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王家衛、安妮寶貝、郭敬明的寫作風格?
分別比較一下三個人的寫作風格
安妮寶貝:最好的愛情是,我們兩個人,並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
王家衛:我這個人很懶的,我喜歡有人為我安排一切,包括我愛你這件事。
四娘:如果我愛一個人,我可以為他捨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除了我的Hermès、LV、Fendi、DolceGabbana、Gucci、Prada、Chanel、Dior、Armani、Burberry……
————————18.01.12.以上為原答案———————————
千贊感謝更
來知乎的第四個年頭,知乎小透明昨晚順手一抖……竟然破千……
實在是受寵若驚,感謝各位知友的捧場。
昨晚補充了一些說明,不過有知友建議放在前面,所以再調整下格式。節約大家時間。也非常感謝建議。如果有時間的朋友可以下滑看看。
下面是針對一些「點名」的補充說明。
1、首先我並沒有想要黑誰,更不存在「為黑而黑」或者「黑四娘是潮流」這種說法。原答案也只是基於我對三位的一點點了解進行一個客觀的簡單的概括。整個原答案中也絕對沒有出現我說任何一位「文筆不好」或者「沒有才華」這類話。這個答案就如同我往常看到一些很容易腦子一抖順手一答的問題一樣,碼字提交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可能也就五分鐘,真還沒時間上升到想黑誰這個層次。
2、其次,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是真的沒想過,這三位的名字會有被放在一起的可能性,尤其是第一位。因為他們在公眾面前所塑造出的最成功的「個人標籤」完全不一樣,王家衛「導演/編劇/製片人等」;慶山「著名作家」;四娘「作家(抄襲一生黑)、導演(嘈聲不絕於耳)、xx董事長(是的,他確實是位成功的商人)」。所以這個比較很難,怎麼比也都不對。
3、我之所以說我客觀,不瞞各位說,在我成長過程的不同時期里對這三位多少都有過欣賞,甚至現在也保存著對王家衛的欣賞以及喜愛。所以其中一位匿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友,我既沒有說任何一位垃圾,更沒有毫無依據來回答。(雖然原本沒有要「依據」這個打算)
王家衛參與制作的電影我約莫看過10+,安妮寶貝的作品我大約看過4-5部,而四娘,我從02年開始看他第一本出版的小說,後來買「萌芽」(幻城)、「左.右」、「夢」、「夏」、「悲」,直到看「小2.0」的過程中,我才終於在逐漸成形的認知和三觀中過完了我的中二時期。我非常肯定那時候我是真的很喜歡他寫的東西,5-6年的時間吧差不多。在最叛逆、「疼痛」、充滿幻想的青春歲月,還是非常感謝有這樣的一些青春小說的陪伴。但是呢,今天這個答案是現在的我寫的,我的認知和想法在變,他的人設和模式也在變。拋開他並不討喜的性格以及被大眾都嚼到無味的黑料不說,就他所有的作品,文字,以及言論和三觀,對現在的我來說都不再符合我的「一切審美」。當然,我非漢語言專業准研究生,也不敢妄言至今閱書詳數,在知乎我鮮少發言,僅滿足好奇心,偶爾運氣好碰上點有趣的有用的小知識僅作個人收藏,大多回答能匿則匿。我深知我沒什麼真才實學,答案也沒有硬料乾貨,沒人點贊才是情理之中。今日成就實屬「中彩票」類。所以無論原答案或者補充,根本也沒打算讓任何人動搖自己的立場和看法。粉也好,黑也罷,路也算,求同存異,存在均有理,沒人在這要辯論,更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4、接著,關於「蜀綉」,四娘出名的文風浮華,辭藻華麗,然而但凡高於高中文化有些閱歷和一定量的文學知識積累的人也定不會覺得他的任何作品會有「驚艷」之說。(虧了還是他讓我認識的納蘭)僅從「文筆才華」來說,他是有的,但是前提是看建立在哪個年齡段或者時代來回答。作品都是個人寫照,他自己都說他就是虛榮浮誇愛錢啊。從頭到尾的他目標都只是掙錢,如今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否認他成功了,他具備一個成功的商人所需要的大部分特質,以嗅覺靈敏、有野心、抓受眾、膽子大、目的性極強等特質為首。這麼一連串的褒獎之後,連他也不會覺得我們誰在黑他不是嗎???
最後,如果我以上說的你們還是覺得不服氣,非要說是黑,那我也沒辦法了,那就是吧。但是畢竟各位捧場的知友不管為娛樂或消遣,讓我這一抖有幸上最贊也不無道理。對吧。
說的有點亂,有腦者見諒。
如果我還有沒說到位的方面,或者還有真愛粉以及其他一系列打著公正客觀民主等任何旗號提出的任何批評、反駁、意見、建議都沒問題,但我都不會再看,更不打算再做任何補充回復或說明了。
能看到這裡的各位,也更感謝你們寶貴的時間。抱拳.jpg
半夜看完書,突然想到千贊感謝更,話嘮完點修改,發現2k+了,實在惶恐,無限感謝循環模式花式循環中。當初看到這個問題我都根本沒覺得會有多少人看,上了今日熱榜也是意料之外。「今天之前,我總共也就回答過十幾二十個問題吧,其他過了腦子的或者比較認真碼字的回答加起來還不到五個贊,也是心酸。」所以三百六十度後空翻懸空劈叉感謝各位知友捧場給面,在眾多回答中翻了我的牌,助我千贊成就達成。我以後加加油靠點智慧和知識重刷存在感。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
要不
你們走過路過的也順便看看我其他回答????
PS:其實郭早期和安妮寶貝的風格很類似的,但兩人還是有明顯的區別,雖說都是文藝范兒,但安妮寶貝是女文青的社會游,而郭是小女生的校園夢,安妮寶貝最能代表的就是《告別薇安》,而郭的就是《夏至未至》《夢裡花落知多少》,我10年前的時候很迷郭,而後又買了安妮寶貝的全集,那個時間裡學了不少她們的文筆和風格。
至於王家衛,我最喜歡的3個電影導演之一,他的風格獨樹一幟,屬於額外的一種敘事風格
——————————
王家衛喜歡從「不經意」的話語里慢慢靠近主題
安妮寶貝喜歡從細節的描寫裝飾主題
郭敬明早期和後期的風格有區別,通常都是從細節描寫出發,早期很委婉的表達宛如小姑娘,後期則粗暴直接一點宛如暴發富婆
比如
我和L這次分別後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見到,我想她,我真的很想她
對應一下:
王:23:59分,我盯著錶盤,然後喝下一口咖啡,錶盤走得很慢,這讓我很不安,不知道L到家沒,也沒給我發消息,也許她忘了吧,我喝掉所有的咖啡,然後告訴自己,走完這一分鐘我就給她打電話。
00:00分,電話關機了,我知道我失戀了
安:桌上尚存餘溫的咖啡杯散發著幽幽的熱氣,月光透過老舊綠花玻璃零碎的印在地上,很像L圍巾的顏色,我盯著鞋尖,又嘆了口氣,把手機拿捏在手裡反覆磨搓,那個號碼就像是個黑洞吸引著我伸過手指去觸碰,我想如果不是我,L是否會溫暖的給予一個回答呢。
「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電話里的聲音冰冷而機械,我知道L已經睡了,我也該睡了
郭早期:
我順著月光望到窗外,漆黑的夜空灑落著斑點星光,擁簇著那一輪彎月,走著走著就覺得心裡不安穩,我拿起手機反覆看著那個號碼,屏幕的光線刺眼而與這周圍的黑暗格格不入,這個夜裡L就像一個不確定的存在在反覆撥弄我的耐心。
電話那頭是機械式的回答,我知道我今夜要失眠了
郭后期:
車外聲音很吵,我拉上車窗,拉緊了BOSS的大衣,在這樣失望的夜裡,周圍額外的冰冷徹骨,甚至連空氣的味道都變得沉重,我在空氣里噴洒了一些準備送給L的限量的GUCCI香水,那是種能讓人感到一絲慰藉的味道,這樣才能讓我平靜。於是我拿出Princess Plus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傳來系統自動回答的語音,我知道這一刻我徹底的被她拋棄,即使這輛能跑到320碼的AstonMartin也追不上她了。
————
加一個食堂打飯版:
王家衛:
我離前面這個女人只有50公分,勺子里的油光掠過眼前,我知道下一秒這裡面不會有肉,我也沒想過一定要有肉,但是這一刻我覺得可能是這個食堂拋棄了我,而不是我拋棄了這個菜。我在心裡默默數了3秒,然後看著她的眼睛,3秒鐘後,她補上了一塊肉。
安妮寶貝:
淡藍格子圍兜,隔著窗子可以看到她冷靜而深沉的樣子,菜勺被她用得很熟練,肉被撥弄幾番後終於從測沿滾了出來,碗里是剛盛出來的土豆,5元的葷菜此刻與素菜並無兩樣,她依然是冷靜的樣子,這一次我才注意到到她卡其色的外套,灰藍色的帽子,隔著米色略帶油光的口罩,淡然卻鎮定的喊著:下一個
郭敬明前期:
窗子上有常年難以清理的油垢,在霧氣騰騰的那口大窗後面一個身影在忙碌的揮著手裡的勺子,頭頂的燈光把人影照得昏暗又輪廓分明,這是一場毫無血腥卻充滿鬥志的交易,盤子里油光發亮的土豆和若隱若現的豬肉無所適從的等待被安排的命運,然後在一個甚至快到看不清動作的揮手後少掉那麼一塊,淺淺的一小塊空缺彷彿在和周圍的同伴悄悄的告別。
郭敬明後期:
德產的鋼材足以承載這一個食堂的分量,手裡的托盤雖然重但卻讓人很安心,我知道這是Villeroy Boch的經典作品,這足以讓我放心這裡的環境,隔著窗子,帶著口罩的女人在毫不在乎的撥弄著盤裡的土豆,她抬抬頭,眼裡都是不屑,而那一刻我發現她竟然塗了眼線,用的是LANCOME?CHANEL?不,這些不足以形容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那一定是我沒有看過的魔法。遞上盤子,我把AMANI的袖口往裡折了折,或許她明白眼前也同樣是一個有講究的人,在銀色的大勺和金黃的油水之中還是舀上了一塊肉輕輕擲在我的盤裡,這一刻我和她都心有靈犀的給對方一個微笑。
看到說安妮寶貝小清新?舉例郭敬明Gucci手紙擦眼淚?
