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電影 仁川登陸作戰 ?????? (2016)?
我感覺大陸拍不出這種電影。
當《仁川登陸作戰》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有那麼一會彷彿看到了又一部《太極旗飄揚》抑或《歡迎來到東莫村》,按照我對韓國電影的了解,此片至少應該達到《暗殺》的水準,於是迫不及待的在電影群中預告,主動要求晚上介紹這部電影,而現在,我已經不知道晚上該以怎樣的姿勢出現在電影群。
接下來帶著大家細細品味下這部電影,先普及背景知識。
仁川登陸作戰是朝鮮戰爭中一場決定性的進攻及戰役。 戰役開始於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結束,在兩棲行動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北朝鮮後方登陸仁川,突破了釜山地區,當時參與這次進攻的聯合國軍之主要組成部份是由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所指揮的海軍陸戰隊。
而《仁川登陸作戰》主要劇情就是仁川登陸前一個情報組織潛入仁川,收集情報,接應登陸的故事。
據片尾介紹,電影中的小隊確實存在。
背景就介紹到這,史實部分也不再去深究,先聽我講講這部電影的幾大槽點。
槽點之一:滿口雞湯的人生導師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的扮演者連姆·尼森曾在《辛德勒的名單》中飾演奧斯卡·辛德勒,本片中,他除了扮酷外只剩下滿目含情的人生雞湯,喝一碗神清氣爽,那要是從頭到尾呢?
「戰爭爆發後兩天,為了觀察戰況,我秘密訪問了韓國,當時我見到慘劇中,僅留的一名少年兵。看起來未滿16歲,身上沒任何槍支,那是所有士兵都撤退以後。我當時無法理解,我問他為什麼沒有撤退,那個少年兵回答,我沒接到上級讓我撤退的命令,我被他那種勇氣感動。」
「我把我50多年的人生奉獻給了戰場,我是麥克阿瑟,而且我會打贏戰爭。」
只放以上兩例,更濃的雞湯同志們自行發掘吧,反正麥克阿瑟在這部電影中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熬雞湯了。當然這不能怪演員,只能怪劇本太單薄。
槽點之二:小肚雞腸的劇情及人設
我們常常戲謔抗日神劇,但跟抗日神劇相比,這部電影有過之猶不及。北朝鮮的領導人及高級軍官永遠或肥頭大耳或油頭粉面或猥瑣至極,韓國和美帝永遠偉光正。這樣厚此薄彼真的好么,民族主義扭曲電影創作到這種程度也是第一次在韓國電影中見。
而在劇情上,極度誇大北朝鮮的兇狠殘暴,心狠手辣,極度標榜南朝鮮的悲天憫人,英雄情懷,請問,《太極旗飄揚》《高地戰》《歡迎來到東莫村》《共同警備區》中的家國情、兄弟情去哪裡了?
槽點之三:魯莽的行動與主角光環
這點簡單講,免得劇透。一幫人集體潛伏進敵方司令部,為首的隊長假扮北朝鮮的中將,而敵陣中竟無人識,這麼多人大規模卧底於地方首腦機關也是活久見。
第一次的行動表面上安排的天衣無縫,實際上只有在敵陣全是250的情況下才能達成,而導演就把對方全部變成了250,可能覺得這樣太不跌宕起伏,又安排了一出插曲,第一次行動失敗。
第二次行動就完全是蝦扯淡了,綁架,具體略過,最雷人的發生在這次行動的結尾。在人質被綁在野外木樁上的時候,我滿以為要開始審問了,面對面剛的情節衝突還是比較有看點。然鵝,然鵝,接下來發生了影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幕,一架飛機俯衝過來,勾走了人質,飛回了韓國大本營,一眾卧底露出了滿意的微笑(評論區有2名同學提醒這種方式是現實存在的,在此更正,感謝)。
以上,同志們自行體會。
高潮部分,卧底們更是獨當一面,分別獨自完成了光榮的使命並領取便當,此處略過,自行觀看。
