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役影評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兩極分化?
我覺得確實是不好看,有幾個點吧,一個是三線的劇情搞得比較難受,很難進去重點。二是中心精神我確實無法外獨立觀看的,不接受任何信息的情況下理解症(開始我以為是說戰後綜症的)。最後就是網上這麼多評論說他好,真的是真心的?
題外話,你願意認真討論我會好好說,但是你要是毫無論點的亂黑那我只能拉黑加舉報了。
新進的,在平均水準之上的作品一定會引起討論,而且絕大多數會兩極分化。
君不見,稍遠些的,去年的聶隱娘,稍近些的,驢得水嘛。經典電影由於年代問題,好壞一般被前人評論完了,有了個定調,並不好再說什麼。但新片不一樣,每個人都能發表見解,而且由於每個人的學識和閱歷,對電影的偏好和見解不同,形成好惡的分野再正常不過。
一味的誇或者貶,對一部電影都不是好事,對一個社區也不是好事。大家好好講道理,講為什麼覺得好,為什麼覺得壞就好了。把心裡的想法和認為的道理誠懇地講出來,相信無論是覺得好還是壞,大家都可以討論和接受的。君子和而不同。
但就怕立場先行,大家都覺得好我就貶,大家都覺得不好我就誇。甚至還有些評論,都不敢說出明確的好惡傾向,只敢模模糊糊地說一些毫無乾貨的東西,只為了少些反對票。以及如此總總的。
這才讓人心生恐懼啊。屈原死後,襄王問宋玉: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大概襄王問了個跟題主一樣的問題,屈原那麼牛逼,為什麼大家還是不那麼推崇?於是宋玉用了一串比喻,說下里巴人,和者數千人;陽阿薤露,和者數百人;陽春白雪,和者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不過數人。所以偉大的作品必然也要曲高和寡,因為偉大的作品首先就要表達自我,這不同於商業片邏輯,商業片就是要吸引大眾,所以需要四平八穩,每一個情節設置,甚至都要有章可循,從大眾審美觀出發,最標準的商業片,可以具體到時間點。
李安心裡藏著的老虎不會滿足於商業片,電影就是他的釋放途徑,他要表達,告訴大家他的想法,他的理念。既然有這麼明確的目的,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首先不見得大家都看得懂,而即便看得懂,也不見得認同,所以自然有人棄之若履,有人甘之如飴。然而電影就在那裡。說一些我個人的想法哈。
首先關於影片主題,如果題主不介意的化可以移步我的另一個回答看看,僅做參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值得深究的情節? - origin 的回答 - 知乎
然後是影片的口碑分化問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國內(豆瓣)廣受好評而在國外(爛番茄)得分頗低。這裡面的因素應該不少,只說三點我個人想到的。第一,我覺得西方對東方哲學思想(印度、中國)普遍還是缺乏了解和尊重,畢竟他們只知道gongfu~電影里蘑菇傳教的印度教的內容其實和我國的中庸思想有些類似。所以可能我們中國觀眾去看反而更容易接受,而國外觀眾......李安自己都說,影評人普遍評價不高在他意料之中,因為這部影片的主題思想與美國當今的價值觀不太相通。第二,在好萊塢,反戰是主旋律和政治正確。結果李安在一部有戰爭因素的片子里竟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反戰傾向,當然他也沒有支持戰爭,他僅僅是引導大家去認識真實的戰爭中的普通士兵生活是什麼樣的,表現他們的內心。這與好萊塢的主旋律不符,也沒有旗幟鮮明地反政治正確,在觀念極端化日趨明顯的今天,他這種中間路線是註定得不到太多支持的。第三,這部電影太過於真實,拋棄了很多傳統的電影語言。李安不僅應用了新技術,也在探索與新技術配套的新的電影表現方式。對於大部分影評人而言,電影是藝術,而藝術高於生活,這麼接近真實的東西被李安直接拍到大屏幕上,恐怕是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接受的。而國內豆瓣的評分是以觀眾打分為主,國外的爛番茄新鮮度恰恰又是以專業人士為主的。希望第三點只是我的小人之心......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指教。片子我覺得拍得很好,但看完心裡確實不舒服。
