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如何破?

如果說打敗惡龍的只能是惡龍,那對於不想變成惡龍的人來說,如何取得勝利?此問題是否有解?或者說前提條件就已太悲觀?


約翰堂恩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都是無邊大海的一部分.任何人的不幸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

我們要戰勝惡龍,不可避免的要使用許多計謀,計策,甚至包括陰謀;

我在研究惡龍的一舉一動,虛招對策之時,它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

所以儒家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說法,心態也變得陰暗起來。

就生活中的細節而言:

戀人背叛了我們,有人選擇寬恕,進行下一段的感情之旅,有人則用同樣的手段進行回應;

我們問路的時候,陌生人冷漠的對待我們,久而久之,日後也不冷不熱的反射到,其他跟我們問路的陌生人身上。

我們的信任,一次次的被無情擊破,於是也選擇了不信任的對待新的朋友。

別人傷害了我們,導致心態劇變,回過頭又無形中傷害了無辜的第三者。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內心定力不足。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要做大樹,不能做隨風倒的小草。

但別忘記,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佛家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進了地獄也沒有成為惡魔,反倒成就大慈大悲,大徹大悟。

人支持到最後,都是心中的信念。

《善惡的彼岸》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e who fights too long against dragons becomes a dragon himself。and if you gaze too long into the abyss, the abyss will gaze into thee。

尼採的說法,過於悲觀。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跟我諮詢,婚姻出軌,離婚,小三,外遇,婆媳關係不和睦,創業失敗,生病,學業失利,人生灰暗的佔了絕大多數,每天大量的負面信息撲面而來。交流過程中接觸了許多黑暗能量。

我在感同身受,跟他們共呼吸的同時,並沒有讓我對人生變得更悲觀。

值得慶幸和欣喜的是,他們中的多數,已經開始把磨難和困苦,轉化成了人生的一劑苦藥,治了性格中的許許多多弱點。這些戰勝了自己的人,最終蛹化成蝶,鳳凰涅槃,走出了新的人生天地,並沒有成為心靈上的惡龍。

分享著你的喜悅,也感受著你悲傷,但最終你我都會走出深淵,離開惡龍。

從來淡泊之守,從名利場中試來;古今鎮靜之操,皆從是非境上堪過。

共勉!


參考我黨建國史


你凝視它,醒視它,因而你感受著它。


難道不都是因為「過久」嘛???


在真正的民主法制國家,是不存在惡龍這種生物的。


在一個惡龍出沒、橫行的叢林裡面,你只能用惡龍對待你的方式還治其龍之身,才能生存下來。對待惡龍只能用惡龍的辦法,如果始終堅持做一條純真的龍,想要用善良之力去感化惡龍,是不可能的。

在面對惡龍的時候做一隻惡龍,但是在面對純真之龍時,要團結起來一起對抗惡龍。如果惡龍畏懼你們團結的力量不敢進犯,那你們既可以不違背良心又可以抵抗惡龍進犯。前提是你們都要掌握惡龍的手段,即使你們不一定要成為惡龍。


當你為了打敗惡龍 不惜改頭換面活成另一個人,用了邪惡的方法走了極端,去打敗他 那樣你就永遠回不去了,你也就成了惡人

破? 開玩笑的


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固有規律,兩個實力相差不大鬥爭不分勝負的團體經過長時間較量相持,就會相應的妥協並互相獲得對方的某些特點,趨於共存。

這句話早期是資本主義用來形容和共產主義的對立的,「惡龍」就是指代共產主義,現代社會發展到今天,誰也不能說究竟是資本主義贏了還是共產主義贏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資本主義做出了妥協,其制度下的非統治階級獲得了更大的權力,政府也對市場有了一定的控制,變得有那麼一點像「惡龍」了。


其實那條惡龍不怎麼惡,只是缺少慧眼罷了。


這難道就是就是馬哲中的:矛盾雙方通過鬥爭向其對立面轉化。


推薦電影 黑暗騎士


需要把尼採的原話(英文版)拿來,即可分析給你聽。


這個和 和網路噴子對噴的人是不是噴子 這個問題是一樣的吧


「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

「我就是深淵」


論如何不被長期接觸的人所影響


我的理解是,你與強大的勢力作鬥爭久了,你就會被它影響以致同化。你與它之間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肯定會發生很多化學反應,如何具體去做不會被同化我不知道,如果你一直是以戰鬥的姿態在與之抗爭,那麼你一定沒有變成惡龍。


推薦閱讀:

尼採為什麼要抱著馬哭?
尼采既是哲學家又是作曲家,那麼他的作曲水平如何?
如何理解「那最好的東西你根本得不到,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以及為什麼立即死亡是次好的?
如何正確理解尼採的「當你在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我想看尼採的書,應該從哪本看呢?

TAG:尼采Nietzs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