大哥,沒看過就不要強答好么(以下我可能會給沒有逼格的這兩位說兩句好話,請大家不要見怪也不要歪樓)
事實上這三個人在抒情方面,風格是非常相近的:言之無物,又特別漂亮,經典風格就是很喪,非常喪
有些人是可以一輩子不被改變的,我行我素,可是,有些人,卻一輩子困在牢籠中。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那一瞬間,你終於發現,那曾深愛過的人,早在告別的那天,已消失在這個世界。
雖然表達的不一樣
但是
你真的能分清誰是誰么?
其實在那個諸神時代成為網路文學的翹楚,安妮寶貝的文字功底是相當深厚的,郭敬明更不用提了,兩屆新概念一等獎不說,抄襲歸抄襲,一個四川自貢的草根,一路走到今天,你說沒一點才氣是絕對不可能的,當然,這兩個人各有各局限,讓他們無法跟墨鏡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但是我想說,「王家衛是個神,剩下那倆就是無病呻吟的傻逼」這種答案是有失偏薄的。
然後再來談區別
大概就是:直男,女性,以及gay三者的抒情方式(不是說誰是gay的問題,只是做一個分類)
王家衛的句子,有一種男人的脆弱:就是明明很在意,卻一定要故作洒脫
比如:
走的時候,我叫他送我回家。我已經很久沒有坐過摩托車了,也很久未試過這麼接近一個人了,雖然我知道這條路不是很遠。我知道不久我就會下車。可是,這一分鐘,我覺得好暖。
我們分手的那天是愚人節,所以我一直當她是開玩笑,我願意讓她這個玩笑維持一個月。從分手的那一天開始,我每天買一罐5月1號到期的鳳梨罐頭,因為鳳梨是阿May 最愛吃的東西,而5月1號是我的生日。我告訴我自己,當我買滿30罐的時候,她如果還不回來,這段感情就會過期。
你看,他不肯老實的講他的難過,總是扯東扯西,像不像你男朋友面對你的追問顧左右而言他?
有些東西,不是他不肯講,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分手的時候大概不會太難過,可是說不定某個罐頭就可以讓他留下眼淚,男人這種遲鈍和溫柔,恰到好處的表現在王家衛電影里,細膩卻不露骨,因此他的女主角總是很酷,男主角卻足夠溫柔。
而安妮寶貝,作為女性表達者,很多東西就明確了很多,如果說王家衛有一種只說三分,留七分讓人去想的鈍感,那麼安妮寶貝則是能尖銳的刺穿你每一個神經末梢的情緒。
比如
愛一個人,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好像用杯子裝滿一杯水,清清涼涼地喝下去。你的身體需要它,感覺自己健康和愉悅。以此認定它是一個好習慣。所以願意日日夜夜重複
世間的情愛,在一起的時候不好好珍惜、任性而為,分開之後又懷念對方,有什麼意思呢?在一起的時候,像火焰把柴木都燃燒充分了,分開之後,就可以像灰一樣熄滅。
很多時候,慶山的文字被看做太過病態、太過繁瑣,但是個人感覺她和她之後眾多的模仿者不同的事就是,她真的讀書,她的思考和痛感來自於靈魂深處,我們不喜歡她,就像我們理解不了螞蟻觸鬚的疼痛一樣,太過纖弱的東西,大多數人是看不到的。
說多了,我們說回郭敬明,他其實屬於風格比較多變的寫手,早期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受王家衛風格影響非常明顯,後期走向大概偏日系輕小說,小時代則是美劇風格和郭敬明式抒情的結合。舉幾個非常"王家衛"的例子:
我終於發現自己看人的眼光太過簡單,我從來沒有去想面具下面是一張怎樣的面容,我總是直接把面具當做面孔來對待,卻忘記了笑臉面具下往往都是一張流著淚的臉。
那些荏苒的光陰啊,那些一去不回的流水啊,我看到森林裡吹過來黑色的風,我和小蓓在風裡不知不覺地就站了整整一年。怎麼就一年了呢?怎麼悠長的時光就變成了短短的一瞬了呢?水晶球不管是在皇后手裡還是在巫婆手裡,我都想問個明白。
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幾千年前有人站在河邊大聲地說。
就在我以為一切都沒有改變只要我高興就可以重新紮入你的懷抱一輩子不出來的時候,其實一切都已經滄海桑田了,我像是躲在一殼裡長眠的鸚鵡螺,等我探出頭打量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經成為高不可攀的山脈。而我。是一塊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首先是年輕寫手永遠都在犯的一個毛病
他把這些感情明確化了,你因為什麼難過,難過到什麼地步,一句一句都給抒情出來了,真正的大師如同墨鏡,每個失戀的感情都能從他的電影台詞里看到自己的情感,因為人家的感情很大、很空,可以包羅盡整個世界,顯得逼格也高,郭敬明的難過就顯得太具體了。
但是同時也有好處,因為你真的很有可能看不懂墨鏡在說啥,但是你沒可能看不懂郭敬明在說什麼,他抒情的時候,畫面感、衝擊力、包括共情的能力都是一流的,比如我當年看他的關於文理分科的《七天里的左右手》,就覺得特別有共鳴,包括他寫給友誼寫給懵懂愛情的句子,我都能get到點,而當年不懂的,關於城市的冰冷和殘忍的句子,在北京這幾年也都懂了。
一句話總結就是,只要你有過跟他相同的情緒,那麼他很容易讓你心疼自己。
現在的郭敬明風格已經遠離王家衛了,原來可能是清淡的日本菜,現在已經是濃郁的金箔巧克力了,他之所以比大多數寫手都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永遠在變,而且快人一步,每個方向都是。雖然寫作這兒有一種拼著自己最後那點才氣苟延殘喘的感覺,但是吊打現在所謂的雞湯美文,還是沒問題的
舉一個小時代里的例子(郭敬明抒情的時候,不寫Gucci)
主題是時代的殘酷與美
殘忍的齒輪旋轉著,它卡擦卡擦地碾過破舊的棚屋、落伍的建築、奄奄一息的小樹叢、曾經的耕田、廢棄的工廠,它碾過失敗者的屍體,碾過軟弱者的殘骸。它將一切跟不上這個城市飛速腳步的東西,碾得粉碎。之後,會有嶄新而冰冷的摩天大樓,矗立在曾經的荒蕪之上,彷彿一座祭奠過去的墓碑。
怎麼了,你在哭么? 怎麼了,你現在就開始哭了么? 還早呢,真的還早呢。 秋風都還沒有到來,你不要急著落淚。 荒蕪的田野不是最悲壯的畫面,即將到來的大雪,會把這一切弄得更加絕望,一望無際的蒼白,無邊無垠的混沌,最後還有一場大火,將一切化為灰燼。
還有一段
親愛的顧里,也許你真正應該困惑的,不是我的眼淚,而是剛剛的那些小小的血跡。
在我們荒誕離奇的生命里,上帝總是以帶血的方式,來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飽滿而沉重。他在高中的時候給了我們一個跳樓後血淋淋的破碎屍體,他也在一年前給了我一個帶著血光般溫柔的男孩兒,他也在夢裡帶給了我一個跳樓的唐宛如,他現在,輕輕地把血紅色的請帖,放到了你的馬桶里。 你一無所知。 這些血液,都是我們生命分崩離析前的邀請函。 天空遙遠深處,厚重的雲層背後,一個低沉而慈悲的聲音傳來:歡迎光臨。
喜歡我就關注我
微博:翎春君
謝邀。
王家衛、安妮寶貝和郭敬明這三個人的寫作方式極具特色且自成一格,王家衛行文風格憂鬱文藝,像是一個飽經滄桑的中年大叔;安妮寶貝的行文風格略帶小清新,格調優雅,像是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文學少女;郭敬明的風格比較浮誇,但是辭藻華麗,像是一個跳社會搖的富二代吧。
暫且這麼比喻,但是這麼說或許太籠統了,舉個例子,比如說這一句話:
「離開家很多年,我開始想念她了,不知道她胖了還是瘦了。」
王家衛會這麼寫:
現在是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二日凌晨零點過一分,我離開家的第一千零一天如約而至,不知為何,我開始想念阿May了,不知道她胖了還是瘦了。
安妮寶貝會這麼寫:
離開海邊的木製小屋很多年,我開始想念門前那串貝殼做的風鈴了。起風的時候,她都會穿著白色的手工麻布長裙,在門前隨著風鈴「叮鈴」的聲音翩翩起舞,不知道她此時,胖了,還是瘦了。
郭敬明會這麼寫:
離開位於上海陸家嘴湯臣一品的價值8500W的一線江景豪宅很多年之後,我站在迪拜帆船酒店的101層,身穿2018年限量款價值50W的香奈爾Chanel的上衣和價值30W的全球限量發售20件的最新款迪奧Dior下裝,我抬手看了一眼價值300W的百達翡麗手錶,望向窗外,是一望無際的雲端,不知為何,我突然開始想念她了,那個只知道穿阿迪耐克、不懂打理自己的,不會噴香水的,扎著雙馬尾的女孩子,不知道她此時,胖了還是瘦了。