這種片子不像拯救大兵瑞恩,看完胸中涌動著英雄主義情節。說李安是"儒",我覺得沒錯,中庸。李安總是不願意把話說盡,把事做絕,他不會選擇寧可偏激一些,也要表達一個鮮明的觀點。他的電影很會去製造"衝突",從喜宴,飲食男女,到斷背山,色戒,派,比利林恩,這些戲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充滿了矛盾甚至痛苦,但李安都試圖在結尾用"儒"或"佛"從心理上去"消解"苦心營造的矛盾,而不是實際上去"解決"矛盾(這可能就是李安拍不好超級英雄電影的原因吧)。
這部電影看完後,給人也是這種感覺,你知道李安想表達什麼,但你不知道該怎麼做,只有深深的無奈,把一切推到宿命上去。有些觀眾不喜歡這種感覺,尤其是對於伊拉克戰爭,許多人有自己鮮明的觀點,支持或不支持。但李安"真實"的展現讓這一切都變得複雜了,也讓觀眾迷惑。戰爭是非正義的,是殘酷的,甚至毫無意義,戰爭令人失去生命,心理扭曲,你的理智和情感都讓你本能的厭惡這一切,你想逃離,你似乎也有一個機會逃離。但!你不得不回去參戰,因為你根本沒有選擇,你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打死你的那顆子彈已經射出,一切都不能改變了。這就是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你既然選擇了暴力,不獻出生命就別想結束。
所以,這種主題顯然不會太討人喜歡,美國人宣揚自由意志,英雄拯救世界,但李安卻總是逆其道而行,展現人的渺小,無奈和妥協。有時這種消極可以用"儒","佛"以及"愛"去掩飾和升華,有時卻不能,比如色戒結尾的含混,失了張愛玲原著的辛辣殘酷。比如比利林恩,消極得讓人喘不過氣,戰爭也是如此。
李安可能是想告訴我們,有些錯一旦犯下,就回不了頭。這一次就這樣了,下次可長點兒心吧!
主題倒是其次,這部電影最讓我震撼的是技術,那種震撼甚至超過了當年看IMAX,3D版的阿凡達。RealD,杜比全景聲,60幀,銀幕似乎消失了,你面對著一面巨大的窗戶,窗外就是真實。李安故意不拍過肩鏡頭,角色有時直面攝影機說話,似乎就盯著你的眼睛。你變成了林恩,如此身臨其境,鏡頭搖動的恍惚間,如同VR一般。
有人說這技術像高清電視,太過真實。我覺得這就是電影技術的未來。電影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2D到3D,也會進入60幀甚至120幀時代,不管你多懷舊,多復古,你都無法阻擋未來。
李安是大師,也是學生。他不斷學習,也不斷傳授。感謝年過花甲的李安這次大膽的嘗試,無論你喜不喜歡,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必將載入歷史。相反,我覺得和劇情關係不大,和技術有關係。本身120幀、60幀、24幀都刷過了,幀數降低,原本很多能把觀眾一下抓進去的細節隨之消失,我自己看60幀覺得花、24幀更是模糊一片。
李安自己被採訪時是這麼說的:「我如果不是鑽研這個新技術,不會想拍這個小說,因為這個小說都是內在的觀察,一般技術很難做到第一人稱的表達。」
那什麼叫做第一人稱的表達呢?
當阿甘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發現——
120幀能讓觀眾清晰地看見對手棕色瞳孔中的比利林恩的倒影,一個活生生的人好像真的在觀眾身邊被殺掉了,這或許就是第一人稱的表達?
