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東野圭吾的《信》?


讀了東野圭吾的信,有一種動力促使我寫下讀後的感想。之前讀過他的解憂雜貨鋪,白夜行也讀了一大半,雖然也很愛看,卻沒有寫感想的衝動。

信,準確來說,不是一部偵探小說,更像一部倫理故事。

男主人工直貴的家庭是日本社會中的底層,(所以本部書也是一部小人物的心路歷程,像極了星爺的電影)直貴和哥哥相依為命。直貴要上大學了,需要很多錢。直貴的哥哥決定鋌而走險去偷竊。(哥哥對弟弟,親人之間的愛是很無私的,哥哥因為是搬運工,實在無力拿出學費的錢,於是選擇了偷竊。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嗎?可能說,偷竊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罪。但是凡事都存在因果循環,如果選擇不偷竊,和弟弟好好商量,先不上大學,大家一起努力幾年,然後上函授,或者選擇其他的途徑生活,也是比抱著僥倖的心理去偷竊要好。從另一方面來說,哥哥選擇去偷竊,也是因為他知道上大學對於弟弟的重要性,日本是一個職員終生制的國家,好的學歷意味著更好的工作,更容易出人投地。而學歷低就意味著要像哥哥一樣做苦力,做的腰椎都壞了。過於嚴謹的社會結構給人帶來了壓力)然而,正是哥哥之前的經歷,生活的貧困導致在偷東西的時候留戀舒適的客廳,過度體力勞動帶來的腰椎傷痛,讓哥哥錯過了最佳的逃跑時間,驚動了主人,因為主人要呼救,哥哥失手殺死了她。(墨菲定律說,你預感到某件事情要來,它就真的會來。說世間事物皆存在因果,未免顯得宿命論。但是哥哥的境遇卻和他的經歷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家裡條件不好,貪戀主人的客廳,因為積勞成疾,無法及時跑掉,被主人發現。這個時候,他仍有其他的選擇,比如把主人的嘴用東西塞上,或者硬撐著逃跑,或者任由自己被抓住。但是哥哥沒有選擇這些,因為上大學對弟弟的重要性超過了哥哥的能力範疇)哥哥因為偷竊殺人被判了15年。(對於殺人,如果放在我國,大概是要死刑的,尤其是一個底層殺了上層。上層必然會運作去讓他償命。而一個法制社會,會因為底層殺人的無奈因素,或者說是善的因素,而降低刑罰。並且被殺的上層的親屬也沒有去鬧。這樣的故事在我國大抵是不會發生的。因而也就沒有了以後的故事,和觸發深入心靈的思考了)

哥哥被判刑後,直貴的生活就更加惡化了。高中接下來的時間裡受到歧視,直貴雖然成績很好,但也不得不匆匆忙忙的結束了高中的學業,選擇去打低級的工。上大學也就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直貴還是對哥哥抱有歉意,畢竟哥哥是為了自己才這樣的。所以,雖然很苦,估計也有想自殺的衝動,但是還會去看哥哥,和哥哥通信。哥哥因為怕弟弟擔心自己在監獄裡受苦,所以每次給弟弟寫信都會說監獄裡很好,自己過的也還不錯的話。但是直貴的噩夢才剛剛開始,他違心的不說自己哥哥的事才找到的工作,一旦僱主知道自己的哥哥是搶劫殺人犯,他就會被辭退。所以他能選擇的工作越來越差。直貴慢慢就要變成曾經連自己都看不上的那些人了,變成像螞蟻那樣卑微的事物了,但是直貴還小啊,才20出頭呢。(直貴受到的歧視,在我國是肯定不會存在的。因為,我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親屬殺了人就把他孤立起來,甚至會和他親近還不一定呢。我曾經聽人說過,能坐牢的人都很有本事,我國人民目前的價值觀是很複雜的。但是,對於直貴來說,哥哥坐牢可以是任何其他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事情,比如:大學被開除、吸毒被發現、同性戀等等,這些主流非常不包容的行為,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和面對呢?是不顧他人的看法,勇敢的直面慘淡的現實,還是悄悄的掩飾自己的過去,小心翼翼的活著呢?)直貴是如何選擇的呢?他非常的盲目,也很糾結。他對哥哥抱有歉意,然而又對哥哥給自己帶來的境遇表示無法接受。於是就在這樣的迷茫和糾結中虛耗著他年輕的生命。(很多和直貴類似的生命,選擇了了結自己,比如富士康很多糾結的年輕人,從這一點來說,直貴是堅強的。)接著直貴迎來了他人生中極重要的兩件事,事業和愛情。一次意外的在組樂隊的朋友那裡的歌唱,讓朋友們,也讓直貴認識到自己原來對唱歌有那麼大的天賦,可以說,命運是安排直貴做一個歌唱家的,一個天生的歌手。直貴還認識了一個富家的女孩子,女孩子不嫌棄直貴的貧困,願意和直貴租住在簡陋的房子里,直貴也很愛對方。他甚至下定決心要不折手段的得到她。但是,當直貴唱歌的朋友們和女朋友的家人最終知道直貴哥哥是殺人犯的時候,直貴的歌唱事業和愛情,都又隨風飄散了。(直貴無疑是軟弱的,這份軟弱包含了外界給他的,和他自己內心本來具有的。唱歌的朋友本來並沒有追究直貴的哥哥是誰,只是在要舉行演唱會的時候,才想起來這件事,害怕對演唱會有影響,才提出抗議。但是樂隊里的主唱還是支持直貴的。但是,直貴估計是習慣性的替他人考慮了,習慣於被別人拿哥哥來說事了。他沒有想起來抗爭。直貴可以和主唱組一個團啊,直貴已經被異化了。至於富家女,你應該剛開始就說實話的,直貴!她願意跟你共苦難了,你應該告訴她實情,如果她的家庭無法接受你,你們可以選擇私奔,如果女朋友願意的話。或者你照顧她的感受,選擇離開,像個男人一樣,而不是通過欺騙一個愛你的人,妄想留住溫柔,即使你也很愛她,也是不對的。)

