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推薦哪本你大學讀過感受最深的書?

《原諒我紅塵顛倒》,用懷疑 、悲觀的角度去觀察世界思考問題琢磨人世,縱然令人無力甚至窒息,但是別有一番風味。


貨幣戰爭!大一看的md快畢業了才知道是金融科幻小說-_-#

好了說正經的,裸猿三部曲,改變了我對人類智慧可以超越其他生物而其先天具有某種神性的看法。


1 三體(高中看的,大學想起又看了一遍。為作者感到驚嘆,甚至能感覺到他寫作的成長。有些思考方式真的從前沒有體會過。)

2 平凡的世界 (確實像作者說的,開頭就很平淡,但是很容易就進入了那個編織的世界,與他們與新中國一同成長。看到某些劇情發展會覺得眼前一亮,身體開始發熱。)

3 先知 沙與沫……等等一系列 紀伯倫的書 (在圖書館偶遇的,突然很喜歡他的表達方式。也可能和譯者有關吧……衝動之下想學阿拉伯語~)


《1984》

這是我看完之後所寫的一篇感受:

「思想罪不會帶來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能夠漫天的遐想,能夠記自己所想記,能夠憶自己所想憶,這就是最初的自由.

而大洋國里的幾乎每一寸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對自由的禁錮.小說的被營造出十分壓抑的氛圍,每一個字都透出溫斯頓對自由的渴望.」這是警察巡邏隊,在視察人們的窗戶.不過巡邏隊並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在思想的自由都被牢牢的禁錮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寡頭政治.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一個更恐怖的世界.

歷史上的宗教迫害只是要剷除異端邪說,卻更加鞏固了異端邪說.因為每一個被燒死的人都堅持著他的信仰,他是毫無悔改的情況下被燒死,被處死,被迫害.在旁人眼中他是光榮的,無畏的,他並沒有放棄他的真正信仰,一切光榮都是屬於殉難者,一切恥辱都是屬於迫害者.

後來的寡頭政治,包括德國納粹,便較之過去更加聰明.每一個犯人處死之前,會受到無盡的拷打,折磨,直到他們把一切屬於他的,不屬於他的罪行全部招供,再當眾把他處死.在人格上,尊嚴上以及言語上將他打倒.但是多年之後,回頭看那些陳述,輕易便能認出是逼供,不是發自內心.

到了1984,每一個思想罪的犯人,會被拷打到毫無尊嚴.再教育到毫無思想.每一個走進友愛部的人都會」乾乾淨淨」的出來,便會打心底認為2加2等於5,真正的相信不存在過去,質疑著未來.

為什麼說《1984》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我沒有什麼深切的理解,沒有什麼厚實的對政治的了解。但是,我是抱著對獨裁完全否定與厭惡去閱讀,卻感覺最後被奧良勃的一番話動搖。或許獨裁本身是一個錯誤,但是當它旗下的人民已經沒有思想之後,這個錯誤就失去了與之相對的正確。沒有正確的存在,錯誤又何為錯誤呢?

保留一份對自由的渴望,就多一份對正確的嚮往。

我想起了對喬治奧威爾的評價:多一個人讀喬治奧威爾,便多一份對自由的保障。只有理解了《1984》,對自由的嚮往才能滲透到腦海中的每一寸。


蘇菲的世界


遇見未知的自己


《定位》

不限於廣告與營銷,定位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方式,利於分析和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價值在對方大腦中升值。

————————————————————————

再過半年就要大四了,重新回顧了自己的閱讀史,發現了更多更棒的書,慢慢補起來。

《失控》

《迦陵說詞講稿》

《洞穴奇案》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治理與善治》

《理解公共政策》

《狂熱分子》

《銀河系漫遊指南》

《天龍八部》

《上帝擲骰子嗎》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不二》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真正使我開始用經濟學的觀點去看待世界,理解並解決問題。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平凡的世界》始終懷一顆不平凡的心

《基督山伯爵》


最近看完白夜行,會被問到是什麼樣的故事,而我每次給他們的答案都不一樣——「講兩個小孩犯下的一系列殺人和盜竊故事」或者「由發生在一棟爛尾樓里的命案為起源的連環犯罪故事」或者難以用一句話概括乾脆回答「一本十分精彩的推理小說」。心裡清楚一句話根本無法描述長篇小說給讀者帶來的震撼悲痛的情感體驗,所以我想寫點什麼。

小說從爛尾樓里發現的屍體(男主桐原亮司的父親)開始敘述,在接近尾聲時才揭開跨度為十九年之長的命案的真相和動機。作為主人公,童年時代的桐原亮司常在樓上被迫聽著母親與僱員私通,西本雪穗被母親賣為成年男人的洩慾品,兩個小孩結識於圖書館(文中說法是他們的心靈休憩之處)並成為好朋友。在這種環境下忍痛成長的小孩,只需點點火星就能讓他們爆發於隱忍與疼痛,更何況那是一顆被拋出來的炸彈——我實在想不出還有比讓亮司親眼看到他父親侵犯好友雪穗更殘忍的節點了,而這居然就是我一路以來焦急追尋的動機,它在最後才昭然若揭。

