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英國文官制度的問題?

看了招老的那篇「政治特別不正確」,1是笑哭,2是感覺自己對英國的文官制度和議會,女王的關係還是不大清楚,希望有好人講解下


先挖個坑,一會兒起床以後填。

-----------分割線----------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文官制度和議會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是相互獨立開的。在英國政界(應該說是大多數西方國家),政治職務分為「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官通常指那些通過政治選舉或者經過政治任命產生的職務,在英國,內閣大臣和各部的一些次官都屬於這個範疇,他們的任職要跟隨內閣進退,內閣一旦垮台,政務官也悉數「失業」。事務官指的是通過非政治選舉途徑選拔上來的政治職務,這種途徑基本為考試,有點像我國的公務員考試(只是有點,其實並不一樣)。

對於政務官,這個就是和議會制有關了。拿內閣大臣為例,所有的內閣大臣均為國會議員(包括擔任上院領袖的貴族)。英國作為議會制國家,內閣從議會中選出,對議會負責,具體流程為:全國先進行國會的選舉(即大選),根據大選結果各政黨在國會有不同的議席數,其中獲得票數最多的政黨即上台執政(未過半數時與出反對黨以外的政黨組建聯合政府,但由於英國使用單一多數制,懸峙國會出現的概率比較小,二戰以後只有在1974年大選和2010年大選中出現過),該黨領袖(由當選的該黨國會下議員選出)出任首相,首相在議會中選拔議員擔任內閣大臣(通常根據影子內閣的任命)。首相帶領內閣共同進退,對議會負責。至於和女王的關係,首相在當選之後需形式上得到女王的行政授權才可以組閣,表示女王認同議會的選舉結果並承認首相的合法性,然後根據首相的提名,形式上任命內閣大臣。

英國的文官,英文稱為civil servant,最早是在1853年帕麥斯頓政府時期開始制定文官制度的。其特點在於,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在政務官由黨派基礎的時候,維持政府的幕後運作,這一功能在大選期間極為重要。在英國,各部門的一些秘書長和常務次官都是文官的範疇,也就是高級公務員。他們的存在是要保證政策的執行,以及政策的連續性(考慮到內閣可能會常常變更)。

另外,英國文官制度中的選拔制度,最早參照藍本是中國的科舉制。可憐科舉制到了明清稱為統治階級禁錮文人思想的工具,到了英國卻成為了選拔人才的途徑。


在現代官僚體制建立以前,早期的英國公共官吏由國王任命,官吏的選用和升遷主要看背景。

官吏和議會的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繼承法規定除了各部大臣以外,各部官員不能同時是下議院議員,從此劃分了政務官(大臣)與事務官。隨著資產階級奪權之後,英國的官吏職位從被國王左右淪為被政黨所左右,一個政黨擊敗另外一個政黨上台後,將官吏職務進行「分贓」,這導致了隨著政黨的輪替,政府行政系統也要大輪換,使得政策執行難以維持連續性。

最早的文官制度的雛形形成於1805年,各部門在設置政務次官以外又設立常務次官來主持各部門的日常事務,常務次官及其下屬都稱為"civil servant",文官不能參加政黨活動,不因內閣人員變動而變動。這是英國現代官僚制度的雛形。

綜合來說,英國文官有三個特點

1.永業制

英國文官屬於職業官員,不同於美國,不隨政府更替而發生重大變化,可以服務於任何政黨的政府。

2.政治中立性

英國文官必須保持政治中立,他們的政治觀點不可以影響到他們對政策的執行,不能參與任何政治黨派活動。

3.匿名性

大臣們代表各部對議會和公眾負有政治責任,文官只能秘密提供建議,文官不得成為部門的公眾人物。

其次,關於文官的選拔制度,1854年Palmerston政府簽訂了關於文官錄用的相關法令《諾斯科特-屈勒味林報告》,以競爭考試為主要形式向社會錄取文官。其實本身英國文官考試錄取制度也存在缺陷,雖說的確是有所借鑒中國的科舉制。但相對來說,文官考試製度並非完美的人才選拔制度。

由於英國本身文化原因,文官考試製度並不是很注重專業性人才,文官往往缺乏其所在崗位的相關技能與專業背景,而且他們的社會和教育背景較為狹窄,缺乏代表性(相較於美國)。在早先所有部門的所有崗位都要通過文官考試來擇優錄取,然而在1968年文官制度改革之前,文官考試內容以歷史和古典文學為主(不難理解為什麼包括Sir Humphrey在內的大量高級文官畢業於牛劍的古典文學專業了)。不過在1968年改革之後,英國的文官選拔開始在一定程度上重視人才與其崗位的專業性(我猜牛津的PPE專業的發展是不是跟這個有點關係)

先寫著些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國作為一個有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食物上卻沒有什麼輝煌成就?難道只有土豆泥、薯條、炸魚排?
為什麼簡·格雷不被正統歷史學承認為女王?
英國玫瑰戰爭後期,亨利都鐸從母系(Margaret Beaufort)而非父系獲得王位繼承權,這符合當時的繼承法嗎?

TAG:英國 | 政治制度 | 議會制 | 英國歷史 | 英國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