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碎片化學習以真正提高水平?

我要提出反對的意見。

學生黨覺得碎片式學習很難考好成績。

很多知識點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理解,再聯繫相關的知識點,一環扣一環。

碎片式學習會造成邏輯鏈斷落,真的不利於考好。

而且考試時有些答題是需要時間和專註去解題,再運用已知知識,碎片化真不利於培養深沉次的思考。


將碎片化變成系統化


碎片化學習沒試過,因為很難專心,碎片化回憶一直嘗試中,就是學過看過的東西,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系統的在腦內過一遍。

學過的東西盡量組成一個模塊。每遇到碎片時間就把模塊拖出來過一遍,時間證明,可行。


碎片時間其實利用好了真的可以提高自己


先給出結論:你需要有足夠的興趣去驅使自己付出相當多的時間來實現。

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其實並沒有多大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更像是把一個大的問題分解為許多冗雜的小的模塊,然後一點一點的去掌握。但是總的知識是守恆的,你的模塊過多必然路途漫長。

但是現在之所以大多數人通過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學不到東西,因為我們大多數碎片化的學習是基於興趣定製的,而我們的興趣太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淺嘗輒止,掌握一點小知識自我膨脹,感覺自己似乎什麼都懂了,不再有繼續學習的興趣,碎片化學習到此為止,也就自然掌握不了多少東西。

只有對一個事物非常的熱愛,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堅持,堅持,再堅持,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水平。


碎片化學習,其實在正確的方法下,是非常適合今天的一種學習方式。

5年工作經驗以下的職場人可以這樣認為:

這是能用最快速度得到最高回報的學習方法,沒有之一。只要你能夠在碎片化的時間裡,系統地吸收碎片化的內容,以及知道如何以最少的重複,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習慣。

01

我是怎麼碎片化學習的?

所謂「碎片化」的學習,有兩層基本含義:一層是碎片化的時間,一層是碎片化的學習內容:

第一 時間的碎片化。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在便捷了每個人溝通的同時,也讓每個人可以被隨時打擾,對於大多數職場人士而言,能有一個4小時以上的整段時間恐怕都已經是一種奢望。

第二 學習內容的碎片化。海量信息社會,大量有用的精華信息夾雜在無數的碎片中,同時各類微課也層出不窮,碎片化的學習內容正變得越來越多。

碎片化已經是一個發生的事實,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必須適應這種方式的學習。但可惜的是:

有人適應不了碎片化的時間:看到一個學習內容很好,心裡想著我最近沒時間,等過幾天有大段時間了再來學,然後,就再也沒有過時間。

有人迷失在了碎片化的內容中:上班的路上聽著喜馬拉雅,工作的間歇刷著微課,下班的路上聽著英語,碎片化的時間用得很充分,但結果是好像學了很多,但又似乎啥能用的都沒有。

那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碎片化學習呢?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做到體系化的學習。我給這種方法起了個名字:體系化碎片式學習。具體三個學習步驟:

第一步定一個應用目標

這個目標3個月的也行,1年的也行。

沒有目標,就會永遠停留在淺層學習上。每天刷著知乎、聽著得到,看似好像什麼都懂,實則啥都不會!

第二步建立知識體系框架

從應用目標出發,分解出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知識,並組織為一個系統的框架。能否構建出一個應用導向的知識體系,是碎片化學習是否有效的基礎。

沒有這個框架,即使是整段的學習,你的知識也會是零散的。想想你的大學經歷,學了四年,你能告訴我你的知識有體系嗎?

第三步碎片化輸入、體系化積累

知識體系有了後,無論學習時間多麼短、學習內容怎麼零散,你都可以根據應用的需要,碎片化地輸入內容,系統地填充在知識體系的相應位置。

我就是通過上面三步,做到在碎片化的時間裡,系統地吸收碎片化內容的。其實,只要掌握了體系化碎片式學習的這三步,你也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

http://weixin.qq.com/r/NXTr89PE_I6HrZeQ9yEn (二維碼自動識別)


02

如何以最少的重複形成習慣?

體系化碎片式學習,除了讓我再忙,都有時間吸引大量的新知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讓我以最少的重複形成習慣。

應用型知識如果不能轉成思考或行為習慣,其實跟沒學基本沒啥區別,也就是老子說的「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但不幸的是,受限於意志力、可練習時間的限制,大多數人都很難堅持重複以形成習慣,成了眾多「中士」的一員。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天然的高頻率、短時間重複的特點,體系化碎片化式學習無意間為習慣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1、無需意志力

每一次的碎片學習其實都是被動重複的,比如某個知識在看某篇文章時又提到了,在聽某段音頻時又提到了,不再依賴意志力強迫自己去主動複習,這種被動重複次數一多,就很容易推動習慣的形成。

2、高效複習

在體系化碎片式學習方法下,每一次學習,都要將新的內容歸到知識體系對應的位置中,所以每一次填充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回憶與複習。

運用這種模式的學習方法,既大大克服了無法抽出整段時間學習的限制,又克服了複習效率不高的問題,可以最少的重複形成習慣。

03

做到體系化碎片式學習的關鍵

體系化碎片式學習這麼有效,那要怎樣才能掌握呢?