直貴變了。

有些事做一次,別人說你是瘋子,做100次,別人就會對你另眼看待,做1000次,別人就會說是行為藝術了。哥哥為了照顧直貴的感受,寫自己在監獄裡的生活還不錯。當寫了很多封信後,當直貴因為哥哥的事,事業和愛情都失敗後,直貴開始怨恨起哥哥了。而怨恨是會發酵的。

直貴開始不接哥哥的信。試圖將哥哥徹底從記憶中抹去。

物極必反。

這時,直貴的妻子出現了。這個平凡的打工妹,直貴剛打工時就和她有一面之緣,從那一面開始,這個女孩子就喜歡上了直貴。她也知道,自己長的一般,也沒有好的家庭,就一直在直貴後面默默的支持他。當直貴受傷後,她總會是直貴最忠實的依靠。也是在直貴選擇不接受哥哥信的時候,她悄悄的給直貴哥哥回信,直貴在工作中再次遇到哥哥這個問題時,她直接給公司的董事長寫信,起了作用。直貴和她結婚了,他們還有了一個孩子(我不認為直貴有多麼愛她,或許直貴還總會想起他的初戀,但是這個女人這樣的照顧自己,愛自己,難道不是天意讓她來度直貴的嘛!)

婚後,周圍的人知道了直貴哥哥的事,甚至開始排擠起了直貴的孩子。直貴選擇了徹底地和哥哥斷絕往來了,他們全家搬到了一個無人知道哥哥事情的地方。但是,命運的召喚是無法阻止的。幾年後,直貴和之前的主唱無意中遇到,他們選擇去監獄給犯人唱歌。因為直貴的歌喉和經歷,最能打動那裡的人。

直貴遇到了他的哥哥,那個坐在最後一排的拐角,彎著腰,捲縮成一團瘦小的哥哥。(生命的輪迴。哥哥是直貴的宿命,是直貴苦難的因,也是救贖直貴的果。)

直貴和哥哥的故事,教給我愛、選擇、堅強、堅持、放棄、果斷和擔當。直貴的哥哥可以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也可以是石頭旁邊的一株仙草。直貴是我,是你,是書店裡隔壁桌默默看書的那個人。

2016.1.18 於合肥紙的時代書店


按:從創作的角度看《信》,看東野。

————————————————————————————————————————

半夜看完。一搜這麼小眾。雖然常常懶得碼字,是時候站出來了。

看東野的作品基本嚴格按時間順序看,目前只看到《信》(僅《解憂雜貨店 》插隊)。

估計剛開始看東野的有蠻大一部分人是沖著「推理」去的。然後看到他的一些作品說:推理元素很弱。於是就給差評。然而誰規定寫推理小說出身的作家必須寫推理?僅僅因為不符合你的口味,就是不好的作品?