安提到的另一個詞是「內在觀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線是比利·林恩在超級碗的一天,副線則是他在這一天中由環境引起的數次回憶——如紀錄片般冷靜真實的戰場場面與歌舞昇平的超級碗現場碰撞,產生了巨大的戲劇張力——
戰爭生產英雄,英雄被和平符號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有關英雄的符號,但沒有人真正關心英雄到底是怎麼想的。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期待擺布英雄,拿它去裝點太平盛世,或者牟利,英雄不過是任人打扮的洋娃娃。英雄連接了戰爭與和平,二者碰撞之後,便是各路神仙的粉墨登場和荒腔走板。
但這種衝突,講真120幀才能表現出來,他們在伊拉克土房子打仗時的畫面,和我去新疆親眼看到的一模一樣……
阿甘是在北京五棵松耀萊看的,電影結束後,所有的觀眾坐在椅子上盯著字幕,久久未動。比利林恩的劇情問題
我個人是覺得李安為了深入情感關懷而過分向個人視角傾斜的結果,其實這件事情本身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命題,但是李安的處理方式有些捨本逐末實際上,別人的不理解,戰場上遺留下來的過度應激癥候,虛無的歸屬感這些東西,都是戰爭的負面影響的一個側面,但李安卻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用這個側面去消解本來是這個個人悲劇本源的戰爭最直接但也最深刻的社會悲劇性,這才導致了整部電影的立意走向虛無,為了樹立一個受害者形象,他的所有對立面都走向了不自然,強行搭話強行崇拜的兔女郎,強行奸詐的球隊老闆,強行找架打的工作人員,李安把所有的視點都給了比利,導致了整個劇情,甚至整個戰爭觀的完全傾斜
為什麼這麼說呢
舉個例子就懂了,如果把比利林恩,換成一個在華北戰場與敵後游擊隊對峙的日本普通二等兵,軍國主義將他莫名推向戰爭,姐姐不理解他想讓他回家,社會各界都在反思,但這卻對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結果他發現他已經不能回歸日本享受和平,所以只好重返華北戰場繼續屠戮冀中百姓和游擊隊
大家會怎麼看?
所以問題看上去被李安詮釋得很複雜很不好梳理也很不好解釋,但實際上的本質是,李安用這種複雜性演繹,掩蓋了戰爭最直白,也最深刻的,對人類的傷害,而非要對同樣是戰爭受害者的普通在戰場上賣命卻不知道意義何在的士兵去說怒其不爭是過分了些,李安想要給予悲憫的就是這種迷茫,但這不代表這種迷茫就可以用來消解戰爭的嚴肅性。
一句話——雖然「是你們這些人把一個青年推向戰場的」,但「你的悲劇不是你助長戰爭殘酷性的理由」
而我們覺得比利林恩的節奏有問題,其實就是因為這種意義的消解,和李安非要強調個人視角代入的矛盾,李安鋪排了好多東西,用比利的視角渲染了一種殘酷性,但是至少對於曾經的戰爭被加害方的中國觀眾,這種視角陷入了立場虛無,所以我們無法帶入節奏,所以無法產生共情,甚至覺得奇怪
這裡我必須安利一部我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情景喜劇片——《地下交通站》
比李安消解立場強行悲天憫人人文關懷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不是說有鮮明的立場就不客觀了,就民族主義了,就缺少人文關懷了什麼是真正客觀深刻又鮮明有立場的戰爭觀?請看地下交通站裡面怎麼說的關於各國民眾的戰爭觀,地下交通站是這麼說的
關於戰爭中以各種名義踐踏他國領土的侵略者,地下交通站是這麼說的「嘿,我差點就要帶你一起跑掉了。」
「跑掉?你不應該回到伊拉克嗎?你是受勳章的。」
「對,我是開玩笑的……」
比利林恩才意識到,原來啦啦隊女郎愛的是英雄,不是我。
告別自己最愛的姐姐,比利林恩回到了伊拉克,這次,他可能會倒在戰場上,到死都是處男了。
上面是影片中的片段,這個片段對於我印象挺深的,因為我曾經的同學也有類似一摸一樣的經歷。交往了一個月的女朋友只是喜歡上他的某一點,後來發現另一個男生更加突出,便劈腿。(心酸)其實我想問問題主,你對於這部電影的看法是如何的呢?你認為電影「好看」或者是「不好看」呢?我們都知道這部影片在宣傳方面,技術改革的重點大過了影片本身。但是看完後,很多人受限於國內熒屏硬性條件不過關,只能欣賞到60楨的質量,所以,對於評價高的觀眾來說,還是因為電影故事本身感動了大家。於我,他不是戰爭片,沒有像戰爭片中那樣有著宏大壯烈的戰鬥場面,它到底是一部劇情片,它想透過主人公比利林恩的視角,一點點緩緩地觸及你的內心。「一些事情,你沒有親身經歷,你無法感同身受,更談不上真正的去了解並接受當事人。而這些東西,沒有對錯。畢竟,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而(戰爭)太大,沒有人能說清楚它是什麼。」
以上是我在觀看完此片後給我留下的反思。
就像影片中有投資商想要以他們的故事來翻拍電影,但是給他們的酬勞卻格外的低。甚至拋下一句:「有總比沒有要來的好。」畢竟在商人眼中,所謂的美國英雄,也只是商業中的棋子罷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這種經歷,你所認為的,你以為他們是喜歡你的,但是後來等你真正發現他們喜歡的卻不是真正的你,可能是金錢、名譽、虛榮或者其他。而此刻於你,要麼接受,要麼離開。
最後
推薦影片中的歌曲《heros》。
I, I wish you could swim.