其實,這套學習方法的核心在於兩個:

第一,能否構建出一個優秀的個人知識體系框架。

這個框架的構建需要嚴格地以應用為導向,同時需要結構完成、邏輯清晰。因此,你在運用的時候,務必要對個人知識體系框架的建立充分重視。就好比,如果我沒能建立一個優秀的標題命名框架:形式上符合「這最好玩」、內容上滿足4大社交籌碼的話,後面再多的碎片化重複其實都意義不大。

第二,學習前期能有足夠的碎片化重複機會

雖然在海量碎片化信息中,遇到同樣知識點的次數遠遠大於傳統的大段學習,但如果遇到的重複次數不夠,那對習慣形成的助推效果就會一般。因此,在學習前期要主動尋找相關知識點多的碎片內容。

04

總結

沒有體系化的碎片學習,不但學習效果無法保證,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但如果能做到體系化碎片式學習,你就可以用最少的重複,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的習慣!

要做到這一點,也很簡單,就是3步:

第一步:定一個應用目標;

第二步:建立知識體系框架;

第三步:碎片化輸入、體系化積累

通過碎片化的學習,掌握商學知識,是應對未來生活挑戰、提升現在生活質量的指南。

http://st.h5.xiaoe-tech.com/st/4vFWf0qpQ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教了么,課程表上邊的課程課時的穿插安排就是「碎片化」。我並不喜歡什麼「碎片化閱讀」這種稱呼,如果圍繞我想知道的信息,帶著這個目的去接收來源於各個不同渠道的信息,叫主題閱讀更為貼切。


不能或者很難

碎片化閱讀最大的害處在於你獲得的觀點知識來源於不同的人,雖然它們單獨是有道理的,可以放在一起就可能讓人迷糊了。而讀書我們往往學習的是一個作者寫出來的,學到的是一個系統。

比如: A說,追女孩要避開雷達區,不要過早的表現出自己的意圖。 B說,追女孩就是要誇張的表現自己的意圖並讓她反抗然後化解。 他們的方法單獨來說都是對的,你可以學習A或者是B,但你不能即學習A又學習B,不然就等於沒學習。

碎片化閱讀讓我們學到的甚至是更多的相互矛盾的知識,而不是系統性的學習一套理論並去做。

你不能信仰這世界上的每一個神,並想著他們總有一個是對的


有系統的知識體系,人的認知系統會自動歸納整理碎片信息。

每天睡覺前回憶一下當天的事情,睡覺時就自動整理了。


看書啊,看書比什麼都強。

手機里存著幾本電子書,沒事拿出來翻一翻,二十萬字的書不過幾天就能翻出來。(正兒八經讀其實也就一個下午加晚上。)

不要停信什麼網紅課,大都是收智商稅的,聽了也沒啥用,不如看一本好書得來的東西多。而且看的書多了自然會產生質變,至少看世界的眼光會變得不同。

就算不看書,刷刷知乎,找一些真正有乾貨的回答分享看一看,也是能有收穫的。

實在不行,咱們還有新聞,看看世界局勢,看看祖國母親最近發生的事情不是也蠻好的嘛。為什麼非要去花錢聽那些課呢。


要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我們明確什麼事碎片化學習,明確優缺點,然後根據優缺點尋找如何通過碎片化學習獲得真正的提高。

一、概念定義

碎片化在百度百科上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

我認為碎片化學習指利用零碎的時間學習,諸如上廁所的時間,乘車的時間等等。

二、優點

1、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更大化利用時間

三、缺點

1、由於碎片化學習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的知識比較零散、不系統,是無序、互不關聯的知識碎片,所以難以形成體系。

2、學習較深的概念需要花時間進入狀態,碎片化學習很難有這個預熱時間,往往大腦還沒啟動,這一塊碎片化的時間就用光了。但學習較淺的知識沒有這個限制。

3、學習某個概念往往需要整塊時間來深入思考和把這個概念構入我們的知識體系,碎片化時間往往不能達到這個要求。記憶在深入思考時才更容易進入長時記憶。而且學習大多較難以理解的概念需要整塊時間來深入加工這個概念。

4、很多的要學習的東西往往需要有一定的體系,構建體系往往大篇文字或圖片等輸入,比如很難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看完大學課程一個章節甚至一個小節的內容,而不能一次性看完的話,這就使得學習大打折扣。

四、如何通過碎片化學習來真正的提高呢?

真正的提高在這裡我認為是理解掌握了某個概念,

一般我們利用整塊時間來獲得提高,比如花幾十分鐘來研究雙盲實驗是個啥

至於是不是真正的提高,別說碎片化,整塊時間你是不是,,,

五、碎片化時間如何利用,我的建議。

1、娛樂,比如刷知乎

2、複習學過的概念知識

3、學習已經掌握的知識的類似的知識

4、收集要學習的,比如把知乎上有意思的回答先收藏,有時間再看

5、獲得知識廣度,看看廚藝健身類別什麼地方下雨啦

6、健身,一分鐘的時間做個10個俯卧撐等

7、學習對於自己來說易於理解的概念

8、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理解而是記憶的東西


不存在的。

你可以把系統知識或者大部頭分割成一塊一塊的來學習,但是想從微博、知乎這種稀碎稀碎的資訊中學到知識,那是不可棱的!


詳見科目一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Linus「從不認為閱讀別人的代碼是了解某個想法的一種有用的方法」言論?
能否將學習變為一件高刺激的體驗?
只睡四個小時,第二天如何保持精力?
如何提高練琴的效率?
為什麼很多學霸都不愛做筆記?

TAG:學習 | 教育 | 大學 | 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