東野伸出的觸角很多、很廣。在我看來,《過去我死去的家》、《分身》、《白夜行》、《單戀》、《湖邊殺人案》、《時生》、《信》等,都是推理薄弱的佳作(本來就壓根不該貼推理標籤)。如果說推理是智商的較量,那麼這些寫的就是人心的拷問。它實現了作品的廣度和深度。

《信》除了主角視角,還有很多方面可以思考。

這方面大家應該說得比較多。略過。僅提一點:人都是自私的。程度不同而已。直貴在向上爬時,固然是求生的本能,而手段不乏卑劣之處。這不是個別現象。當然,也不會是底層人的全貌。

東野的文字多採用白描。平淡簡練。然而在故事中有很多暗涌。在結尾經常掀起滔天巨浪。這是好文筆的一種(和本人風格很像,我喜歡)。事實證明,不一定要有華麗的辭藻奇特的設定(甚至很多時候添亂),要寫好一個作品,需要的是好題材+製造衝突+好節奏+餘韻。

由實子是個好女子。然而同為罪犯家屬的設定個人不大喜歡。想有別的牽絆。


東野圭吾跳出推理的圈子,極力想要表現罪犯以及罪犯親屬的生活。

書在開頭就已經預示了結局——無論渲染了哥哥在犯罪現場最後想到弟弟因此返回拿了那包栗子才演變成了悲劇這樣令人同情的畫面,都無法改變「誰讓他哥還是殺人了呢?」

直貴從開始的悲傷於「哥哥是想到我才沒能逃脫」到後來看見哥哥的信就條件反射地厭惡,以及最後要與哥哥斷絕關係。

《信》表達了人與社會的關聯性。我覺得最讓我感慨的不是直貴因為哥哥的犯罪而一直活在陰影之下,而是弟弟在遭遇了這些歧視之後自然而然地對哥哥產生的變化。

人啊,總不要說自己是善良的,也不要說自己是自私的,不要給自己最大程度的限制與捆綁,我們都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融在一起,個體的不一性就造就了複雜社會。


這是一本沒有什麼推理情節的小說,而東野圭吾的小說,沒有推理則必有人性。

東野圭吾每本書都在探討一個很容易陷入矛盾的社會主題,本質上總是人與社會的關聯矛盾,這本書圍繞在「加害者的親人該不該受到社會歧視」。讀完我的答案也堅定了,是的,應該。雖然很無奈,也有理由存在。

必須承認在這樣的社會,歧視是存在且有必要存在的。每個平民百姓對人對判斷是給他們加上帶有主觀色彩的標籤,憑藉標籤去選擇與人接觸,不願意和殺人犯的親人有過多接觸,是自我保護的本能。流言蜚語的發酵也只是社會下的正常現象,身處在社會下,誰都沒資格做聖母,沒資格做高高在上的道德婊鍵盤俠。

讀《虛無的十字架》時我們在思考,對於那些犯下過錯卻無心悔改的人,死刑真的是最好的處罰嗎。得出的結論是,哪怕它對於受害者沒有任何作用,這個十字架也必須戴上。而在這本書里,又發現,親人所遭到的歧視,也是處罰延伸的一部分。

直貴有兩次與哥哥斷絕關係,一次是因為受到的歧視讓他放棄音樂夢想,失去深愛的女友,離開工作崗位,他恨,可是即便是斷絕關係,也並不能躲過血緣關係帶給他的牽連。第二次是如平野社長所說,他放棄了那條「簡單」的路——堂堂正正做人,為了妻兒走上那條相對更難的路——保護他們獨自承受壓力。他終於告訴了他的哥哥這些年來因他而經歷的磨難,宣布停止寫信。但臨近結尾的部分,哥哥給受害人家屬的最後一封信,才是全書的高潮,

「我人雖在這樣的地方,可一點也沒有得到改造。」

這是加害者第二種意義上的受罰,認識到自己多年來仍在犯錯,罪過絲毫未減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處罰——過去這麼多年他寄出去的信,給弟弟,給受害者家屬的,都只不過是犯人的自我滿足。罪行所帶來的傷害永遠不會停止,不是真誠的道歉可以解決的。

《十字架》里兩個年輕人殺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為這一過錯彌補了十多年,但最終依然要為它承擔後果,而試圖替他們掩蓋真相而犯下殺人罪行的親人,又一次毀了一個家庭。他們將繼續背負著這個十字架,越來越沉重,直到壓垮才得以停止。所以年輕永遠不是可以為錯誤開脫的借口,是為錯誤需要買更長歲月的單。那麼「為了弟弟上學」也不是。