「一想到他是抱著何種心情在通風管中爬行,笹垣便感到心痛」,小說在接近結尾時寫道,這是追蹤了該案件十九年的老刑警笹垣在想像當年亮司親手弒父後逃跑的情景時,由感而發的內心獨白。

仔細回想起來,書中的主角犯下的罪惡確乎不凡,否則我不會在得知真相後才對劇情有了新的審視和認識。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兩位主角所有的交集在這本長篇小說中幾乎沒有正面描寫,即便是最後亮司死的一幕,雪穗也是「一次都沒有回頭」。而他們那不能簡單稱之為愛情更是互利共生的關係,都只是隱藏在留白和暗示中。想想這也便是寫作中草灰蛇線,伏延千里的高明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多條平行線的並現,小說的劇情開始不停在描述著三大類犯罪:殺人、性侵和盜竊。在他們的密謀下越滾越大的罪惡雪球,特別是雪穗指使亮司對她身邊年輕女孩犯下類似於報復性的侵害這些情節,讓我對他們的萬惡罪行久久得不到清算的憤怒一併裹挾到最後對亮司的抓捕行動中,我多麼希望他們的罪惡能夠得到終止,多麼希望他們能夠得到相應的懲罰。難道被傷害過的人,就有權利去傷害其他人嗎?雪穗值得同情,但無法被原諒。不願看到法律被貶,正義蒙塵,凶者得利,善者受損,是我們心中的正義感使然。然而思緒萬千,合上書的那一刻我竟然又重新認識了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且悲慟不已又難以排解。當初,當初走投無路而非其不可的那一步棋,也是他們那時鈍重灰暗殘酷的時代背景、家庭環境所逼迫的吧。

拋開所有沒邊的推測和想像,我願意相信雪穗在面對亮司的死時是出於絕望才一次都沒有回頭相認的,這也是作為讀者的我為雪穗的人設擬定的最後的假想情節了。

「穿越到每個人的童年,去傾聽他們殘缺心靈的內心獨白,那都是滔天巨浪。」

但他們的童年是如此不堪回首和難以啟齒,一切罪惡的源頭早早在十九年前萌芽,並伴隨他們成長,最後開成一朵惡花。陰暗齷蹉和光鮮亮麗,犯罪和救贖,他們都有,看似為了在白夜裡行走而不懈努力,其實是在不斷墮落中走向極端——長大後的他們跟他們所憎恨的父母,其實沒有兩樣。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嗎?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走路」

這兩段話分別來自雪穗和亮司,在冗長的黑暗中藉助彼此的光,才能白夜裡獨行,切合書名,點名主旨。

善惡不總是涇渭分明,就像亮司為了解救受其父凌辱的好友雪穗而紮下的那一刀,你怎麼能說那就是惡呢?那麼,起於傷害,止於悲劇的命運是否可以被改寫呢?我想,雖說十分艱難但並非不可以。

看過的一本中篇小說《每個西西弗斯都知道》中說主人公這麼說過——曾經有個判死刑的謀殺犯跟我說:「那個時候,如果有人跟我說一句話,只要他們稍微能站在我的角度想想我的感受,也許就拉住我了。我一直在等有人跟我說那句話,沒有人說,如果我有一個值得我做回好人的朋友,我也不會那麼干,可是沒有。」人之所以會走極端是因為他看不到其他的世界,和其他的可能性。

  

得讓他們看見。

是的,我知道你的危險。可是我憑著我的愛和希望懇求你:不要拋棄掉你的愛和希望!……

不要拋棄掉你的靈魂中的英雄!把你的最高希望當作神聖的事物保持著!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山上的樹》

我希望當時的他們聽到的是這樣有力的吶喊。

願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


我的書都是高中讀的。大學非要說一本……

那就是「論二十歲左右的男女的行為和他們出身家庭之間的必然聯繫」

書名我自己編的。


國內《平凡的世界》,路遙,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豆瓣)【附上豆瓣評分鏈接】

國外《基督山伯爵》,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豆瓣)

兩個本書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對我影響比較大,感觸比較深的。

當初也都是別人推薦給我的,現在我推薦給題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僅僅是管理學,對個人成長大有幫助!最深刻的發問:「我能為社會貢獻什麼?」

《國富論》不僅僅是經濟學名著。萬科教主王石,曾說過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政治經濟學原理》或類似的那本,另一個學好英語很重要很重要。


《瓦爾登湖》梭羅 《菜根譚》、《素書》、《傳習錄》、《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羊皮卷》、《周國平哲思錄》


白夜行


追風箏的人


《大學人文讀本》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