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化、層級化的獲取知識有什麼弊端?

現今但凡稱為「學科」的知識都自成體系,通常將世界拆開來剖析,有諸多層級。比如生物學的域(Domain)、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幾乎是標誌性的存在。

人們樂於分類知識,也以自己專精於某一領域為榮。我們對此司空見慣,也樂在其中。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弊端嗎?


兩個弊端:

  1. 創造性低下。過細的分類造成人們了解非本專業外的知識越來越困難,反觀過去具有創造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笛卡爾……)、藝術家(達芬奇、莫奈、梵高……)和科學家(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幾乎都是半個博物學家。博學本身就是創造力的基礎,」窄學「則往往讓人閉塞,難以創新。
  2. 片面強調學術的精確性,實踐的粗放性缺失。過分地細分,會讓學術變得越來越精確。但是學術本身僅僅是人類對現實世界在精神領域的」建模「而已,再精確也有對有錯。太過精確會讓人失去對實踐的興趣,過分追求」對「與」錯「而忘記了實踐出真知的簡單道理。

今天(11年6月26日)看到這個回答,又有一些新的補充。

我之前曾經是一個非常痴迷知識分類的「分類狂」,到現在也有這方面的問題。我一直和圖書管理員一樣,認為對知識進行「樹狀」分類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讓自己成為知識的奴隸,用土話講就是「書獃子」。英國就是這個問題的受害者,英國保有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書式分類書籍庫,英國人也瘋狂地熱愛分類,其這一特點也成為了今天世界文明的一個標誌。然而英國卻是世界上「書獃子」最泛濫的國度,以致很多影視作品和脫口秀都拿英國人的書生氣開涮。為什麼?因為英國的知識管理缺少與新時代的適應。

說到分類,就必須談談大腦。我們人類的大腦並不是一個CPU,它的物理結構是一個神經元網路囊。當我們思考、學習、讀書、寫作、行為的時候,這些億萬個神經元處於不同程度的活躍狀態下。信息刺激在這些神經元之間流動,產生了思維和意識,它們像海洋一樣涌動產生著思想。這種工作方式,造就了我們的思維底層 —— 低效神經元的同步涌動 —— 這個機制並不是樹狀的,也不是什麼其他形狀的,而是立體網狀的。

那麼,樹狀分類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如果我們把每一個神經元看做一個節點,那麼如果你從一個節點出發,向與它有關其他知識節點畫線,就會繪製出一幅類似樹狀的結構。但是,總有那麼幾次,你會發現你畫不下去了(我就遇到過很多次)。因此,從本質上說,分類的最終結果會是難以分類。因為樹狀結構只不過是我們對大腦思考存儲方式的低級存儲模式(因為電子化之前的書籍裝訂難以實現真正的網狀知識存儲)。而計算機,則給了我們更高級的存儲方式。比如火爆了30多年的關係型資料庫,今天正在日趨時髦的「雲計算」等等,都是知識革命的具體體現。

因此,我們今天更為科學的管理知識的方法,就是一種充分發揮我們大腦能力的「立體網」知識方法(比如wiki就是將傳統樹狀分類進行網狀化的例子)。這個方法我沒有具體了解和學習過,但我相信它肯定已經存在了,而且應該有人做過研究開拓工作。如果那個朋友做過相關的了解或者研究,希望你能分享一下。


人腦的優勢並不在於大規模記憶存儲,而在於創造力——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在這個意義上,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去系統化的獲取相關的知識,是絕對必要的;

而沒有問題作為導向和界限標準的、純粹為了在大腦中堆積知識的做法,是無意義的。一方面人的精力和記憶能力都有限,另一方面當你記憶一個知識的時候,它很可能已經過時了、甚至已經被證實是錯的了。


缺乏人性化。結構性的知識應該在人的思維中主動的構建,而不應該把這堆消化產物餵給別人。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選擇你的大學?
知識和想像力矛盾嗎?
古語說:「窮文富武」。那就現在來說,文和武的都包括什麼類別?和以前相比都有什麼區別?
弟弟狂熱信仰基督教,要拋妻棄子去台灣念神學。爸媽要跟他斷絕關係,我該怎樣做?
如何看待盜火者裡面學者對高等教育的評價?

TAG:哲學 | 教育 | 思維定式 | 科學哲學 | 批判性思維 | 認知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