「彼此,都很漫長啊!」

受害者家人說,就在這結束吧,這一切。不是接受道歉化解怨恨,是結束這種廝磨著心靈的痛苦,不再聯繫,不提及恨意。

直貴為哥哥償還「社會債」多年,成家立業的他,還要走上更難的路。典型的悲劇人物形象便是了,但若說他受到了過多歧視人生坎坷,其實也未然,他也遇到了由實子、平野社長、梅村老師、寺尾這樣的人生導師、朋友,幫助他走出迷茫困境,他的人生除了更辛苦一些外,也有可以預見的,只要努力也可以爭取到的美好未來。

最後的最後,他走進那片高牆,帶著他被迫放棄的音樂夢想,坐在舞台上尋找著哥哥的身影,完成最後的告別。他沒唱出口的那首歌的歌詞是

「我在想像,如果世界上沒有天堂會怎樣?

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

頭頂上只有一片藍天」

十年書信之重,恐是生命難以承受之「輕」。


恰好前些日子剛看過這本書,看完了還送給我一個好朋友了。這本書我是覺得非常精彩的,東野圭吾寫這本書是真正地從罪犯的弟弟的角度出發,認真地寫了弟弟為哥哥的罪行所承受的代價。也許就是現實吧,罪犯的親人也必須為罪犯的罪行承擔代價,而這代價也是對罪犯的一種懲罰。公眾處於對自身的保護心理而歧視罪犯的親屬,這也算無可迴避的。罪犯的家屬有兩種選擇,主角選擇了逃避,不過這也算無可奈何的。


東野寫人性,總是一針見血。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人與人之間即使不能做到單純的真情,起碼也不要互相傷害,維持基本的善意是必須的。

而東野說,歧視是理所應當的。對於犯罪的人,連累自己的親人也遭受歧視、受到不公正待遇,這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懲罰。

我未曾想過這個問題,可是這個故事分明那麼真實。無辜的親人,遭人歧視、嘲諷,被正常的社會關係迴避,雙重的痛苦。故事主人公經歷了痛苦、逃避、坦蕩後,最終選擇隱瞞過去、斷絕和哥哥的關係,因為無辜的人想要正常的生活下去。

讀來令人膽寒,可是我不覺得他做錯了,如鯁在喉。哪怕只是毫無計劃地激情犯罪,曾經善良的人哥哥,最終卻只能被唯一的親人抹去……

我不敢想像,故事中的哥哥是否還有勇氣活下去,有良知的人犯了錯,而罪孽卻永遠贖不完,無底洞一般的絕望。

我也不敢想像,故事中的弟弟,在每一個幸福的瞬間,懷著怎樣複雜的心情,小心翼翼地經營著那得來不易、卻又隨時會打破的平靜生活。我不相信他真的能把哥哥從記憶里抹去,我也不相信這兄弟倆此生還能真的快樂了。

也許,良知和現實,就是讓善良的人容易承受更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因為在意。可以是全部的精神支柱,也可以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東野的故事,一旦展開,就想一口氣看完。看完後,如鯁在喉,卻又不得不承認他看得很透徹,這寫得分明就是身邊所有人的樣子。


非常壓抑簡直可以說是十分壓抑了,無聊的辦公室午後 鄰座同事窸窸窣窣的聲音 看到後半段想哭又不能哭出聲音的無奈感 導致連喝水都需要生硬的咽下去。

書里每一位大概都認為自己是為了對方,想讓弟弟有錢上大學搶劫,為了讓弟弟吃到最愛的栗子猶豫逃跑的瞬間導致殺人。結果呢 背負著殺人犯弟弟名聲一樣在艱難的生活里考上大學,甚至愛吃栗子的記憶分明是他們的母親。

東野圭吾簡直是太了解人心了

我們都認為足夠了解一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卻從未想站在那個人的角度上考慮他是否真的需要

太殘酷了 下班做個咖喱緩解一下悲傷情緒


結束了心情非常沉重。

隨著作者的腳步,我的立場和心理也一直在變化。

起初,是對社會歧視的生氣,覺得直貴一直受到這樣的歧視是日本社會的一種變態反應。

後來慢慢覺得,直貴堅強,抗爭,也是他自我成長的過程,社會殘酷但是通過努力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接著是失戀的打擊,一個社會階層之間的衝撞。有一瞬間甚至覺得直貴的選擇是迫不得已是正確的。當時想作者別把直貴黑化了,真黑化了小說就變味了。

