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古代這些千古一帝遠至秦皇漢武近至康熙,幾乎每位都會在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上事件頻發?
秦皇 漢武 唐宗 宋祖 成吉思汗 武則天等
專制政權最可怕的時候就是繼承危機。古今共有,中外亦然。你憑本事打來的天下,你兒子有守得住的本事嗎?有守得住的本事的是你兒子嗎?回答不好這兩個問題,危機必然爆發。
君主專制政體下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就是一個悖論。一方面,因為君主作為國家元首同時卻又掌握執政的大權,所以他/她的繼承人必須要是一個精明強幹的人。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應該採取競爭擇優而立的方法。但另一方面,皇位的繼承必須保證平穩,少出亂子。所以如果鼓勵競爭,必然會導致統治階級內部產生內鬥,一旦內鬥失控就會引發全國性的混亂,造成王朝的更迭。所以嫡長子繼承製作為一種普遍的皇位繼承製度在中國大多數封建王朝被確立了下來,因為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按照嫡庶長幼確定繼承人,也就是說,你當不了太子因為你生得比你哥晚,非常公平。但嫡長子繼承製並不能保證皇位繼承人一定是最優秀的。所以這個悖論之所以會存在就因為中國的皇帝既是國家元首,又親裁大權,不肯將權柄下移,跟是不是千古一帝沒有必然的聯繫。
舉個例子。晉武帝登基後,嫡長子夭折,嫡次子司馬衷作為實際上的嫡長子理應繼承皇位。但所有人都知道司馬衷愚蠢不堪,於是朝中就出現了擁立晉武帝弟弟的齊王派。晉武帝當然不想把皇位傳給弟弟,於是就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越過司馬衷,立他的同母弟弟秦王司馬柬為皇太子。豈料這個方案遭到了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的反對。按理說,司馬衷和司馬柬同為楊皇后的兒子,立誰都影響不到楊皇后的地位,那麼楊皇后為什麼要反對呢?楊皇后說,立太子不因賢愚而以嫡庶長幼,這是個基本原則。一旦廢司馬衷而立司馬柬,就表明這個原則可以被打破,表明太子不以嫡庶長幼而以賢愚而定。這樣的話,今日可以以太子愚鈍廢黜司馬衷立司馬柬,明日也可以以司馬柬愚鈍廢黜司馬柬而立齊王。這一番話雖有私心,卻道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選擇皇位繼承人必須要將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降低到最低點。這樣一來,嫡長子繼承製便是最合理的制度。
後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了,齊王被貶最後鬱鬱而終,傻子司馬衷即位為晉惠帝。晉武帝臨終前擔心兒子無法統治國家,給他安排了輔政大臣。這個安排反映了嫡長子繼承製優於擇優而立的另一個原因。嫡長子繼承製最起碼可以保證皇位更迭的平穩,即使太子愚鈍,選擇賢明忠誠的大臣,再加上適當的制衡,便能保證天下的安定。於是晉武帝在中央安排了兩個輔政大臣:宗室汝南王、外戚楊駿,在地方安排了一堆宗室王爺鎮守重鎮,形成了外戚與宗室相互制衡的格局。但晉武帝的苦心還是很快就灰飛煙滅了。楊駿、汝南王先後斃命,而後愍懷太子、賈皇后,加上一堆宗室王爺都被裹挾進了一場場鬥爭中。起初這些鬥爭還只是局限於首都的政變,後來就演變成了全國範圍內的內戰。最後,西晉在八王之亂中走向滅亡。
