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麼克制自己的消費衝動?
人們總說,「衝動是魔鬼」。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因為某些原因(價格誘惑、心情低落等)衝動地選購自己並不需要商品的情況。這種情況應該如何避免?如何讓自己做到理性消費?
懶。我是個懶人。前幾年打車路過一家叫懶人商店的店。我都懶得去。
看看自己的信用卡賬單
買退運險。
雙十一那天和老姐通電話,提到當天買了些什麼東西。
然後她問:怎麼不買點首飾呢?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單身…她淡定說到:女盆友總會有的嘛,快趁淘寶打折攢一些以後送人。頓覺有道理,於是一衝動跑到網上懷著對於未來女友的憧憬(YY)挑來挑去,選了個飾品店買了一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幾天後送到了。打開看了看長什麼樣,回歸理性,然後退貨了。幫人買東西...
一年攢錢把餘額寶養得肥肥的雙十一雙十二之後突然之間多了五千接近六千點集分寶...問人借錢...
風吹雞蛋殼,才散人安樂?才怪啊人類你這個慾望的奴隸(這個念li4)!!看破紅塵的節奏...拖延症
錢借到了但是要出趟頗遠的門才能拿到出門...今天好累,明天再去吧...
再等等吧,可能還會更便宜的(循環)跳出怪圈的那天發現那東東已經下架了...腆著臉沒做好人,
硬著頭皮借到了錢,拖延症這次也克服很好,要買那東東和自己賬上的錢的數字相減得出的一個無限接近零的答案...我這輩子就沒有見到過比這個更接近零的金額了...MD,媽蛋,Matherf**ker...
想罵天罵罵大地之後
什麼購物的慾望都沒有了...人窮也要多讀書啊...存定期=。= 銀行還可以定投每個月叫一部分錢投資
我一般看中了什麼,放到購物車,然後放一個月。那時候還想要就買
我只有一條,保持個人衛生。保持我自己清潔、刷牙、經常洗澡,並且穿乾淨的衣服。這樣就會對自己的感覺好一點,不會被廣告所影響。
永不再上什麼值得買
我的辦法是,給自己定下『每次想買東西時都要先考慮一周再決定要不要買,並寫下必須要買的理由』的規矩。
之前想買個電視,剛好商店裡有個sony的在打折。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我好想好想買那個電視啊。。。
第四天,想買電視的熱度消退了一點點。我寫了個利弊表格。
利:
1 可以看電視啦(廢話)
2 可以把電腦連在電視上看大屏幕啦
3 智能電視還能刷微博刷知乎捏~
4 玩遊戲
弊:
1 這半年沒打工,花的都是爹娘的錢,不好意思拿爹娘的錢買。
2 如果玩遊戲的話,ps4也好想買啊,沒錢。
3 ps4的遊戲牒也要花錢買,沒錢。
4 耽誤學習。
到第五天的時候,就不那麼想買了。
後來商店不打折了,我就跟自己說,不打折買不划算,boxing day再來看看吧。。。
無論買衣服還是買傢具,都用這個辦法。現在很少衝動消費了。
不過還是很容易衝動買很多吃的。。。。
消費本身就是衝動性下面做出的行為,有一種衝動促使你去作出選擇。
要做到理性消費,需要消費者有著理性的思維,保持安定不易衝動的行為準則。我不提倡剁手行為,太暴力了,而且後面連擼的條件都沒了。
其實,你可以把卡里的錢打我賬上,需要用的時候給我電話,然後我再和你溝通,確定了之後你再買就可以了。我的賬號等會我私信給你,為了抑制您的衝動消費,我們一起努力!信用卡分期額度近乎為零~~~~~已經不為消費愁了,要為還款愁了
錢放別人卡上,密碼自己不知道
我是否真的需要它?兩天後答案揭曉。
把錢存銀行死期...
要是這點衝動都沒有了!還要生活幹嘛!
不過你可以在亞馬遜買…一個月都可以退貨…本來沒有什麼東東覺得是必須,但是一看到別人發帖推薦東東便立馬覺得自己必須擁有,這是神馬心態......