直到後半部分,才理解了,直貴和剛志對受害者根本沒有真正懺悔過,一直做的只是減輕自己內疚感而已。

最後一封信,讓我真正理解了作者的目的,深思這種所謂的懲罰對犯罪者和對社會的意義。

在中國每每看到很多年輕人犯罪後,勸他們重新做人都是說,看你媽媽爸爸養你這麼大卻要看著你在監獄裡過。犯罪者也是後悔莫及給父母帶來多大的痛苦。他們絲毫感覺不到對受害者的愧疚。

改造他們,就是要讓他們從心底發現對別人的傷害是多麼殘酷。

如果這樣的心理改造真能實現,我會贊成取消死刑


從哥哥入獄開始,弟弟就開始了被貼上『搶劫殺人犯的弟弟』標籤的人生。

儘管弟弟一再努力試圖證明,哥哥所犯的罪與自己並無關係--再說哥哥也不是惡性犯罪,是過失啊!然而這個世界並沒有給他太多辯解的機會,屢屢因為這個看不見卻也無法撕去的標籤而打壓他:

找工作不得不隱瞞家庭情況,一旦被發現就被迫辭職;在最接近音樂夢想時候,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選擇放棄;朋友知道自己情況以後變得疏遠;儘管努力讀上大學,
還精心隱瞞自己的情況,讓自己至少表面上看起來不那麼『難堪』了,但戀人的家人依然看不起自己,無法接受自己,不得不通過抹黑自己來結束這相愛至深的感情。

這麼一說,似乎整本書都是充滿了悲傷,但如果僅僅止步於此,這本書也不會獲得這麼高的評價--東野圭吾在讓人感受絕望的悲涼時候又總是及時給人端上希望:

工作受挫,班主任幫忙尋找工作,社長認真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引導弟弟心靈不至於扭曲;夢想雖然破滅了,但拋下自己去實現夢想的樂隊沒有混出名堂反而解散了,
自己在最後又得以樂隊成員出現在舞台上;儘管有人知道自己情況而疏遠起來,但也有滿不在乎自己情況,堅定和自己做朋友的樂隊夥伴;愛情破滅了,卻擁有了另
一份同樣真摯可貴的感情。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里有個情節:柯景騰故意在沈佳宜生日時候惹她生氣,再給她驚喜,以實現從負100分
飆升到正100分總價值200分的驚喜與快樂。東野圭吾在這本書里也屢屢採用了相同的手段,在絕望時候給你希望,當你滿心以為『就這樣了吧,後面都會好起來了吧!』,甚至有一種弟弟要迎來人生巔峰的感覺時,又常常發生『意外』,情況急轉直下,就像氣球吹的鼓鼓的然後被針扎了一下,啪的一聲破滅了,再次跌回谷底。這時你以為書的接下去的情感基調都是悲傷的了,感慨著『果然還是悲涼的人生啊!』,那可就上當了,東野圭吾會讓弟弟遇到幫助他的貴人,把他從懸崖邊
上拉了一把,拉回地面來--事實上,若不是總有那麼多真心對待弟弟的人及時出現,只怕他早已黑化,甚至也進了監獄。於是你又跟著弟弟繼續在生活里努力,事情再次一步步向好的發展,然後氣球再次破裂,反反覆復……整本書就是這樣讓人乘著過山車隨著小說情節不斷起起伏伏,不知不覺中為主角的不幸而落下眼淚。

人生最絕望的,是在充滿光明時候希望破裂;而人生最為充滿希望的,是在最深的黑暗裡看到一絲光亮。東野圭吾就是這樣讓人一步步陷入小說情節里,在黑暗裡給你
光亮,在充滿光輝時候一鍋蓋蓋上,讓人慾罷不能,難以掙脫。因此我們很難去定義這本書是悲情的,是治癒的,還是勵志的,亦或者是其他。應該說這本書跳脫於
類型小說之外,用上帝視角以及他人的目光冷眼看著一個小人物被貼上標籤的起伏人生。通過描述了弟弟的生活經歷而讓角色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喜有
憂,有閃光點,有陰暗面的角色,活脫脫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而不是只活在書上的墨水。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無法給本書下一個標籤定義。畢竟任何人的
一生,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偉人,每個人都是特別而又充滿生活悲喜的個體,難以用簡單的標籤進行分類,儘管書里描述的是一個標籤人生的故事。

