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東野圭吾的《信》?
貼上讀完後記下的三句摘錄:
- 要說人啊,不管是誰,都背著自己的艱辛啊。
- 人生就是要選擇什麼就要捨棄什麼的反覆。
- 沒有歧視和偏見的世界,那只是想像中的產物。人類就是要跟那樣的東西相伴的生物。難道哥哥本意是盜竊,一時衝動殺了人要背負一輩子的罵名嗎?甚至捎帶上他的家人也要被歧視嗎?
我的回答是YES!
不管犯罪的動機是什麼?不管背後是多麼的無可奈何,不管犯罪的起因是不是愛。殺人就是殺人,犯罪就是犯罪。
真心救贖就得用一輩子,甚至家人的一輩子。會遇到歧視,會遇到愛,如果經受不住考驗,談何救贖?可惜救贖不是幾封懺悔書和幾滴眼淚,無論這是不是太殘酷剛剛看完,於是過來找相關的評價。
最近同時看了三本東野圭吾的書(美麗的兇器,布谷鳥的蛋及信)。《信》是最讓我感慨不斷的。
這本完全不是推理,卻比以往的作品更讓人無法逃避的直面這樣矛盾複雜的社會倫理。剛志本意是好的,一念之差釀成大禍,我覺得他是很單純的人,單純到沒有什麼具體計劃就天真的覺得絕對不會被老人抓住,想當然的認為好好說說就能得到受害者的理解,正因為單純,入獄之後自己滿心愧疚卻什麼都做不到,才會想用信件表達自己的懺悔,他想不到自己的行為是對受害人親屬也是對自己家人的一種二次傷害。直貴因為接二連三的被無情遺棄,在心裡醞釀起對哥哥的恨意,那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足以讓那份日漸稀薄的愧意瓦解崩潰。書中出現的路人大多也不過是為了自保罷了,例如假設我身邊有直貴這樣的人,我也會不自覺的過分客氣與小心,聽說他哥是殺人犯首先會感到吃驚,然後才想詢問怎麼回事。可以說,沒有一個角色是根本原因,所有人卻都是導火索,於是這故事便一點點過分而必然的繼續下去了。這是不是大作家才有的才能呢,你明明跟著劇情而心潮澎湃跌宕起伏,卻又覺得這是最為合理的展開,連想要改動都無法下筆,不知是不是太過於真實,看完之後也許久跳不出來。(ps:寺尾小天使太棒了,能活的像他一樣洒脫自信就好了~)讀書隨感一
《信》
弟弟在哥哥入獄後一切失去了控制,步步滑向深淵,先是失去念大學的機會,又在每一次幾乎要重燃希望之時再次失去,或許從未得到反而更好。
不由想起「悲慘世界」的冉阿讓,偷了麵包入獄,逃出來後發現自己還是走投無路,可這樣一個骯髒罪犯,隱瞞了過去以後,竟是可以當上市長,並深受人民愛戴的。如果他不必憂心麵包,看見可憐人沒有麵包時可以隨意施捨,如果他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或許成就甚至不止於此。或許一個罪犯犯罪,在獄裡服刑不過是懲罰的開始,真正的懲罰是在出獄以後。
包括他們的家人,也難逃罪責。
罪犯在獄中贖罪,他們的家人又何嘗不是要承擔著惡果,這惡果是緩緩的,不經意的,卻又無處不在的,書中說的「慢慢堆砌起的牆」,正是這樣,其實不是刻意,不是歧視,甚至可能有同情,可誰願意惹麻煩呢,敬而遠之好了,慢慢的,慢慢的,他們就進了這樣一個更讓人絕望的監獄,這監獄沒有電網,沒有警察,冷眼旁觀著,不動聲色卻永遠無法刑滿釋放。這監獄甚至都不是歧視,只是「不同」,讓你沒有辦法躲進芸芸眾生的不同。
上大學之時,工作之時,一遍一遍填的自己感覺無關緊要的家庭成員信息,那時還感覺很無聊,現在想想,雖然父母不是大富大貴,可自己那時可以毫無顧忌可以寫下,而那一欄,默默的會讓多少人擔心到夜不能寐,連一眼也不敢給別人看,小心翼翼藏著呢。
男主慢慢好像走了出來,有了心儀他的女孩,依靠驚為天人的嗓音有了樂隊和朋友,最重要的是有了夢想,念了大學,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可有東西在一旁虎視眈眈,隨時可以毀掉這脆弱的一切。
