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問西東》並不算好看, 微博上、豆瓣上卻好評一片?

今天和朋友去看了無問西東,全程無法入戲,個人覺得電影用一個龐大而冗贅的故事講了一個人人都懂的道理,劇情和主旨之間有一絲絲不必要和不相關,且卡司的豪華度遠遠大於電影本身。

看完了電影到微博、豆瓣上一搜,卻意外地發現一片驚嘆讚美。



魏晉時期,上流社會流行五石散,吃了五石散身體燥熱,於是無論寒暑,高人們都是寬袍大袖光腳木屐。

這種表象是很容易模仿的,於是,當時那些夠不著上流社會又不用為生計發愁的人(相當於現在的小資),也會像模像樣的躺在路邊假裝發作,或者在郊外涼爽的地方疾走,說話也好像吃過五石散一樣。

今天也是如此。


誠實地說我沒想到這個回答能得這麼多贊,發覺不對想匿名的時候已經遲了。

說起來,我同時回答的另一個問題,無論是問題本身還是回答都比這個娛樂話題重要的多,在大V點贊的情況下還被限流了。

所以,可能是有人想要讓你們看到這個回答吧。

不過這個回答下的評論還是讓我有一些意外。很直觀的一點,指責我沒有文化歷史常識沒有眼界理解能力等等「缺陷」,或者乾脆直接開罵的知友們,點開資料看看,大多身份欄還是大學生

這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我原本以為非清北復交人的學生們對未來多少應該有所警惕,現在看來,你們對於自己面臨的社會現狀認識實在有欠考慮。

電影里你們所憧憬的才子佳人們,在他們身處的時代,即便表現得漠不關心,對於社會問題和國家前景的了解程度也是遠勝於你們的。你們呢?你們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情況么?

十年板蕩,所謂世家被斬斷拔起,上流知識分子不再出於門世或師承,而是出於名院高府。

於是在這個階級鴻溝逐漸加深的時代,進了清北復交,便是二次投胎,盡可以從容繼承昔日上流知識分子的優雅自如,塵泥不染。

校慶片里也可以坦然告訴自家子弟,前輩們如何正本心無外物,如何立德立言如何遺世獨立。以及如何美麗優雅的做到這一切——挑長的好看的大牌演員。

你們在學校能享受到這種「熏陶」么?

日後無論是就考研考博應聘升職,還是獨立闖蕩拓展人際脈絡,你們能和人家比么?

你們噴我的時候都沒有考慮下自己的畢業證么?

你們還在感動,你們強調你們僅僅是為影片里填充的人性光輝而落淚。

那麼如果主角窮矮丑黑胖矬,如果主角只是小學畢業艱難自學,如果主角以極其突兀的方式結束敘事(比如上戰場第一天就死於流彈),你們捫心自問還能情感充沛到溢出么?

誠實點,自我加戲超過T大學子的話,就很尷尬了。

我想T大學子們看到知乎豆瓣上這麼多精神T大人,怕不是眼淚都要笑出來。

所以我好心再說一次明白的:這是別人的盛世,色彩如何,與你我無關。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其實要理智看待。

我並不覺得提問人是在裝逼,或者是在黑《無問西東》,而是一種自然情緒的流露。

喜歡看這電影的觀眾千萬不要覺得提問人是存心來找事的,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大有人在,並不是說裝逼或者特立獨行。

而是他們真覺得不好看。

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不要一味去挖苦他人,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對的,《無問西東》是一部頂著情懷的作品,自帶光環。

有很多人鍾情於緬懷歷史和那種對歷史洪流下人物命運波折的感慨。

這種觀影期待會讓人感覺這部電影有著比較濃厚的歷史氛圍,以及深深的民族,家國情懷。愛國,愛家,愛己,一下子就有了很興奮的點。在觀影中把自己代入了滾滾歷史中,不管是不是清華學子,都像清華人一樣,銘記了校訓,勇於擔當。

喜歡什麼樣的電影並沒有錯

有喜歡的人必然有討厭的人

只不過在某些時候雙方很難互相說服彼此

公認一件事情很難,除非是大家的思想與審美同時都處於一致,這種情況很少,即便有時候統一了戰線,也會隨時間而變動。

據我了解,看《無問西東》的觀眾中,以大學生群體居多,畢竟大學生對大學,對家國情懷有著更深的理解,城市中的文藝青年和中高層白領也許是貢獻票房的另一個主力,他們是有追求的一群人,對精神糧食很挑剔,不怎麼有逼格和情懷的電影是不太想看的。此外,還有一大群體,就是電影愛好者,或者說具備大量閱片體驗的人,他們應該是最能寫影評的,不收錢,上豆瓣和知乎較多的人群,還有些收錢寫軟文,與電影宣發捆綁一起的人,我們就不談了。

