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該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題主九月八號要去武漢某211學校報到,從此由高三狗變成大學牲,家裡人一直催著叫要寫大學四年規劃,寫倒是寫了,但總覺得空洞,無非是專業課成績達標,托福考過之類(有出國讀研的想法),我想知道大家的大學生活都是怎麼安排的,需要鍛煉哪些能力,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是大學一定要經歷的,如何利用大學四年提升自己,課餘的時間怎麼安排才可以既能學好還可以忙裡偷閒玩一下下,有些興趣愛好或者活動娛樂如果和學習衝突是不是應該割捨掉為學習讓路,還有生活費怎麼安排(家裡初步安排是給1500-1700,只要我不亂買衣服應該夠用)但是我想省點錢……該如何是好QAQ

-----------------------------------------------------

題主性別女,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愛好看書,電影,動漫,桌游,剁手,寫亂七八糟的玩意,健身……中學時代家裡一直看的比較嚴但現在也要脫離控制範圍啦,說實話心裡有點怕怕的,擔心自己稀里糊塗就給四年玩過去了(高中就犯過不少錯也走了彎路導致成績一路下滑差點要復讀)……所以,各位大神請不要大意的丟出你們的答案吧!希望根據大家的答案我能重新修正我的大學四年計劃~

之前我都只看大家的回復的今天鼓起勇氣來提問,話說的亂七八糟希望大家憋嫌棄我蠢OwO

不需要面面俱到,講其中一點或者幾點我就非常感謝大家惹!在此謝過??


去嘗試

那邊的蹦極好像挺好玩的。

那就去玩啊

打排球的女生好帥

那就去打啊

攝影好像好好玩的樣子

那就加個攝影協會還是自己玩起來都行啊

助殘會的妹子好像自帶神聖光環

那就抽個周末和他們一起去助殘啊

三下鄉那些孩子好可愛

別猶豫了快去報名吧

周杰倫來我們這裡開演唱會了耶

看看看,省吃儉用都要看一回

大理麗江好文藝好想去

去吧,沒錢周末兼職也要湊夠錢去

圖書館轉角那個男生好帥

還坐著幹嘛去搭訕啊

題主你還剛上大學,讓你做什麼四年規劃明顯沒什麼用的,你還不知道大學是什麼,你怎麼知道要怎麼去度過它。

大一,課程很輕鬆也沒有專業課,更沒有什麼就業壓力,這一年,讓自己想去嘗試的都嘗試一遍過。沒有嘗試過,哪裡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剛剛進入大學而已,別整天想著提高自己,別做什麼事都帶著功利性,順著自己性子來,這一年,過得隨性點,以後沒多少機會了。提高自己競爭力這些事,大二大三再說,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享受本該享受的年輕歲月。

附一張圖給題主和所有剛上大學的人


多參與,多體驗,多嘗試,多堅持;少錯過,少空想,少放縱,少猶豫。保持對自己的清醒認識並把握好自己未來的基本方向。

大學四年幾乎可以說是最美好的時光了吧,這也是我們升值自我的最為關鍵的時期。在多參與中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行業、知識、職業等等);多去體驗你所希望涉足的領域的種種,從其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在不斷的嘗試中擴大自己的舒適區、拓展技能樹;尋找到了自己希望有所作為、並願意為之奮鬥的人/事/物後,努力堅持,不要輕言放棄。

喜歡的、感興趣的社團就去參與一下,有什麼特長大膽地展現出來,畫畫、寫作的愛好就堅持下去,覺得有意思的講座管它是不是本專業相關呢,聽聽唄~不要因為怕所謂的「犯錯」、「不值得」就畏首畏尾不敢前進,大學不就是用來成長的么?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大學,不要用別人的路框定了自己的生活。可以和身邊的學長學姐老師同學多交流,畢竟他們所處的環境和你是比較一致的,也能給你提供更多的幫助,但是千萬別迷信~

我的一點點小小建議:

  • 如果你是一直在同一個校園(校區),那麼大一上學期儘快摸清楚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為正常生活創造便利,可以依照興趣參加適當數量的社團、學生組織(學生會、團委的部門等),然後把握好大一、大二期間的公共課學習(它們的學分一般都比較多,對成績影響較大),專業課方面保證學習質量;大一下學期可以視自己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要不要轉專業?雙輔修?要不要在社團、學生組織內繼續留任?等等等等。

  • 大二如果繼續從事一些工作(社團、學生組織或者其他團體),那就在保證學習的同時繼續付出自己的責任心,不要因為一時心血來潮的草率搞的對自己、對集體都不好;考慮未來的去向,讀研(保研?考研?本校?外校?本專業?跨專業?……)/出國/工作(留校?企業?公務員?……),這些問題,如果大二下還沒有一個基本明確的方向並為之準備,那就應該抓緊考慮了,比如出國殺G考T、考名校熱門專業研那都是需要比較長的周期的。

  • 大三期間,按部就班進行自己為未來的準備,該考的但是沒考下來的證得抓緊了吧(四六級、計算機等等等等)?想出國但是托福雅思成績還不夠那是不是得著急點了?想去知名企業工作是不是得著手準備實習了?想要讀研是不是要對自己的專業進行複習梳理了?