槽點之四:莫名其妙的愛情
雖然我知道導演喜歡拍愛情片,但我真的不知道這部電影中怎麼會出現這麼莫名其妙的愛情。
無法理解前一秒還恨得咬牙切齒,後一秒就眼含愛意,雖然我李政宰長的帥,你也得稍微矜持一點嘛。
還有,人家打仗呢你一個女的像失群的羔羊一樣遊盪很違和好不。
槽點不能再說了,要不然一天一夜都講不完。
總之,這部電影成功規避了所有韓國戰爭片的優點和特色,打了我這種韓國電影擁躉狠狠一巴掌,唯一讓我有觸動的就是男主偷偷向母親告別,男主手下與老婆小孩短暫團聚的一幕。
對了,還有李政宰,如果滿分10分,我給這部電影打3分,給李政宰。
-
把共產主義者描繪成了嗜血弒親的魔鬼。憑這一點就讓我看不下去。
-【向非】《仁川登陸作戰》:戰爭神劇,從抗日到抗朝
據說9月13日《仁川登陸作戰》的加長版又在韓國上映了,之前看到的都是「標準版」。根據相關人士的解釋,「歷史上的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將軍指揮了仁川登陸作戰。為了體現這一崇高意義,我們將上映日期定在了中秋節延休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13日。」
《仁川登陸作戰》加長版的片長為141分鐘,比影院標準版110分鐘增加了31分鐘。增加的部分有呈現作為普通人而非將軍的麥克阿瑟(連姆?尼森
飾)的內容、海軍情報部隊大尉的張學秀(李政宰
飾)與朝鮮軍隊仁川地區防禦司令官林桂真(李凡秀
飾)之間的情報作戰、無名英雄們的行動以及士兵們共同登場的戰鬥場面等等。(騰訊新聞)
遺憾到的是我們還看不到這個版本,但似乎也沒有多少再看一遍的慾望,即便是增加了30分鐘的感情戲,這些增加的內容也許可以解釋原版中的那些感情突變,但估計很難扭轉這部戰爭神劇已經存在的硬傷。
中國的抗日神劇被觀眾吐槽了多年,從神奇武俠手撕鬼子,到棒子哥銀妹褲襠藏雷炸鬼子,之所以神劇不是導演太弱智,是有現實的觀眾基礎,觀眾其實也沒當真,只是這樣看著比較過癮而已,這樣肆意的殺鬼子因為現實中做不到,而只有到電影上一雪前恥。
戰爭是仇恨的播種機,它們撒下仇恨的種子,多年後會成為盛開的「惡之花」。按照社會運行的規律,在戰爭剛剛過後的一段時間,人們總是忌諱戰爭話題,戰爭的失敗者固然是因為有心理陰影,而戰爭的勝利者通常也對戰爭閉口不談,否則就有耀武揚威的嫌疑。麥克阿瑟將軍在美軍最終佔領日本時,曾要求部下對日本人以禮相待,不得侮辱和歧視日本人,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一直都輕蔑的稱日本人為「JPs」,這其實就是中國人語言中「日本鬼子」的意思,對一個戰爭中都沒有當人的對手,妖魔化一下自然屬正常。
戰爭中的對手,有「值得尊重的對手」,和「可怕的對手」還有「可以輕蔑的對手」幾種,歷史上的法國皇帝拿破崙在各國的歷史上都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而希特勒無論對歐洲、蘇聯,還是美國,都是一個「可怕的對手」,正因為可怕,所以戰後若干年,才會有大量妖魔化對手的戰爭神劇出現,80年代法國人的戰爭喜劇《虎口脫險》,到美國戰爭神劇《無恥混蛋》,前者描寫了德國人蠢得像豬,後者則將元首和他的同僚們直接鎖進巴黎的電影院,被滲透的美國士兵掃射、投彈、放火,直接殺死在裡面,而二戰就提前結束了。
抗日神劇拍了那麼多,大抵也是因為對中國而言,那時的日本是個可怕的對手,中國人在那場關係民族存亡的戰爭中犧牲巨大,即使再在電視劇上殺一百年鬼子,都不足以彌補那時的巨大人口損失和心理傷痛。
