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自行車行業還有春天嗎?

國內自行車行業正面臨巨大挑戰,但是春天已經來了,重新成為世界最大自行車王國的春天正在到來。

理由如下:

1、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解決中國乃至世界愈演愈烈的現代城市病(堵車和尾氣污染)方面方興未艾,從Mobike和ofo紛紛出海,拓展在歐洲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這是第一次中國的自行車帶著領先的理念普及到西方發達國家。對於抓住這個機會的零配件商製造商來說,是個莫大的機會。

2、共享單車大大增加了短途通勤的騎行人數,所以對於中國整體的騎行人數來說,肯定是大大拉高了的。當然,我明白,題主想問的是真正熱愛騎行的人。對,龐大的共享單車出行基數,就必定存在一定必定通過共享單車進化真正熱愛騎行的。不管他/她是不是有自行車,都可以有車騎,這實在大大引燃了大眾的騎行熱情。所以,中國的騎行市場毫無疑問正在再次崛起。

3、對於真心喜歡騎行的人來說,中國目前有三個方面的利好。

3.1 共享單車助推了中國城市自行車停車位的逐步規範和擴容,同時也必定組長自行車道的重要性增加,這將提高騎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2 共享單車還加速淘汰了更多的自行車廠倒閉,進行了毫不留情摧古拉朽的去產能。倒逼更多自行車廠向特種自行車(少兒等)和專業自行車(山地、公路等)方向轉型,所以未來中國市場將出現一波自行車的升級潮,也就意味著未來騎行愛好者有更多的高性價比選擇,有更多的高品質自行車;

3.3 環法、環西、環意等高等級自行車賽事轉播權的引進,將進一步吸引更多了人成為自行車愛好者。先進的技術、保障方式、組織方式等將協力迎來中國的自行車的黃金時代,就像當前的馬拉松賽事一樣蓬勃發展起來。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唉,當年喜歡騎行又沒錢,就買了輛二手坦克達,每天陪我通勤,周末假日還在周邊老年騎游。後來攢點錢還換了太陽圈和久裕花鼓的輪組、615的剎車和370變速,把橫把立也換了燕把和短把,成天幻想成為公路黨。

無奈大四的時候想把它出手了,那時共享單車正火熱,發現根本就不好賣了。好的單車還可以賣給愛好者,拿去乾乾活兒;太便宜賣給別人通勤又捨不得。

現在把好配件全部換下來了,偶爾周末出去晒晒太陽,算是繁忙工作生活中的一點消遣吧。


想從國內自行車行業來聊一下。

國內自行車行業還有春天嗎?相對而言,對一些小工廠,小作坊而言,沒有,只會在嚴冬中苦苦堅持;對一些產業化,規模化的中大型自 行車工廠而言,春天還在遠處,但還沒有到如沐春風的時候。

2017年國家出重拳,動真格(往年只是做做樣子?)對自行車產業中涉及諸如:污染,無照經營,落後產能的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 非常多的小企業,小作坊都被拆除,關停,有一些得到消息的小作坊,都跑去河北省管理相對寬鬆的地方重新建廠發展,目前河北平鄉的 發展,將逐漸代替天津,成為北方自行車,童車生產的新集中區,但是產品質量,停留在天津5-10年前(片面而言),就像當初天津承接 南方市場,成為較差與南方的自行車生產集中區。

回答本話題,以往正規的自行車企業一直被無照經營的小企業,小作坊打壓,沒錯,正規企業被無照企業打壓!!!正規企業被無照企業 打壓!!!正規企業被無照企業打壓!!!正規企業對自行車零配件的採購,產品質量,組裝工藝,烤漆工藝等等都有相對嚴格的把控, 小企業呢?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什麼便宜用什麼。

小作坊的生產思路

鐵車架:含碳量11A,13A?不存在的,車架厚度1.2mm?不存在的,有良心的做到1.0,膽大的做到0.8。

鋁合金車架:正規6061鋁?不存在的,經T4(消除焊介面內應力,防止焊口斷裂),T6(硬度處理)熱處理?花那冤枉錢?鍛造的?型村 的?壓鑄的?統統能省則省,凡是以最便宜為優先順序。

