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與矯情之間有什麼區別?
昨天和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去看了小王子。
觀影途中,坐我左邊的那個女生一直吃著爆米花不停刷一下手機拍一下照還許多次莫名笑場。右邊的那個男生卻是安安靜靜看完,全程沒發出什麼聲音。散場後,大家一起討論電影。那個女生說:「我好喜歡這個電影它台詞都很經典,而且配樂畫面都很棒我要發微博朋友圈要去豆瓣點評。」那個男生只說了一句:「我很感動。」我覺得這就是矯情與文藝的區別。
第一次破百贊,謝謝大家。
文藝是有自己的觀點,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矯情是用一堆故弄玄虛的文字說一些沒講出實際意義的東西。 文藝是為了自己享受,矯情是為了show給別人看。為了文藝而文藝的就是矯情裝逼。例如書大概沒看幾行,就要po一張圖書館讀書照這種。 身邊真文藝的人,不會通過照片、文字輕易展現出來,觀察他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深度就看出來的。文藝是深藏不露的,不會遇到點事兒就大驚小怪,賣弄自己那點見識和文采,而是骨子裡的鎮定和淡然。
《文藝與矯情》
想做文藝青年,
耕種一方麥田,閑時晒晒太陽,倦時抽抽土煙。
世人說我文藝,
我說世人矯情,不如放下執拗,一起吃個火鍋。寫下幾行小詩,
陶冶陶冶情操,下載幾部黃片,增長增長世面。矯情是一棵樹,
文藝是一支花,
我要搬出懶椅,得夢一盤秋月。文藝自我陶醉,
矯情自我欣賞,都是一路貨色,沒有高到哪去。其他:我覺得還是不要執著去分清矯情和文藝,界限真的不明顯。不如隨隨便便,愛說文藝就說文藝,愛裝矯情就裝矯情,多好。人生苦短,及時裝逼才是正事兒啊,這個。
虛擬幾個例子:
吃東西——矯情:80一杯的咖啡,味道自然有它的深沉。文藝:那個老爺爺說他磨了一輩子的咖啡豆。看問題的層次或對事物的感受有深淺之分。窮游——
矯情:有人說窮游的意義在哪裡?我不坐頭等艙不住星級酒店,那是土豪的選擇,答案就在腳下。文藝:如果說旅遊是體驗另一種生活,那這次我想學會像個當地人一樣生活。對待任何選擇,是因為沒得選,還是因為我喜歡這麼做,另外是否從批判他人中獲得自我滿足。失戀半年後——
矯情:我記得你生日你還記得我的嗎?今天你一定又是禮物蛋糕圍繞,獨留我一個人暗地裡流淚。文藝:想到今天是你生日,仍然給最好的朋友送上祝福。對待人際關係,是否以自己的感受為主。加班到凌晨——
矯情:為什麼要這麼拚命?我好累,但是不能輸。因為低下頭皇冠會掉。文藝:加班很累卻意外收穫凌晨三點的天空。也很美。對待挫折或辛苦的心態不同。矯情的人一般是對事物的認知粗淺+自我意識過剩導致的。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青少年會有「個人神話」現象,即俗稱的中二病,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未發展成熟,自我意識又很膨脹。通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個人神話」現象會漸漸消除。
但成年人的矯情絕對不是年齡的問題。一些主持拍戲還算靠譜的中年人並不幼稚,但拍出來的文藝片給人感覺特別矯情。他們對年輕時代記憶早已模糊,又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里泡久了,對青春的認識等同於零。更可怕的是他們覺得自己是一股中年人里的清泉,有著良好的自我意識過剩的基礎。兩種作用下,炮製出了讓人笑掉大牙的矯情片。
而真正文藝的人應該有種文藝而不自知的狀態吧。只是簡單地做著想做的事,不自我中心,不綁架他人,至於這樣拍美不美,這樣算不算有腔調,他們不關心。
文藝是不矯情,矯情是曬文藝。
文藝和矯情,兩者往往不能放在同一個參考系中比較。有時候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東西,他覺得是文藝,但是別人覺得矯情。有時候一個人自己裝模作樣,但是別人都以為他是真的文藝。所以兩者的區別僅在於,他的表現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符合則文藝,不符合則矯情。人吶,就是這種雙重標準的生物。
矯情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
【矯情】強詞奪理,無理取鬧。
但這個詞隨著時間的發展,語義有所擴大了。除了包含無理取鬧(作)這個意思之外,更包含了做作、故作憂傷等含義。
現代人們說道矯情的時候,一般指的是:
1. 事兒多、挑剔、作。
例句:別~了,有飯吃就不錯了!