Like the dolphins, like dolphins can swim.
……
……
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I, I will be queen.
And you, you will be king
……
雞湯:
其實我們就在扮演生活中自己的hero.
當自己身處榮耀或者困境時卻不被他人理解,甚至被莫名指責,當自己所想背道而馳,希望落空時,
你是否會不屈服你所看不慣的一切,
勇敢地做你自己想做的。
ps:我始終感覺影片中比利林恩真是太淡定了,可能是因為他真的受到了戰爭中殘酷經歷的影響吧。
寫了不多不少,給點贊同唄~喜歡可以掃描下二維碼關注下公眾號……無恥打個廣告……謝謝大爺們http://weixin.qq.com/r/EERdRQLE7V_SrUYm9xEC (二維碼自動識別)
1. 我覺得一部分是文化背景的問題,中國人可能理解不了伊戰背景下美國當時的社會狀況及參戰士兵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畢竟大部分人都沒打過仗,突然看到比利和他B班成員一些過激的反映,比如被媽媽拍桌子的聲音嚇到,被突然冒出來的氣嚇到,普通中國老百姓其實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是很難感同身受的。因為離自己的生活實在太遠了,很多中國老百姓是get不到想要表達的意思,無法感受到比利和B班所在的困境。2. 台詞問題,這個電影的台詞非常多,真的看得人目不暇接,而且,翻譯的也很差。裡面很多劇情,不充分理解台詞是無法充分理解裡面的諷刺含義,荒誕意味。3. 現在很多人去電影院都是去看奇異博士那種爽片的,這種需要認真體會劇情,故事情節沒有明顯的開頭,發展,高潮,結尾的結構,其實是很跟多人的觀影預期有差異的。很多電影是很明顯的三段式結構,符合人們的觀影習慣,這部電影呢?原著就是一部意識流小說,重點不是用故事來驅動整個電影發展,而是用比利個人的經歷及感受,整個故事就是講了比利在球場的半天,中間還有很多插敘。4. 我覺得這部電影主要並不是反戰,而是更側重描寫比利及B班所陷入的一種困境,回到國內,各種人群都不能理解他們,甚至連家人也是,家人希望他們為家裡爭光,民眾用同性戀開他們玩笑,政府用他們做宣傳,商人壓榨他們,工人甚至還打他們,他們在伊拉克隨時可能失去生命,而國內卻一派歌舞昇平,所謂的英雄只是一個諷刺。與現代社會如此格格不入,而比利要的只是一個19歲男孩想要的,一個可愛的女朋友和普通男孩應該要的生活。但是普通觀眾,因為種種原因根本感受不到比利的孤獨和困境,無法對其產生同情心理。5. 特效,這部電影的3D效果非常好,可以說是我看過的最好的3D,但是這種3D效果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故事的投入,無法投入,無法理解,自然認為電影無聊,甚至覺得是爛片,這部電影,起碼看上兩遍,才能更懂得它的好。
我就是覺得好看爆了的那種可能有的人就是喜歡跌宕起伏的劇情有的人就是喜歡特效獲得視覺上的滿足。因為我就是喜歡那種娓娓道來,不設立場。就把事實殘忍的擺在你眼前剩下靠你自己理解的調調啊。。。。。尤其是能讓我感覺到人類渺小戰爭可悲世界虛偽什麼心理擰巴好一陣的更是喜歡死了。我覺得這片最好的地方就在於充分調動了我的情緒並讓我感同身受。通過技術強化了真實的荒誕感。在中場盛大表演煙花絢爛而b班表情僵硬最後仍然呆立台上滿眼迷茫的時候心裡那根弦就斷了。。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而它們只是個普通人。他們還是孩子,但他們再也回不去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劊子手。。最後笑著說ilove you更是徹骨的悲哀。因為他們只有彼此,只有他們能互相理解。而戰場才是他們安心的窩。我一直認為,一個電影能被稱之為好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我有沒有感受到。還有就是電影能不能帶來思考。而這部電影在這兩部分是非常強烈的。。
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