1950年6月25日爆發了朝鮮戰爭,這場由金日成發起的內戰,最終演變成一場南北雙方加上17個外國在狹小的朝鮮半島上的現代戰爭條件下的殘酷殺戮,外國軍人死亡接近百萬人,朝鮮人死亡約250萬人,這成為南北朝鮮民族的巨大心理傷痛。韓國人可以不提抗日,但絕對無法繞過朝鮮戰爭。2004年的《太極旗飄揚》就算直接描寫朝鮮戰爭了,《歡迎來到東莫村》也是寫朝鮮戰爭,但充滿著愛好和平的浪漫主義氣氛,而這部《仁川登陸作戰》,則直接轉化抗朝衛國的神劇級戰爭作品,大約和最近朝韓關係的緊張不無關係,如果朝鮮半島再次開戰,「北佬」「鬼子」「金家軍」等輕蔑稱呼必將重出江湖。如果還稱敵方軍隊為「人民軍」,這不是腦子有病么!侮辱和蔑視對手,提高自己人的士氣,一晃朝鮮都有了核武器,如果戰爭是必然選擇,所以抗朝神劇看來是勢在必行了。
可如今在中國的論壇上,只要一提朝鮮戰爭,必然引起巨大爭論,大約因為中國不幸成為這17個參戰國家中的一個,而且犧牲巨大,在中國這場戰爭被稱為「抗美援朝」。正因為有這個歷史淵源,爭論的雙方都不願意提及中美之外的那16個國家,包括南北朝鮮,就好像南北朝鮮根本不存在一樣,而且也忘了這些大國們大打出手的地方是在朝鮮,大家就沒有人考慮過朝鮮人韓國人的感受么?
因為中國現在跟南北朝鮮關係都還不錯,其實如果這17個國家中沒有美國,中國也許真的就不會參加戰爭。沒有中美,如果這場戰爭參加的只有南北朝鮮、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等,那這也許會是一場很好玩兒的戰爭,而韓國人拍這場戰爭,也許就只拍喜劇片就夠了。這些國家去朝鮮參戰,那也許只是不用護照的旅遊觀光團而已。就像最近廣為爭議的中國朝鮮戰爭電影《我的戰爭》宣傳片說的那樣。
《仁川登陸作戰》,就是朝鮮戰爭這一系列戰役中的一個而已,這場戰役的雙方其實是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聯合國軍和北朝鮮人民軍之間的戰役,其實都沒韓國軍隊什麼事兒。那時的韓國軍隊,被強大的北方人民軍擠壓在釜山的沿海一個狹小的地帶動彈不得,他們幾乎沒有了任何反擊進攻能力。那韓國為啥還要拍這部電影?一個是這個戰役是朝鮮戰爭的轉折點,還有一個就是導演李宰漢是美籍韓裔,此片是美韓合拍,好萊塢明星連姆·尼森飾演麥克阿瑟將軍,但即便沒有韓國軍隊參與,這也是一個韓國人十分想拍的戰役,因為仁川登陸戰在軍史上是一次教科書級的成功經典登陸作戰。也許是剛愎自用加上好運氣,也許是遇上了豬一樣的對手,總之這此作戰被稱為麥克阿瑟將軍的成功,電影里麥克阿瑟將軍目光如炬,抽著玉米煙斗,念著雞湯和遠方,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的拿下了這塊登陸場。這場戰役挽救了韓國,韓國人對美國和麥克阿瑟感恩跪謝都是理所應當的,不過千萬不要忘記了了另外的16國,他們當初派來的,也並不是來觀光旅遊團,而是荷槍實彈的士兵。
當然登陸戰役這已經在電影最後了,電影前面的大部分篇幅情節幾乎都跟麥克阿瑟八竿子也打不著,情節牽強,生拉硬拽。其實這部電影故事是說的一小隊厲害的韓國諜報隊,領頭的是韓軍海軍大尉張凡秀(李政宰
飾)行動被稱為X-RAY計劃,他們化妝後在火車上幹掉了原來北軍的班底,奇蹟般的滲透到仁川,想獲得這裡的海防圖,在這裡他們有的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有的遇見了自己的愛情;在幾次行動里,他們也目睹了北方軍隊的殘暴,利用了他們的腦殘和愚蠢,不僅獲得了海防圖,還傳播了民主自由思想,拯救了幾個百姓,他們勇敢頑強,不畏犧牲,最後不僅點亮了燈塔,為正在登陸的美軍指明了勝利的方向,而且還沒等美軍登陸,他們就憑一己之力消滅了沙灘上的守軍,毀掉了那幾門岸上大炮。恕我辭彙貧乏,都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幾個韓國士兵的忠誠勇敢無敵了。對不起,我要先出去吐一會…
麥克阿瑟將軍對他們信任有加,在看到韓國英雄發射的信號前,他拒絕下達登陸命令,最後,他在登陸後,對英勇的韓國英雄致以莊嚴的軍禮…..,(此處省略525個字)估計我都要淚奔了,如果我是韓國人的話。這部神劇的其他神奇情節,比如大鬧敵軍司令部,大鬧敵軍醫院,還有飛機勾走英雄們綁架的人質,什麼手榴彈打飛機,在這個瘋狂的腦洞前,簡直都弱爆了啊!