其實之所以晉武帝的安排無法實現就因為中國的皇帝既是國家元首又要親裁大權,這就對皇位繼承人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這是嫡長子繼承製無法保證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皇位爭鬥的例子,其實就是在立嫡長和立賢之間徘徊的結果。但徘徊來徘徊去很多王朝還是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因為這個制度最穩定。至於如何彌補這個制度的缺陷,如清朝加強皇子教育,如明朝利用宦官制衡外朝,歷代君主有很多方法。但一個總體的趨勢是,王朝開國的幾位君主比較英明神武,後來的皇帝大多資質平庸,因為嫡長子繼承製無法保證繼承人的資質。但在文官系統發達的宋明清,即使很弱的皇帝也一般不會被權臣篡位,因為文官制度的制衡降低了曹操那種權臣出現的幾率。
像題主說的這幾位千古一帝,他們的皇位繼承發生問題,多少都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有的原因也可以和專制制度的特徵聯繫起來。因為不是對所有人都熟悉,所以只挑幾個自己熟悉的。
漢武帝:我覺得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太自信最後玩脫了。他並不想廢太子,但他晚年為了監視群臣重用了奸臣江充,又因為衛青霍去病的去世和衛皇后的失寵而使得李廣利、鉤弋夫人可以脫穎而出。漢武帝自以為局勢在自己控制之中,卻沒算到江充可以狂妄到要陷害太子的地步,也沒想到仁弱的太子可以發兵與自己對抗。當然,巫蠱之禍也暴露了西漢皇位繼承製度的一個弱點,那就是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嫡長子繼承製之所以平穩,是因為皇后和妃嬪的地位是不能輕易更改的,否則如果皇后可以隨意廢立,嫡長子也會隨意變化。但西漢很多皇后因失寵、無子而被廢,很多嬪妃因得寵、有子而被立,皇后的隨意廢立意味著太子也可以隨意更改。再加上西漢有重用外戚的傳統,外戚的力量摻和進來,自然就一團糟了。
唐太宗:李承乾的荒唐、李泰的心機深沉自然是導致唐太宗時期皇位繼承風波的直接原因,似乎也可以歸結到嫡長子繼承製無法確保太子的資質這個問題上。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北朝、隋、唐前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世族時代。在北魏河陰之變之後我們看到,很多以家族為單位的軍事集團崛起了,最著名的就是關隴集團。這些家族大多讓長子留在後方坐鎮,次子衝鋒殺敵,如隋文帝如此安排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如唐高祖如此安排李建成和李世民。所以不約而同地,次子楊廣和李世民都因軍功倨傲,害死了大哥,篡奪了皇位。所以李泰也有樣學樣,想廢黜大哥。我覺得唐太宗當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就因為他最後把李承乾和李泰一起廢黜了,因為他想要結束玄武門之變的歷史,他想要通過這兩個兒子的下場告誡所有人,皇位不是可以謀奪的,而是要依靠嫡長子繼承製傳承的。
武則天:武則天的問題在於,她無法調和女人身份和父系社會的天然矛盾。以狄仁傑為代表的一批大臣能接受她當女皇是因為她是李家的媳婦,百年之後還會把江山傳給兒子。所以狄仁傑一直奉行的原則就是,在女皇活著的時候不能折騰什麼暗殺叛亂這種事,同時確保女皇自己不折騰,等到老太婆一死,兵不血刃地完成復辟大業。如果武則天一意孤行,非要把皇位傳給她的侄子,首先要殺光自己的兒子和李家人。但即使這樣,武家人在她死後連京城都控制不了,天下必然群雄並起,因為她在挑戰父系社會的底線。事實上,武則天在登基後為武氏先祖立七廟之後,同時又為唐高祖、太宗、高宗立享德廟,她宣稱自己的政權既來自於父親已有天命,又來自於唐朝三帝。這樣混亂的解釋暴露了武周政權無法與父系社會倫理相融的致命缺陷。但是武則天後來的安排還是為她死後接連不斷的政變埋下了伏筆。李武兩家的鬥爭暴露了封建社會中宗室與外戚不可調和的矛盾。李旦、李隆基對皇位正統的覬覦,是兄弟相繼產生的皇位統系混亂的必然結果。(答歷史類問題必政治敏感也醉了,看看這樣行不行)
一、繼承人派系和功臣系的關係先看看比較穩定的大一統時代開國皇帝的繼承人問題。