——————————————————————————bily lynn 因為幫姐姐報仇而被迫當兵。bily lynn又因為當兵而歸國演出,認識了美麗的f菲珊?(原諒我看得版本居然沒英文字幕)全世界的人都覺得他應該去當做一個美國的英雄,而不是做一個德州的牛仔。包括那個愛他的cheerleader,「雖然我很想和你在一起,但你還是去當兵,成為一個超級英雄吧。」言外之意莫過於,若果你是一個臨陣退縮的喪家犬,和你接吻的資格都沒有,我愛的不是你,我愛的是一個美國英雄(就像「我愛的人是一個蓋世英雄一般」,這難道不是為了某個奇怪的理由而打炮嗎?)但他姐姐認為,「你是為了我而去當兵的,你原本並不想當兵。」
確實,當年他為了姐姐而砸車,取消砸車質控而當兵。確實當兵比坐牢要好,要是坐牢他的姐姐也沒法把他弄出來了。坐牢成為了一個罪人,當兵成為了一個英雄,但是,當兵每天面對的是生與死的臨界點,其實相當於判了一個死緩了,只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執行罷了。誰也不知道下一顆子彈會不會朝自己的頭上飛過。誠然,他當初是不喜歡當兵的。但是他姐姐也沒問過他到底是怎麼想的,而是希望自己的弟弟可以回到身邊,藉此減少自己的負罪感。
——————————————————————————————————————————與之不同的是電影投資商,並不決定他們的去留,剛開始滿懷信心的投資人告訴他們一人有十萬,到最後僅有5500,僅有20分之一。「人們是善忘的。」美國的本土從來沒被襲擊過,被拉登弄了一個911就嚇得屁滾尿流,年年出兵,最終拉登被海豹部隊擊斃才讓人們忘記危險。倘若讓平民像軍人一般天天記得戰爭,伊拉克,阿富汗,越南,那麼平民也不叫平民了。所謂的戰爭反思片,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了。我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完全比不上《獵鹿人》,但我總覺得李安在戲謔什麼。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買一個看橄欖球的位置就要幾萬塊美元,還不包括入場費,僅僅是霸著一個富人的position就要這個數了。而我是一個美國英雄,你卻給我那麼點錢就打發我,當我是乞丐嗎?還是非洲老黑,老墨?
————————————————————————————————————————
連在當地布置場地的工人都對這些heros不屑,我有滿身的肌肉,這裡是我的地盤。你們丟到了你們的武器,你們就連一個工人都不如,就來一場肉搏戰吧。失去了槍支你們什麼都不是。與其說他們是heros,還不如說他們是讓人們見到拍個照,發個朋友圈,轉頭就忘記的nobody。我支持美國軍隊,但我不會為之付錢。就像我對艾薇女憂的看法一般,還賺了不少賠款。——————————————————————————————————————————為何bily lynn最後回去當兵?因為我想不到干別的了,回到家裡我只是一個德州的小混混。因為看到 @夢羽靈泉 的答案實在受不了,還有一堆贊同的,反駁下ta完全站不住腳的類比,以及從李安和Fountain的立意說說為什麼兩極分化:
拜託,就算稍微了解一點伊戰,也不會把東亞二戰戰場同伊戰做類比,日本侵華,法西斯侵歐,入侵國是實打實的侵略。而伊戰從頭到尾都是道義混雜,還導致延伸至今的ISIS發展壯大,難民危機,這些年的恐襲,雞和蛋很難說清。你那黑白黑方反思戰爭觀才小兒科,為什麼二戰片都是反法西里斯立場,為什麼一戰片都是反利益階層立場(當然這是我的認識,有不認同歡迎舉例),因為這些戰爭的邪惡性是被公認的,而且動機過程也都比較清楚了。然而伊戰發生的背景,伊拉克地區當時的狀況,美國及相關國家(英國尤其)的立場和利益,十多年對全球趨勢的深遠影響,正因為我們依舊活在其中,仍有太多東西沒有解鎖,時間也未長至我們能看清利益糾葛。正是立足伊戰的複雜性,以及二十一世紀這一看似離戰爭很遙遠的錯覺,李安和Fountain才有這個立意,才會想到從參戰普通大兵的角度,以現在長大從未經歷過戰爭的80,90後年輕人的角度去審視二十一世紀的伊戰。