我會這麼寫:
離開家的這些年,我漸漸變得性情孤僻,不善言辭,遂慢慢遠離世間,疏避人群,只是偶爾在吃泡芙的時候會開心一點,露出久違的微笑,每當這時,我便開始想念她了,不知道她那邊的泡芙,胖了還是瘦了,抹茶味道的大概早已不賣了吧。
以上。
安妮寶貝像失戀後的草莓蛋糕,王家衛是夜深時的清湯麵,郭敬明是小女生的包包。
你不能去比較孰優孰劣,很多時候這只是個人喜好的差異。
他們面向的人群,其年齡段也是不同的。
其次,我反對個別答主對郭敬明文筆惡意的貶低。
我也很討厭郭敬明,同時厭惡他一切抄襲行為。
但郭敬明本身是有自己的文字風格的。
他的文筆再爛,也不是誰都能模仿得來。
黑他身高就算了,真覺得四娘沒兩把刷子就憑報菜名和複印機混飯吃,那就很蠢了。
我希望在評價一個人的文筆時,我們能盡量客觀一些。
說句實話,雖然經常嘲諷郭敬明,但大家可能存在一個誤區,以為一個人的文風是一成不變的,可郭敬明不是寫不出別的東西。
事實上,一個成熟作家的筆力完全是可控的,有諸多變化,我們討論的其實多是他們的主打風格,這種特徵化的文風才容易說明。
因此,這個問題本身沒有意義,非要揣測下題主的動機,也許是看了郭敬明早期新概念的獲獎作品,我記得《劇本》里他自認喜歡王家衛,《假如明天沒有太陽》提到了安妮寶貝。
既然本無共通點,這三個人的寫作風格無法比較,我們只能分析對他們的印象風格。
王家衛嚴格意義上講是影視文學創作者,他擅長從瑣碎處引入,用簡練的語言,平鋪直敘地道出心裡的波瀾。
安妮寶貝的文字更意識流,主角行事充滿了儀式感,內心活動總是敏感幽微,旁述加通感,情節拆到底卻是千篇一律的性愛與別離等。
郭敬明應該是爭議最大的,他為了割韭菜,已經生成了針對某一年齡段的鮮明風格。概括一下就是華麗的哀傷、銅臭的幽默和細膩的心理。
強行模仿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做到形似。前面也說了,只有印象風格可以被套取,實際上的個人文風是復刻不了的。
王家衛就不提了,雖然網路上有"離開的第多少天"這種模仿教程,但他的風格其實就是簡單,劇本千差萬別,短台詞也說不上有跡可循。安妮寶貝毀譽參半,到底也不作妖。
就說說如何復刻郭敬明小時代外的文風。
1.名詞:
浮雲河流香樟歲月靈魂線段碎冰塵埃星辰年輪胸口城池潮水玻璃碎片刺痛的心臟乾淨的洗衣粉味道青草的味道丟了糖果的小孩折皺的白紙地殼的斷層鳥群的痕迹時光的斷層耀眼的光芒四肢百骸2.形容詞繁盛荒蕪飄浮的埋葬的泅渡的高大的悲傷的溫熱的記憶里的年華里的盛大的濃稠的連綿不斷的轟然王家衛不好說。。。安妮寶貝全都看過,郭敬明也是。誰都年輕過……安妮寶貝的小說前期陰鬱,沉悶,有著南方陰雨的潮濕和大朵大朵的白玉蘭,有奔淌的河流和冷峻的雪山。像陳綺貞的歌。郭敬明,前期辭藻華麗,沉悶,又有點神秘和遮掩的傲氣,還算比較打動人心。像竇唯的歌。後期拜金,奢侈,不堪入目,脫粉了。安妮寶貝後期十分值得一提,超脫優雅,越來越接地氣。但也不可避免有些糊弄……讓人難過。書從月童渡河就不準備買了……安妮寶貝的愛情和生活方式影響了我的一生。只喜歡乾淨而優秀的男孩子,而交朋友的女孩子,也要真誠直白,不一定要好看,但一定要奢華有內涵。看了她的書,要有遠行的準備。她筆下的雪山,河流,城市,壁畫都太過美好,像夢境和高原的陽光一樣。感謝安妮寶貝,她讓我知道,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還要過的精緻精彩。
王家衛先生的電影我看過《2046》和《一代宗師》等等,安妮寶貝的書我看過《彼岸花》和《七月與安生》,郭敬明老師的書~我全看過。
先提郭老師,我最早接觸的是郭老師的《左右倒影右手年華》,也就是後來的《守歲白駒》,不得不承認起碼人家是得過新概念一等獎的好伐?他的散文很不經意間可以流露出那種高中男生怯懦羞澀的感覺,散文讀起來還是舒服的。而對於他的小說,拋開抄襲庄羽的《夢裡花落知多少》,郭老師其他作品的文筆不得不說和他散文的風格大相徑庭,假如說郭老師散文充滿了散漫和憂傷,那他的小說真是瀰漫著奢靡與犯賤啊,人物刻畫的不夠豐富感覺都是從一個模子里出來的,而且語言看上去挺絢爛的,但是戳破了看也就是QQ簽名的師祖。
嗯,郭老師的小時代的確讓初中的我認識了一眾奢飾品的logo,然而我上了大學依然買不起幾件。。。還有郭老師,咱們下次寫樹木的時候,能不能別再寫香樟了……王家衛。
台詞精鍊?其實我也說不好,但是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導演和演員的契合非常重要。安妮寶貝
我只看過安妮寶貝的小說。毫無疑問她早期風格充滿頹廢和無力,這種感覺要比郭敬明仰望天空來的更真實。但是有個不足,或者說風格特點,我總覺得她筆下的人物離現實很遠很遠……據說她後期散文詩歌的文筆趨於平和沉穩但是我沒看過也不好說。綜上,我覺得這三位既然能夠被冠以作者,那麼一定有好處。所謂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受眾的讀者不同而已。例如,對我而言,三者都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然而不可否認他們在某些領域是優秀的。王家衛畫的是寫意山水,留白很多;
安妮寶貝畫的仕女圖,其實安妮寶貝很多作品很不錯的,精緻;
郭敬明開始畫的是扇面,功利性強,他恰逢網文商業化那個階段,迎合性太強。後來走偏了,畫滿了,郭德綱那種。以盧本偉事件為例,三人著筆:
一、王家衛
我很了解自己,我不能對趙夢玥的律師函承諾什麼。
五號,十二月的五號,二零一七年寒冬那一刻之前的五號,粉絲和我在一起,因為彼此都將記得,賬號被封禁的日子。
為什麼要遷就我呢?沒開掛的事,我不敢對自己說兩次,因為說兩次,我就已相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熱度會消散,外掛會垂垂老掉,連粉絲也會離開而走,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變成一個疑神疑鬼的人。我喜歡吃蘋果,也厭惡了吃水果的生活。其實真相併不代表什麼,真相是可以製造的,真相像一個的無意義的肥皂泡,一戳就破,我卻以為它很堅強。就像昨天我開外掛,今天也可以死不承認才對。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我的朋友來到家裡,試著外掛,他們戴著太陽眼鏡,而我,原來有些夢是永遠不會醒的。
二、郭敬明
我叫盧本偉,我已經25歲了。
我坐在琉璃鑲邊杜蕾綴沿的電腦椅上,面朝觀眾,春暖花開。我面朝臣服於我的網民,面朝絕地求生起伏的喧囂,面朝彈幕的草木溫柔,淚流滿面。
那場駭人聽聞的封禁成為我記憶中不可觸碰的傷痕,而在我的記憶中,就只剩下面紅耳赤的辯白,和遙不可及的網民吐槽的火種,我看見電腦,也看見笈筌,電腦屏幕是空曠寒冷的白色,趙夢玥的大腿也是霰雪一般幽冷的白色,而B站的大地已經燃起實錘的星星之火。
我聽見罅隙之間噴子的喃喃低語,我的眼神沒了溫度手心也不再潮濕。
聲援的荒蕪湮沒了我的臆想,大段大段的實錘改寫了我對她俯視的角度。
趙夢玥用溫暖而粗糙的手掌撫摩我的面頰,對我微笑,說,我的本偉,粉絲會在前方等你,你們總會相互取暖。
我問她:那麼我也會掉粉嗎﹖
她笑了,她說:本偉,你是厚臉皮的王,是我的王,怎麼會輸。
三、安妮寶貝。太困了,安妮寶貝的就暫時不寫了,等如果贊有人氣的話有動力再填坑續上。就好像龍能生九怪,杜拉斯也能養仨光偷矯情不偷才情的偷藝者,畸形之家。
很多高票回答看得出在黑郭敬明,有點看不下去。雖然他電影拍的爛,抄襲,炫富,但是不至於寫出上面這種瑪麗蘇小說風格的句子,畢竟也是當年靠著新概念作文大賽第一打響名聲,文筆再怎麼爛也沒有這麼爛,為黑而黑就沒意思了。確實到不了八九十分的地步,但也不是這種一二十分的水平。不過把他和王家衛安妮寶貝放一起比較,明顯會被吊打的,這個問題本身就很奇怪,好比把紅樓夢和甄嬛傳放在一起比較一樣。
強答一發初中到高中整個少女時代是看郭敬明和安妮寶貝的書長大的啊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年齡段啊我還記得郭敬明的迷妹們都叫他小四現在叫我看夢裡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之類我也會覺得矯情了但那時十五六歲確實入迷不要不要的經常躲在被子里拿著那種小檯燈看得不可自拔關鍵是大家一整個小群體都看啊還津津樂道的至於安妮寶貝一直延續到我的大學時期甚至被影響了性格王家衛不是我的時代被很多人推薦他的影視作品只是覺得他對色彩把控很奇特啊感情並不見得懂得多少曾經還為此被調侃少女時代被一些不入流的作家荒廢青春安妮寶貝改名慶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少女時代不論你多麼特立獨行多麼標新立異多麼桀驁不馴一結婚一生娃都會被輕易馴服開始安於天命開始變得溫柔和寬容
