古老的東西。

編程器是一個實物,一個硬體設備。例如MPLAB PM3 Universal Device Programmer這個東西。給晶元燒寫程序的設備可以是類似於JLINK的那種Debugger,也可以是專用的高端的In-Circuit Emulator。當然大部分量產所用都是上述鏈接的Programmer(程序都確定了就沒必要使用帶模擬調試功能的Debugger/Emulator了,所以都用上述的專用編程器)。

在以前,有很多晶元代理商或第三方企業做過各種各樣的編程器。甚至有的是通用編程器,號稱PIC/飛思卡爾/各種51系列/各種EEPROM/各種FLASH,甚至部分ARM7的晶元都可以燒寫程序或燒寫數據(只能擦和寫,調試就不行)。當年買不起模擬器的工程師都是買個幾百的通用編程器給各種晶元下程序/數據。而當串列ISP和JTAG興起之後,現在的學電的孩子估計已經很少聽見過「編程器」這玩樣了吧。但規模化的量產還是需要用這個的,因為它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要高於Debugger/Emulator。(上述鏈接的PM3賣5500RMB,而類似jlink的調試器ICD3才賣1300RMB。一個是專門生產用的,一個是研發用的)

只是在Microchip的官網上已經找不到當年我用過的那款Microchip專用編程器。也可能它只是Microchip授權其他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PIC專用編程器,所以我沒找到。記得它是通過USB和PC連接。然後PC上軟體操作燒寫程序。還可以把程序存在編程器上,離線通過其上的按鈕給晶元燒程序。(按Programmer,就開始燒寫,擦完寫完校驗成功後亮綠燈,就可以帶電換下晶元)。


謝不邀。。

我所知道的幾種:

1. Universal Programmer通用燒錄器

這麼個大傢伙,很貴,幾千到幾萬塊,有USB線連到電腦上下載編譯好的機器碼。可以適用於很多類型的晶元,所以叫通用:

看到左邊那個IC插座了嗎?不是直接連在晶元上,而是通過一個Socket,以適應IC的引腳封裝:

2. 專用燒錄器

特定的晶元會有自己的燒錄協議,很多是公開的,於是有廠家專門研髮針對某一類IC的燒錄器,多快好省,非常貼心。比如

STM32系列:

AVR系列:

設計PCB板時預留燒錄介面,板子焊好晶元後直接連接PCB板進行燒錄

3. 遠程燒寫器

某些大品牌公司,比如索尼,為了防止組裝代工廠借生產之際,研(山)究(寨)產線上的高價值產品,定製專用遠程燒寫器,燒程序時,通過加密網路連到總部的技術伺服器

4. 直接燒ROM

某些土豪廠或者量大的廠,由於話語權大,可以在訂貨的時候直接讓IC廠商把Firmware燒進ROM。既減少了自己燒錄的麻(花)煩(銷),又保證了良品率。對於這種懶於動手養尊處優的廠家我只能說:哥,今年還招人不?做個朋友吧!

ps: 個人感覺上述方法適用於少量或中等產量的晶元燒寫,至於那些出貨幾百萬而又沒有定製晶元的消費電子產品廠商,我也很好奇他們是怎麼做的


如圖所示,在工業生產中,一般用多個類似這種IC晶元燒錄座;將貼片晶元放入燒錄座,用ISP方式燒錄。


去年實習,我們硬體部實習生就是一個一個模塊測功率合格否,他們軟體部實習生就是一個一個模塊燒程序。


請問一下 像SIMCOM SIM800這種模組怎麼燒呢?


http://www.opteeq.com

全自動燒錄器,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


我們公司用的stm32,批量下載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


推薦閱讀:

產品原型應該做到什麼程度?
如何看待「使用新產品不撕包裝膜」?
2B 和 2C 產品的需求點有什麼不一樣?
一款社交類產品的用戶是怎樣從零到十萬的?
如何寫好產品分析報告?

TAG:產品 | 單片機 | 工業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