《無問西東》如果給一個中肯的評價,那就是完成度最多百分之三四十!這個電影的問題太多了,花少所在學校里有藝術學院,招收藝術生。表演系經常請一些導演,編劇來開講座,我經常去聽,國外的有,國內的也有,大學裡面的教學應該來講是比一般影評人要專業,至少不是野路子,講座結束後,我偶爾會和那些國內外導演,編劇聊天,他們大多有過導演和製片經驗,我會看著劇本的一手資料,分鏡圖都弄的到,曾經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美國導演,大家別想歪了,我們學校不是請的美國好萊塢導演,那是不可能的,我說的這個導演是拍廣告片出身的!他對我講,電影是要用視聽語言的,很多中國電影他看不出視聽語言來。

這句話用在《無問西東》上很適合

導演可以不懂劇本,不懂攝影,不懂化妝,不懂美術,但導演要懂得剪輯!

《無問西東》多線敘事,或者稱非線性敘事,基本上崩塌了,剪輯得不成樣子。四個故事支離破碎,章子怡那段勉強一看,張震那段就沒法說,其餘的兩段不知道是在幹什麼!很多鏡頭是多餘,甚至無用。

《雲圖》的水準我們不期望《無問西東》能達到,但是這個電影所呈現的東西是碎片化的,幾個故事聯繫的生硬做作。導演為什麼不選一個故事呢???

敘事更是災難,基本上都是一鍋燉了,成了粥。

討厭這電影的人,一般來講是喜歡敘事流暢,情節自然,人物集中的觀眾。一個不知所云,剪輯崩盤,人物設定不準,靠情懷來吸引人的電影,必然招致討厭。

喜歡這電影的人,一般是原則性忽視問題,或者說發現不了問題,我再來說下《前任3》,這部電影劇本好(相對國產其他同期電影),流暢地講了個故事。故事又是都市題材,所以爆了!不是雷片,不是裝逼片,不是半成品片,觀眾就買帳,當然了也不是說《前任3》有多好,其實還真是同行襯托的!

《無問西東》敘事基本撲街,邏輯嚴密性大打折扣,東一鎚子,西一榔頭,生拉硬扯,對於很多人來講,是一次觀影災難,尷尬得不行。

喜歡的觀眾們因為不在意這些,他們覺得無所謂,片段一個個過,有些場景設定很美,情節中引起共鳴得,淚水就奪眶而出,這類觀眾不管敘事,就對此片產生好感。

如果《無問西東》在服化道上馬虎的話,估計買賬的人還要減少,想當年《三槍拍案驚奇》快被噴出翔來,其中有個原因估計是服裝有些辣眼睛,仔細看看《三槍》其實大體的情節還不至於那麼差,但視覺上走歪了,大家也就把情節都給一塊罵了。

無論如何,這位新導演技法上有些拙劣,剪輯一塌糊塗,這部電影引發的分裂性爭議快趕上《妖貓傳》了,不過至少帶有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崇高之情,我是覺得電影最後介紹的那些學術人物更加好看。


《無問西東》是導演給清華百年校慶的獻禮片,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

既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國家社會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也可以說是清華精神紀錄片,也可以說是清華精神退化史,也可以被解讀成民國范兒。章子怡演技確實是同輩女演員里最好的,情緒把握非常到位。王力宏比色戒里的時候有進步。

其實本來是想吐槽一下的,但是考慮到自己不是清華校友,沒這個資格,就簡單吐槽幾句吧。

思路一:

清華精神蛻變史。第一個故事迷茫,清華人的命運和國家如何聯繫在一起?第二個故事,投筆從戎,忘身許國;第三個故事,國家帶給個人的苦難再打,仍然要為國家貢獻。第四個,職場鬥爭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思路二:

第一個故事,精英的命運如何與國家連接?第二個故事,精英忘身許國,拯焚救溺,底層人民真苦;第三個故事,精英被迫與老百姓一樣平凡,但卻並不平庸,為國家做貢獻;第四個故事,精英不忘初心,繼續拯救底層。精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困境,不變的是底層只能被精英拯救。