減震前叉:兩天時間內做十萬次減震測試?那多麻煩?組裝完就可以用了。

本人不是技術出身,簡單舉幾個例子,有錯誤希望幫忙指出,自行車上每個零件,都能單獨拿出來聊,就不一一贅述了。

結果造成什麼結果?消費者在購買時會覺得某某經銷商銷售的仿捷才200多元,你這憑什麼賣400元?長得都一樣哎。一台鋁合金21s山地車 (全部國產高仿變速器,指撥,前後撥全套成本30元)人家才賣400元哎,你這要賣800多元?(正品EF500指撥,一套58元左右;全套禧瑪 諾前後撥,成本不算),什麼?你進價就要400元?我不信,我看長得都一樣。

自行車行業,錯綜複雜。

社會問題:①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極低,②消費者的購買力差,③消費者對自行車的消費態度。

展開第三點來聊,大多數消費者對自行車的態度,還都停留在代步使用階段,其中以初中,高中學生為消費主力,(在加上最近幾年國內 電動車自行車的迅猛發展,對自行車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如果各位生活在二線,三線城市,或者一些小縣城,會清楚的看到,馬路上 幾乎全部是電動自行車,自行車以學生為主,或者一些經濟能力比較差,年紀較大的人才會選擇自行車代步。自行車帶給人生活上的改變 ,在這裡根本說不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濟層面:落後產業,污染企業,zf真的不知道嗎?有一些zf大樓都建在開發區周邊,開發區裡面及周邊,那麼多的污染,落後企業zf不 知道嗎? 這個不用過分解釋,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拆了,工人失去工作,zf失去稅收,引導小作坊正規化,他們將統統倒閉,不能說zf 不作為,只能說現在還處於特殊的社會發展階段。

產業層面:南方自行車企業學習台灣,北方自行車產業學習南方,河北自行車產業學習天津。這個如果展開說,內容就太多了,有部分正 規的自行車企業,最近幾年才剛剛開始摸索著組建自己的研發中心,市場調研部門,以往都是抄襲,抄襲誰?說句不好聽的話,整個大陸 自行車行業,全部在抄襲台灣,當然最近幾年有所好轉,這個有所好轉還只是一種自我安慰,但是還處於「沒法看」的階段,根本上不了 檯面,大陸自行車品牌不計其數,真正可以豎大拇指的有誰?xds,ucc等等,太少了(有人說,烈風,抱歉,烈風不是一個真正的自行車 品牌,是凱路仕集團為了業績做給投資人看的,一直在賠錢)

先寫到這,都是一些牢騷,沒幹貨。


我只是一個參與者,沒資格談行業(我的職業二手車平台的233),但是就我體會到的我也談談看法。

整個行業的話很亂,一壇散沙。

運氣好的,碰到好的店好的技師,啥都不會都可以衣食無憂。

運氣不好的,就像其他回答說的,配件翻倍賣給你都很正常的。

國內量最大的品牌大家也是知道的,這個管理模式很原始,也沒有要改變的意思。所以國內的大環境就是這樣各自為戰的。

但你要說需求,那還是有的。我泡在店裡半天一天的也有,旺季出車速度也是比較驚人的(上海市區某個低端不錯的捷安特)。 一天里山地、通勤車、電瓶車賣出去六七台。有些上萬的公路車,客人進來沒幾分鐘就付錢的也遇到過。這是我在相對位置比較好加上季節比較旺的時候,店裡體會到的。

跑個題再說用車環境。中國可能是全世界自行車運動、自行車通勤體驗最糟糕的國家之一了吧?(我猜的)其實開車也是一樣的,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苦不堪言。相比之下肉包鐵的危險性就更大了。公路車夜騎、通勤的危險性都很大,作為運動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在看上去很安全的地方,騎到30+的時速,隨便一輛沒有燈的逆行外賣車都隱藏著巨大的危險。相對來說,夜跑的危險性相對就小了太多了。

另一個和用車環境相關的是高端車的存放問題。我用公路車通勤的最大的基礎是建立在,兩端都有室內停放的場地。只要有一端不具備,那我基本就不會騎車通勤了。如果不能用公路車通勤,再加上夜騎的危險性,我很難會選擇騎車這樣的方式去運動。如果以後真的成為這樣,基於對於公路車美感的追求,我大概也只有裝車、調車、掛牆來作為愛好了吧。(我被車撞過,索性沒有斷手斷腿,但我對於在開放道路上鍛煉,真的是抱有很高的警惕性甚至質疑)