就像一戰當時正義現在諷刺的口號「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伊戰最終也未能解決伊拉克地區問題。 你也許認為戰爭機器的發起,利益的糾葛,甚至戰爭本身的存在性,這些才是最深刻的社會悲劇,但是1)伊戰還不夠史實來有理有據地闡述這個問題,2)這個戰爭觀其實是普世而甚至共識的,戰爭電影莫不是以此為根基,所以不以這個為切入不表示不持有該戰爭觀,而可能是想從另一個更電影化更容易觸動觀影者的角度去讓觀眾感受戰爭的附帶損傷,3)戰爭對於大部分人都是很遙遠的,特別是年輕人,就像我們總會忘記疼痛一樣,人類很少能從過去的歷史裡學習而避錯,我想這本書也好這部電影也好,這種第一人稱,代入感的拍攝,都只是為了讓遠離戰爭的人能感同身受實際上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戰爭的殘酷性,希冀於這樣的經歷能讓更多的人真正的反戰。
而我覺得這正是導致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這種代入感的衝擊,不亞於直接剝下間接參與伊戰的美國人的隔離膜,血淋淋地對刻意逃避埋藏已久的道德進行拷問,逼你思考你無能為力改變的利益問題。說實話,不是因為我對李安的愛,我是不原意去受這個終極折磨的(生活已然如此艱難),何況是比我更感同身受的美國人。
我認同大部分人對「政治正確」「衝擊美國人個人主義」的解讀,但是就說這導致了兩極分化的評價,那你們怎麼解釋父輩的旗幟反英雄主題的成功(其實這個問題更有研究性,但是回答的太少)。。。大概還是浸入式觀看太痛苦,很多人選擇刻意不共情吧。
P.S. 在「如何評價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下的一個最高認同的「大兵」匿名回復里,他對電影身臨其境和代入感的評價也佐證了我以上對李安立意的猜想。
PSS 其實戰爭片已經很難拍了,受害人角度(真實向拍,表面幽默實則悲涼拍),施害人角度(戰爭機器,人性依舊),英雄角度(歌頌拍,凡人化拍),普通大兵角度,將領角度,個人命運飄零、愛情角度,反英雄人格光環(平時自私低下的人),戰爭後持久的影響……隨手一寫就發現拍出新意已然很難;何況儘管當今文化下反戰似乎已經成了理所當然,再來平鋪直抒只能引起厭煩。 但回顧海灣伊戰甚至是現在的nationalism, 其實並非如此,這才是為什麼我們仍然能見到這些作品,試圖以新的方式警戒戰爭。
坦白說,我現在還無法客觀評價李安這部血淋淋的電影,跟心境和成熟度有關係。目前更能接受歐榮的Frantz那埋藏在一個精巧漂亮的愛情懸疑成長故事下的那晦澀的反戰意味,以及(如果我沒有過度解讀),對當今動蕩的價值觀深遠影響的擔憂。
想看很久了的電影 今天終於和同事一起看了 電影開始到結束 同事和前面人的手機屏幕一直沒關過 不得不說這不是一個可以被大部分人接受的電影 劇情過於複雜 美式幽默太多 讓人感覺這電影不是一個中國人導演 但畢竟是李安 過於現實的戰爭 彷彿發生在昨天 人物心理的描述 像是自己身臨其境 我戴著十塊錢的3D眼鏡看的津津有味 看懂了英勇殺敵的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後為什麼害怕炮仗的聲音 為什麼老兵不願談起打仗的經歷 以及他們不願意把勳章拿出炫耀 拯救大兵瑞恩里有一句經典台詞: 我們在這不是為了做正確的事!而是去執行他媽的命令!對於普通觀眾 5分最多對於專業觀眾 最少9.5分 緊湊而高緊張度的畫面讓普通觀眾有點難看懂 但是有一些戰爭歷史基礎的觀眾就很容易看懂 舉個例子 2班在上台前聽到了班長的命令 :就像是即將打仗似的上舞台 因為主持人推了一下那個戰士 那個戰士像是神經病一樣追打起了主持人 普通觀眾看不懂 而有戰爭歷史基礎的人看 就是另一番滋味 : 前線讓人緊張 四面八方都有出現敵人 子彈也是一樣 有可能敵人就在你的掩體下面準備幹掉你 必須隨時準備肉搏 戰士對其極其敏感 專業觀眾就是這麼理解的 也許這是就評分兩極分化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李安電影《半場無戰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好看嗎?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李安導演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