又在想,哥哥是不是給自己背負了太多?母親那奉獻一切直到失去生命的信念又轉而植入他的心中,如果不是想把一切背負起來,何必因為擔心弟弟去打工而搶劫又殺人,他進了監獄,弟弟生活只會比他在時艱難,還要面對因他帶來的歧視,如果他能稍稍放鬆,兄弟兩一起努力,相信弟弟可以進入一個真正的大學,貧窮雖然是阻礙,但弟弟似乎可以應付的來,雖然貧窮,也會有心愛的女孩,也會有夢想的未來,也會有知心的朋友,比起搶劫犯哥哥的標籤,貧窮反而像一種堅毅美好的品質了,裡面寫著「清白」二字,是一個中性詞。
兩個人一起努力,也許可以得到想要的生活,搶到的不過是一百萬日元,後續的麻煩何止這些呢。可人生何其絕望,被錢逼到死角的一刻,真的是沒有賺錢的地方了,周圍都是要錢的口,哪兒有賺錢的手,沒被生活逼到絕境,誰又會起犯罪之心呢,在哥哥眼裡,已經是實實在在的『走投無路』了。
之前看過一個連環殺人案,真實案件,很多年才破案,驚訝的是兇手竟然是一個老實木訥又和善的人,鄰居誰都不信他就是兇手,他也是一個慈父,被抓走時唯一的擔心就是兩個兒子,希望他們不要因為殺人犯父親在未來受影響,下面有評論說,對罪犯家屬的「歧視/不同看法」,也是犯罪成本之一,不能更贊同,被害人何嘗沒有家人,何嘗沒有子女?一個人作案時就應該想的案發以後會對家人帶來什麼影響,這影響會像古代的刺青一樣一輩子烙在他們身上,這同樣也是刑法,監獄以外的刑法,感覺這就像以前的株連九族,九族何辜,領居何辜,但這是一種極大的威懾,一個人總是容易頭腦衝動,衝動時如果想想自己身後站的人,自己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做了,就要承擔。
可這樣的牆,威懾了人,又一步步把人推向深淵,無數罪犯終於刑滿釋放,卻很快犯罪又回到監獄,甚至有的人就是「我只想隨便犯點罪,讓我回去就好」,「肖申克的救贖」里,那個老人耄耋之年終於被放了出來,被故意放出來,當你終於習慣了一種生活時,又把你踢出來,讓你去適應一個迥然不同,同時還豎著高牆的環境,所以那個老人自殺,還有不在少數的再犯罪,佛說回頭是岸,可誰又回的了頭,哪兒又是岸呢?
不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似乎也不合適,給,又應該有誰去給這個機會呢,你問我,我又似乎總歸不願意,問其他人,誰又願意背負定時炸彈呢,似乎就這樣進了一個死循環,因為怕而不接近,因為不接近又增加了你怕他的概率,像墨菲定律一樣,越不去想越想,越怕越發生,真叫人絕望。
也沒有辦法去譴責誰,聽起來政治不正確,可誰不怕艾滋病人呢,任何傳染病我都怕得不得了,得了就是一輩子啊,我在微博看到過一個點贊很多的評論:怕不是歧視。我當然不歧視你,甚至同情你,可這樣的風險誰會不怕呢?
許多問題都這樣進了死胡同,你怕他-他被隔絕-失去一切-這些或許本不是他的錯-報復社會-你知道他報復了社會-更怕,同情心都是建立在自己安全和高人一等的基礎上,如果自己安全受脅,普通人或許都會退縮吧。
還有一種聖人,不由讓我想起了「惡意」,並不貼切,你關心她-他不需要關心-你的關心讓他的惡意找到了出口,或「失戀三十三天」:你關心他-他把你視作稻草緊緊抓住-你被束縛-他感嫉妒-恨不能獨佔-恨甚至陷害你,一個太孤僻的人,遇到終於和他交心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患得患失,他只有你,而你卻不能只屬於他,嫉妒和獨佔的心理會讓他不由自主毀了你,一個個好心人,就這樣慢慢被拖垮,被一起拖進深淵,當做一件好事成本如此之高時,做它的人就很少了。
「失戀三十三天」,被閨蜜搶了男友的女主,就是這樣一種好人,和太內向孤僻的人,成為最好的朋友,實在是件有風險的事,你對他的付出永遠不夠,她又嫌你永遠高高在上,而人,都是討厭別人高高在上姿態的。
另補書中喜歡的原文一段:有很多人在幫助他,可是另一方面,這種幫忙不是伸出自己的手,他們希望直貴得到幸福,但並不想和自己有太多瓜葛,如果別人能給予幫助最好,這是他們的真心話。
作家果然不同凡響,一直感覺好的作家寫的其實是人人都有的感情,可只有作家能把它表達出來,也就是傳說中的,寫進你的心坎里/像是被什麼擊中那種感覺,看到作家文字的一瞬間,感覺自己的思考與感情被合適的釋放出來,有一種被理解的快意。沒去過日本,了解日本都是通過書和電影.以中國的社會角度來看,總覺得直貴受到牽連所導致的社會歧視未免有些誇張了.