這部電影的故事,在中國也許該叫「王師上岸」,就是不少中國人幻想過的情節。在豆瓣真有一篇這部電影的影評,叫《王師來了》,講了王師上岸對世界的偉大意義,而且真的不是反諷,哈哈,然後作者在跟帖里跟「小粉紅們」開戰,跟帖的評論多達300多條,絕大多數跟這部韓國電影其實沒有任何關係,都在爭論中國該不該參戰。其實仁川登陸戰跟中國還沒有任何關係,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參與朝鮮戰爭前,已經有軍事參謀研究出美軍如果介入戰爭將在仁川登陸,自古出奇兵易取勝,這是簡單的道理,況且登陸作戰是美軍的最有優勢和最成熟最擅長的作戰模式,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如果沒有政治分歧,又何必採用戰爭的方式呢!每一個參與這場戰爭的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如果美軍不介入朝鮮戰爭,那中國也不會派軍入朝。大國博弈,既高度危險,也萬分無奈。
歷史上有無數經典的戰爭取勝案例,如果不計較意識形態,那這些都是人類歷史的寶貴遺產,拿破崙的土倫戰役,希特勒的基輔戰役,艾森豪威爾的諾曼底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抗日神劇之外的歷史,也有國共雙方無數次的經典戰例。戰爭就會有輸贏,失敗並不可恥,關鍵是一個民族能不能很快從失敗中走出來。在德國行將戰敗時,將軍們對為國奮鬥過的士兵以鼓勵,士兵們昂頭挺胸、排著整齊的隊伍回到自己的家鄉。驕傲的德國很快就從一片廢墟中站立起來了。
在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之際,奧巴馬總統對老兵們說:「我們可以滿懷信心的說,那場戰爭並非平局,而是一場勝利。5000萬韓國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韓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壓迫和貧困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勝利,這就是你們留下的遺產,你們贏得一個國家的感恩,你們的英明將為後世所傳頌。戰後出生的政治家奧巴馬這樣說當然是政治正確,而這句話被中國「帶路黨」奉為圭臬,作為自己對中國參與的朝鮮戰爭的一種定論。
實際上這只是政治家的一種技巧性論調而已,人類社會也許不需要在60年以後用經濟成就來說明一場戰爭的意義。因為60多年後的今天,經濟成就也說明這場戰爭對中國同樣有積極的意義,如今的近14億中國人也過得比60多年前朝鮮戰爭時期要好得多,也許同樣證明中國人並沒有做錯什麼。而德國在戰後20年就比大多數在二戰中戰勝德國的國家過得好了,這似乎也並不能證明德國發動二戰就是正確的。遠在70年代,北朝鮮的人民貌似並不比那時的南朝鮮人民過得差,他們只是在80年代與中國漸行漸遠之後才開始走上衰落之路。這種爭論其實來源於這是一場至今勝負不明的戰爭,大家簽署的只是一個停戰協定,似乎戰爭並沒有結束,參加戰爭的國家都聲稱自己勝利了,戰爭停戰於開戰前的位置,使人們不斷懷疑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但朝鮮半島像一塊被打碎的玻璃,無數朝鮮人死無葬身之地,戰爭使韓國人朝鮮人陷入了更深的懷疑和仇恨之中,就像這部《仁川登陸作戰》所表現的一樣。似乎韓國人隨著半島局勢的升溫,如今已經失去了在《太極旗飄揚》中所宣揚的對朝鮮的同胞兄弟之情。(完)