我大概憑印象說一下,先說好我對這三個人,既沒有深入研究的打算,也沒有拿來當睡前讀物的興趣,可能有片面和固化的印象。
這三個人,自然都算不上一流的作家(但是他們都是成功的「寫字的人」)是的,就算是知乎上很火的王家衛也算不上。
他們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用了一些討巧的方法去塑造人物和氣氛。
最為人詬病的郭敬明式「報菜名」的寫作手法,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的人物塑造方法,很多品牌是有清晰的定位和定價的,一個品牌就集合了無數潛在的修飾詞,一個品牌就能傳遞出一個人的消費能力、價值觀和性格:比如一個顧家的小個體戶角色,他應該開一輛豐田suv,而不是一輛同價位的Chevrolet Camaro;同樣是豐田,一個小有成績的OL就應該開prius系列而不是方方正正大載量的任意Noah。說實話我並不懂車,這些是豐田廣告當中自己給自家各款車型的定位,但是已經足以滿足我初步的寫作需求,如果我要寫一篇圍繞「車」的故事,那麼我勢必還得深入研究,現在的話,車型和品牌只需要大概輔助塑造一個角色就可以了。
但是,這種手法更適合漫畫、電影,而不適合小說,視覺載體更適合用來不經意地展現一些小細節,如果要靠文字去描述一個人用的品牌、款式,除非有高深的筆力,不然對於受過文學鑒賞訓練的眼睛來說,就如同吃到了紅燒肉里的姜一樣不合時宜。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今天畫一部關於一個高中音樂社團的戀愛漫畫,有兩個女主角,都是長發、文青的音樂愛好者,和男主角一起組建社團,一個出場時帶著Beats Executive,一個身邊帶著AKG K240,那麼到了漫畫後期,熱愛古典音樂的男主面臨白學選擇的時候,他的選擇早就在開場之際埋好了伏筆——雖然不那麼明顯,此時只需一個稍微懂行的粉絲去論壇上點破這個伏筆,其他粉絲就可以把這個細節吹上天:看這劇情安排,看這專業功底!這實在是無本賺吆喝的好辦法,也是我自己常用的一個辦法(逃)
安妮寶貝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堆砌形容詞,形容詞越多,文字在讀者腦中構成的圖片的細節就更多,所謂imagery。我們考AP文學鑒賞的時候有個笑話,無論要你分析什麼玩意,只要你往imagery上寫,五分至少能拿三分(還有一分寫階級差異或者民主萬歲,剩下一分靠閱卷老師早上咖啡口感)
Imagery這個東西,小學生也會用,魯迅和馬爾克斯也會用,答題的時候恨不得整張卷子每一題都給他寫上「such and such creates a vivid mental image for the intended audience」
問題是,形容詞太多就容易阻礙信息處理速度,如果我們把每個形容詞當做一個限定條件,那麼形容詞越多、排比越多,大腦構成圖畫就更累——而作為一個付了錢花了時間的讀者來說,我實在是不想多廢力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其他條件都一樣,這種寫作手法甚至比郭敬明那種報菜名的方法更差勁一點,根據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愛德華·華萊士穿著最新的giorgio armani大衣朝我們走過來」總是比「一個留著金髮、長著一張歐美面孔的男人穿著一件黑色的、長過膝的、面料十分昂貴而且裁剪非常得體襯托出他極細的腰身的大衣向我們走來」好一些,至少我的時間能稍稍浪費地少一些。
安妮寶貝較後期,也是在知乎上較為好評的一段
「我想隨著這個美國男人足跡的深入和切身的交往,他會發現他所尋找到那些隱士,並不是他理想意念中的那些人!在雲中,在松下,在塵世外,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生活。所需的只是一些泥土,幾把茅草,一塊瓜田,數株茶樹,一籬菊花,風雨晦暝之時的片刻小憩。」(這段是 @四月十七號改ID 回答里他推崇的一段,就拿來用了,感謝)
這段文字最大的問題在於,前後兩幅圖畫都不是完整的一副圖,這個美國男人想像中的禪師隱士不可能同時『在雲中,在松下,在塵世外,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生活』這些元素的確都和這個男人腦中的隱士形象相關,但是他們不可能同時存在於一個畫面中,也就是說,雖然沒有寫錯,但是安妮寶貝將本來讀者腦海中處理一副完整的、和諧的畫面的短短几秒中里塞進了整整六個破碎的、不相關的、一閃而過的片段,後半段也是同理。
我們來看一個正面例子:
夏日涼風拂書案, 白紙皆飛散。
(夏嵐 機上の白紙 飛び盡くす)
(註:和下文的「我去你留,兩個秋」的譯文都是在知乎「日本有哪些雋永的俳句」問題下找到)
正岡子規17個音節里,同時有「夏」「嵐(大風)」「桌上白紙」「飛散」四個明面的描述,還有暗藏的「涼爽」「書齋內」兩個條件,而所有的要素都和諧地構成一幅完整而和震撼的畫面,這同時得益於俳句的體裁和正岡子規巨匠的筆力。
在極端一些的例子,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常常被誤傳為海明威所做,其實不是的)正是將imagery運用到變態的結果,6個詞,2.5個要素,勾畫出一個悲劇,這是安妮寶貝式的排比、堆砌所做不到的。
我來試著改動一下上面這段話:
「當這個美國男人發現那些隱士時,得知並他們並不在雲中欣賞月光,也不在在松下啃芋頭,更不在塵世外吸食大麻,而最多只是在一片泥地上瓜田和茶樹旁的茅草房中小憩,該是怎樣的心情?」
剛接觸寫作和文學鑒賞是不相信「先學會寫短,在學寫長」,如今這句話卻被我當做玉律金科。
王家衛的境界比以上二位稍稍高那麼一點,但是同樣的,他的風格也不適合寫書而是是和畫漫畫、拍電影。他文字風格最大特點就是對小細節、小事物的執著:距離xxx事件已經過去了多少多少天,多少多少小時,我和誰誰誰相距多少多少公里,我想念蛋炒飯、陽春麵之類。比如《阿飛正傳里》「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文字版來自 @SwordJeong 的回答)
稍好一些的,重慶森林裡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一個很小心的人,每次我穿雨衣的時候,我都會戴太陽眼鏡,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出太陽。」(這段的文字版一開始是在 @拖延就是懶癌 的回答里看到,由於禁止轉載,我是谷歌搜索了這一段之後從另外一個網站上ctrl+c過來的)
無一例外,這都是為了刻畫一個內心孤獨、稍稍神經質並且失去了對生活的熱忱的人,不是說這樣的手法不行,但是實在是過於刻意過於小資小清新了。
對於刻畫一個明知自己被現實生活打折了脊梁骨,但又無法改變當下情況的人,舉個正面例子,先生的《在酒樓上》
「堂倌送上賬來,交給我;他也不像初到時候的謙虛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煙,聽憑我付了賬。」呂緯甫這個曾經熱血的革命青年最終轉變成庸人的故事,在這一刻得到升華,他已是無所謂面子、尊嚴和理想的了——庸人即使如此。
另外一個例子,將離別和不舍,正岡子規的
我去你留,兩個秋
(行く我にとゞまる汝に秋二つ)
Again,不要刻意,不要繁雜,精簡、準確,寫少、寫對,然後再追求藝術性和意境。
當然了,要求他們三個的目標受眾去用文學鑒賞的眼光去閱讀、評價他們的作品,無異於要求我以飛機發動機和油耗去定一張機票:我既做不到,也不關心。
安妮寶貝,所有的故事都在寫石頭森林裡的安與林,用抑鬱與性愛編織著浪漫故事,並堅信,眼前的幸福都是曇花一現的幻覺。
王家衛總是在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往事蒙上記憶的濾鏡,蛻變成浪漫的宿命故事。
郭敬明是誰?