漢高祖-漢惠帝(與呂后之子),性格較為軟弱,在位七年,之後兩個兒子繼位(前後少帝),呂后死後,周勃陳平廢后少帝,迎立代王即文帝。唐太祖,立長子李建成,後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大哥為太宗。明太祖,立長子朱標,死,立嫡長孫朱允炆,後靖難,四子燕王朱棣登基為成宗。簡而言之,繼承人系擺不平功臣系。
高祖晚年,英布反,高祖病重想派太子領兵平叛,太子一系表示將領皆高祖故舊且英布應用,令太子平叛無異於羊入虎口,且時高祖有另立戚夫人子劉如意之心,呂后入勸方止。此事或可見太子於功臣們的生疏。
高祖病逝,劉盈繼位,實呂后專權,後大封諸呂。呂后死後,周勃陳平即廢后少帝立代王,乃是功臣系與皇系對外戚的聯合行動。及至陳平死周勃入獄,漢初功臣系勢力基本得以控制。李建成當時為太子,常駐宮內,基本為文官代表,而李世民早年征戰,身邊聚集了尉遲恭長孫無忌等一系列武將功臣。最後玄武門,李世民為太宗。
而明太祖朱元璋實際上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生前已經做了大量努力,即誅殺功臣名將,所謂拔荊棘刺也。然而朱棣自己本身就是優秀將領,靖難而為成祖。
太祖們所選定的繼承人一系往往都不能順利傳位,因開國時功臣系勢力尚龐大,且剛開國時需要優秀將領,因為邊疆、內亂等種種問題,所以需保留。而所指定的繼承人可能因為坐鎮宮內等原因而與打天下的功臣們關係生疏。因此一旦繼承人無法擺平各系關係很可能最終被取而代之。事實上,繼承人問題現在也沒解決。
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為什麼偉人的屎是臭的一樣。
現在解決繼承人問題的方式,只是對屎噴香水,不讓他熏到人而已。
不光國家的繼承人問題,
稍微大一點的組織,
也一樣。
選擇繼承人沒有確定的保證有效的辦法,
有也是玄學。
不要跟我說民主,
使用投票手段,恰恰證明沒有更好的更科學的辦法。
目前對比全世界包括國家和大公司在內的人類大型組織,
只有中國這種大量重點培養、層層選拔、元老院確定、投票授權的方式還算靠譜。
你馬上打天下 下馬治天下 斗的過官僚 打的過軍閥 你怎麼瞅自己一堆生於深宮中 長於婦人手的兒子們 再看看窮凶極惡的官僚豪右 嘖 腦殼疼
所謂「千古一帝」,最基礎的條件是活得足夠長,活得夠長,才有機會建立功勛,完成偉業。或者即便不能完成偉業,活得夠長,任內沒出什麼大事,也能混個「盛世」的美名。皇帝活得長,就意味著兒子多,兒子的媽也多,年長的兒子往往已經成年涉及了政治事務,並擁有了自己的政治班底和力量。一定會出事的。所有活得長的皇帝在繼承人人選上都有這個問題,無論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暴君……——另外,武皇帝的問題是女帝和男權繼承社會的天生矛盾,這個是特例。雖然她活得不長的話她也當不了皇帝。然後,宋太祖的繼承人其實沒有問題,他就是鐵了心要傳弟的。但是他弟弟的繼承人人選出了問題(太宗活得長),並且最終把太祖傳太宗這事也弄得亂七八糟的……
某朝選擇接班人不也是一樣嗎?別釣魚,我說的是蘇聯,列寧實際上沒有明確,斯大林選擇的馬林科夫被赫魯曉夫推翻,赫魯曉夫被勃列日涅夫推翻,然後就進入老人政治副本,最後終於戈爾巴喬夫。
事實上,繼承人出現問題是常態,繼承人順利即位才是例外。
拋開各種學說的洗腦,人性自私的本質就逼迫大家問出一個問題:諾大的天下,憑啥因為你爸是皇帝你就理所當然的是皇帝?憑啥?想@下題主 但是沒搜到你 謝謝你的邀請但我才疏學淺 沒法從體制和大格局是分析就從生活里找 一個普通家庭到老人立遺囑的時候都動不動你多我少的打的家破人亡六親不認 何況帝王 更何況皇上也不能把國家分成好多部分 只能給一個兒子皇上那麼多子女 也不想現在家庭這樣每天生活在一起 感情不深 很可能一個皇子因一個錯誤就徹底失去所有機會 哪像現在這樣孩子動不動和父母吵嘴 父母還會一如既往的愛皇上要冷酷的從自己的兒子里選拔最聰明最優秀的一個皇子們要冷酷的和兄弟們競爭 拉攏人才 積攢政治資本 甚至要搞個暗殺兵變什麼的
能他媽不出問題嗎?
權力的爭奪不止在兄弟之間還有父子之間,自己不想那麼做,但是身後的利益集團不行啊!得吃肉喝湯啊!