故事主要講述了直貴哥哥因為殺人搶劫而被判刑十五年之後獨自生活,但是因為犯人親屬的身份而屢次收到各種各樣的歧視與排擠的故事,各種各樣的機會,工作,愛情,音樂等都因為其哥哥身份的緣故而與直貴失之交臂;直貴從開始的隱藏,到一次次之後的灰心,到鼓起勇氣與自己的妻子堂堂正正為人,但終究擺脫不了流言蜚語而最終選擇與哥哥斷絕關係。我想作者並不著力於對於世人這種不應該歧視與刻意貼標籤行為的批判,甚至在作者看來對於犯罪人相關的親屬的懲罰也是對犯人本身懲罰的一部分,這當然與法理精神,即不牽連相違背,但是很多事情關乎人心關乎社會的並不是簡簡單單通過一些法條而能夠得以解決,所謂「人心惟危」即是這樣的意思吧,我們不能期望公眾不產生刻板的標籤印象或者不合理的歧視,畢竟很多時候,你就是別人的看法的總和,或者掩蓋或者面對,更重要的是要用更多的更大的關聯和印象來覆蓋已經有的標籤。另外一點「任何選擇不是自己做出的就毫無意義」,以一個長著形象出現的社長說出的這句話同樣很有意義,重要的不是怎麼做,而是支持你這樣做的緣由,首先有了堅定而清晰的理念,然後再有抉擇,所以重要的不是別人告訴你怎麼辦,而是你自己覺得自己應該怎麼辦。回頭看整個故事,雖然故事的基調很是黯淡,但是每每陷入絕望之中時,總有那麼一兩個角色的存在支撐著直貴往前走,高中老師,實子,社長等等,在最深的絕望中給人以希望,很難想沒有他們直貴是否會就此墮落,這使得在這個充滿苦澀的故事中還有那麼一絲安慰的存在。至於和朝美的悲劇愛情,總體來說從一開始的相戀就是一個註定灰色的故事,大多數父母都不會接受這樣的結合,更何況剛志的身份被揭發之後,已經超越了一般人的接受範圍,父母總是會為了子女謀其長遠,不容有半點差錯;我承認直貴和朝美的交往可能不是為了其的錢財,但是成長背景,家庭環境上的巨大差異使得兩個人很難真正的合拍,總之我是對他們長遠的結局抱著悲觀態度的。還有故事中兄弟關係的演變,小時候兄弟倆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過世後,哥哥不顧一切的為了弟弟甚至去入室盜竊導致了之後一系列悲劇的發生,只能說家庭的悲劇導致對其教育的不足,而剛志對弟弟赤誠的愛以及與其能力不想匹配的責任心有了之後的悲劇;剛開始直貴可能從迷茫想念哥哥,到之後適應了卻發現自己卻應為哥哥而飽受牽連,所以由愛變成了厭惡,到最後變成了憎恨,卻在這份憎恨中包含了不舍,畢竟血濃於水化不開也斷不了……可以說從母親去世開始兄弟倆的人生就已經有了一層陰霾,而這直到直貴成家立業斷絕與哥哥關係之後才真正被隱藏起來,但是志剛的人生從此可能永遠難以得見光明。最後值得一提的便是東叔的結尾,不同於常規小說給出總結性質的結局而是每次都戛然而止,在故事高潮的終結將敘述結束,剩下的篇幅留給了讀者的想像,從《白夜行》到《嫌疑人X的獻身》再到這篇,所有這些概莫如是。
非推理小說。很好的反應了犯人家屬被歧視問題。
日本這種家族道德綁定太可怕了。裡面其實只反應了一個現實,在日本階層固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向上爬。
看了,寫得很棒。
真的是差點被把我給堵死……其實看到了他幫人給酒里下藥,也不出手搭救的時候,我就已經能確定整個故事最終的走向了。說實話,很多年都沒有這樣能依靠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輕易把我打動到這種地步的故事了。
罪者當罰,當然沒有問題。
家人受累,這其實在他們的現實社會上也是客觀事實。
不過讓這些犯罪者的家屬橫遭整個社會群體的白眼和拒絕,乃至於遑論最小的上升通道,就連基本的謀生機會都很難獲得……若是此時此刻也能說出一句「活該!」來,怕是這顆心也已經不是肉長的了。還記得書里的話 沒有歧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啊 一開始還好奇說沒有看到推理的過程 看到後面覺得內心沉重 內心的壓抑和背負著標籤的痛苦 比起那些抽絲剝繭 人性的拷問才最值得深思吧