好像沒有什麼消費的衝動,買東西通常會猶豫不決,到最後可能就不買了。現在都有記賬的習慣,每個月都有一定預算。
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意識到東西在精不在多,再便宜,哪怕白送給我,不需要不喜歡就會拒絕
我在想,相信國產貨算不算衝動消費呢?今天就莫名相信了國產貨,直接在電子大世界買了個滑鼠,然後回來就不好使了。然後問題是,買時商家只說了一年保修,沒說多久壞了可以換可以退,當時我也沒提這個要求。當然雖然我肯定會要求他給我退貨,但是如果不給我退貨呢?那就是錢白花了,那滑鼠根本不能用。這還不是網路購物,也跟刷信用卡沒關係。實地購買實地交錢,但如果是網上7天無理由退貨,質量問題申請賣家承擔運費,自己什麼都不用花,只是花了點時間而已。但是現實就不一定了。
蠻無聊,半夜睡不著答一記。
互聯網信息時代其實蠻恐怖的。互聯網生活的同時,也在某些方面提高了生活的節奏。讓消費變得更加容易。
老話說得好:成由勤儉敗由奢。雖然現在銀行,搞房地產利益相關的一幫人鼓吹:錢不花就貶值了。恰恰因為人們都在花錢,並且越花越多才導致的錢在貶值。算了。按下不表。正題。我是如何抑制自己的消費慾望的。
先說自己家庭背景。按照我所了解的階層劃分。我家絕壁是底層。戶口農村。爸媽在N線城市打拚十幾年,剛剛一套房。
我一直到大學才有自己的經濟自主權。因為獨生子女所以家裡比較寵。初高中基本沒錢就要,加上當時的消費也就吃飯,對錢這件事一直沒有放在心上。高中時我記得和我老媽聊天。老媽還說錢夠花就行,沒必要多。言語之間可能是讓我不要因為家裡經濟拮据感到自卑。但是我當時根本沒有錢的概念啊!錢夠網吧上網就行了唄。網癮少年如是想到。後來,上了大學才覺得當時家裡有錢完全可以買台電腦。還用跑到烏煙瘴氣的網吧里?
又扯遠了。按下不表。回正題。我開始對錢的意識是在大一。自己買衣服的時候。刷淘寶比刷知乎更能發現更大的世界好嗎?為什麼這個營銷語讓知乎搶了。我心裡一直不服氣啊!一件體恤我一個月飯錢。買噶的。而且看人家評論好像全宇宙都穿這件衣服一樣。買噶的。買不起。真窮啊。當時就是這個感受。但是刷了幾頁以後。天..和剛才一摸一樣的衣服才是之前的百分之一。怪不得人家都說淘寶是個神奇的地方!!!!!從此走上了淘寶的不歸路。十塊錢的保暖內衣(你敢信!還真有!那質量。。。我就摸了一下就扔了)到五百塊的鞋子。兩年下來,零零總總。消費了20000多。對於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算是一筆比較大點開銷吧。但是獨生子女嘛!父母留給的試錯成本還是有一些的,一個學期一萬的生活費。(因為家裡職業弄吃的。大學城所謂的美食也就造型不一樣味道差不多,最後覺得還是大白饅頭夾青菜炒肉最好吃。所以很省。)爸媽不一次給。要一次給一次。每個學期末我都習慣算一下自己的轉賬記錄。開始我還是比較不節制。看 中什麼立刻下單。還不知道不喜歡就用退貨的方式止損,導致現在還有一些雞肋堆積在家裡。後來慢慢眼光就上來了。前幾天無聊算算自己穿的一身冬裝多少錢!一算,總體大概一千多點。算是自己和錢包妥協的結果。最近我老媽總是吐槽我花錢太厲害。我反思了一下。對比我的朋友們的確實是。但是我覺得自己成長不少。至少對於消費有了自己穩定的判斷。買個東西,也開始考慮環境因素,實用價值,和自己錢包的薄厚。也開始覺得自己要學會掙錢,學會用最少的錢干最大利益的事。這些我父母沒有教,都是他們給錢我花出來的。我覺得我現在就是在奉行極簡主義。買體恤我一定會找到自己炒雞滿意板式和圖案再下手,200塊一件買兩件,下次我就不會再關心體恤的信息。除非
體恤壞掉了。學會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我自己覺得是一種心態。一種務實的心態。不是必須買的不買,必須要買的一定要挑到自己滿意為止(荷包也要滿意)。
還有就是我覺得這樣就不會出現妒忌心理。比如什麼我買了一個大衣花了200,他一個褲頭2000。他2000的褲頭是他覺得穿的舒服。我200的大衣也是一樣。沒什麼區別!錢花的多少算個屁啊。花出去的錢還是你的嗎?都是資本家的。
以上。如果你掙錢掙得真的很辛苦很辛苦,還掙得很少,你就不大容易有消費衝動了。衝動的都是花錢不心疼的。
推薦閱讀: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營銷高手需要在哪些基礎技能和基本素質方面不斷強化和訓練?
※做市場管理,市場營銷或者活動執行活動策劃應該看一些什麼書?請前輩們推薦下謝謝。?
※有哪些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
※英特爾為什麼還要打廣告?
※三國殺的遊戲規則並不算簡單,它的哪些特點使它能夠傳播如此之廣?這其中有什麼可循的營銷邏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