行業現狀加上用車的現狀,讓大量的需求變得忽隱忽現。你可以說需求就在哪裡,但是你很難去喚醒他。


整個行業都死氣沉沉的,不懂變通。互聯網大潮襲來依舊只有極少部分廠家變通並穩穩搭上了順風車。百年朝陽行業,沒錯,就是你想看到國內自行車蓬勃發展還得等上幾十年。13年強行續了一波命並無軟用,從業四年,從修車的,賣車,到現在自己開店兩年差點。警告後來者,不要從事相關行業。愛好不能當飯吃,可遠觀不可褻玩!本地一家二十年老店去年關門,一家高端車店開了一年關門。剩下三三兩兩死撐不放,外人問到生意如何?笑呵呵的打碎了牙往嘴裡咽!全國範圍不排除有逆勢而上的店鋪,行業整體在走下坡路。不信的去查查行業源頭禧瑪諾這兩年的財報


高票說的很好

能提供滿意服務的線下店會不斷的積累口碑,越走越遠,而只想著靠銷售創造利潤的店,已經不太能存活下去了。

親身經歷,自己買的105套件,給技師a裝的時候,感覺前撥實在難用,每次都得用很大力,後撥也不夠准,心想105果然不行啊………

後來換車架了,還是之前的105套,技師c裝了之後,前撥效率堪比電變,特別順滑,原來真不是喜瑪諾的鍋…………


愛好自行車運動快10年了,本身是電商從業者(非自行車行業)。這一兩年經常和俱樂部的老闆聊這個問題,我覺的不是自行車行業會不會有春天,而是這個行業正在深度變革。

先說民用自行車,共享單車出來後民用自行車斷崖式下跌,這個是有目共賭,沒什麼好聊了。

重點聊運動自行車行業,或者叫專業自行車,我認為傳統車行有這麼幾個痛點:

一、庫存。除了房租、人工以外,車行的大量資金都壓在了庫存上。規模小的幾十萬,規模大的幾百萬。而這些庫存又隨著產品的更新,一直在貶值。

二、無價格優勢。實體車行雖然投了大筆的庫存資金,但這些資金不是進幾個品牌的貨,而是要進幾十上百個品牌的產品,平攤下來沒什麼進貨優勢,或者只能針對性的做幾個品牌。而實體店又不可能不進這麼多產品。我就幫我們俱樂部的老闆在網上進過貨,因為他進貨的價格比網上零售價格還貴幾塊。所以有時候也不是線下車行老闆黑。

三、低周轉率。線下車行銷售範圍有限,一般就是一個城市的部分地區,好點的做個別品牌的省級代理,所以即便不要利潤,出貨量也只有那麼多。而低周轉率必然要提高毛利,也就失去了價格優勢;也加劇了庫存貶值。

而線上的自行車銷售這幾點都是優勢。

一、低庫存或零庫存,有訂單再進貨或廠家代發。

二、專一的品牌、產品銷售帶來進貨優勢,線上的車行其實是越來越專一的,賣套件、賣騎行服、賣長途裝備都是越來越細分,那種綜合類的店鋪也會越來越少。

三、高周轉率,線上只要找到競爭優勢就能帶來高周轉率,說直白點只要你價格有優勢就有人買,只要你不騙人就會有回頭客。帶來的高周轉率就可以降低毛利,提高凈利潤,產生價格優勢。

(太晚了,要睡了)

我認為未來線下自行車車行必定要線上線下結合、經營範圍細分、產品與服務分離、與其他領域合作(跑步、戶外、旅遊等)


廠商們不是特別了解,來說一說車店和玩車氛圍吧

車店現在明顯感覺到的是基本上是在圈買車通勤的人的錢。本地各種省代理開的車店除了嘴功厲害其他保養維修服務簡直辣雞,不存在再次光臨的可能。本地技術好人也好的店目前的狀態是:瀕臨關門,換了房租很便宜的偏僻地區開店,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店主真心愛車這店早就關了。

至於說到玩車氛圍,我認為國內的氛圍都不算特別好(個人認為)公路車因為不涉及所以不談,山地車方面國內有很大的問題,技術類玩家感覺少的不能再少了,多數僅僅燒器材,可能其實上山的次數屈指可數。bmx和大街車這類玩家真的是更少了,稀有動物。

青少年對山地車的認識有偏差,見過17歲碗池道具玩的6的不行的,也見過車都沒有一年去一次山地車公園的回來天天和人吹逼的。

照此發展下去,何來春天


自行車作為業餘愛好,現在年齡層明顯增大,導致逐漸減少年輕人對這項運動的興趣(逼格不再高的意思),非常可悲的是,這類年輕人恰恰是衝動消費的主力,於是陷入一個非常可悲的惡性循環,高端車越來越少,老頭老太越來越多,非貶義,商家生意越來越差,您說,這個生意還可以做嗎?


