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均最終消費如此之低?消費佔gdp只有30%?美國70% 印度都有50%?

而且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收入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看來買房子不叫做消費!只有吃喝玩樂才叫做消費!


中國的大量消費都開了發票,衝進成本,抵稅了。所以投資大,消費小。


有一個農村家庭,父母省吃儉用供孩子讀書,孩子為了完成學業同樣省吃儉用,於是投資占家庭支出的90%,消費佔家庭支出的10%,消費佔比畸低,某經濟學家跳出來說,比例不協調,應該強行提高消費佔比,不可笑嗎?

有一對老年夫婦,子女都已成家立業,自己有退休金安享萬年,家庭所有支出都用來消費,這時消費佔比是100%,某經濟學家跳出來說,比例不協調,應該擴大投資佔比,不可笑嗎?

結論:消費投資比例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每個人、每個市場主體、每個國家在不同的時期什麼樣的比例效率最高,收益最大,每一個支配者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用不著其他不相干的人瞎操心,盲目干涉只會適得其反。


說明中國人錢多,別人窮啊。


初高中地理都沒好好上課吧,否則何來此一問。所謂發達國家重點在「達」,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早已歷經過百年的投資,基礎設施早已達到完備,平時需要維護和修修補補就行,投資少很正常。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不大力投資憑什麼追趕?本身就沒什麼家底每年大部分生產還消費完了拿什麼發展?像印度那樣消費佔比是好看,經濟增長好像也沒慢多少,也就比中國平均慢個2%-3%,然而數十年的指數性增長會告訴你差別有多大——90年初中印GDP還是相差無幾,中國也就稍多一點,到了00年初,中國已是印度兩倍。時間到了2015年,已經足足拉大到5倍以上!也就是說即使印度消費再牛B100%都用來消費絕對值也只有中國30%消費的一半多而已。

再說30%的消費佔比早已是過去時,現在45%以上了。中印建國時幾乎在同一起跑線上,印度還略好一點。拿鐵路舉例,英國殖民者留下50000多公里的鐵路,而中國只有20000多公里,考慮到國土的差別,可以說印度的鐵路密度幾乎是中國十倍,然而到了今天,中國鐵路已達120000公里,印度才60000出頭,幾乎跟建國時差不多。質量的差別就更大了,中國電氣化鐵路80000多公里,高鐵接近20000公里,客運最慢都一百多公里每小時,而印度鐵路的最高速連中國最慢的都不如,普遍只能跑五六十公里。安全性更是天差地別,印度每年鐵路事故死亡兩三萬人,這放中國能想像嗎,簡直是天天上頭條的節奏。當然這跟美國槍擊一樣,太過頻繁以至國民都習以為常了。國際上中印比較很熱門,然而到過中印兩國的人都會發現,雖都名為發展中,但已經不是同一檔次的國家了。正如同中國這幾十年作為基建狂魔拚命投資,但在很多地方仍跟投資了百年以上的發達國家有差距,這半個世紀以來印度跟中國在投資上拉開的差距也不是它末來三五十年就能趕上的。

再說了不看具體數據光比較百分比有何意義?這十幾二十年中國消費增長其實一直高於美印兩國,只是以前投資和對外留易增長更快才使消費佔比低而已。消費絕對值年年快速增長只是因為佔比低就被某些經濟磚家說消費不振,然後媒體和某些不會用腦思考的讀者人云亦云跟著說。以前就算是因為消費增長跟不上投資和外貿吧,可現在消費增長明顯高於投資和外貿,消費佔比明顯逐年提高,口徑總得變一變吧,難不行消費佔比要一下從40%猛增到60%70%多才算有消費?

