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武術中的馬步於實戰何用?


其實我玩知乎只是想問問題…不怎麼想答問題的…( ̄Д ̄)?但這個問題我不趕緊答了,估計會冒出很多:練筋骨力啊!練功力啊!練出功力怎麼打都行!之類的答案…

所以…(╯°□°)╯︵ ┻━┻

正題

傳統武術,極大多數都是馬步根基成拳的技藝,因馬步根基穩重,且又能在轉換中融合各類技法噼里啪啦…總結就是:啊,好用!

馬步用法很多,變化更多,如斜身扣步埋根,因為馬步形態帶出身體的自然沉墜能力扣步成形即可挫敵重心輔助打擊。又如馬步一紮自身門戶即深,來敵打擊和發力方式都會一定程度受限,而於己又多了應對空間。再如基本變化的弓馬轉換入身闖打,舉個笨打法套子:護著頭往別人身上馬步一撞變弓步架打。這個按著要領練個1000趟,出去隨便打個人,那是妥妥的。

上面說的都是馬步本身的「打」人…然後還有歇步轉換,倒插步轉正身馬之類 配合手法的摔法結合。也有矮檔踹,十字腳法等馬步轉換基礎上的踢法結合…上面怎麼說來著?嗯…就是能在轉換中融合各類技法唄。

啊,你是問馬步能不能打人?看最後一句就行——————能!


弓 仆 馬 虛 歇

五種基本步型,其實就是五個基本架勢,長拳類、少林拳類的基本架勢。

不是寫出來為了好看的,古人也是會總結的。也不是都是笨蛋。總結出來就是有其作用的。

1. 弓步,多出現在對對手進行衝擊時用,比如出拳踢腿時,這是為了形成有效的衝擊力而用的架勢。

2. 仆步,其實也就是所謂的敗式。在形式不利於我時,或是正面對抗抗不過人時,才用仆步式,用於躲閃、讓過對手鋒芒。拳擊的UV閃晃也可以看成是某種敗式的體現。

3. 馬步,提供縱向的穩定支撐力,跟對方發生縱向抗力時比較有用。所以近身後多出現馬步步型,為啥?這時你需要比力氣了,就這麼簡單。

4. 虛步,靈活的變化姿勢。所以少林拳系的戒備式基本都是虛步型。

5. 歇步,扭轉類步型,需要轉身、擰身時提供穩定力的步型,也是偷步時用的。

別這裡有幾個步型看上去有些過時,但是很多格鬥術還在掄王八拳的時代,能總結出這些東西來,不得不說是個提高啊。再說這些步型都是基本功的東西,變化出來的步型,一點也不會落後。


馬步是增加下盤力量,讓下肢更穩,下肢也更有力量移動,南拳里非常注重馬步。因為南拳都是步伐穩健剛猛,空手道也是。馬步並不是打人的,是一種練功方式

附帶本人馬步,哈哈哈! 後面那個沒露臉的就是我

我學生


馬步,是練習步法穩固的好方法之一,也是練大腿力量,一般是兩腳平行,大腿接近水平線,保持一定的時間。

在格鬥中只有自己站穩了,才不會被別人擊倒,這是非常重要的,假設對手打你一拳有十斤力,因為你站得穩,除了受力點,期他部位的肌群會分解一部分力,這樣受力點的肌肉就減少承受對手的打擊力。現在可以做一個試驗,圖下這個低頭動作,用手擊打下自己的額頭,力量會發現被頸部分解一部分了,頭部的衝擊力沒有哪么大了。

圖中這位空姐練詠春動作的頭不是正常動作,可以試下往自己的頭擊打下,力量全部被頭承受了。

持久的站馬步是可以增加力量的,力量的大小有很多因素構成,一、是肌肉的面積,面積越大力量也相對大,二、肌肉的協調,一個動作完成是有許多肌群共同完成,肌肉協調好了,力量就可以變大,三、神經調動肌纖維的能力,肌肉是一根又一根肌纖維組成,當你扎馬步堅持,十分鐘使用了九十根肌纖維,再苦堅持十分鐘,最後的十根肌纖維不得不調動起來支持身體的穩定,這就是為什麼常說最後十下才是最寶貴的。