向非2016/9/15
此文來自非哥電影公眾號 xiangfei-film-world
----------------------------------------------------------時間分割線
發完這篇就看《我的戰爭》去了,真是難得一見的好片,拍得很棒,各方面都不錯,推薦看看。
雖然沒看,但下意識查了查這導演是誰,因為韓國戰爭片,導演的作用、世界觀,直接決定這電影的政治立場是否客觀、思想境界是不是高。
李宰漢,我覺得怎麼這麼熟悉,原來【向著炮火】他拍的 。。。
2星水準的戰爭片,基本可以確定了只要一涉及愛國主義,什麼電影都會變得BUG頻出,什麼漏洞都不管不顧了,只要激情,只要狗血。
仁川登陸戰本身就是最高的軍事機密,你們搞這麼大新聞去搶海圖,是嫌不夠明顯么?一個游擊隊長都能知道美帝將在這裡登陸了,還機密個鬼啊。深入敵後的隊長是如此牛B,波波沙掃射全軍有沒有,就差手撕鬼子····,呃,不是,手撕金家軍有沒有。
儘管很討厭朝鮮,但是電影嘛,呵呵和《華麗的假期》配合食用,風味絕佳。
大陸確實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對比大陸的大決戰,看看八一廠是怎麼拍自己當年的對手的。廖耀湘被俘後,面對解放軍幹部對其身份的質疑,淡淡的說了句: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其實他是穿著一身破棉襖被解放軍從一處苞米地里揪出來的。
3問這問題的人真能舔韓國人。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說大陸拍不出這樣的,我覺得一定要來噴一把。昨晚下載了高清版看過了,跳著看的,慢慢看實在看不下去啊。另外別說我不支持正版,這電影也沒有在國內上映。這是戰爭片吧,戰鬥場面有,但拍的很一般,橫店影視城天天都在拍,沒什麼亮點。登陸艇艦炮還好有些鏡頭,不過量太少,當然考慮到預算,可以理解,斯皮爾伯格的太平洋也沒有多少艦隊的鏡頭,所以這個還好,可以不噴,但也就沒什麼亮點了。但是本來你叫做登陸戰,看艦隊才是觀眾的主要目的。不能忍的是劇情弱智,意淫程度和國內抗日神劇都一樣。主角光環見誰殺誰就不說了,可以理解。最不能忍的是一開始主角在火車上暗殺了高官,冒充前往仁川當間諜。拜託,這也太假了。能去到仁川當指揮官這個層次的人,當時在朝鮮基本上也就是留蘇聯那批人,互相很大概率都是互相認識。主角本身還是從朝鮮叛逃去南韓的,還敢不整容就冒充高官大搖大擺進去,哪個作戰間諜計劃會這樣制定啊??你要說真實事件有這回事我也服了,問題是查了下,歷史上這支間諜分隊就是偷偷摸摸的標記下水雷信息,為登陸提供點參考,仁川登陸主要是因為美帝突襲,朝鮮軍沒想到會在這裡登陸守備力量極少,美帝大概是六萬多人加飛機大炮軍艦,守方才三千多人加火力不足,一波推過去就搞定了,那個間諜小分隊頂毛用啊!這部電影倒是把這個間諜分隊吹的多麼重要,麥克拉瑟將軍還行軍禮,呵呵,老麥這麼眼比天高的人,打心底里看不起東亞人的大白人,還能向個沒起到什麼用處的韓國人屍體敬禮?我估計老麥泉下有知,真會屍變暴走來找導演手撕的。最後回應下問題,中國當然拍的出這樣的意淫電影,橫店影視城天天在拍。如果你覺得抗日神劇是辣雞的話,那麼,這部片也是。很多韓國電影確實拍的很好,但是這部辣雞登陸戰,肯定不算。附錄下網上查的登陸戰歷史資料
仁川戰役
