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很多的知青下鄉,這項制度為什麼取消了,是因為現在不需要下鄉了嗎?
簡單說就是大概三千萬的城市知青,同時期新開的工廠需要的職工也是三千萬
為什麼不直接知青轉工人呢,何必讓他們下鄉,然後再招工呢?因為同時期,還有數量更多的農村知青你招工要從這三千萬加上更多的農村知青裡面招不然不公平··
9這麼簡單
當然80年代某人撥亂反正,說孩子們苦了,回來吧
然後城市戶口就世襲罔替了,農村就崩了一般只有考上中專、大專、大學才能脫離農村了,那時候一般一個縣一年能考上的也就幾十個,請算一下裡邊農村的有幾個?80年代農村的那一批萬元戶,都在後期傾家蕩產買城市戶口了···農村的第一次讀書無用論,就是這個背景下產生的競爭沒了,城市世襲罔替了,老一輩工人退休後,國企也崩了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幸虧長者親政啊謝邀。
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百度百科上有條目作專門介紹,概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發生的狀況、以及人們的看法,甚至意見相反的看法。介紹得基本可以。見鏈接上山下鄉_百度百科,建議一閱。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規模地發生在文革期間。在前雖有發生,但數量有限,有自己主動要下去的,但據我所知,相當一部分,是對所謂家庭背景有問題的學生的歧視性安置,因此是一種政治處理。
條目中說到累計達2000萬人,這應當是對文革期間,並在宣布文革結束後還延續了一段時間,累計上山下鄉人數的統計。條目中有一說法,認為這樣做的動機就是:為低成本地解決這一數量龐大人群的就業難題,同時也就消除了紅衛兵的破壞力。
當時城裡到處停工停產,國民經濟近乎崩潰。實際上是把文革中形成的這一極大的就業問題,轉嫁到了農村,同時也增大了農村的負擔。按當時的政策,給點安家費,主要是在一年之內,可以用這個錢,憑證明在糧站購買糧食,以後是靠搶工分,自食其力。
我認為,這是當時要這樣做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原因。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這是當時的最高指示。這些說法,也符合當時的政治思維邏輯。
對於這件事,我的印象中,官方一直沒有一個蓋棺論定的說法。最新的2011年出版的中共黨史,對其著墨也很少,只有數百字的介紹。對人數,只用了上千萬的略數,除說到了當時在安置上的壓力外,還評價說:「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經受了鍛煉,接觸了生產實踐,增長了才幹,為開發、振興祖國的不發達地區作出了貢獻。」同時還說到,他們「在青春年華失去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造成人才生成的斷層,給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帶來了長遠的危害。」
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正常社會進程中應當發生的正常的事。讓如此大規模的學生中斷學業,從城市到農村去,全世界上都沒有過,在當時環境下,既是無奈的,也是荒唐的。上千萬人因此改變了命運,有不少人命運是悲慘的。即使用其中一些人有了這樣的經歷,形成了不一樣的知識積累和品格,乃至後來有了不一樣的貢獻來說道,也不能據此認為它不是荒唐的。難道沒有這樣的事,就不會有更多的人,會有更好的經歷,生活得好併產生更大的貢獻嗎?
我把這件事,看成一個社會不正常進程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在那個年代,城市裡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由政府來安排的,不安排,你就沒有工作,你也無法繼續求學。就是想安排,也沒條件安排。除非你是獨子,否則不得抗拒下鄉。一個國家,被弄到這個地步,是非常悲哀的。
當時,處處都還可以見到一條動員下鄉的標語:「我們也有一雙手,不在城裡吃閑飯!」我老是見到,卻老是弄不明白,在城裡,就是吃閑飯嗎?到底是誰,剝奪了我們的工作和繼續求學的機會?
既然是一個事件,發生這個事件的社會條件變了,當然也就不再發生了。現在當然也還有下鄉的,不多,而且是自主選擇去創業去了。作為一個過來人,儘管我永遠無法擺脫當年的一些情結,那些鄉間的山川和人事給我留下的情感回憶,但理性地說,我不希望再有年青人遭遇也不應該再遭遇這樣的被安排甚至表現為社會倒退的歲月了。
時過境遷,一晃多少年過去了。世事滄桑,現在是成天在講要城鎮化要人的城鎮化了。1. 什麼是知青下鄉?根據維基百科的條目,
上山下鄉運動指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期間,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政治運動。
但是大規模的上山下鄉是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的《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文章而展開的,文章引述了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知青更多的情況是飢餓與成長的身體和繁重的體力勞動不可調和的矛盾。尤其是在一些氣候惡劣的環境,知識青年大多缺乏生存技能,他們的生命也隨時受到威脅。據劉小萌所著的《中國知青史·大潮》的統計,僅1974——1979年在全國發生迫害上山下鄉知青等案件41272起,知青死亡人數25690人,其中非正常死亡人數為15899人,占死亡總人數的61.9%,這還不包括1967——1974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上山下鄉運動。
2. 誰需要知青下鄉?
那麼究竟是誰需要知識青年下鄉呢?是知識青年自己嗎?是農村,牧區以及軍墾農場嗎?