2. 沒必要的泛濫的憂傷情感。
例句:能寫出這麼~的文字的人,一定也是一個~的人。
我想聊聊第二個,為什麼很多人願意泛濫(或人為製造泛濫)自己的憂傷情感。
這個現象古人就發現過,辛棄疾的那句「為賦新詞強說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開篇還特意指明了「少年」這個群體。也就是說,年輕人愛矯情這個現象自古就有,西方也有《少年維特之煩惱》這種敏感自戀的少年形象。
為什麼年輕人愛矯情呢?
壓縮成一個詞就是:閑的。
展開來說就是:
年輕人在各種激素的作用下產生了各種旺盛的情感,這種情感和精力由於沒有其他的途經(工作等消耗體力的行為)可以發泄,就用在了觀察世界和觀察自己上面,因此對於世界和自己的每個細節都如此地細緻入微而又敏感,於是想要即刻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即刻需要用身邊最方便的工具創作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事物(詩歌、繪畫、幾句話或者拍個照片也可以)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但這種渴望別人認可的行為又被孤芳自賞的情緒所蓋過,所以其創作的事物要變得私人化(給自己的詩、給自己的繪畫),以免被別人當成曲意逢迎的哈巴狗和小丑。
於是,一種表面上孤芳自賞、無限惆悵的情感抒發,實際上指向的是遠處的不知道什麼人的身上,扮成一朵花的樣子開在山的最高處,等人來欣賞,卻對欣賞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心裡卻想著有人注意到我了真好。
因此,矯情存在需要四要素:
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不多的閱歷、敏感的(或自認為敏感的)神經。
四個要素缺一不可,缺任何一個都構不成矯情。
矯情的某些表象和文藝有些相似,但其本質的區別在於「閱歷」,閱歷少就矯情,閱歷多了就文藝。
《阿飛正傳》有一段正好體現了這一點。
這個電影最著名的那句台詞已經被人引用了無數次,很多人不管看過沒看過,都會拿來引用,引用的次數近乎超過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第一段。
片中,張國榮說:
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你可以有各種解讀,但無論如何,這段文字聽起來挺美的,不是嗎?
可是被很多人引用得多了,一股矯情的味道迎面而來。造成這種反差的,大概就是因為缺乏閱歷這個因素造成的,缺乏閱歷的年輕人引用來引用去,多了就矯情了。
片尾的時候,張國榮再次說出這句話,而劉德華的一盆冷水潑了過來:
你憑什麼覺得你是鳥?你哪兒像鳥?
是啊,你哪兒像鳥啊?也許你是豬呢?你把自己比作鳥,鳥也許就不開心了。
原文:019 作為一種疾病的矯情因社交網路不斷放大已經無葯可醫並讓人持續自嗨著歡迎訂閱【卜生沒有湯】,全是私貨。喜歡你認同你,你就是文藝的。
不喜歡你 ,你就是矯情的。為什麼要分的那麼清,強行的把文藝跟矯情區分開來,我覺得就挺矯情的。
一個人有感而發,一個是無病呻吟
比如下雪了,你做了一個雪人,哦不,做了一個雪恐龍發到朋友圈。這就是文藝。
如果你嗲嗲的自拍一個,然後發朋友圈說好冷啊,凍死本寶寶了。這就是矯情。矯情是事事以表達情緒出發,求自己的內心起起伏伏的情緒受人關注,經不起推敲,思到深處儘是無端的負能量情緒,毫無意義,令人生厭。文藝是事與情的結合,用特殊生動的手法表達涵蓋大多數人的想法,總會說明一些普遍感受的,細細品味,精妙無疑,也許感嘆其靈感的同時,也被引入情感中,產生共鳴
一種是 我自己知道我很文藝 也許有時別人會發現它 一種是 我要讓別人知道我很文藝 別人快來發現它
來來來,看了最高票為文藝正名文藝:1.亦作"文蓺"。 2.指撰述和寫作方面的學問。 3.指文學創作。 4.官名。即唐代所置之文學。 5.紀傳體史書的一部分。 6.文學與藝術。第一條第四條第五條在現在已經沒有實際意義,忽略。總結下來,文藝是指學問、文學與藝術。文學藝術又是什麼呢?文學和藝術追求的不是內心共鳴和心靈的凈化,而且相當一部分的作品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部作品需要層次,需要結構,需要角度,需要文學工具,需要一個內核的主旨和情懷,需要太多太多了。大多數人不是要研究文學的,而且文學的本質(除了純文學外)是服務大眾的,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忽略文學工具十分正常。