其它民族的武術我不敢斷言,但是中國武術是世界上比較另類的一支。因為它是騎兵武術糅合進步兵武術的一大類武術。

小時候我練習武術很不理解為什麼第一項就是練習馬步。

後來看書多了,才明白中原民族被馬背民族禍害的太慘了,深刻地把馬上武術和地上武術統一起來學習了。而中國武術的源頭,印度武術就沒見到這種馬步基本功傳統,人家要麼騎大象,要麼在地上。騎大象練馬步沒用,反正你也夾不住大象,大象多寬啊。人都在象轎里坐著。而蒙古匈奴等民族重視弓箭,執械格鬥的武術沒發展起來,而哥薩克這種近代騎兵重視彎刀格鬥和槍法,也沒有發展起來長桿的馬上武器。別的如薩珊波斯的騎兵或波蘭翼騎兵或近代歐洲的槍騎兵,也沒有經歷夠長的馬上馬下格鬥技術的整合,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比如太極拳,起源於騎兵揮舞馬上長桿大刀長槍的動作,要求全身發力,沉腰下坐夾緊馬腹,太極的很多動作看似莫名其妙,但是你要是想像他雙手在運轉長柄大刀就很形象了。

而西方騎兵在馬上就是馬上格鬥動作,到地上就是步兵格鬥動作,截然分開的。

中國武術比西方傳統格鬥術複雜精巧高明的多,但是,一個東西過於精妙就會走向一個不利,就是反直覺性。

西方拳擊或使用長劍佩刀格鬥的動作,你一看就知道他要幹什麼,但是中國武術很多動作,單獨對著空氣做動作,你看不出它在實戰中能起到什麼作用,這就使得中國武術的習練和精深變得需要更多時間,這就反過來制約了它的傳播。

漢字漢語和英語一對比,也能發現我們文武兩方面都遇到傳播難題。我們自己人若得不到高水平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勤奮習練,都難以把自己的文武文化學習的差不多,何況其它國家的人。


馬步是訓練手段。跟深蹲一樣!不是格鬥技術!深蹲用於實戰如何?


大樹你推不倒,因為根扎的深,為了讓你重心下沉,如樹般牢固,故要求馬步。力發於腳下,根扎的越深重心越低(我指的是練舊後整個身體的重心,不是你馬步蹲的低),力臂越長,力越大,相當於杠杠,所以基於防守與進攻,都要蹲馬步,關於變化就是另一碼事了,人站都站不穩,變的越快,都是假把式,一挨即倒。


馬步主要是練習身體的整體素質、協調、力量等,為實戰的步型步法打基礎。它是一種鍛煉法不是打法。


我就列幾點:1.增強下盤的穩定性;2.逐漸提升腿部力量;3.建立一個實戰近身後穩定的架構(能用出來的人太少了),同時又富於變化(不變是挨打);4.增加耐力

PS:第三點是馬步的重要核心之一,若能做到,近身後可做到上、中、下三盤連擊,難度你懂的。作為永遠的學徒,當不自大、自閉、自卑,勇於學向不同的人學習、交流。我輩努力,共勉


總不能因為槍有用,就說造槍沒有用吧!馬步這些都是打基礎啊!


馬步就是實戰步!

用於實戰的馬步是「活步」!

活步的應用要結合「近身埋跟」等技巧!

具體用法可以參考霍氏八極拳「馬步跨打」!

一說學武術都會想到蹲馬步,怎麼可能只是「練力量」「絆不到」神馬的......