知識青年的年齡很小,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年齡在15-21歲之間,脫離城市的生活環境,通過艱苦的體力勞動來飽腹在全國有上山下鄉經歷的約2000萬知青中,主動參與的只佔少數,大多數人是被動的。
農村和牧區的農牧民由於本身資源和生產力條件的限制就處在飢餓的邊緣,大量學生蛋子到了那裡無疑是與農牧民搶口糧和食物。農牧民並不希望知青下鄉。
那麼誰需要知青下鄉呢?應該說是當時的政府,更準確地說是毛澤東。上山下鄉有兩個作用:- 當時文化大革命已經進行兩年多,一方面,工廠不招工,大學不招生,另一方面66、67、68三屆高中畢業生共400多萬人呆在城裡無事可做,成為城市的負擔。上山下鄉可以解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
- 1967年7月20日在武漢發生了七二〇事件,之後,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王力、關鋒、戚本禹被抓,毛澤東要給如火如荼的文革和紅衛兵降溫,而讓知青下鄉正可以釜底抽薪。
3. 知青下鄉為什麼取消了?
- 我國農村本來勞動力就富裕,大批知識青年城市的湧入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 知青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熱情,多數人不安心農村勞動,出工不出力,因而勞動效率十分低下,甚至自暴自棄,使知識青年成為農村的的負擔。
- 當時大批下鄉知識青年都已經到了婚嫁年齡,但由於在農村,很多人不敢結婚,這就造成了知青和知青家長的人心躁動,形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 國家為了安置大批的知識青年下鄉,每年要撥出大批的經費,有時年度計劃高達數億元。這些資金如果拿來辦實業,可以解決幾百萬人的就業問題。
- 人類社會發展表明,農業人口逐漸向城市轉移,讓農村多餘勞動力從土地中分離出來,逐步走城市化道路。
其實每一次上山下鄉都是城市危機向農村轉嫁的過程。為何有那麼多的知青從農村到城市,試想如果城市裡有足夠的就業崗位,能容納下他們的話,他們有什麼必要千里迢迢來到農村去受那份苦。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共有三次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分別是1961年、1967年、和1974年,其背景分別是50年代中國第一次從蘇東大規模引進外資,60年代中國進行三線建設,70年代中國從美日大規模引進外資。每一次引進外資都將轉化為大規模的外債,在國家財政不足的情況下,大規模的外債最終導致赤字危機,從而引發國家投資下降,失業率升高,城市大量失業人口無處安放,於是毛主席揮一揮手說,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便有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推薦閱讀溫鐵軍的《八次危機》,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建國以來中國的若干問題。
就是勞動改造,只是換了說法而已
知青下鄉是毛為了緩解大型失業潮而採取的權宜之計。還說得很浪漫,叫「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年輕人,尤其是有見識的年輕人,往往是最不安定的因素。五四過來的毛深諳此理。這種下鄉制度是對知識效率的極大浪費,也是對人權等人類基本權利的極大不尊重。
這項制度是很多知青用卧軌抗議這種極端手段爭取而來的,
所以不是現在不需要了,而是希望從今往後都不會再有了。所以再進一步說,那些年輕人們對黨也就脫敏了。說犬儒點,生活就是生活,都不過時勢世事而已。現在還不是有大學生村官么
說簡單就是為了給文革紅衛兵的狂熱暴亂踩剎車,解決大批城市青年待業問題,實現所謂消除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
然而知青政策並不能真正解決城市問題,反而知青們的個人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很多人就此失去了繼續求學的機會,尤其在90年代下崗大潮中首當其衝。其他方面可參考《天浴》等影視文學作品。希望現代文明社會不會再重蹈覆轍。當年的失業潮危機靠上山下鄉化解,至於勞動改造世界觀,以及建設農村及普及知識等等都是附帶的。總體不是政治上的考量,是經濟危機的必然結果。後來再發生經濟危機後人沒有能力處理,因為沒誰像毛這樣,揮動巨手上千萬人跟著走,沒威望,所以只好讓危機硬砸在城裡,於是有了嚴打等等。
至於現在,人民公社解散了,沒有這個主體,下鄉青年無處安置,沒法插隊到集體化里,所以現在搞不了下鄉。
要說清知青下鄉需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當時工廠招工主要是世襲和分配呢?
「世襲」說的不準確,但大意相似,就是父母退休後子女頂替父母的崗位。可當時還是「人多力量大」,鼓勵生育的年代,3、4個甚至更多孩子的家庭只有一兩個有機會頂替父母的崗位,剩下的考不上專科本科待在城市裡就得成為無業游民,這時候將這些青年分配到農業合作社就是再好不過的方案了,「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為」嘛。
在世襲制度下,甚至有不學無術的青年頂替父母教師、警察的崗位,,,那這種頂替父母崗位的招工方案持續了多久呢?在山東省著名工業城市持續到了八十年代末,這時候改革開放有得十年了吧,,,
至於樓上有提到的什麼「為了公平」,就太天真了。真為了公平就不會讓子女直接頂替父母的崗位了。
有人民公社的管理,是下鄉的基礎
造反運動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尤其是mao所看重的軍工,把紅衛兵主力解散的上山下鄉是其不得已而為之
那是號召,不是制度。有些人就沒有去下鄉,從一些紀實文學上看,那些後來想千方百計從鄉下回城的青年,實在是太羨慕那些人了。
推薦閱讀:
※滿清用剃髮易服和圈地把自己開到了全國人民對立面,為什麼還能坐穩江山兩百年?
※解放戰爭初期有被國軍俘虜的共軍將領么?
※秦軍徵兵真的不要窮人嗎?
※如何從台灣媒體近幾年對大陸稱呼的改變,看520之後的台灣!?
※清朝應該怎樣應對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的入侵才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