但是不好意思,「文學」可以消遣,但「文藝」是文學的學問,而學問是需要分析的。最高票中提到小王子。看完小王子之後,一個人若寫下以下言論:「我的星球比B612大很多,就算提著一隻椅子跑再遠,每天也不能看兩次日落。但就是在這個龐大的星球上,我一樣曲折地學習著如何去愛一個值得被發現的人,一朵普通卻又意義獨特的玫瑰。也許有一天我們終將長大,但只要那份愛情在心中永駐,就像狐狸有那片金黃色的麥田,那麼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我們都永遠是光榮的,還沉浸在童年中的孩子們。」我知道,你很感動,但這不是文藝,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情感共鳴。你要分析「商人」,「點燈人」,「國王」,「脫帽致禮的人」和「酒鬼」分別都代表了什麼,起到了哪些作用。你要分析飛行員於小王子之間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飛行員小時候與小王子的共通點。你要對比玫瑰與狐狸,以及挖掘那口沙漠中的水井的象徵意義。如果說情感共鳴是把作品的水分蒸發出來試圖沾濕自己的眼睛的話,文學分析才是真正把作品連骨帶肉一頁一頁撕開嚼爛,才是拿著手術刀剖析作者的腦神經,最終成為自己真正的東西。但是!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文藝並!不!高!貴!兩個人同時去了古羅馬競技場,沒學過建築的人哇地一聲:「真大!」學過建築的人就開始bb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東西。但是大哥,他就是學這個的。他bb建築的高大上和一個藍翔畢業的人bb挖掘機的內部結構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文藝也一樣。你之所以認為它高貴,是因為社會賜予它的地位,而不是它的本質。所以我請求求大家,不要把文藝上升到道德高度上去,因為二者,沒有關係!是,你有教養,安安靜靜看完了電影,出來說了一句我很感動。我只能說:「我敬佩你的高素質。」但我絕對不會說「你真文藝。」這就像你吃了一個特別好吃的蘋果,吃完了之後對著果核打了個長嗝,心滿意足說了句:「蘋果真藍。」哪位「吃著爆米花不停刷一下手機拍一下照還許多次莫名笑場」的女生我只能說,電影院里刷手機不講究,拍照犯法,非笑點笑場不禮貌(但是吃爆米花有問題嗎親?)。但是當你們分析電影的時候,她的出發點是「台詞、畫面和配樂」,這些才是電影製作的內核也是它的大部分文藝所在。你不能因為一個人道德所以就說他文藝,同理,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素質不高就說她矯情。-----------------------------------------------------------------------------------------------------------------要論證兩個事物的區別,首先二者要有一定的聯繫。你可以論證道德和卑鄙的區別,因為它們都描述一個人待人處事的作風和世界觀。但是你不能論證蘋果和拖鞋的區別,因為它們風馬牛不相及。這個題目是個偽命題,因為文藝和矯情沒有聯繫,也就沒有區別,只是兩個不同的特質罷了。矯情是指「無理取鬧「或」故意違反常理表現與眾不同」,說白了就是炫耀,拚死老命要人高看自己一眼。比如說,我從藍翔找了一個人幫我刨一下地,那人來了之後跟我哇哩哇啦講了一通挖掘機內部結構。雖然說這種更接近於傻逼,但根據定義我完全可以把他歸結到矯情里。這種不就是「矯情而不文藝」嗎?那些一門心思搞創作的作家導演,不就是「文藝而不矯情」嗎?最高票那位朋友所描述的女生,不就是「既文藝又矯情」嗎?那位男生朋友,不就是「既不文藝也不矯情」嗎?兩個可以共存,可以重疊,沒有關聯的事物,有什麼區別呢?最後說一下,文藝不是一個可以值得炫耀的東西,它只是課本里的一門學問,就像其他課本里的其他學問一樣,沒什麼稀奇的。同樣它也沒有道德,拿著一些三觀很正的人說出來稍加加工的話,帶著滿滿的情懷,不是文藝。
你的文藝是為了讓自己更優秀那就是文藝,你的文藝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你文藝那就是矯情
我做了一個噩夢,我能和你一起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