1950年9月,在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南朝鮮及英國軍隊實施的一次戰役。戰役企圖是:以戰役登陸兵攻佔仁川港,爾後向漢城實施突擊,截擊朝鮮人民軍在南朝鮮的基本兵力。職 由於兵力兵器不足,朝鮮人民軍只有海軍陸戰隊獨立第266團的一些分隊防守仁川港及其海上門戶月尾島。島上的守備部隊只有1個營,加強以1個岸防炮連(5門76毫米火炮)及2門37毫米的高射炮。仁川北面由邊防第107團的1個營防守,南面由1個獨立步兵營防守。防禦部隊的總數不足3000人。
用來實施登陸戰役的是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的美國步兵第10軍。根據美軍司令部的材料,該軍有69450人。直接登陸的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和步兵第7師,英國的「突擊隊」,以及南朝鮮海軍陸戰隊的一些部隊。登陸部隊的總數達45000人。美國步兵第3師、空降第11師第187團和南朝鮮軍隊的第17團還在途中。為了從海上運送登陸兵並保障其登陸,共動用美國第7艦隊和英國艦隊的艦船230艘,艦載航空兵飛機400餘架,以及一些陸基航空兵兵團。
戰役計劃規定,在代號為「紅色」、「藍色」、「綠色」的三個地段實施登陸,其中主要是前兩個地段。「紅色」地段位於港口北部,長300米,岸壁高4.6米。「藍色」地段位於港口南部,將其攻佔,即可前出到防禦部隊的後方,並切斷其交通線。「綠色」地段(位於月尾島)用於卸載兵器補給。鑒於月尾島所處的重要位置,美軍為準備登陸,於9月10日開始壓制防守該島的朝鮮人民軍部隊。他們的航空兵大量使用了凝固汽油彈。9月13日7時開始對該島和仁川港實施登陸前的預先航空火力準備和炮火準備,9月15日開始了直接準備。該島守備部隊人數不多,只有200名官兵,但在李庭憲的指揮下經受住了敵人轟炸的嚴峻考驗。儘管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損失很大,他們還是與敵人進行了英勇的鬥爭。直到月尾島的保衛者全部英勇犧牲之後,敵人才於9月15日17時30分開始直接在仁川登陸,沒有遇到特別阻礙就完成了登陸。仁川港保衛戰之所以失利,是由於偵察工作薄弱和兵力兵器不足總想搞個大電影,本是講個小小諜報員,卻連麥克阿瑟都搬出來了
實際上,《仁川登陸戰》桃總也是認為可以期待的,畢竟《太極旗飄揚》、《共同守備區》、《實尾島》一系列的前輩電影在前,韓國電影並不是犯罪、時事片牛X,戰爭片的尿性也是不要不要的。
但《仁川登陸戰》據說剪掉了30分鐘,完整版要像《局內人》一樣,後續才有得看,所以不能做太多的評價。
最想吐槽的是,這個叫陳世妍的護士(中間那位)我一度以為是朴寶英,嚇死爸爸了,我說怎麼越長越好看了呢。寶英寶英,你終究是和外面的妖艷賤貨不一樣的,恩恩~
上為世妍,下面這個套麻袋的是寶英
本來連麥克阿瑟都搬出來了,本以為他們想搞個大電影,不料麥克阿瑟只是個大背景,沒什麼鳥用,用他沒他都不影響電影完整性。
電影后面那個登陸戰,把諸葛軍師周都督搬上去,一樣有前應,一樣欠東風,人設同樣成立。
這個是片尾的致敬字幕。
「此電影敬獻給在執行X-ray作戰中犧牲的林炳來中尉,洪世旭下士以及其餘15名隊員們和敢死隊的隊員們……」
很顯然,這個林炳來中尉就是李政宰演的張學秀這個角色原型了。說實話,和我們內地的抗日神劇那些搞伏擊神出鬼沒的隊長沒什麼區別,連槍法都是一個一個準,沒有特別突顯的東西。
以下三張圖,如果我說是敵後某工隊的劇照,你信嗎?