高端的自行車應該影響不大(大於一萬)

對於低端自行車看到影響巨大(特別兩千這個價位的)

現在自行車店關的確實多,我老家吧,杭州餘杭那裡,一年關了兩家捷安特一家美利達,都沒生意。

但我上海高中邊上開了一家trek旗艦店(去年開的)

已經前幾天我們學校在盧灣體育場開運動會開的,,,邊上就有一家argon18的旗艦店

這也要看地域的呀


共享單車滿足了路人,愛好者在淘寶與朋友圈買稍微高檔點的零件。準備入坑與不想再騎共享單車的人才會去車店,不過現在也有不少人是淘寶入的坑,純路人在淘寶買車子的人還是少數

對於車店,淘寶與朋友圈便宜到喪心病狂的價格。剩下的武器只剩下了服務,以及像是輪胎把帶車鎖車筐這類立馬就要用的東西

對於部分玩家來說,需要有人花很長時間挑一個合腚的坐墊,需要每年幾次的全套飛艇。他們需要最優質的服務,也樂意為服務付費。

至於剛準備入門的愛好者,他們大多數對飛艇沒有認知,他們只需要知道這玩意兒最低多少錢。

自行車本來就是個器材門檻挺高的小眾運動。有塊沒人地兒就能尬舞,有個籃球框子就能投球。像是羽毛球乒乓球這些運動最入門級的器材千百塊就足矣,再想想自行車.. 算了

估計未來三四線城市會有一兩個面向路人的巨頭,一兩個真愛黨做的工作室。飛艇?算了,測屁股的機器買了兩年多了從來沒用過,一直在吃灰

(某三四線城市的自行車從業者,打算轉行)


謝邀

答主 大學狗,來結合目前學校的情況談談自己的感想,個人見解,不喜勿噴,不知道其他大學的情況怎麼樣,反正我們大學 自行車協會一直沒給批下來,但也沒有禁止,所以平時宣傳什麼的也讓,有個私下組織 (就是沒被學校承認,但被學生承認的)算學校騎行 最大的組織了,一共才兩百多號人 並且裡面還有很多已經畢業的了,每次有活動也很少有人參加,群平時活躍的也少。順帶提一下 答主在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人不少。可能有很多人沒有找到組織(這裡指喜歡騎行的),我們學校寢室里是不準放自行車的,每棟公寓下面都有很多的車,並且價值不高,2k ?比例少,並且大多都像很少騎的。我們學校周圍 有兩家實體店 一家捷安特,一家美利達,我是在美利達買的車,因為價值在3k? 被店主拉進了一個 他客戶騎行群,裡面有70號人左右,中老年較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黨較少,這是老闆開了幾年店子3K?買家。去年開始吧 老闆開始兼職賣永久了,最近開始兼職 賣起了 空氣凈化器。。。有很多同學也有心血來潮的時候,大都在網上買的千元車 自己安裝。基本騎個一兩次就爛在宿舍下的不少。再來說說我騎川藏的時候跟途中一個地方的老闆聊天,他是當地人,他說以前最旺的季節,街上跑的車 一天能有千輛級別,現在基本百輛左右,沒有以前多了。

再來談談當下最火的共享單車,由於資本的湧入,給自行車行業帶來了春天,不過雖然給工廠 生廠商 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對於實體 網店來說,卻是不少的衝擊。比如上面我說的那個車店老闆。 現在出去玩基本共享單車,因為自己的車容易丟,結伴出去,很多人也沒車。共享單車有諸多的優點,題主可以去百度,這裡不細說。 不過本人 並不是很看好 共享單車,總感覺贏利點不夠,資本熱度下去,國家對這種模式的規範逐漸完善,最後估計只能像馬雲說的做公益了。並且現在國內共享單車市場也基本飽和了。後期維護,基本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生產線。公共交通一般都是國家主導,回本時間長。這也是我不太看好這個行業的理由之一。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人們對身體健康和精神食糧的需求可能會提高,並且現在也在倡導綠色出行,但由於有共享單車了,所以對題主這個問題 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如果某一天 共享單車還存在 且 淘汰率 過高,可能會帶來一波刺激,但也僅限於生產廠家。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閱歷有限,歡迎大家幫助我提高自己。