『信』沒
有『白夜行』那般極致的黑暗;沒有『時生』那樣治癒感滿滿;也沒有『嫌疑人x的獻身』的嚎啕大哭,但其優秀之處正是在此--沒有著筆單一方面寫到極致讓人
可以輕易分類出來,而是兼容各種類型,恰到好處在書里羅列出現。如果說東野圭吾其他小說是稜角分明直指人心的槍,那麼『信』就是被東野圭吾細細打磨,去掉了稜角,成為一個圓球。抹去了稜角,顯得圓滿,渾厚,但又讓人抓不住,非得抱在懷裡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溫潤。如果為東野圭吾眾多小說排個最喜歡的排行榜,
『信』絕對是我心中的前三(話雖如此,『嫌疑人x的獻身』依然是我心中第一……)。

(本文同步發佈於豆瓣豆瓣讀書)


很小的時候,我覺得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現在明白我們實際是生活在一片混沌之中。

我理解《信》這本書中人物所想的。

剛志任何時刻都是以弟弟的角度思考問題,即使盜竊也是因為他,這很現實,沒錢但偏偏又急需錢會被逼瘋,會做出極端的事。他的信在一定程度上給無辜清白的弟弟也造成了不可言喻的傷害,即便我知道這麼說不道德,可我覺得直貴斷絕和剛志的關係是最能幫助直貴擁抱新生活免受歧視的決定了。因為血脈,無法逃避社會性死亡給自己帶來的餘波,一輩子帶著標籤被邊緣化是無法正常生活的,尤其是在自己還有了其他親人的時候。既然想要move on就得狠下心割捨一些東西。

反歧視是悖論,因為「沒有歧視和偏見的世界,那只是想像中的產物。人類就是需要跟那樣的東西相伴的生物。」即便有多麼噁心,但這就是社會。

想要通過堂堂正正做人來面對歧視並不能達到任何效果,增長相容性才是硬道理,但往往能互相容和的都是一類人吧。

最後想說得一點就是:沒有完全獨立的個體。所以沒辦法只有牽扯自己一人的關係存在,負責任不僅建立在你能否承擔自己所做行為帶來的後果,也同時在於你是否能承擔起自己的做法給別人帶來惡意後果的連坐。

你不是只有一個人在生存。


借《Legal High》中的「愛上醜陋」作答。

「殺人者的弟弟」是直貴最不願為人所知的恥辱。世人皆會痛恨和恐懼那堵冷漠的高牆。直貴就索性隱瞞下去,並且自我安慰到這樣就不會對他人造成困擾。

然而,紙終歸包不住火。最見不得光的秘密被公之於眾,最渴望的音樂和愛情也隨之灰飛煙滅。直貴內心開始滋生仇恨:無辜的犯人家屬就應該被歧視嗎?!

是的,平野社長如是告訴直貴,歧視無處不在,它恰恰是社會對犯罪者的一種隱性威懾。

直貴開始明白痛苦緣何而起,他牽起由時子的手:既然厭倦了東躲西藏,不如就堂堂正正的面對這一切!但社長再次告訴直貴,這是一條「容易選擇」的路。如何理解?

現實終歸是現實。在心裡,再怎麼豪氣衝天都不為過,然而現實總會不緊不慢的打磨著你當初「堂堂正正」的英雄氣概。看到家人被疏遠,遭受冷落,做到「問心無愧」的直貴恐怕心頭在滴血:他曾經經歷過的苦難,如今卻要讓幼小的女兒再承受一遍。

終於一紙書信,斷絕關係,解脫苦難。

最讓讀者疑惑的地方應該是,平野社長一通莫名奇妙的「雞湯」之後,直貴還是像以前一樣選擇了逃避,其間區別何在?

大概是真的領悟到了應該如何對待人性。

開始不懂得,歧視是人性保護自我的下意識反映。所以只會自怨自艾,無奈地憎恨這冷酷的世界。

後來明白歧視客觀存在,卻選擇和現實的冷漠硬碰硬,好啊,那就碰個頭破血流罷,大概我們還會為自己的率真而深深感動。

在受盡人性冷漠的折磨之後,選擇帶著秘密忍辱負重地活下去,才是最艱難的路。倘若秘密不慎被發現,直貴應該再也不會像故事開始的那樣憤慨。而是「被發現了就沒辦法啦,再搬家就是咯」。