本人不懂日文,不知道是翻譯的緣故還是東野的文風就是如此,讀他的小說有種很強的代入感。體現在無任何華麗,浮誇的詞藻堆砌,有的僅僅事大量的內心獨白與對話。體現在故事發生在日本,卻可以給中國讀者很強的認同感。管中窺豹的一瞥,也可以見到日本整個社會的縮影。由彼思己,似乎這些事情換個地名人名,放在中國也無任何不妥。這就是我喜歡東野作品的原因,樸實文字的易讀性和強烈的時空帶入感。回到本題吧,從文中舉幾個例子。直貴在書中的命運多舛,受盡歧視。但是細數書中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算是對直貴有深深的惡意(除了大表哥孝文!),許多人甚至可以選擇和他追逐夢想(尾寺)長相廝守(朝美,由實子)。造成他坎坷一生的原因是身邊同情他的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敬而遠之的大多數。所以書中的人基本可以分為三類:1.帶有惡意的,貌似只有孝文,而且他也是只是說的事實。2.帶有愛意的,由實子始終不離不棄。朝美知道他的家境,哥哥狀況後還是選擇在一起,我相信他們是愛的,只不過他們並不是梁山伯與祝英台。3.就是大多數人,寫的就是你我。出於本能我們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站在一旁,看了會熱鬧然,悄然離去,心裡想著:真不幸啊,但是最好別和我扯上一絲的關係。直貴半生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大眾才是社會的寫照。人們總是希望別人能過的很好,但從來不希望,損失自己的利益來幫助別人。直貴的高中老師,打工店的老闆,回收場里給他輔導資料的同事,一個樂隊的夥伴,後來電器店的同事,給他出主意的社長等。。。
讀到這本書是一種偶然,本來是想看東野的白夜行or解憂雜貨店,可惜校圖書館裡的藏書被借走了,於是選擇了這本入圍直木獎,獲得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的第一名的《信》。
我讀的是趙江譯的版本,共5章,還有開頭的序和尾聲。序交代了故事的開始,兄弟武島剛志,武島直貴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辛苦撫養兩人,最終過勞而死。哥哥剛志因手腳不靈活外加不長記性,輟學後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結果損壞了身體,在社會上各種碰壁之後,剛志認為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為了能讓弟弟上大學繼續讀書深造,剛志動了壞腦筋,去偷富人緒方家的東西,結果卻殺了人,被判入獄,讓無依無靠的弟弟背負著殺人犯弟弟沉重的包袱在社會底層滾打。
失去哥哥後,在校園裡被人疏遠的直貴走上社會,隱瞞自己是殺人犯的弟弟的身份在大鬍子老闆飯店打工,被在飯店吃飯的同學嘲笑後當老闆的說出直貴隱藏的秘密,為了不影響老闆的生意主動辭職,去廢品回收公司任職,因為宿舍里陌生人倉田的挑釁(侮辱剛志)大打出手,本以為未來會在這裡為了生存渾渾噩噩的工作下去,卻因為倉田的小請求(教他數學,雖然只教了一次)走向了新的生活,進入帝都大學函授部。
在大學學習期間認識了熱愛音樂的寺尾,被寺尾一行人包容他難以言說的痛,被音樂吸引,激動的投入到音樂事業,在最後一場演出被演藝公司看重,因為藝人身份的特殊性,直貴無法登台出演,他再一次忍受哥哥帶給他的難以言說的痛苦。
