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多特蒙德和沙爾克04的恩怨史?

學校來了幾個多特蒙德交換生。多特的比賽在中國他們還是一場不落。談起沙爾克就爆粗。魯爾區德比歷來火爆誰都知道。問德國朋友,他說以前魯爾區比較窮,大家沒別的玩只能踢球。現在日子好過了,但是對足球的熱愛和對沙爾克的仇恨還是從父輩傳承下來了。但兩隊在除了場上表現方面還有哪些恩怨?這種對峙的緣由又是什麼?


謝謝邀請。

要溯源的話,恐怕要從魯爾區的歷史說起,先簡單介紹一下魯爾區吧。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甚至是歐洲重要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廣義上講魯爾區包括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面積4593平方公里,僅佔全國面積的1.3%。但區內人口高達570萬,佔德國人口9%。魯爾區的工業地位成就了它的消費人群密度。這裡集中了5個50萬~100萬的中型城市(在德國這真的算是中型城市了),24個10萬~50萬人口的中小型城市,知名城市有蓋爾森基興、波鴻、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還有特殊的「小城市群」——在魯爾區南部,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形成連片的城市帶。

圖片鏈接:(我是SB,不會貼圖……)

http://www.jc258.cn/assets/pictures/3741/original_20111124144549_7117.jpg?1322273904.gif

作為德國工業的支點,魯爾區曾經是西德經濟崛起的厚實根基,工業產值佔全國比重一度高達40%,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為核心,形成了企業功能和種類複雜、內部聯繫密切的地區工業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也發展很快,特別是啤酒。整個德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均在魯爾區生產,相應的鋼鐵、電力、化工、軍工都非常發達。

據報道,魯爾區的煤炭地質儲量為2190億噸,其中經濟可采儲量約220億噸,佔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並且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水陸交通。例如萊茵河口可通過7000噸級海輪和8000噸的頂推船隊,直抵杜伊斯堡港並可直通荷蘭邊界;而區內鐵路營運里程達9850公里,包括從巴黎通往北歐和東歐的鐵路在魯爾區穿過;公路方面,從德國西部通往柏林和荷蘭的高速公路均從區內通過。

沙爾克04所屬城市蓋爾森基興是魯爾區比較富裕的城市,而多特蒙德距離蓋爾森基興市僅有40公里。這裡引用百度「沙爾克04吧」的一段評論(加粗字體)。傳送門如下:

http://tieba.baidu.com/f?kz=1512801147

1904年,沙爾克俱樂部誕生,這也是該俱樂部名叫沙爾克04的來歷。沙爾克是蓋爾森基興市的一個區,而蓋爾森基興市對整個魯爾區而言更像是一座巨大城市中的一個繁華的街區,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沙爾克就打上了深深的魯爾烙印。

5年之後,也就是1909年,多特蒙德俱樂部成立,但直到1947年在一個小型杯賽中擊敗沙爾克04俱樂部之後,該隊才真正在德國足壇佔有了一席之地。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兩隊之間的魯爾德比成為了德國足球最引人入勝的一個話題。

兩隊的球迷都是礦工以及礦工的後代,兩個城市都曾隨魯爾礦區有過輝煌的歷史,也都隨魯爾礦區的衰落而面臨過歷史的轉折點。因此,兩支球隊有了太多的共性。 比如說,他們的球迷都是最忠實的,多特蒙德的主場上座率是歐洲第一,而沙爾克則排在德甲第二。兩隊之共性曾經在1997年達到過戲劇性的極致——在沙爾克奪得聯盟杯冠軍的一個星期之後,多特蒙德也捧起了冠軍聯賽的獎盃。

但是,兩隊之間更多的是仇恨,正因為太知己知彼,所以根本無法和平相處。兩隊球迷都有一個極端的惡習,那就是寧願到現場觀看球隊與拜仁的比賽也不願意到對方球場觀看相互之間的德比。

根據我的了解,沙爾克04是典型的「煤礦球隊」,在當年甚至有的魯爾區人驕傲地把沙爾克04稱作「德國魯爾煤礦工人隊」,這是因為蓋爾森基興在大工業時期是歐洲重要的採煤中心,所以才有了「煤礦工人」的綽號。在沙爾克04球迷心目中,沙爾克04具有不折不扣的魯爾煤礦工人血統,他們樸實、勤懇、寬容、積極向上,而且對蓋爾森基興忠心耿耿。因此位於魯爾區東部的新貿易中心多特蒙德,在蓋市人的傳統眼光當中,屬於「後來居上的、快速致富的、輕浮而又沉澱不多的貿易商人」。

儘管多特蒙德是有著多年歷史的舊羅馬帝國城市,儘管大型啤酒釀製工業、煤炭開採工業、鋼鐵製造業讓多特蒙德快速發展,儘管是威斯特法倫州的經濟貿易中心,但多特蒙德並不受魯爾區中心的蓋爾森基興傳統居民的「待見」。在老一輩人的文化理念當中,只有煤炭才是魯爾區的象徵,而「造酒」屬於新貴斂財的手段,「就好比硬煤當中的雜質」,這還是比較寬容的說法。