有些人說好奇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什麼,在這裡說一下吧:
1.郭敬明。抄襲可恥,無可辯駁。拜金主義,影響不良。長於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遣詞造句獨特,但有無意義的堆砌詞藻之嫌。經營雜誌社能力優秀,培養出一批優秀作者,也算為社會做貢獻。初中曾經喜歡過,高中開始不再喜歡。
2.安妮寶貝(慶山)。為人低調,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早期作品中某些意象重疊次數太高(白色棉布裙子,漆黑的長髮什麼的),導致給大眾的印象就是這些裙子和頭髮。後期寫作水平有明顯提高(代表作《春宴》),但風格上始終如一。喜歡探討人生哲學問題,遣詞造句有些古意。小說寫的像散文,節奏緩慢,語調平靜,只有能耐心讀完的人才會喜歡。
3.王家衛。風格和安妮寶貝有點像,喜歡用平靜的語調錶達洶湧複雜的情感,拐著彎子說話,或者不說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和安妮寶貝一樣是文藝青年(中年)。但他們文字的載體不同,一個是書,一個是電影,顯然書要寫的字比電影多多了(尤其是景物描寫,心理描寫,旁白分析……)。讓王家衛去寫書,大概風格會跟安妮寶貝有點像。
—————————————————————————
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要有看過王家衛至少2部電影,看過郭敬明和安妮寶貝至少2部書的人才有資格回答。憑藉一些隻言片語就去判斷一個人的作品是不靠譜的事情。
比方說你如果只讀過魯迅的句子「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那你很有可能認為他是個病句大王,或者純粹湊字數。
如果你從頭到尾的看過王家衛的電影,踏踏實實一字一句的看過郭敬明和安妮寶貝的書,然後再得出他們都是垃圾的評價,那我無話可說。
但是恕我直言,評論里的一群人大多都是憑藉別人給他們三人加上的標籤來評價他們,這本身就是不靠譜的,是一種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
另外,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從小學三年級到現在讀過的書沒有500也有300了,除了大多數人聽說過但從沒系統讀過的大部頭名著,還有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的書(為了考研做準備)。
所以我從不認為自己的閱讀審美能力有什麼問題,也根本不會根據你們的言論對自己、對喜歡過的導演和作者產生任何動搖。以上。不跟風黑就會被群嘲嗎?所謂的高精尖知識分子們要的只是一個高贊嗎?評論里說尷尬的您倒是指出來哪句哪字怎麼個尷尬法呀?除了跟風用一句模稜兩可的尷尬以外沒別的了嗎?
文學本身就具有超越理性和邏輯的特殊本質。
各位大佬又何必拿邏輯來評判文學呢?您要是能隨隨便便寫一首那是您本事,跟郭敬明寫得好不好沒什麼關係。
我就是個沒事喜歡看看閑書的鹹魚,別給人高中生扣那麼大帽子,高中生不背我這鍋。
——以上寫於2018年1月15日——
請評論里的各位說主題混亂詞藻胡亂堆砌的大佬看看圖一好嗎?我不粉郭敬明,但他確實沒有你們說的那麼差。
——以下是原答——
什麼時候知乎已經成了這樣……我還以為是在微博……我只想為郭敬明說句話,你們知道《蜀綉嗎》?
附上歌詞: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看鐵馬踏冰河絲線縫韶華紅塵千帳燈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紅燭枕五月花葉深六月杏花村紅酥手青絲萬千根姻緣多一分等殘陽照孤影牡丹染銅樽滿城牧笛聲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君可見刺繡每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牡丹開一生有人為你等江河入海奔萬物為誰春明月照不盡離別人君可見刺繡又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夏雨秋風有人為你等翠竹泣墨痕錦書畫不成情針意線綉不盡鴛鴦枕此生笑傲風月瘦如刀催人老來世與君暮暮又朝朝多逍遙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看鐵馬踏冰河絲線縫韶華紅塵千帳燈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紅燭枕五月花葉深六月杏花村紅酥手青絲萬千根姻緣多一分等殘陽照孤影牡丹染銅樽滿城牧笛聲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君可見刺繡每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牡丹開一生有人為你等江河入海奔萬物為誰春明月照不盡離別人君可見刺繡又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夏雨秋風有人為你等翠竹泣墨痕錦書畫不成情針意線綉不盡鴛鴦枕繞指柔破錦千萬針杜鵑啼血聲芙蓉花蜀國盡繽紛轉眼塵歸塵戰歌送離人行人慾斷魂濃情蜜意此話當真君可見刺繡每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牡丹開一生有人為你等江河入海奔萬物為誰春明月照不盡離別人君可見刺繡又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夏雨秋風有人為你等翠竹泣墨痕錦書畫不成情針意線綉不盡鴛鴦枕翠竹泣墨痕錦書畫不成情針意線綉不盡鴛鴦枕別的不說,你們真的以為郭敬明就只有小時代那樣的浮誇風嗎?什麼時候無腦黑郭敬明也成為一種潮流了?
以下是郭早期作品夏至未至的一段話
"風吹過去凋落下幾片黃葉,晃一晃就溶解在濃重的夜色里。
已經晚上十點了。水房在立夏灌滿開水後也關上了門。於是這條通往宿舍的道路上,就只有自己一個人。緩慢的上坡。夜晚沉甸甸地壓在樹梢和路燈的頂上。好像一大床黑色的棉被從天上沒頭沒腦地罩下來。立夏緩慢地走著,心裡是滿滿的悲傷。」可見郭善用大量華麗而誇張的景物描寫去烘托角色性格 這也是很多青春文學的慣用手法 而對於人物本身的動作神情等細節局部描寫較少 咋一看是比較稚嫩的一種文風 但就這第一句話想問知乎大神們都能寫的出來嗎?
反觀某些作品 如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流去,河裡的石頭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這種白話流水帳 豈不是人人都寫的出來的嗎?小四的堆砌辭藻已經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了。
雖說人家身高不行人品不行電影不行還黑心還性騷擾 但顧城還殺妻呢 放如今也不被噴死?不照樣是朦朧詩泰斗嗎?
歪題了 安妮寶貝沒怎麼看過 王的更多是細膩的一些心理或者局部描寫 去體現人物的狀態 而且人家是個導演 不是很好比
至於例子到處都有 比如現在是多少點我還在幹什麼 這個多少點就刻意寫細 體現了我已經干這個很久而不願放棄
總體來說 郭是華麗的辭藻 王是人間的煙火
ps:附上韓少在《他的國》里對郭的評價
「將書放下來以後,郭敬明充滿愛戀的看著自己的作品,突然間他發現可能因為時間倉促,這書的裝訂有點歪,便問旁邊的路金波道:你看我的這個《小時代》,是不是有點歪?
