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器官系統為中心的醫學教學發展怎樣?
器官系統為中心是近幾十年來基礎醫學的新教學模式,國內在90年代開始採用。目前該教學模式的發展怎樣?有哪些學校採用了這些模式?他們採用什麼教材?有哪些學科?教學質量怎樣?比起傳統方法優缺點如何?學校教研室如何安排?
不認為五年制應該維持原樣,打個比方,五年制一般是在學生理之前一定要在前一學期學解剖組胚,在學病理生理之前一定要在前一學期學生理,這樣做的後果是,每學期記大量不相關的概念,但不去運用,就像數學物理專業,假如第一年只讓他們背完四年所有課的概念,不讓他們做題加深理解,第二年開始想著這些概念做題,這是不是很可笑?現在五年制的醫學教育就是這樣。(只不過醫學是定性推理,數學物理是定量計算)
很多醫學生可能都有體驗,一學期,背完生化忘了生理,背了呼吸忘了消化,背完病生忘了寄生蟲……主要是五年制一學期背的都是一些不甚相關的內容,等第二學期進一步對這些內容綜合運用的時候卻發現早就忘了,認真一點的同學會花時間複習,不認真一點的同學索性直接背這學期的東西反正應付考試沒問題。所有五年制的醫學教育是適合記憶力超好的人。邏輯思維至少在基礎階段體現不出來。讓一個剛學完基礎階段的人再背第一門解剖還記得多少?但你讓一個數學專業大三的學生問他微積分看他是否還記得呢?死背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推理的東西印象卻特別深刻。
其次,很多人一學期根本背不完那麼多系統,但即使不掌握一個,也不會影響考試,最多少一些分。所以醫學生每學期考前都會突擊。你見過數學物理專業的人突擊么?因為他們的課不能突擊。每學期只定義了少量概念,但銜接很緊密,沒學第三章就不能學第四章。而醫學生是,沒學呼吸可以學消化,沒學泌尿可以學心血管。
如果採用器官系統的教學,邏輯思維和推理能體現出來。對於一個大模塊,不學好生理沒法學病生藥理,不學好組胚沒法學病理。所以前面不學好後面也註定學不好。當你考試的時候,假如你考的是呼吸模塊,以前你是通過一遍遍的看 加強記憶,但難免考試的時候會忘,而現在你是通過前後聯繫,前面忘了沒關係,可以通過後面的疾病聯想推理 把正常的框架搭起來,後面的忘了也可以通過前面的推出來。 假如每個學期只學兩個系統,這種感覺和一學期上微積分,線性代數是一致的。
以我們學校八年制整合為例,我覺得問題是1.整合的不徹底,比如解剖組胚就沒有和後期的一系列課整,免疫病原生物和傳染病之類的一起整,生化就沒有和細胞一起整。2.有些課純粹就是瞎整,比如藥理學總論和診斷一起,美其名曰:疾病診治基礎,而且診斷里太偏系統的東西也沒有整,結果在學心電圖的時候連心血管的生理都沒有講(因為我們學校的系統整合,是從生理開始到內外的)。3.由於是合成一門課,教研室之間的溝通很亂。零零碎碎學完兩年之後,開始整合了。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五年制可操作性大的多,只要調一調教學進度,把銜接很緊密的課放在一學期同期學,但每學期每個教研室把自己的課拆成比如解剖學-1,-2,-3,-4隻講幾個系統,即使不整合成形式上的一門課,學生也會自己在一個學期里自己整合。
關鍵就是微生物寄生蟲,預防醫學,生化,細胞,甚至還有無機有機物理,這幾個不以系統為中心的東西往往散在各個學期打亂進度,其實我覺得第一學期完全可以無機有機一起學,數學物理一起學。第二學期再生化和細胞一起講,微生物寄生蟲完全可以 學完人體系統器官的基礎 之後,和診斷平行開設,再與傳染病學一起整。這樣一來只要每個教研室統一進度就好,還是各自上各自的課。
當然最好還是各教研室溝通好,一起整合,以及出一系列模塊化教材。即使出不了,我覺得各教研室出一本自己的教學概要和知識點總結,然後把知識點按系統總結整合好,發給學生也是可以的。尤其是雙語教學,缺乏相應教材。傳統"以學科為中心"的醫學教育模式歷經幾十年的實踐,應用廣泛。隨著學科分化越來越細,在系統性、完整性不斷加強的同時,也造成了學科間內容重複、缺乏聯繫、基礎與臨床脫節的問題。 致使許多大三臨床學生沒有接觸醫院,病人。而"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漸趨完善,可以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顯著效果。但這種模 式在我國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許多問題。例如在學科的專業上講,由於越分越細,會導致以後步入醫院,知識與醫院內,外,婦,兒的輪轉不想符合,還會導致基礎知識的缺乏。總之,二者都有利有弊。建議五年還是維持原樣,7年就8年可以進行以器官為系統的教學。
推薦閱讀:
※有哪些人體器官/組織後來被發現有意想不到的功能?
※從醫學的角度考慮,怎樣讓一個人散發出脂肪的香味?
※喝酒之後臉上發紅甚至全身皮膚變紅,是肝的解酒能力好還是差?
※會不會在很多年後,醫學發現闌尾其實是有用的呢?
※醫學院對於器官和人體是如何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