人性如是,你盡可以批判揭露它的醜惡,然後自我滿足地表示絕不與之同流合污。但這樣做醜陋就會放過我們嗎?不如愛上醜陋,把最見不得人的恥辱、愧疚一股腦統統塞進心底,順勢而為自然就不至於遍體鱗傷。


很現實的一本書

讀完之後有整顆心絞在一起的感覺


《信》哥哥從小被灌輸不讀書人生就沒希望,如果他爸爸上過大學就不會死之類的想法。作為長子,在爸爸媽媽相繼因為過度勞累而死亡的時候,他無形中像是繼承了他們家的"使命":讀書才能有出息。所以他覺得弟弟一定要上大學。其實我覺得他的本性是好的,記憶中的板栗,為弟弟能上大學的努力。不知你們看書時,是否會為哥哥著急?反正我是急得不行了!拿完錢就趕緊跑嘛!還拿板栗!還看電視!那麼多錢幹啥不行呀哼哼!(雖然前面伏筆他腿腳不利索了,可是還是希望他能跑掉。)可是,這樣這本書就不能稱之為《信》了吧哈哈哈。讀完這本書,感覺哪裡都跟信有關,讀完回過頭去看才覺得,讀的期間卻沒這樣的想法也是奇怪。其實有在想,他真的喜歡他的妻子嗎?或許是因為她只唯一一個知道真相卻沒離他而去的人吧?


說是想寫些東西,可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小說的主人公直貴和哥哥相依為命,貧寒的家境和對資金的需求,是讓直貴的哥哥剛志走向犯罪的原因之一。小說主要是描寫的哥哥的犯罪行為對於弟弟今後的生活影響。弟弟對於哥哥的心態從開始飽含親情的埋怨逐漸走向了平靜,在經歷過一些事情後又從平靜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不滿,但是在所有這些之後,還是逐漸回歸了親情(i guess so),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並沒有給出兄弟倆冰釋前嫌的描寫,可能是為了給讀者們留下一些想像的餘地。

怎麼說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過程當中弟弟對於哥哥情感上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曾經剛志是弟弟的依靠,父母的早逝,讓哥哥承擔了家庭的責任,早期關於兄弟情的描寫雖然不多,但是還是能感受到兩兄弟之間那種互相扶持互相依靠的親情。隨著這種親情的升華,哥哥為了解決弟弟上學的問題,最終決定以犯罪的方式來嘗試著解決燃眉之急。作者對這一部分的描寫都是站在同情的角度,對剛志的動機,行為,進行了各種情感上的鋪陳,致使剛志最後被抓都讓人感到是一種悲劇。剛志的入獄給弟弟今後的人生道路蒙上了一層灰色,並且在弟弟成長的道路上成為弟弟的阻礙,弟弟對於哥哥的情感也最終開始發生了轉變,弟弟把自己遭到的歧視以及弟弟的愛人和子女遭受到的歧視都歸結於是因為哥哥的犯罪才讓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此悲涼,不能發展自己的音樂愛好,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實。

也許哥哥的犯罪確實是給弟弟造成了不小的阻礙,可是我想,也正是因為一直想擺脫哥哥的影響從而不停的奮鬥,也是弟弟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的一個動力源泉。

平野社長對於直貴的影響也特別重要,總是在直貴迷茫的時候給直貴予啟示,是類似於直貴人生中啟明星似的人物。

直貴的老婆,白石小姐,像直貴的守護神一樣,總是在直貴出現問題的時候給予援助,也許正是這種無私的奉獻,讓直貴對白石的情感從最初的抵觸,漠視,平淡,到最後的依靠,愛。

直貴想的也是對的,如果不能兩方面都保護,那起碼要保護自己最愛的那一個,他選擇保護自己的家人,和哥哥斷絕關係。初次讀到這一段,我還是有點不能接受的。不過設身處地的站在文中的情感考慮,這樣的設計也是有必要的,為後面弟弟對哥哥的理解進行了升華。

直貴在最後才明白社長最後一次的談話是什麼意思,所謂的堂堂正正,不過就是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罷了。不僅是直貴,剛志也是在弟弟的信中看到這句話才明白自己一直向緒方家和弟弟家寄信的行為對於他們來說影響了他們哪一方面的情感。

這句話,對於這兄弟倆來說,可能才是真正的懲罰。也是,讓他們的情感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