林炳來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韓國是把林當作國內戰爭的英雄來看的。
「林炳來」號導彈艇以朝鮮戰爭時期韓國軍官林炳來中尉命名,當時他隸屬韓國海軍本部情報局特殊工作隊。
1950年8月,在仁川登陸作戰之前,他奉命去靈興島執行偵察任務。在與朝鮮軍隊的交戰過程中,林炳來被朝軍生擒。但是,林炳來中尉始終沒有泄露秘密,最後毅然自盡。為聯合國軍1950年9月實施仁川登陸作戰並獲得成功做出了貢獻。
麥sir來到仁川時,林中尉已經殉國,這就是史實!所以這基本是一個架空的故事。
別搞反了,仁川在西邊,近山東省位置。
主演李政宰是這樣說的:「其實我們很希望把林炳來中尉的故事融入影片,但他的故事與麥克阿瑟司令抵達仁川海岸等歷史事件在時間對接上不合適,如果把他的故事融入影片雖然能增加不少「感情分」,但還是覺得對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電影式再包裝是不可以的。」
有原形不能用,然後又要與原型挨上邊,這種電影最不好弄了。
談到飾演以史實為基礎的人物,李政宰坦言有不小的負擔。他說,既不能把諜報人員的活動太過美化,也不能讓他們的犧牲和努力被減分,所以演起來很困難。
在韓國被尊為「國父」的金九(右)實名出現在《暗殺》中。
宰哥在去年這部電影《暗殺》里也是飾演公務人員,同樣是年代戲,電影對了,角色就對了。
立項的時候導演就應該想好,不然拍一個小小諜報員,小家子氣但來的真實;不然就拍一個高大上的麥克阿瑟米國粑粑。
兩檔子事情搞到一起,《鳴梁海戰》,我是沖著李舜臣迎戰倭寇大場面去看的,結果你說,我們《鳴梁海戰》拍的是一個從倭寇那投降過來的誰誰誰老厲害了……
這就TM尷尬了。
同名微信公眾號:桃金(tjnstar), 致力於比99%的韓國人更懂韓國電影。
作為李政宰哥哥的腦殘粉我一定要說句話!就是。。。
嗯真的太難看了!雖然歐巴還是一如既往的帥,一如既往的好演技。下面要開始吐槽了!先討論劇情。
1.一個海軍上尉假扮北韓中將,不僅沒有故作低調少說話怕露餡,反而堂而皇之的對北韓軍隊指手畫腳,打聽軍情打聽到我都看不下去了,一眼看穿是個冒牌貨。。。2.開篇沒太久就暴露了(也是不暴露都沒人信),藍後,居然可以繼續在仁川呆到登陸那一天卻沒被北韓搜出來。你當北韓特務機構都是白吃飯的嗎3.辣個女主是什麼鬼,有她沒她劇情沒差啊。政治覺悟瞬間轉變,那速度,都不帶猶豫的。。。講真,導演為了表現北韓沒人權搞得人心向背也是蠻拼的,然而共產主義洗腦能力導演完全沒有概念啊。那種共產主義信念之強大導演完全不懂。就算內心有巨大起伏也不可能做到毫不猶豫。難道是為了縮短片長?3.主旋律到我以為是我國拍出來的抗日神劇。主角開掛一樣,一直到最後打成了篩子還過半天才死(雖然我內心不希望看我男票shi掉)。拚命「詆毀」北韓(原諒我用詆毀這個詞)。雖然我對於朝鮮戰爭一直站南韓的,但不得不說導演只想讓南韓的民族主義情緒來拉動票房,完全不去深入了解那段歷史和他們的對立面真實的樣子。北韓雖然這些年不曉得搞什麼鬼,但當年剛建國的時候據說還是很意氣風發的(畢竟有蘇聯大哥支持),從戰備還是經濟上都被南韓好很多。4.麥克阿瑟的雞湯。編劇啊,可長點心吧。那都什麼扯淡的內心獨白。又是16歲孩子又是被李政宰要保護母親感動的。一個偉大的將軍居然選擇一場戰役的開端只是因為曾經對一個人隨口做出的承諾。。。5.我以為導演會和很多韓影一樣,反思戰爭,罵政府。然而,很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沒有!沒有深刻主旨的電影,必然不可能是好電影!下面說演員:
1.李凡秀。只看過他兩部作品,日出城市和哦兄弟(是的,你沒看錯,都是和李政宰一起合作的,畢竟腦殘粉)個人感覺演技平平,沒有太大的表現力。尤其是「哦兄弟」,演的不像個12歲的早衰少年,而像個,嗯,智障。仁川裡面,嗯,長得倒很有北韓高層的feel。。。演的嘛,感覺沒有特別去琢磨過北韓領導人的真實行為狀態,比較像自己想像出的北韓高層的狀態。各種爆發點太突兀,並沒有給人狡猾的感覺,倒感覺像控制不住自己行為的變態。2.女主。三個女生一起出境一眼就知道她是女主,因為表情,嗯,很傻白甜。說好的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呢?她舅舅死那段她演的比開頭順眼多了。之後第二天又不行了。。。根本看不出她下了決心要投南啊,跟前幾天共產主義戰士時的面貌一毛一樣。。。3.連姆尼森。仁川其實可以專講小人物在這場戰爭的故事,往小的地方深挖,其實會有很多感動的點的。然而導演一心要搞個大的,非要把麥克阿瑟往故事裡拽,跟李政宰的那條線在劇情里基本沒有交集,只是一個背景一樣的存在。這個人物完全可以不要的!4.終於到了wuli政宰歐巴了!憋跟我提顏值啊演技啊,我覺得都好!之前看過一個人評論政宰哥的演技「一號不足,二號有餘」。我覺得說的在理。不是說做不了男一號,只是需要有另一個高手在旁邊搭戲。他有點遇強更強的味道。日出城市和鄭雨盛,基本力壓鄭雨盛xi,而且魅力四射。奪寶聯盟里大牌雲集,每個人的戲份都少的可憐,但就會關注到他,把小人演的又可愛又市儈。觀相里首陽大君一出場,後半部基本被他奪走了全部的眼球,在宋康昊面前完全不輸。新世界裡,和黃政民崔岷植搭戲,完全不落下風,李子成的壓抑和糾結演的印象好深刻。暗殺里,雖然河正宇特別吸引人眼球,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韓奸啊。雖說是劇本使然,但他每次遇到高手都會散發一種你無法忽視的魅力出來。 然而仁川,嗯沒有高手搭戲,魅力感覺就出不來啊。作為腦殘粉我看的很是著急。只能當個故事片看完,卻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PS:黃政民歐巴好像跟他很類似,但河正宇就是那種非常適合獨角戲的人。到了這個級別,已無關演技。就是個人發展路線不一樣吧。就像梁朝偉的獨角戲遠沒有對手戲好看,但周潤發就很適合獨角戲一樣)回到仁川登陸作戰,唯一感動的點:李政宰偷偷躲在牆後看母親,發現母親往這邊看,就趕忙閃開。看的好想哭。
最後,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打仗了!真心話!韓國人非得把自己塑造成改變韓戰歷史的主要參與者,可事實上這事跟南韓人屁關係沒有。麥克阿瑟可能都不認識什麼韓國人??
別的且不說,美軍戰列艦好像有點太多了...而且停泊的方法也比較可怕。看細節(例如水漬之類的)感覺是模型經過複製粘貼後的視圖。
大陸拍不出來?這赤裸裸的讓我看成了共產主義愛國教育片,大陸不都這樣拍的嗎?剛看完,吐槽下:打電話確認李政宰身份?(你咋不飛鴿傳書呢?),最後登陸那段,我嘞個擦啊!三個人幹掉海灘全部敵人?這是什麼精神?這TM完全紅色精神啊,同志們!我們要學習這批烈士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各種穿插敵後!真真的會聯想咱們的電影電視劇啊!彩蛋一下吧:看過《新世界》,再看這部電影,李政宰親手結果了二把手,也是了了我一樁心愿。
接連看了《釜山行》和《隧道》後,悲嘆韓國電影把中國電影領先了三百條街;可看了《仁川登陸作戰》後,覺得中國電影最爛的也不過如此嘛。難得看了一部韓國爛片。
看完這個電影,以前我知道韓片很誇張,但是沒有想到這個片子誇張到了逗逼的程度。特么的是個人都是將軍?特么的二毛四的那個人拿槍指著中將?那他不得是四星上將?二毛都是將軍了,那他媽一毛是尉官???中級領導校官讓導演吃了??特么的金日成在前面拿著棍子指點江山,那個二毛四坐那兒屌屌的樣子,他咋不上天呢?金正恩都能殺了他姑父,金日成不得當場拿刀劈了他??
一部意識形態意淫片。刨去瞎扯淡的劇情,有些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學習,比如道具等一些細節上還是比較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