  • 大四上學期是你完成為未來的鋪路工作的最後衝刺階段,無論有何想法,都應該在大四上學期基本結束了。如果前面的工作比較圓滿,那麼最遲到大四下,你應該拿到了海外學校的offer、就職單位的offer、研究生考試的成績單,算是對自己的大學四年畫上結局了。大四下,春暖花開(原諒我在北方)後,拍照、出行,享受最後的無憂時光吧,那年的六月註定是你人生中最最最難以忘懷的六月。

拋離實際情況的規劃都是耍流氓,我也只是草草說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如果需要可以針對具體細節歡迎繼續問問我~剛剛離開大學校園的小碩一枚樂意分享自己的經歷~


祝賀你!馬上要開始新的生活了。送你一句話吧,我的大學的座右銘。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Real freedom does not mean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rather you can reject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do.

——盧梭《社會契約論》


大學 寫完這兩個字我愣了4分鐘。先不說怎麼安排,看看你的問題。

家人叫你寫4年規劃?然而寫了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你沒上過大學,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樣的,這種情況下你寫的規劃,十有八九和你即將進行的大學生活搭不上調調。反正呢我是不會寫的,所有的計劃基本是實時制定的。你寫的計劃呢,都是關於好好學習的,對,我想起來了,當年的我進校也是這麼想的,好好學習。可是結果現在的我掛了三科並且10月考雅思,嗯,好吧,這不是重點,我覺得你也不會掛科。

然後你說的生活費呢,挺合理的,說起來也挺節儉的了,我一個月兩千差不多,都不怎麼出去玩。然而確實買了點遊戲= =也不是重點。

大學呢,學習佔一半,社交佔一半。當然是我這樣,學習可能還沒百分之30= =大一真的墮落狠了。所以一半還是要的。每天雖然課也挺多,但是,經常還是很閑,除非你還找一些其他的東西自學,那樣=。=是真學霸了,雖然也挺好。對了,大學找自己的興趣去學學,樂器,運動什麼的都可以,這樣閑的時候也不會怎麼無聊,可以去研究研究自己的愛好,比如你喜歡刻章子嘛,大學多得是時間去刻,回家也可以練鋼琴嘛。然後社交方面,由於離家比較遠了,自己就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了,加入學生會什麼的挺好玩的,雖然別人說學生會事多,但是學到的也不少,學到的都是知識,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嘛,畢竟是大學。

工作日都在上課,不怎麼閑,然後還有少量的作業。不過周末很閑,啥事沒有,這時候就可以去浪里格朗,或者研究研究愛好啥的。

關於4年的規劃呢,大一主要是適應大學的生活,大學變化超級大,一是遠離家人,二是遠離班主任什麼鬼的(大一可能見得多一點,後來找都找不到)。其實呢,也就是自主生活了,自主學習了,這些大概都聽別人說過了,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是大一要學的。大一基本是基礎知識,離專業比較遠。大二就是搞好學業了,繼續鞏固基礎知識。大三大四就更加專業了。大四開始要整自己的考研之路了,大三也開始了解了,大四弄完就考研了,就開始讀研究生。

說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說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再說什麼。

現在應該很期待大學生活的吧,一方面,假期很單調,大學多麼豐富多彩,另一方面,大學生活那麼新鮮,新生都很嚮往。也不是說不值得期待,大學是都要經歷的,總會經歷的,經歷的過程,酸甜苦辣,自己都有體會的。沒必要慌張,好像自己沒有什麼計劃,但是生活就是這樣,走一步之後,就發現原來下一步是這麼走的,或者走完這一步,發現這一步原來應該這麼走,但是不能重新走一次了。

所以說我到底在說什麼ORZ


我也是大一新生,我以為人無論在大學中學,都應該活在當下,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學好專業課。鍛煉身體。……


推薦閱讀:

TAG:大學 | 自我管理 | 能力 | 自我提升 | 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