路金波忙著鼓掌,低頭隨意掃了一眼道:不要緊,這時代本來就是歪的。」更新:
行吧 我是高級黑 ( 』 - 』 * )王家衛:風很靜郭敬明:心好痛安妮寶貝:陽光刺眼……
我記得這個女子轉過身來看我的臉 這個眼鏡幽藍 好像苔蘚一樣肆意生長的女子 手指間夾著一根煙 朝我微微地笑 她對我說「蘇生 人生來就是悲傷的」
現在是凌晨兩點二十一分 成都霧蒙蒙的 我坐在窗邊吃完了一整盒剝好的柚子 天真的很冷 空調溫度很高 煙只抽了一根 可我想了你一遍又一遍.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傷口 但我只能背負著傷口 拿著Burberry 塗著Tom Ford 踩著Jimmy Choo 筆直而冷漠地前行.王家衛的東西要結合電影看才能咂摸出些滋味,否則在一些人看來就是更高級的流水賬。
《旺角卡門》里劉德華戴著墨鏡坐在公交車窗邊的喃喃自語(儘管本片被人記住更多是因為張學友那個著名的表情包),
《阿飛正傳》里張國榮在紅色的霓虹燈下與人耳鬢廝磨,《重慶森林》里金城武神情黯淡地看著過期的鳳梨罐頭,《東邪西毒》里張國榮扛著劍任風吹拂髮絲,《春光乍泄》里張國榮在狹窄的小巷裡抽著煙,《花樣年華》里張曼玉一身碎色旗袍走在斑駁的矮牆旁,《2046》里章子怡對著鏡子搔首弄姿,……王家衛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能將畫面與劇本毫不突兀的結合在一起,再配合演員們出神入化的演技,即使是一般人看著比較壓抑的片子也總會有幾個驚艷眾人的鏡頭。這種感覺絕對不是知乎上那些拙劣的仿寫可以帶來的。
安妮寶貝、郭敬明的作品一部都沒看過,不評價。看他們很多年。
當年沉迷安妮。最早看到,是《清醒紀》。
你知道嗎,我有時候覺得宿命這東西是存在的。我最後最後,最喜歡的、最是深深影響我的。最後變成的。就是《清醒紀》里的樣子。即使我知道第一印象給人的影響很大很大。安妮寶貝。《清醒紀》里有句話。
「什麼時候我才能天真以及不懼怕消失的去愛你」 記了好多年。還記得她的《告別薇安》。
如果你不愛我,你就割我一刀,跟我撕打,讓我痛。如果你愛我,在我毀滅你的時候你也毀滅我。就是要轟轟烈烈玉石俱焚血肉模糊才好。恨不得將自己的心臟血淋淋的挖出來,讓你插上一把刀。那是安妮最早的書。再後來。看看《蓮花》《七月未央》其實已經可以看出她一點轉變的苗頭了。
七月與安生。就算撕打,吵架。也終於不用毀滅自己。再往後,《春宴》周慶長。
終於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最後許清池也沒有和自己在一起。愛過了,至少可以看開了。硃砂痣,蚊子血,白米飯,白月光。總要釋然的。再往後,《且以永日》,我就沒看過了。沒有時間看了。
郭敬明。
就像有幾位答主說的,郭敬明的功底到底是有的。只靠抄襲和奢侈品名詞堆砌出不了一個艾柯。《最小說》從一個平板大小的簡單(甚至可以說地攤)雜誌變成一個A4開,銅版紙還發行幾本副刊的高銷量大刊。他郭敬明到底還是有點能耐的。早期作品《幻城》。已經被扒的血肉橫飛。但我只說一點。序。那個序,到底有點東西。《文藝風賞》《文藝風向》《下一站,xxx》
然後。它強推的各類書。《四重音》《年華是無效信》《燃燒的男孩》等等。我最喜歡的,是盧麗莉,和笛安。我還是懷念小開本時期的《薔薇求救訊號》,還有那個龍城。有點跑題。
郭敬明,《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再到《悲傷逆流成河》《爵跡》。他寫的東西有沒有提高呢?我畢竟不是專業的,無法作出裁定。只是我個人來說,不再喜歡看了。有時間也不會看了。《小時代》?沒看過那玩意兒。啃不下。
ps.哦,誰還記得為什麼郭敬明叫小四嗎?
他網名叫 第四維。
我最喜歡的星舊和星軌。墨鏡王就不說了。看的不多。而且時間很集中。不評論了。王家衛:我已經很久沒有坐過摩托車了,也很久未試過這麼接近一個人,雖然我知道這條路不是很遠。我知道不久我就會下車。可是,這一分鐘,我覺得好暖。
安妮寶貝:有些事情,是可以遺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有些事情,能夠心甘情願;有些事情,一直無能為力。我愛你,這是我的劫難。
郭敬明:我喜歡你,又不是因為你從小就有賓士接送而喜歡你,也不是因為你有名牌包而喜歡你,更不是因為你送我昂貴的靴子我才喜歡你,就算你沒有一分錢,我還是會喜歡你。
呃,有個女生學安妮寶貝的女主,夏天光腳穿帆布鞋
然後她得腳氣了……王家衛是直白的,他的情緒是釋放給觀眾看的。但他的直白,卻有留白,剩下的留白,交給觀眾自己感悟。安妮寶貝是複雜的,安妮寶貝的描寫簡單,我致力於探索簡單背後的作者和人物的世界。郭敬明是哀傷的,他會把一件小事,放大了情緒來說,像極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他寫出什麼情緒,而讀者就感受這種情緒。主觀代入感很強。所以綜上,郭敬明帶給我們的是情感上的共鳴,安妮寶貝帶給我們的,是對靈魂的探尋,而王家衛帶給我們的,是對自己人生的思考。
謝邀,王家衛熟悉的也就電影,算不怎麼熟悉的人,寫作風格屬於悶騷風格的,帶點小文藝。電影看多了比較寡淡,風格偏一致,屬於小眾類型。安妮書讀過不少,前期風格偏冷淡,後期可能轉向成熟,風格轉變作《蓮花》,作品不宜多讀。小四跟安妮是一路人,小四是學習安妮風格走過來的人,可是加入了自己的特色。電影看過兩部,評價一般,書之類讀的比較少。不作評論。
人家叫慶山了
張國榮 張震 張瀚
王家衛:我懷念家中的香皂,不知他肥了瘦了。
安妮寶貝:我懷念家中的手工草本香皂,不知他肥了瘦了。郭敬明:我懷念家中Dior新款價值2599的香皂,不知它肥了瘦了。非原創 只是曾經見過類似的話郭敬明的寫作風格有很明顯致敬王家位的地方,不知道致敬這個詞是不是用的過於抬舉,更多讀起來像是他那個年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模仿。安妮寶貝的風格自成一家,她二十歲時候的文章在我看來是時代所造,當網路頹靡剛剛在年輕人中風行,安妮成為了一代青年的精神領袖,同理王家衛與王小波的存在,也深深影響他們所處的那一代人。要說安妮寶貝(如今的慶山)和郭敬明,兩個人基本上沒有比較的可能。一個不斷探索人生際遇與世界深處的可能。一個成為一個被特地群體買單的成功商人。十五六歲時我讀安妮寶貝,也讀郭敬明,現在我仍舊讀慶山,收藏她的全套作品,包括她二十歲時的告別薇安等,即便那些充斥著青春荒唐與荒誕,關注她為數不多的採訪和新聞。然而看到郭敬明出現的微博就迅速滑過,書也都送給了別人。這是他們的不同。一個作家的使命感,應當是與她的讀者共成長,他們比一般人具有更加敏銳的,對世界的感知力,就應當有責任告訴他們的讀者,應當怎樣面對世界,怎樣詰問靈魂。我錯過了王家衛的時代,我厭棄郭敬明的如今,可是我將永遠是安妮寶貝的追隨者。
王家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也許是三小時零二十九分零八秒前,我愛上了刷知乎。郭敬明:冬日的下午,從限量新款lv包中掏出手機,在漫長的消耗里刷著蒼白而灰濛的悲傷美好的知乎…安妮寶貝:穿著白色裙子,喝一杯涼水,赤腳在地板上走,並排站在一起,刷刷這落寞的知乎。
我只想對某些人說,我還真不覺得郭敬明有什麼難模仿的。
月追逐著日的腳步,將繁華帶入沒有光明的幽靜。 寂靜的夜,偏僻的小樓,孤獨的少年共同組成了盛夏夜的共鳴曲。在這裡,在這時,他被光陰拋棄,被世俗孤立。 搭載了Gtx1060的Alien是這暗淡世界唯一的神。明亮的屏幕上,男女擁抱著,共同前往世界的終極。 少年的手也彷彿有了靈性,回應著屏幕的召喚翩翩起舞。 終於,孤獨,彷徨,不安在那一刻釋放。那是彗星撞向地球,滅亡了恐龍,而在嚴寒的廢墟上人類的先祖在崛起。王家衛沒看過很多所以不評價,安妮寶貝呢是高於郭敬明的,初中的時候看郭敬明的書,對他的小說和他迷戀的一塌糊塗,我喜歡他筆下的紙醉金迷的世界,或是矯情撕逼的青春跟愛情。還有很多很多華麗的辭藻,後來發現郭用一大堆美麗的辭彙堆積在一起就是一篇在說痛苦的散文。他的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還是《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里寫過對安妮文字的崇拜,因此,高中的時候我看了很多安妮寶貝的書,從此告別郭敬明。安妮寶貝的小說對我的愛情觀還有自身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安妮有關於宗教信仰的小說散文我現在也喜歡。總之,安妮高於郭敬明一個段位,但是這兩個人的書不適合太年輕的人讀,負面影響肯定高於正面的,而他們的粉絲在迷戀他們的文字的時候年紀也是小的。在我長大之後再看郭敬明的書,我重新整理了我小小的書架,把郭敬明的書的位置換成了海明威的書,安妮寶貝的書現在還可以留下。
王家衛不太了解
安妮寶貝(不是慶山的時候):
麻布裙子白色體恤光腳穿球鞋一天到晚想死的抑鬱少女。郭敬明:傾國傾城富可敵國不炫富會死買個豬大腸都要去恆隆的瑪麗蘇。論寫作風格
王家衛:沒有風格安妮寶貝:不是寫作小四:不用論你們為什麼要噴小四?