狹義上的魯爾礦區工人看不起來自慕尼黑的銀行家,也看不起多特蒙德的貿易商人,在大工業時代,這些後來居上的致富者被稱為吸血蟲,「不但榨乾了每一塊硬煤上的價值,還要剝掉我們一層皮」。雖然魯爾區在近代,也就是戰後憑藉工業優勢得到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這種階級差異導致的文化觀念上的沉澱已然保留了下來。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和一名來自波鴻的小德國佬聊過,古爾森,這位驕傲地讓中國同學稱呼自己「小德國佬」的年輕人對我說,其實波鴻和沙爾克04之間的比賽,才是真正的「魯爾區德比」。當然了,他後來也承認這是少數頑固派的看法。不過波鴻多年沉淪之後,早已實力不再,因此沙爾克04和多特蒙德之間的「魯爾區德比」已經為更多的人所認同。【題外話:古爾森在京的兩年里從來不看多特蒙德的比賽轉播,非多特蒙德的比賽轉播他肯定是喝得最多的那一個(果然極品JR)】

沙爾克04和多特蒙德在球場內外的恩恩怨怨,百度沙爾克04吧都有介紹,這裡就不贅述了。著重要說的是兩隊恩怨的文化史。上面說完了城市和階層恩怨,現在來說文化恩怨。

在氏族社會末期,法蘭克王國為基礎逐漸統一的日耳曼法首先強調個人服從集體。後來被法學家稱為「團體本位」,並成為日耳曼人的典型特徵之一(是不是日耳曼民族的典型特徵則有待歷史學者的嚴肅考證)。因此傳統魯爾區的工人階層儘管在大工業時期文化程度並不高,但具有非常典型的日耳曼人特徵:注重集體主義,強調工作效率和自給自足。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對外來的銀行業和釀酒業以及從業人員如此排斥。【古爾森曾經頗為驕傲地說過,他的舅舅和一位多特蒙德的生意夥伴在事業上可以精誠合作,但一到周末,舅舅鐵定會穿上沙爾克04的球衣,而生意夥伴則穿上多特蒙德的球衣,在這48小時內兩個人甚至可以因為支持誰而打得頭破血流(這是什麼理論……)】。

在魯爾區的兩個城市蓋爾森基興和波鴻,其實主要是前者,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堅守著這種特徵,並引以為傲,更多的人在承認多特蒙德新興工業優勢的同時,也接納了優質啤酒、優質鋼鐵帶來的更好的生活品味。不過由於地域性衍生的階層和文化衝突,在特殊領域內,這一現象會得到放大——最主要的領域就是足球。很難想像距離只有40公里的兩個城市會有如此堅挺的核心文化和階層意識差距,北京的「昌平國」和「通州國」咋就沒這麼鬧騰呢……

在知乎有不少國外留學牛人,歡迎對我的有限的理解進行抨擊和增補。對於魯爾區文化的認識,我只是井底之蛙,獻醜了。另外關於這些評述,不願意知乎以外的任何論壇和網站轉載,請觀者自重。


這個問題很應景啊。

作為一支球隊,如果沒有一個死敵,都不好意思出門說自己是強隊。

兩隊成立時間相隔不遠,一個04年一個09年;兩隊主場氛圍都好到爆;1969年9月26日所進行的魯爾區德比可謂是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比賽開始後皮爾克內幫助沙爾克04率先進球,這也讓現場的皇家藍軍球迷激動萬分並紛紛衝進場內。警察只能帶著警犬維持秩序,其中一隻警犬將沙爾克中場內斯爾小腿咬傷,另一隻則咬了勞施的屁股讓其留下了傷疤,最終本場比賽以1-1的比分草草收場[1];0607賽季,倒數第二輪,沙爾克做客威斯特法倫球場,0-2告負,爭冠對手斯圖加特小勝波鴻,沙爾克失掉冠軍。

[1]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7%89%B9%E8%92%99%E5%BE%B7%E8%B6%B3%E7%90%83%E4%BF%B1%E6%A8%82%E9%83%A8#.E6.B2.99.E7.88.BE.E5.85.8B04


補充一下李蜀黍的答案。李暘說的已經很有道理了,階級不同是最主要的矛盾。

仇恨方面,還要牽扯到二戰時候的希特勒傀儡和代言,黑歷史了,不過這個算是二戰冷知識冷段子。不過那時候的多特蒙德球場都是租的,幾乎不成氣候了。那個時候沙爾克算是結仇比較多的。(這裡我夾帶私貨了,關於這段歷史,我一直是個陰謀論者)

然而,雖然沙爾克有樸實的礦工性格,不過,人家自稱皇室藍哦!(參見隊歌)


就歐洲足球來說,離得越近,仇恨越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多特蒙德本賽季排名墊底?
如何看萊萬9分鐘5球虐掉狼堡?
2002 年韓日世界盃,韓國在黑掉了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後,為什麼沒能黑掉德國隊?
都是頂級的情況下,守門員、賽車手和CS:GO職業選手相比,誰的反應會更快?
如何評價CS:GO里的炙熱沙城2地圖中的足球?

TAG:德國 | 足球 | 德國足球甲級聯賽Bundesliga | 多特蒙德BorussiaDortm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