其實吧,別看美國投資佔比低,印度消費佔比高,在絕對量上,可以說美國賺500消費350投資150,中國賺100消費40投資60,印度賺20消費10投資10。美國投資佔比低,絕對值可不低,印度消費再高也就中國幾分之一。中印同是苦逼的打工者,中國投資了這麼多年算是攢了一定的資本,可以準備創業了;而印度作為月光一族,爽又爽不起來,畢竟工資只有那麼一丁點,錢又沒存下幾個,在未來很長一段日子還得繼續苦逼的打工下去。


經濟結構以中低端製造業為主,國企央企像太陽系的太陽一樣佔據中國99%的資源。人才外流嚴重,政府只能靠投資基礎建設拉動經濟。國富民窮,工資率較低,稅負很高。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一個癌症全家返貧。這樣的情況,老百姓實在是不敢消費啊。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中國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8.4%。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這不挺高的么


想想父母和自己就知道啊,有點錢呢,先考慮存下來好買個房子;再有點錢呢,還得考慮存下來給兒子/女兒 結婚用;再有點錢呢,還得考慮著存下來防止得病啊,或者買個保險啊之類的;再有點錢呢,就開始考慮把家裡用了十幾年的窗帘啊,電視啊,冰箱啊換一換……如果把第四個有點錢,挪到第一個,消費就上去了。


生活都沒保障,怎麼消費。今天吃的歡,明天一個感冒錢都湊不夠


就是因為收入低了,所以消費才低的。消費就是內需,分商品性消費和服務型消費。 服務型消費的比例才是反應真實內需是高還是低。人只有穿保吃好了才會有精神追求。 如果社會還停留在普遍的炫表,炫包炫房子炫車這些事情上這一看就是真實消費力不高的表現。當然,連這都沒的炫,那是更窮了。看消費的時候不要被數據蒙蔽了眼睛,比如印度的消費看數據比高是吧,那不過是人家想讓你知道的,但是相信你的直覺好了,高還是不高,不用眼睛用心就會知道。知乎總有人用數據告訴你,中國消費多麼多麼強,我說啊看這個問題要同看印度一樣,不要被數據蒙蔽了雙眼,用你的心去感受。 真正的消費是要以收入來支撐的,多數人收入如何啊?

中國的問題就是內需不足的問題。窮國家都有這毛病。內需的事情不僅僅是跟生產效率有關,還跟財富分配有關。 而所謂的政治形式說穿了不過就是財富分配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小國比如新加坡可以一直依靠外來力量,但是如中國印度這樣的大國,搞不好自己的內需,就根本談不上富和強。知道了吧,中國如果解決了內需不足的問題,我們就是下一輪的老大!

------------------------------------

如果一個國家,商品價格低,而服務價格高,依照現在的實際情況,根本就是因為大鍋飯式的過度消費了,才會導致如此。 說的就是歐美髮達國家,什麼好處都佔了。 正常一點的會如日本商品價格也高,服務價格也高。商品價格高,服務價格低,還用說嗎,窮和慘都佔了啊!我們大概是這個檔次里最好的那個了。而這個年代了缺商品也缺服務,那還談什麼價格談什麼消費啊,有飯吃嗎才是要問的問題吧,比原始社會好不了幾個檔次的,曹縣是這個類型的代表了。什麼?你說商品價格低,服務價格也低,那是火星才有吧。 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這樣的好事啊,因為大宗商品地球村就只有一口價,管你窮還是富,一口價。


因為中國人的負債率低


因為社會保障不健全,老百姓沒有安全感,錢花完了就沒了,還不如存著以備萬一


把gdp弄明白你什麼都知道了


美國儲蓄沒利息 印度沒錢留得住 都會導致消費佔比提高

中國發展速度比他們都快 自然投資佔比高


國富民不富,雖然民不富但是大多數已經實現小康的收入可是大多數民眾的消費還只是停留在只需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就滿足了的階段,勤儉節約是優良的傳統,由於思維慣性導致的覺得沒保障的習慣儲蓄。


東亞國家歷史傳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印度從來不擠自己GDP中的水分?
為什麼印度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5倍?
古代印度究竟有多富?
為什麼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就能留住人才,而中國無法留住人才留在國內呢?
請問印度到底發展的如何?

TAG:經濟 | 印度 | 中國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