天之子的權力交接,原則上可以掌控每一個人的生活,想想有多少人會想擁有那份主宰世間命運的感覺!
這些帝王能千古,因為他們搞了大事情。他們解決了舊矛盾,也引入了新矛盾。
各位帝王年輕力勝的時候,憑藉自身積累的威勢,足夠壓制矛盾中另一派的活動。他們人老氣衰之後,勢力也很強大反對派則打擊與帝王政見相同的皇子,扶持與自己政見相同的皇子。秦皇漢武和康熙死的時候,社會矛盾都非常大。
是巨大的社會矛盾導致了激烈的政治鬥爭。我是老兒將死,崩塌不了幾天,顧潛心修行,一心只希望今世斷氣之前,修點善根,掙點福報,以求來世過的好點,不再落入今世之荒唐境界。我無心無願,說的話自然不在抱有世俗的成見。
師兄對古羅馬共和國體系,有過深入研究否?每個民族,都有自己選擇領袖的成功之道,無關乎正確與否,都在於這是民族文化傳統與共業的為主要決定因素。
阿迦陀 (作者)38 分鐘前
都有各自的成功之道,
和我說的還沒找到最好的辦法。
是一個意思。
無常為常。
爵士貓回復阿迦陀 (作者)剛剛
不是無常了,是歷史的必然,業力的必然。放在宇宙歷史來說,是無常。放在民族與國家的環境來說,就是必然。歐洲的民主選舉制度,是歐美人業力的必然,歷史的必然。讀讀英國歷史,若曼底人登入英國的時候,國王就受制於貴族民主制度的控制。所以英國以後有大憲章,也是業力與傳統的必然。
1066年,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打敗了哈羅德二世,成為英格蘭國王。
威廉於1066年領導一支由諾曼人、布列塔尼人、佛蘭芒人和法國人(來自巴黎和法蘭西島)組成的軍隊入侵了英格蘭,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戰勝了哈羅德二世的英國軍隊,並鎮壓了英國人隨後的反抗,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征服。在他統治時期,將諾曼-法蘭西文化帶到英格蘭,對後來的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產生了影響。
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積的大小,提供一定數目的騎兵,並親自率領他們為國王作戰。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給下級,也要求他們提供騎兵。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國貴族進行統治。在統治機構、法律上仍沿用英王舊制。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同年還進行了全國範圍的土地調查。
諾曼征服前,英國社會的政治制度是貴族民主制,國王和賢人會議共同實行統治。國王雖然把一些政治權利下放給了教俗貴族,但不普遍。當時也曾出現過國王的賜地,但這種賜地是無條件的或者僅以服軍役為條件,沒有建立起國王與受地者之間的君臣關係。只有在諾曼征服後,國王成為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通過土地分封,建立了完備的封建君臣制度,從而使英國最終建立了具有上述兩大特點的封建政治制度。
我們分析了諾曼征服前英國封建化的過程。可以看出, 從整個社會來看, 一個擁有大地產的封建統治階級已經形成, 在封建領地內, 領主與依附者之間形成了剝削與被剝削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但是從社會上層看, 國王還未轉化成封建專制君主, 國王與賢人會議共同治理國家, 其政治制度還具有某些民主色彩。其次, 統治階級內部還未產生封建等級, 國王與貴族還未構成封建君臣關係。
諾曼征服導致的最直接可見的變化就是王權的興起和封建制度的完備。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封建 制度在盎格魯- 撒克遜時期的英格蘭已經萌生。在盎格魯- 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的過程中,國王常常把掠奪來的土地封賜給自己的親兵哥塞特。 土地私有的形式稱作「特許保有地」或冊地。此種封地在基督教傳入後,採用了羅馬的文書冊封方式,所以被稱作「文書地」。受封人對文書地享有完整且充分的所有權,可以將文書地轉讓、出賣或者贈與他人,或者再進行二次分封。現存最早的麥西亞王國在672 /674年的一份賜地文書上寫道:「從今天起,我把我的賜予權、承認權、轉交權和指派權給予你們。」英國史學家梅特蘭認為,文書地的冊封「與其說是賜地,毋寧說是一種政治權力,賜的不是一種所有權,而是一種特權」。 可見,在11世紀諾曼征服以前,封建土地制度已經在英格蘭萌生。
