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和三毛的性格、創作風格以及生活作風都有什麼不同?

原諒我只知張愛的小市民和風格的蒼涼,


謝邀。

三毛讀的不多,張愛玲還好。

按考試題目的格式回答。

一、創作風格

張愛玲的創作風格在另一個題目裡面回答過:怎樣評價張愛玲在近現代的文學地位以及文學水平? - 阿毛的回答

三毛只讀過撒哈拉,不能回答。

二、性格和生活作風:

三毛 在我印象里是瑪麗蘇的代名詞,經常在文中間接誇耀自己的美貌和收到的愛慕

與荷西的故事有多少虛構的成分我未曾考據,但是個人懷疑其精神和心理健康(非貶意)

張愛玲

張愛玲的性格可以分成早年和晚年來回答

早年在上海和香港,

天才少女,孤傲,不合群,文章中經常描寫在人群中的孤獨感,

為人尖刻,可以說是不願意花時間結交不喜歡的人,喜歡自己的世界

出身富貴人家,對物質有特殊的迷戀,文章中經常出現對各種材料質感的描寫

有童年陰影,父親對她的囚禁反覆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小說中,母親很小就不在身邊

愛情上面跟三毛一樣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

晚年在舊金山,丈夫也是文學界的名人

曾經想在美國打開出版市場但是未果,於是轉而做翻譯

生活一直很孤獨,晚年尤是

交朋友方面保持著早年的風格只與少數合得來的人交往


經歷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這兩個人又相似又不同。

張從小家庭破損,父親虐待母親不管。陳(三毛)不堪在學校受辱退學。

張選擇封閉自己,陳選擇表面樂觀。

所以可以看到,完全是兩種行文,不同的處事。有點對立面那意思。

張愛玲自私驕傲,冷眼旁觀,言語犀利,她把自己隔絕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裡,然而內心敏感單純,堅強的生存著。悲觀的樂觀。

三毛熱情開朗,苦中作樂,筆鋒溫暖,看似美滿心裡一定憋著很多苦,最後自殺了。樂觀的悲觀。

推測:三毛一定很欣賞張愛玲(滾滾紅塵?),張愛玲一定看不上三毛(對自殺的評價?)。

要說共同點也不少:偏科、天賦、紅樓、專情,有趣的是,晚年都選擇了大自己非常多的伴侶,張愛玲和賴雅,三毛和王洛賓。可見多少都缺失父愛,又在男人那裡受了很多傷。

各有各的好,但是張的格局更大些,文字也高了好幾個檔次。


謝邀。不過對於張、陳二人我並不十分了解,也沒有辦法幫題主這麼詳細的回答,只能按照我的感受說一說我對二人的認識吧,如有不妥還請指正。

以前聽別人說過,張愛玲寫人間苦難,三毛寫人生喜樂,但是兩人的生活卻似乎並不如是。

對張愛玲的印象我還停留在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此外,我還對張愛玲的《紅樓夢魘》一書有所耳聞,知道她說的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她對《紅樓夢》是愛的,而她看紅樓夢中人卻也是以她慣常的那種「悲憫」來看待,私以為對紅樓女兒以「悲憫」讀之是最為妥帖的。另外,台灣知名作家蔣勛甚至贊同用「悲憫」的態度看每一個紅樓人物,包括如賈瑞瑞大爺這樣的人物。(亂七八糟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題主見諒 T T)

對於三毛的了解,是本人在編一本雜誌的時候選了她的一篇文章《不死鳥》,文章伊始,她就對荷西表示:

傻子,我不會死的,因為還得給你做餃子呢!

之後她又說:

我要守住我的家,護住我丈夫,一個有責任的人,是沒有死亡的權利的。

雖然預知死期是我喜歡的一種生命結束的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絕死亡。

了解三毛生平的人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會覺得很奇怪吧,畢竟她最後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並且她牽掛的人還沒有離開,當時選擇這篇文章只是覺得好奇,現在讀來似乎滿是篤定反而讓人更感凄涼。當然她也給父母打過預防針:

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
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

我們往往說一個文人的逝世有的時候可以升華其作品,最典型的例子是海子。

最後的最後,讀書少,實在不能解答這個問題,說了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只希望對題主理解兩位奇女子有所幫助吧。


推薦閱讀:

本來是挺文藝的女青年,為什麼性格越來越彪悍?
和喜歡女生聊天長時間不回怎麼辦?
如何追文藝女青年?
文藝女青年最不能讓男生接受的幾個特點是什麼?

TAG:文藝女青年 | 中國文學 | 民國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