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沒有了音樂的激情和像寺尾那樣真正包容他的人,但是生活還有繼續,再一次聯誼晚會直貴找到了愛情-中條朝美。這是個奔放,大膽的性格和令人吃驚般的孩子氣集於一身的女性。直貴和她一起說話的時候,有一種像是沉睡在自己身體內的什麼東西被喚醒一般的感覺,愛情讓兩人變的瘋狂執著,但因為家境懸殊,愛情的力量總抵不過現實,又加上直貴特殊的身份,真摯又可貴的愛情就這樣錯過。畢業後,在找工作的時候,直貴不在隱瞞,開始撒謊,哥哥去美國學習音樂了!在電腦銷售公司任職,安靜的過了一段時間,意外還是發生了,公司新出的遊戲機被盜,職員被要求配合警方調查身份,直貴最終還是暴露了,有可能是因為那樣的原因被公司人事調動到了物流部,在幹活的時候,社長忽然出現語重心長的一番話打開了直貴的心扉(好奇為什麼社長找到他嘛?嘿嘿),白石由實子,這個從開頭到結尾一直陪伴在直貴身邊的女人,從來沒有因為直貴的特殊身份嫌棄他,也沒有因為他的冷漠而離開,一直站在直貴身後,默默注視著,因為父親欠債,父女兩個一直過著四處躲藏的生活,希望直貴不要逃避,幫助他走出哥哥的陰影。瞞著幫直貴給哥哥寫信,最好感動直貴,兩個走到了一起,有了自己的孩子,實紀。
平淡的在一起生活後,他們遇到了新的危機,周圍的人在別人耳朵里知道了直貴哥哥的事,大家都開始疏遠他們一家,在幼兒園也沒有任何小夥伴找實紀玩耍,不久發生意外,由實子被搶劫,實紀也受了傷,罪犯被抓不久,為了表示歉意,罪犯的父母親自上門道歉,直貴下定決心選擇了更為艱難的道路,斷絕和哥哥的來往,不再是武島剛志的弟弟!
有些事情是隱瞞不了的,有些傷疤也一樣。直貴可以隱瞞哥哥的事,安穩的過好後半輩子,可是被哥哥殺害的老奶奶的家人呢,他們為什麼要承受那些本不需要自己的痛苦,正如直貴也原諒不了罪犯父母的道歉一樣。真的不在見哥哥一面了嘛?在監獄,準備演出的直貴面對那個站台下的哥哥,無語凝噎。
這部作品是我讀的第一本東野圭吾的小說,寫的是四不象,哈哈,不管這麼樣,接下來會持續更新寫作品,歡迎討論批評
讀完了信,感觸頗多。我們很多人或許都像信中的那些路人一樣,像那些知道直貴哥哥的事以後,對直貴築起一道或薄或厚的牆壁的人。也許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除非自己有相似的經歷,否則是很難理解諸如直貴一類人的內心的痛楚吧。我們也會歧視,會偏見,對那些社會底層,流浪漢乞討者,低智商,性工作者...可是我卻想不出,應該怎麼對待這種歧視和偏見。我們自以為的善良,對他們來講,或許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吧。信,讓我更加深刻的去思考這些問題,讓我看到社會更深刻的一面。可是我卻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希望自己可以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寬容。
引自我的個人主頁的文章:
在課程《社會學概論》結束的時候想起了東野圭吾的《信》,《社會學概論》提到的「標籤理論」用來描述這本書再合適不過了。
偏差行為:指違背社會常理、規定、標準或期待的行為。
標籤理論:一種行為之所以被定義為「偏差行為」,是因為社會的權力集團給這種行為貼上了標籤,這是一種被社會定義的「偏差行為」。
《信》的故事雖然為虛構,卻表達了這樣的社會的現狀:
剛志和直貴一對父母早逝的兄弟,哥哥為了替弟弟籌學費而闖入民宅偷竊,失手殺人。
哥哥入獄,兄弟間用書信互相聯絡,也正是信件及背後的事件,使直貴被社會歧視。直貴失去的不僅僅是安靜的校園生活、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機會和初戀女友。
翻到《信》的最後一頁,我想,我們生活的社會又何償不是這樣 ?
