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榴槤流奶牛角包」讀出來明顯困難於「榴槤牛奶牛角包」?

參見 http://m.weibo.cn/1496514904/3937479415952693

評論的情況基本可以不考慮地域的因素,各地的說漢語者都可以明顯感知此差別。


作爲語音/音系學本命點開這道題發現正解其實跟phonetics和phonology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而實則基本完全是priming和morphosyntax的鍋。我業餘答一發好了。

因爲「牛奶」是常見組合,niú和nǎi?字連在一起唸正好可得一箇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名詞。

而「流奶」則不然,甚至可以說除非某人刻意試圖使用這箇詞組否則你一般幾乎不會看得到「流奶」?字在日常自然場合中一併出現。

因此,這一差別造成習慣導致你在看到「榴槤._iú.奶牛角麭」這一環境時第一時間會不由自主地想去唸「奶」。

所以,一箇人在發覺「榴槤流奶牛角麭」很難唸的時候,腦內思路大概是這樣的:

〔榴槤牛奶??咦,並不是牛奶?是奶?誒怎麼可能他媽的居然不是牛奶咧??哼好吧,榴槤流奶,嗯,流奶,牛角麭。靠,流奶是甚麼鬼啦。〕

另,從句灋/構詞學的角度來講,「榴槤流奶牛角麭」的結構明顯稍有不自然。

大家對比一下:〔NP〔N 榴槤〕〔NP 牛奶〕〔NP 牛角麭〕是一箇結構十分簡單明瞭的複合名詞短語(compound noun phrase)。雖然「牛奶」和「牛角麭」?詞各仍然可以繼續細分成雙層和三層複合名詞短語,但這?箇組合的常見和慣用程度已經足夠讓我們自然地視「牛奶」和「牛角麭」均爲單一確定概念的單詞(就像單詞milk和croissant一樣),和「榴槤」並列,可以三箇單位一起平起平坐,地位相等。

而「流奶」則不然。首先它不是名詞,所以無法和其他?箇名詞構成複合名詞短語,衹能當修飾語。其次,由於「流奶」?字的組合過於生僻,導致它的結構不得不被有意識地細緻分析成動詞加名詞。因此「榴槤流奶牛角麭」的括號表記灋是:〔NP〔N 榴槤〕〔AdjP 〔VP 〔V 流〕〔N 奶〕〕〕〔NP 牛角麭〕——不但有一箇動詞短語被活用成了形容詞短語從而提高了複雜度不說,這形容詞短語還偏偏插♂入進了?箇可以複合的名詞正中間,可謂莫名其妙。所以,任何人讀到「榴槤流奶牛角麭」的時候稍有違和感都可以理解。

不過,衹要接受了「榴槤流奶牛角麭」這一設定,告訴自己這箇詞組就應該來這麼讀,那其實等到讀第三次第四次也就會很自然地讀出來,發現根本沒有那麼難讀了。很多看到那條微博的人,估計是衹試著唸了一遍,出於上述原因在讀「流奶」時理所當然地絆了一跤,發現確實是「牛奶」比較好讀一點,遂驚呼「嘿,居然是眞的耶~!」,便不再多想了。


因為榴槤流都是l開頭,到了奶那裡換成了n。前面三個l已經形成了習慣了,到「奶」這裡得反應一下。「流奶」這個詞要不就被讀錯成liu lai要不就頓一下。

而「榴槤牛奶」是兩個我們熟悉的、分開的詞,大腦很自然地就切分開來讀么。

連續說兩個l聲母的或者n聲母的音對一般人都沒什麼問題。


這是在給強迫症患者下套嗎?


因為這款牛角包出自廣東,廣東人到普通話過於普通,所以我們說「牛奶」都會讀成「流奶」


為什麼我覺得都很容易


推薦閱讀:

因鄉音導致的n. l不分,可以矯正嗎?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愛說方言了,有人還認為它土?
大陸常說的「搞衛生」和「知名度」二詞是如何來的?
為什麼許多山東人會把「QQ」讀成「球球」?
今天的普通話受南京雅言(官話)的影響大嗎?

TAG:發音 | 漢語 | 普通話 | 漢字讀音 | 漢語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