我沒辦法用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可是我能感覺到的是一種情感的進化過程。人就像種子一樣,在這個社會中生根發芽,我們的肉體是陽光雨露中的枝椏,我們的情感是蘊含在我們體內支配我們前進的能量。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很多影響我們情感的事情,隨著我們所處的階段和經歷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情的情感可能會有不同。不過如果重新思考產生這些情感的根源,我想還是會從這其中發覺那影響我們感情機制的「始源」是什麼。這過程或許沉重或許灰暗,但是總歸會成為我們成長的養料。枝椏總要經歷些風雨才會更堅韌,我們也總要跨越些阻礙才會更成熟。


東野圭吾這個名字我已經不陌生了,《嫌疑人x的獻身》在石神平靜的外表下的自我獻身;《虛無的十字架》在兇手犯下滔天大罪後背負的比死刑更為殘酷的虛無縹緲的十字架;《解憂雜貨店》在時間鏈上(雜貨店內外)穿梭的一個溫情的故事;《白夜行》雪穗和亮司在白天與黑夜中的自我救贖與毀滅......他筆下的每一個書名都承載著整個故事的靈魂,《信》是不同於他以往筆下任何一本書的,它根本算不上是一部推理小說,以我看來,是偏諷刺類型的。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內心的波瀾可以與我讀完《白夜行》之後堪比的,這種感覺從我翻開(有點不準確,畢竟我是用kindle看完的)這本書開始,就一直在我的心中瀰漫著。

那就就故事論故事(!高危!劇透)

哥哥剛志為給弟弟直貴籌錢上大學而走上了偷竊的道路,為什麼為了弟弟上大學哥哥寧願走上偷竊的道路呢?因為哥哥知道上大學的重要性。我在度娘上搜到這麼一個現實:《信》出版的時間是2003年,而日本取消職工終身制實在2007年。這意味著這本書創作時日本當時仍在實行職工終身制,如果弟弟上了大學,就有了高學歷;有了高學歷,就能找到更好的終身工作,正是這種嚴謹的社會機製為這場悲劇的發生鋪墊了背景。哥哥因工作的過度勞累而患上了脊椎病,悲劇發生時,正是因為哥哥的脊椎病錯過了最佳的逃跑時機,從而被豪宅的主人發現,從而動了殺機......
哥哥因偷竊殺人判處15年有期徒刑,在哥哥受審期間,受害者(女資本家)的家屬沒有鬧事沒有申請加重處罰,這種現象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在哥哥判刑之後,弟弟便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歧視,這裡給了我一個反思「這個社會哪裡沒有歧視?」我們誰也不敢自認清高說自己從未歧視過誰,除非是百年一遇的聖人,否則也跟我一樣吧。
「所謂偏見,就是不平等看待,其產生的根源就在於人的自私本性。這裡的不平等看待,其實可以視為一種處理各種社會關係時的態度平衡缺失,而總是向有利於自己的一方傾斜,除非不同的立場之間不存在利害衝突。一般情況下,人都是首先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會力圖站在他人的立場來考量,完全意義上的中立是不可能的,由己及人是必然的思維定勢,偏見遂自然而生。」對於一場犯罪事件,旁觀者不一定清,旁觀者以一種絕對的善惡觀來看待這件事,從而產生了一種扭曲的三觀,這就是網路上「鍵盤俠」出現的根本原因。跑遠了。總之,歧視是理所當然的。沒有歧視和偏見的社會本身就是理想的產物。
在弟弟因為歧視事業和愛情都失敗之後,開始怨恨起哥哥,開始不接哥哥的信,試圖將哥哥從記憶中徹底抹去,但最終物極必反,血脈終究是血脈。哥哥刑滿釋放後,弟弟遇見了哥哥,可以放棄的夢想,都不是夢想。哥哥坐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蜷成一團,目睹著弟弟重拾曾經的夢想......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但東野的寫作方式令讀者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光明後又再次看到光明中的陰影。

我很贊同社長的話「直貴所受到的歧視,是在彌補剛志所犯的錯。」罪犯親屬受到的苦難,是懲罰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怪這個社會冷漠,你所遭遇的是你應該要承受的。

2017.2.2凌晨


東野先生的代表作《白夜行》,《X的獻身》,《放學後》,《解憂雜貨店》等如數看了一遍,一直自認為是愛好偵探小說,慢慢意識是到自己是個偽偵迷。比如每每掌握故事大概的時候就會停下來提前搜索人物結局,作案手法及破案細節也不會仔細咀嚼,大多囫圇吞棗。直到《信》,更加確認了我大概更偏愛故事敘述及人性揭露。對,《信》在我這兒不止是好看。

因為我也想擺脫的某些不好的身份。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