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嗎?你們以為他想擁有LV、想擁有名牌衣服嗎?他也想過普通人的生活,為什麼你們一定要噴他呢?要噴就噴我吧,就算把郭一米四所有的錢都給我再乘以2我也不嫌多!王家衛,那天我很開心,我終於可以看到一個我能答得上的答案,但是我沒有答。後來有人問我,我為什麼答不出來?我沒有說,只是告訴他很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
自行腦補梁朝偉的聲音。郭敬明,那結著絢麗藍水晶般明媚流年的溫暖午後。我睜開晶瑩剔透鬼魅狂狷的眼眸,戴著博利Jmum3,透過諾基亞jmua6乾淨清潔有著貼合指間完美觸感的手機屏幕。在一個有著6000億用戶的精英社區知乎Amgtm上看到了這個精緻答案,這個我可以用我美國加里頓高等學院學到的知識答出的完美智慧的問題。
安妮寶貝沒看過。說黑郭敬明的,還有說他的語言有多流弊的,請看看北京大學出版社朱棟霖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2(下)》的評語,一干人balabala倒不如看看專業性評價
—————————————————————————
王家衛……不是拍電影的嗎 ?寫作風格,應該是寫劇本兒吧,不好說,反正沒有靠寫作上文學史。後面倆位可有點意思了。
安妮寶貝被學界稱為「下半身寫作」
郭敬明在高教版朱棟霖那本兒《中國現代文學史下》里劃為「80後青春寫作」,不過我是第一次看見文學史對一個人的評價帶有濃烈的主觀色彩。他不是還進了作協么。
倆位寫作風格都很類型化,目前沒有什麼突破。
以上答題,都是偏著走的。安妮寶貝的文字從頹敗的黑暗花變得開始有信仰與宗教韻味。
郭敬明的文字從華麗的琉璃瓦變得開始具體到人間的玻璃球。王家衛的文字是冬天裡老人身邊的爐火和夏天時大樹下的風。各有味道。我更喜歡安妮寶貝這幾年的作品,富有哲理,針對人性。個人認為郭敬明是個極為有才的人,一個毫無背景,個子那麼低的小孩,從那麼偏僻的地方,用幾年時間成為影響整個中國文學界乃至商界的名人,難道誰都有資格隨口評價他嗎?罵他的人很多,但你要有那麼大能力,也讓那麼多人認識你試試?王家衛的電影風格甚是喜歡,文字倒是閱讀不多,不做過多評價。高中時代都奉獻給郭敬明了,安妮寶貝和王家衛都沒有看過。高中時候看郭敬明的小說後,就再也看不進去別人的小說了。給我的感覺就是,郭敬明的小說風格就是行文非常細膩,他筆下的悲傷就像一股細的只有一縷線那樣粗細的水流樣,極緩極緩的從你心間流過,你細細品味,這悲傷反而不悲傷了,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你不停下來品味,這種悲傷的感覺又一直縈繞著你,淡淡的,又不會讓人哭。他的《爵跡》是還沒有寫完吧。前段時間翻了翻,發現,要是他繼續寫了,我也不會看了吧,感覺他的文字適合高中年齡階段層的人看,那種青春氣息濃厚的故事,正好抓住她們的心。我這種快下架的小鮮肉的心,他已經抓不住了。
這三個人是怎麼並排放在一起比的???王家衛和安妮寶貝被黑的最慘的一次無誤
王家衛不是拍電影的么??
王家衛我不太熟悉,那我也不說。 至於安妮寶貝和郭敬明,我想我有一些我的看法。 安妮寶貝有些故事是暗黑系的,而且往往會用一種唯美而絕望的方法描寫男人,女人,性愛,愛情,自殺,殺人。那些英俊而臉色蒼白的男人,那些穿著白棉布裙光腳穿球鞋的女孩子,那些一面就可以為他如花般綻放的感覺以及這種感覺之後的頹廢、黑暗、迷茫…………剛讀時,被那些桀驁不馴眼睛明亮的女孩吸引,為她故事裡的詩意與美感深深著迷,被她與眾不同的故事及敘事方式吸引。可以說,安妮寶貝的敘事方式與我那時所見識過的所有小說家都不一樣,她筆下的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主人公的朋友、不可能得到的愛人,都活在一個遙遠的詩意的國度,因為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像扎人的詩,他們都是歷經了最深最深的黑暗而依然桀驁不馴的人。那時的我,真是沉迷於這種蒼白而絕望的美感無法自拔。 她的故事中有些太恐怖,有些太絕望,有些太晦澀,大片大片的描寫讓人對故事脈絡的進展一頭霧水 。但大多數是能讓你感到蒼白的美感的魅力的。她的散文或隨筆,美感足矣,不是生活。 郭敬明的小說我幾乎全讀過,因為我曾經喜歡過他,我覺得他的小說不止一句炫各種名牌就概括得了的吧。相對於安妮寶貝,郭敬明的故事性更強。而且安妮寶貝的故事裡很少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這是她的獨一無二之處,而郭敬明有好幾本以「我」的視角來敘述的書。郭敬明的故事講的很好(先不說抄襲的事),不盡然與現實的青春有關,但那些少年的挺拔英俊真令人神往 。他的文筆很華美是真的,儘力描繪,且金句頻出,故事新穎。他被愛,是因為那個時代。在一堆《霸道總裁……》《穿越之……》《惡魔少爺……》的所謂青春言情小說中,他確實清新脫俗,足以加冕為王 。 我當時喜歡他,就是為此。 可後來長大了,走了很多路,發現世界上不止青春言情文學一種書,便因恐懼忘掉了安妮寶貝,因淡忘而忘記了郭敬明。
突然看到以前的一個段子主角正好是這三個人。
王家衛會這麼寫句子「我開始懷念衛生間的香皂,不知道它胖了瘦了。」
安妮寶貝這麼寫句子「我開始懷念衛生間的手工草本香皂,不知道他胖了瘦了。」
郭敬明這麼寫句子「我開始懷念衛生間里2013Dior春秋限量款的價值一千九百九十八的香皂,不知道它胖了瘦了。」
我覺得這個在很大一定程度回答了該問題。
其實,在我眼中,那兩個是不能和墨鏡哥相抗衡的。王家衛無論是在創作(不單純指寫作哈)還是在個人(那王家衛的墨鏡可真是拉風,哈哈),還是影響力(相比於小三加一,王家衛的影響力分布在更多年齡階段),都要高出他們一些。王家衛:在愛情中,每個人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安妮寶貝:愛上你是我的劫難,但和你沒有關係
郭敬明:如果愛上你讓我失去了自己,我也要讓你失去你自己
求求你別侮辱了另外兩個人,郭的作品只有爛與好爛。
雖然說爛了但我還是要說這真的是王家衛在知乎被黑得最慘的一次話說問題真的不改成郭敬明的抄襲風格嗎
郭敬明有鬼風格,有抄襲之風格吧
想像下顧里在法拉利後排座上一邊看《七月與安生》一邊撬鳳梨罐頭。
郭敬明在高中時期寫的東西還是不錯的,很流暢的敘事體文風,話說的簡單樸素而明了。
所以在我看來,郭敬明屬於 明明可以寫的好,但不需要寫得好了。
如果說悶聲發大財就是成功的話,那郭敬明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成功的捷徑。於是他優秀的寫東西的能力就輕而易舉地幫助他一步步走向輝煌。
印象很深的是高中的時候看郭敬明的文章,教會我的是忍耐。當時的他也只是一個在四川自貢苦苦掙扎的高中生。
等到了大學以後,隨著他日益發達,逐漸從他的文章中便再也找不到共鳴了。不管是青春愛情,還是對財富的追捧,都浮於表面。為了賣書寫出來的東西,他都已經太過於得心應手。對名利的嚮往超過了對文字的初心。我覺得郭敬明這些年應該仍然在堅持讀書,只是他越來越不願意表達他真正的思想了。
對郭敬明,我個人還是惋惜的情感更多一些。不是沒有思想,也不是沒有實力。只是追求成功的方向不一樣。就好像看到曾經志同道合的夥伴漸行漸遠的感覺。我也不會再買他的書,不會再看他拍的電影,不會再主動了解他的動態,只是偶爾再把以前的東西拿出來翻一翻而已。
當年有一篇文章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我們最後的校園民謠》我的感覺是這樣的:
王家衛在表達上多會選擇移情而且克制。
安妮寶貝大多偏向主觀和直接。
郭敬明則是外放而明確的。
個人認為王家衛在其中是要略勝一籌的,因為話是說不完的,句子也是寫不盡的,所以留白的技巧就十分的難得。
就像世間所有的花都不如你腦海里的那朵漂亮。郭敬明?你確定你說的不是抄襲風格?