剛剛過去的2017算是國產自行車零部件崛起的元年吧。

順泰發布新款的22速公路套件EMPIRE

RTS-邁騰洲際使用順泰套件

國產自行車品牌精靈靈(ELVES)使用順泰套件

小米生態鏈企業騎記使用順泰RX1X11速套件

方遠發布碳纖維輪組c5和c3引起熱議

千里達使用藍圖變速

嗯,願國產的自行車零部件在新的一年裡有更好的發展。


我的車在網上買的XTC,每次去我附近的捷安特專賣店做調整,換個胎。那個老闆天天安利我換鏈條,說用久了要換。我一問多少錢?禧瑪諾的200。算了,我自己網上買找修車師傅換吧。


8kg xc軟尾路過

6年從愛好者到工作室

到改行

不容易

現在賣葡萄酒了


個人認為衰落無可避免。幾年前開始自行車不讓上火車,高鐵了,我認為大大減少了騎車的積極性。城市裡汽車多,尾氣多,不適宜騎車,環境好的地方一般有點距離。要享受騎行,不是不可以,就是太折騰了。ps:本人幾年前騎車去了很多地方,海南島,川藏線……現在已經不怎麼騎車了,家裡放著一台改裝過的摺疊車鋪塵。


連個非機動車道都沒有,你給我九條命,我都不敢騎


迪卡儂有線上線下價格一致,下線服務周到,7天可退換店鋪整齊,我家方圓10公里2家店。

就沒有人說說迪卡儂自行車行嗎? @李晨


答案好多懟實體店的……本來實體店東西都貴大家都知道的事兒嘛,只是前些年還能說一些「網上東西不靠譜」糊弄一下不網購的,但現在年輕人幾個不網購。四線小城市幾個車行,某國產巨頭說自己牛逼,從來不組織活動,賣車子也一副我最牛逼的樣子,車友里口碑超級差。一個DIY店A,後來代理了某美國牌子,好像偶爾也組織活動,但也是有點高冷愛答不理的。另一個DIY店B,之前經常跟著跑,後來我懶了跑的少,再後來老闆買了車之後開始組織自駕遊了……吾等沒車的很無語。

感覺國內自行車狂潮就是08年之後推起來的,現在偶爾也就和家人朋友騎車出去跑跑。但基本上每次出來跑都能遇到有自己跑和幾個人組隊跑的,可能和我出行時間不同吧,那種俱樂部組織的很少遇到。騎行氛圍這東西吧,我身邊騎車的基本都是我帶起來的……也基本不忽悠,出去跑跑拍拍照,空間啊朋友圈一發,時間久了自然就有人加入。


謝邀

我大概12年13年開始玩車,中間加入了本地的一個俱樂部,也和俱樂部老闆旗下門店裡面很多夥計玩的很好。

俱樂部老闆有將近十家門店,看著老闆從那個時候頂峰月流水八位數到後來做事轉行做高端再到後來開不下去現在做騎行周邊。

看行業,自行車這個行業已經有很長時間半死不活了,當初本地做這個行業都開始涉及周邊,比賽旅遊甚至店中店開點其他的。但是也能看到一些做精品的活過比較舒服。也能看到一些國碳品牌勢頭不錯,比起前幾年,現在認可本土品牌更多了。

大行業裡面,做高端做服務能服務客戶的店或者說代理也還活得不錯。能看得到的比如深圳宏協,最近已經看到他們在做app。 但是這個大行業確實一潭死水。也確實受到共享單車的的衝擊。


當然不會再和幾年前那樣火爆大叔小孩人人騎行,我想自行車從業者都知道那本身就不是常態。高潮下來以後的平穩,專業與平民分開才是常態。


廣東的綠道和單車氛圍真的是太贊了。中國的市場潛力很強大,但是,都沒有釋放出來。目前的問題有兩個:其一,單車的輕度娛樂,導致車店利潤不夠,很多都倒閉了。其二,大家生活節奏很快,很忙,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搞娛樂,更別談單車了。如果工作環境好一點,我想,春天很快就回來的。後面怎麼樣,要看經濟怎麼發展吧。


推薦閱讀:

一鏡到底的山地自行車速降短片是如何拍成的?
1500以內,有什麼入門級的山地車推薦?
為什麼騎行愛好者會覺得裝擋泥板顯得」不專業「、」掉價「?
我想瘦大腿,想買個公路自行車每天上下班騎,一次騎行大約20公里每天早晚40公里,少吃點能瘦下來嗎?

TAG:自行車 | 戶外運動 | 騎行 | 山地車 | 公路車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