曾以為東野圭吾是一個推理小說家,現今卻越發覺得他是「社會派」作家,雖是小說,卻發人深思。
《信》是東野圭吾專業陪跑「日本直木獎」的第四部作品,四星好評,推薦閱讀。
PS:2006 年的《嫌疑犯 X 的獻身》獲得了「第 134 回直木獎」結束了陪跑生涯。
附東野圭吾「直木獎」陪跑記錄:
1999 年:《秘密》
2000 年:《白夜行》
2001 年:《單戀》
2003 年:《信》
2004 年:《幻夜》
相關鏈接:
1. 維基百科:偏差行為
2. 維基百科:標籤理論
3. 維基百科:東野圭吾
4. 豆瓣讀書:《信》
5. 維基百科:日本直木獎
可使用 RSS 閱讀器訂閱更新:http://www.limwu.com/feed
主人公讓我覺得很窩火,哥哥犯了錯,那也是愛弟弟的緣故啊,哥哥進了現實的監獄,他已經受到應有的懲罰了,外人無法原諒他,但是作為弟弟無論如何都應該原諒哥哥才是, 弟弟因為現實生活中收到歧視而把自己關進無形的監獄了,放棄音樂,放棄自己愛的女人,甚至最後放棄了哥哥,而且還借口要保護家人, 實在太軟弱,太讓人鄙視了。 人活在社會上何必在乎那麼多其他人的看法,他人的看法本就是你無法決定的,或許在日本因為有犯罪家屬不好找工作,難道不能自己做生意創業嗎? 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但是無論如何,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哥哥,從哥哥的信中,他已經深刻懺悔自己犯的錯,哥哥當年只是一個23歲的年輕人,帶著十幾歲弟弟,要吃多少苦阿,而且是為了給弟弟籌錢上學,才會鑄成大錯
這兩天剛把《信》看完,真的只用了兩天,故事人物比較簡單,情節也比較通暢,好讀但不易懂。可能是我智商的問題,每次看完一本書總是想著,或許讀第二遍,能更清楚一些。這是題外話了。回答這個問題,權做是讀書筆記吧。可能會有些文不對題。
本書是講主人公直貴在哥哥剛志為給他籌上大學學費搶劫殺人進監獄之後不得不頂著殺人犯弟弟的標籤並且備受歧視自謀生活的故事。
剛開始和最初的直貴的感覺是一樣的,那些因為直貴是殺人犯的弟弟而歧視他的人是可惡的。包括雖未直說讓直貴辭職卻主動豎起心牆的餐館老闆、戀人朝美的父母、樂隊經紀公司的星探。是哥哥剛志犯的錯誤啊,直貴什麼都沒有做錯。為什麼把責任都放在直貴身上呢?這樣對直貴不是太不公平了么?
可直到看到平野和直貴的談話的時候,我才明白不僅僅是歧視,故事的主題不僅僅是歧視!我們每個人在作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舉動之後,總會以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當,與其他人無關。可實際情況是我們身邊的人也在替我們受到懲罰。正如雖然殺人的是哥哥,可直貴在頂著殺人犯弟弟的標籤備受歧視的生活,這是對直貴的懲罰。而且歧視又是合乎情理的,人們總是會避免和一些麻煩發生牽連。
而直貴在有了妻子和孩子之後,為了讓他們避免和自己一樣過備受歧視的生活,選擇了斷絕和哥哥的聯繫,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擺脫之前的生活。後來直貴到被害者緒方家裡看到哥哥給緒方家的信件,明白了哥哥對這件事的反應不是生氣而是自責,自責自己給弟弟帶來的這些痛苦。而最終直貴也是選擇去哥哥監獄唱歌。或許歌聲是聯繫二人的一種方式?這一舉動的目的我暫時沒搞清楚。
印象比較深的約翰·列儂的這首《imagine》,希望如歌中所講沒有歧視吧。至於評價嘛,書我很喜歡。推薦閱讀~
最後摘錄書中比較喜歡的一段話吧。
「人都有各種關聯,有愛情,有友情,誰也不能擅自將它切斷。所以決不能認可殺人。從這個意義上講,自殺也是不好的。所謂自殺,是殺掉自己。即便自己認為可以這樣做,他身邊得人不一定願意這樣。你哥哥可以說像是自殺一樣,他選擇了社會性的死亡。但是他沒考慮留下來的你會因此多麼痛苦。靠衝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包括你現在受到的苦難,都是對你哥哥所犯罪行的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過錯負責。
這本書看得很堵,真的很堵。原本以為會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然而看到最後我才明白,這不是一本寫怎麼在遇到挫折後站起來的雞湯文,而是認真對社會問題的探討,直貴痛苦,志剛痛苦嗎?他更痛苦,然而並沒有辦法,他殺了人,因此痛苦。在我們以為最終兩個人都明白自己的過錯和背負,直貴正視自己都是哥哥犯了錯,志剛能在監獄好好改造,最後兩人的無言卻又把人給堵了回去。每個人都會犯錯,這句話犯錯的人沒有資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