別人絆不倒 出腿穩有力 要想橋上猛 腰馬要合一


馬步為的是強健下盤,是練習各種技法的基礎,實戰中扎馬步屬於腦殘行為。


武術溯源大多起于軍中,馬步是練習騎馬用的,古代馬匹堪比高檔車,資源有限,所以就先模仿雙腳踏馬蹬的姿勢,平日多鍛煉騎馬需要的特殊腳力,減少馬上所需練習時間,是一種練功法門。

後來發現馬步對步兵也很有用,下盤穩了,步兵陣形不易被衝垮,就更普及了。

相似的如抖大槍,模擬了馬戰使兵器,要使好長長的杆子,身體無一處不要求協調同時發力,鍛煉了很多平日鍛煉不到的微肌肉群,這樣長久練習下來,發現空手出拳因為全身協調性好,出拳威力大增,於是抖大槍變為練拳秘法。

誠然馬步有很多好處,但在我看來很多人把其地位拔得過高了,練得也過多了,過猶不及。就說步法,武術相對現代格鬥的步法,雖穩固但不靈活,不是步法不好,在古代地面不平,沙石多,用現代的墊步、滑步很可能就自己摔倒,但當代在擂台或大多場合中,現代步法就更快速有效。李小龍的哲學「功夫如水」,就是這道理。

另外說明,原始的武術都是殺人技,對於統治者來說,和平時期是需要對這種「不利於社會」的技藝進行打壓的或控制的。


馬步的重點在於步

「一膽二力三功夫」,可見力的重要性。但是功夫要求的力並不是死力,是要隨時變化的勁。

師從比較正規的武人基本都試過馬步是「死馬」而挨罵。馬步只是個練功的方法,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是加強下肢核心肌群的強度。這在武術上非常重要!核心肌群的強度直接影響步法和身法。用自己做個粟子,在短兵對抗上,以前不重視下肢訓練,很多技巧招式我知道啊就是做不了啊,該進的時候進不了啊,退的時候就是退不了啊 於是往往慢半拍,然後就中招了!

自此以後,加強鍛煉,深蹲、馬步堅持不懈,自此精進~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才怪)(▼皿▼#)反正是越來越好了。

但是很多練得不好,不走心,拜錯師的,往往不小心就練成死馬!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硬橋硬馬,還跑來踢館,對於這種人,我一般送他一記正踢,就沒有然後了。

然後就是,師父讓你練馬步是基礎,練好了才能精修下一步的變化,各種步法身法,你說馬步沒用?不練,你試試能不能練下一步的?保證被你師兄教做人


那就是練你大腿的東西


看前面的答案提到了太極如掄大刀,我有點個人看法。太極追求舉重若輕的層次,我覺得掄大鎚比較貼合,視覺上看似緩慢的運轉中實際上調動著全身的肌肉,讓力量不斷地傳遞,不發力則已,發力則力貫千鈞,這符合大鎚一擊即破一擊致命的用法。當然養生太極悟不到這一層,只是個拳架子而沒有殺傷力,就當是拉伸肌肉鍛煉身體罷了。健身運動里的大肌霸,真正能做到上述要求的也非常少,我看過很多視頻、資料,都是只注重強調孤立的局部發力刺激肌肉生長塑形。所以我分析古時候使大鎚的牛人,無一不是有著絕對強悍的核心力量,當然李元霸就只能用天賦異稟來解釋,都逆天了。最後總結,想真正學好太極並用於實戰,馬步絕對是強化核心肌群的還算比較貼合的土辦法,畢竟是靜力訓練,和現如今流行的平板支撐類似,通過呼吸的調整可以增強對肌肉特別是大肌肉群(臀、腿、腰腹)的控制力,但肯定的是不舉鐵沒有一定的力量基礎,那一定是假太極或者花式太極whatever。歡迎批評指正,以上。


一個人如果長時間扎馬步的話,那麼,他的腳步會非常「死」,不夠靈活,實戰中步伐是極其重要的,古語曰,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應該懂了吧!


有看過一種說法,扎馬步最開始是為了練習馬上作戰。馬步練得能夠力從地起,上了馬就能更好地借馬力作戰。


推薦閱讀:

李小龍為什麼沒有參加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比賽,比如,全美空手道大賽?
習武之人要看筋骨,這個筋骨指的什麼?
有哪些硬派武俠小說作家借用小說方式體現武術練習的步驟和法門?
楊露禪和孫祿堂哪個功夫更高?
形意拳崩拳的後腿趟泥步具體的細節要求是什麼?

TAG: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