諾曼征服是英國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它為600年來盎格魯薩克森封建制度的發展做了一個總結,又開創了英國封建制度全盛時期的新時代、新局面,從諾曼征服到亨利二世統治結束近一個半世紀,英國封建制度從基礎到上層建築全面建立,到13世紀達到極盛。
諾曼征服為英格蘭帶了了強大的王權,在強大王權的作用下,威廉一世沒收了所有公開反叛者的土地,除了將一部分土地留作己用外,將其他土地作為「戰利品」分封給追隨他的諾曼貴族及軍事隨從。沒有參與反抗的英吉利人仍保留原有的土地,但必須承認自己的土地是從征服者威廉那裡得來的,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尊奉威廉為最高領主。由此,威廉實際上成為了英格蘭最高土地的所有者。比較法學家K·茨威格特曾這樣評價道:「威廉一世及其後繼者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一種等級森嚴、整齊劃一和組織結構比較簡單的封建制度,國王是最高的封建領主。」據統計,直接領受國王封地者稱作國王的直屬封臣,共1400餘人。領地較大、年收入100磅以上者約180人,稱作男爵。其中有12人是威廉一世的親屬或最受威廉寵愛的諾曼大貴族,他們共佔全國1 /4的土地。男爵們分別向國王提供一定數量的騎士義務,大男爵提供40 - 60名,中小男爵提供10 - 40名,其餘的1200人是騎士,只領有一塊采邑,只承擔一名騎士義務。 教會同樣承擔騎士義務,高級教士全都成為威廉的直屬封臣。佔地教多的坎特伯雷主教、林肯主教、溫切斯特主教、伍斯特修道院院長分別承擔60名騎士,領地較少的拉姆齊修道院院長只承擔4名騎士。
當土地分封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時,由此產生了國王是全部土地所有者的觀念,這進而成為不久之後英格蘭「末日審判」的起點和成果。自1085 年聖誕節後兩年時間裡,威廉開始了所謂「末日審判」的調查,調查的內容涉及到每戶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人口是農奴抑或自由人,耕地是農奴份地還是自由土地;調查財產項目繁多,從不動產土地、房屋到動產耕牛、豬羊,甚至鵝鴨、餐碗都在調查之列,以上均需一一登記在冊,使人有如末世來臨之感,最後將調查結果稱之為《末日審判書》。緊接著,威廉於1086年8月1日在索爾茲伯里召開誓忠會,要求所有等級的領主參加。大多數封建主到會,向威廉王宣誓效忠, 達成了「索爾茲伯里誓約」。英國學者布勒德在《英國憲政史譚》描述說:「無論如何,自1086年以後,所有佃戶,不問其所領之土地系直接得之於王者,或間接得之於貴族地主者,其對於王均屬直接之人民。姑無論其間接屬之於貴族地主也,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也。」即國王的直屬封臣再分封土地時,次一級封臣除宣誓:「因為須有您的土地,我將效忠於您」外,還必須附加一句:「除效忠國王之外」。因此,在英格蘭國王是名符其實的最高統治者,所有封建土地持有者都是國王的封臣。
世襲家天下無解。社會發展水平低的民主選舉也搞不定。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個皇帝,一個毛病。
分析下來,實在太長。
我就不分析了吧。
首先其實所有皇帝的繼承問題都可能造成問題。這些有名的皇帝只是因為我們了解的更多所以更有名一些。在整個封建社會選擇繼承人都是個問題。即使選擇了優秀的繼承人,還有可能與現任皇帝產生矛盾,這些皇帝大多在位時間長,繼承人立得早,這樣天然在太子一邊會形成不小的勢力。而這些皇帝的權利慾望不能容忍於是就產生矛盾。如果太子表現太差,這些皇帝肯定又看不上這些太子。所以容易產生矛盾。
怎麼說呢,專制情況下因為利益代表的轉移,引起的動蕩並不局限於帝王以及繼承者個人。而是整個上層利益團體的更替以及暗鬥。比如你說的這一系列帝王身死後短期混亂、甚至會有違背帝王遺志的時候。ps:其實任何皇權更替時候都有這個潛藏危險,並不僅限於這些「知名」帝王。
建議去玩一玩十字軍之王,你會對繼承問題有個直觀的認識。
可能只是你覺得吧,繼承人問題上出事不需要千古大帝,也不是所有名帝繼承人都會出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