17歲:貫穿我整個高中年代的是安妮寶貝和郭敬明。
2X歲:初識王家衛。安妮寶貝:帶著自傳式的小說主角,無一不體現著作者本人從青春到成長的價值觀確立。棉布裙子,白色的球鞋,森女系的少女風格:總是過早的受過創傷,乖戾,特立獨行。然後最後會成長成為一個穿著草編涼鞋,異域風情的連衣裙,臉上不施粉黛,唯有一抹嘴唇上鮮艷的口紅:堅韌,無欲,不諳世故。
故事的最後總會以不管是死亡還是離開造就涅槃。安生與七月,喬與南生,蘇內河與慶昭(蓮花是我最喜歡安妮的書),慶長與信得……基本都是雙女主,彼此承載著對方的前世今生,你是誰?你又想成為誰?每本書的立意似乎都是成長。安妮的文字功底我覺得相當好的。郭敬明:勝在故事情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辭藻華麗,無論是青春言情還是玄幻言情。青春的愛情里不避諱的帶著華麗聲嘶力竭,玄幻故事裡不避諱的帶著華麗的顯赫輝煌。17歲的時候看郭敬明也是感動過的,畢竟他故事裡的主角擁有的青春是望塵莫及是難以企及,是瑪麗蘇憂鬱少女的幻想。25歲的時候早已經不看郭敬明的書了,但是掃了一眼電影,好像我長大了,沒有幻想了。郭敬明卻從原來帶著45度角仰望天空的憂鬱傑克蘇成長成為成功的商人傑克蘇,變成了一個從書後走到台前但卻依舊熱愛俊男靚女,華麗宮殿的小四依舊娘。
當然,雖然成年後覺得郭敬明雖然矯情,但是依舊不否認,他也在我的青春待過。王家衛:其實我覺得我沒資格寫王家衛,他的每部電影后來我在著迷電影的時候,不同的時間內主要作品都看過,但是因為不在著迷愛情片,所以其實是無感的。我懂事著迷小說的高中時代,沒有王家衛的電影。因為沒有時間看電影。所以從開始不是我的年代,到年齡大了,再回去看王家衛的電影,一開始不懂的年紀覺得光影設計故事敘述的光怪陸離,如墮落天使,重慶森林。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到後來發現的是突然某個瞬間某句台詞意味深長,如花樣年華,東邪西毒。但是我覺得王家衛的電影也在變化了,一代宗師的感覺完全不像之前的電影,雖然關於愛情的敘述卻似曾相識:隱忍遺憾的愛情,似乎是最完美的結局。
個人覺得題主的問題都是戲謔,怎麼說呢,這三個人的領域風格,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其實不存在對比性。這是王家衛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我怎麼覺得這是王家衛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後面兩個也配寫作?
寫作風格決定於被抄襲的對象,以上。
這是王家衛在知乎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嗯 王家衛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初中沉迷安妮寶貝和郭敬明。可到現在也看不懂王家衛。
題主確定不是王家衛和安妮寶貝的高級黑?
初中看的郭敬明高中看的安妮現在都不看了
這似乎是王家衛和安妮寶貝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我沒有看過王家衛的寫作作品,但是看過他的許多電影。同時剛好郭敬明是我第二個青春小說啟蒙作者,因為郭敬明在書中數次提過安妮寶貝,我又買了安妮寶貝的許多書來看。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還是能夠講一下我認為的三個人的不同風格的。
先說王家衛。
按照畫風的話,他的作品給我的畫面感是文藝而又傷感的,與現實生活直接接軌,剝離人性里生活里的陰暗,撕裂給觀眾看。讓我們鬱悶得喘不過氣來,卻又覺得有點意味不明的味道。好像有點什麼東西在作品裡面夾雜著,有些浪漫化生活的,給我一種張愛玲他們那一個年代作家的感覺,有年代帶來的獨特的俠義情懷和懷舊的回憶情節,或許骨子裡還有一些離經叛道的東西吧。跟特別的時代經歷有關,帶了有點憤青又好像並非那麼淺薄,年代的鴻溝便讓我覺得他更加深沉了。而關於安妮寶貝呢。
她的人生經歷,讓我知道她是極有性格魅力但是卻靈魂深處忍不了的矯情女子。而矯情或許還可以說是文人女性的一種不屑與清高,所以有的時候你覺得她的文字很遠離塵世,是脫俗不一樣的。但有的時候我又覺得她無病呻吟,故作文藝,閑得無聊才去搞那些看起來文藝神經病的行為。當然安妮寶貝還很矛盾,她有點野,比如她吸煙,比如她作品中的陌生人情節,愛上陌生人,和陌生人見面做愛各種。她可能想寫物慾橫流下一隅安靜的角落,臟裡帶著純凈,世故中帶著單純。像是歷經滄桑不相信世人的卻又固執堅持自我單純的老人。就像她堅持把筆名改為慶山一樣。其實我覺得意義不大,但她又在堅持。矯情吧,又不矯情,又是自我真實。最後是郭敬明。
郭敬明有文筆嗎?有的。有文采嗎?有的。我是一路看著他紅被爆抄襲跌入谷底翻盤改變又商人化隨他作品長大的那一代九零後。拿他自己本身的散文來說吧。分為幾個階段:年少時期:刻意為了矯情而矯情,是憂鬱的少年壯志未酬知己難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傲與自卑混雜的風格。他喜歡音樂,也有夢想,從小讀過太多書籍,早慧,覺得自己是天才,長得好看,唯一的自卑,或許來源於身高。讀他作品之後不懂他為什麼自卑,我以為是家庭,可能固然有,但我覺得另外身高和瘦小應該佔了主要因素的。而他這段時期的小說不管是不是抄襲的,但是抄襲也得構思一個故事吧還是可以從中看出他的風格的,華麗的描寫讓短句子變成不明覺厲的長句子,給一種很高深文筆很好但是有表述其實不清楚而且看了頭暈的毛病。他作品透露出來的思想都是憂鬱和知己難尋,沒人懂他。而過多的對於兄弟感情友誼的描寫,在他作品中最堅固的友情好像是兄弟情一樣。我覺得也許那段時間他是對同性開始朦朧好感懷疑自己性取向的時期。他是有過初戀女友的。我記得好像叫許什麼,同樣是一個天才少女,兩個人由網友發展成戀人。
然後是高中時期,風格轉向想要寫一寫深沉的東西,講一下人間黑暗之類。但因為經歷限制吧,所以顯得憂鬱無病呻吟減少開始穩重並且已經減少華麗不實用的辭彙了。他開始喜歡描寫市井文化,比如粗俗的話語來增加真實感。
最後是他逆襲之後的作品。以小時代為例。
其實這段時間的作品已經看得出商業化非常嚴重了。作品宣揚的思想變成了對金錢的不屑崇拜與諷刺,而關於人性道德的剖析有,但是非常少。主要圍繞的還是金錢物質這個話題。但是他作品變得投機取巧又老練了,有了電影畫面感,這就是我打開小時代第一頁的感覺。整體非常流暢了,這和他那些讀不通的青春無病呻吟是不同的。而且變得有趣了,人物性格變得立體和豐滿,最重要的是,笑點描寫高級了,自然了。我常常笑得樂不可支。而人物的類型和數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後期的爵跡更是明顯。我覺得郭敬明坦誠了許多,對於他的作品散文為例,雖然仍有炫耀但沉穩了。最後說一下對於三個人印象,現在已經從來不讀安妮寶貝郭敬明了,還看王家衛。
我覺得安妮寶貝的書看著費神,郭敬明看著看不下去煩躁,我挺想回去把書架上他所有書買二手的。作為社會啟蒙,我還是感謝他們的,帶給我的開闊和好處要高於坏處。而對於安妮寶貝現在完全和我不相關,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作家也沒有討厭過她。郭敬明我偶爾還是會看他的消息,他給我帶來的一個影響大概就是八卦了。對他情緒複雜,畢竟曾經深愛過痛恨過鄙視過感激過,現在看就是一個回憶符號的老熟人,至少那些投入的青春歲月我知道他網路上可以搜索到的一切對他所有經歷可以說一清二楚。而對於王家衛,中國電影圈裡的好作品代表之一。僅此而已。現在更喜歡看偏門和經典的書籍了。
嗯,還有爛俗言情和耽美怕是戒不掉了,癮啊突然發現打了好久的字啊,我好認真啊推薦閱讀:
※如何使情節突破俗套,不落窠臼?
※三觀正的感覺是什麼?
※日文小說中的敘述句經常把大串的狀語放在句子前,翻譯時是否應該遵從這個語序?
※《潮騷》的結尾該如何理解?
※怎樣發一條清新脫俗有內涵有逼格的祝自己生日快樂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