這也算是現在的清華精英們對自己的歷史的重新修訂吧。其實也挺正常的。畢竟底層團結起來,自己拯救自己,這條路終究還是沒有走通,還是回到了歷史的常態,精英們仍然是精英,底層仍然是底層,底層唯一的希望就是精英們能夠不忘初心,能夠良心發現,還能想起來去拯救底層。

第四個故事大致就是這個意思。無論社會怎樣變化,你身邊的庸人們變得多壞,人心變得多麼險惡,你都不能忘記你是一個清華出身的精英,你要善良,不忘初心,不要被周圍的環境所改變。

當然,歷史事實是精英們拯救不了底層,也拯救不了國家,最後拯救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是一群團結起來的泥腿子,打敗了國內外的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敵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這條路終究還是被打斷了,畢竟,精英們還是不屑於與泥腿子們混在一起,一直平庸下去的。

讓精英成為精英,讓底層成為底層,讓拯救和被拯救的關係穩定起來,這就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也是人類社會的常態。除此以外,讓底層自己團結起來拯救自己的想法,都是瘋狂的,不切實際的。

在這個意義上,《無問西東》就是清華對自己的精英意識的一次重新確認和張揚。第一個故事中沒有底層,第二個故事中的底層嗷嗷待哺,精英忘身許國,拯救底層;第三個故事中底層反噬精英,精英仍然以國家為重;第四個故事中精英經過反思,仍然選擇了繼續信任底層,拯救底層。

所以,這個片子你所謂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其實無非就是清華人不能忘了,自己是精英,是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的,無論底層如何對待自己,都要堅定不移的拯救底層。真是高貴的精英,粗鄙勢利的底層。

為什麼呢?因為精英之所以為精英,是天生來就高貴的。

第二個故事中的王力宏,出身於廣東富家子弟,三代五將的軍人世家,戰亂時期他媽出行仍然髮型一絲不亂,衣服整潔一塵不染。第三個故事中,黃曉明雖然出身孤兒,但在精神上卻是王力宏扮演的國軍空軍飛行員的孩子。第四個故事中的張震則是和黃曉明一樣出身的醫生捨身救人救下來的同事的孩子。

這也算是萬世一系,一脈相承,薪火相傳,不絕如線了。而清華的這種精神則是來自於王國維與泰戈爾、梅貽琦這樣的中外文化名流交融而來的


什麼時候,

我們才能承認,

消費了什麼,決定不了自身的價值,

生產了什麼才是。

然後我們會更心平氣和地談論很多問題。


對於評論里明諷暗酸,因為一部電影的觀感不同就對陌生人評頭論足的人,我很想反過來問一句,真得看懂了這部你覺得很好看,啟迪你內心的電影了嘛?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真實,那什麼是真實?電影里給出的答案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如果諷刺與挖苦他人會給你帶來「不懊悔且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我無話可說。

因為「你的珍貴」,所以我尊重所有人的發言,並不會關掉評論,任由大家表演與抒發。大概不會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再一一回復了,抱歉。

(完)

——————

這個問題我也很想問,不能說完全難看吧,至少沒感覺到好看。

看到網上一片叫好聲,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審美。

電影描述的四個時代的四個故事,單獨拎出來都很好,都能展開得更好,放在一起卻不那麼和諧,儘管各自之間有著些許的聯繫。

可能導演一直想煽情,想表達出「要珍惜自己的珍貴」,「要不忘自己的初心」,「要勇敢」等等。可是體現出這些情感,一個故事不就夠了嗎?

所以,作為一部清華百年獻禮片,它應該是合格了。但百年校慶早已過去,現在,它是面向公眾在影院上映的電影。

然而,我還是在「晃晃」那段哭了,還是被「靜坐聽雨」的課堂所打動。

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眼淚不是因為電影情節,而是因為那個時代。

————分割線————

借著這個匿名的回答和沒什麼人看得答案,還想多寫幾句。

莫名想起了《大魚海棠》,當年多少人吐槽椿為了一條魚給整個村莊帶來不幸。

可她不就是「愛你所愛,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典型代表嗎?因為鯤救了她,她才會想去報答啊(╯°Д°)╯︵┴┴

默默為椿不平!

————————————

沒想到下一子給了我這麼多評論,可能是覺得我的審美還有救?要把上面那段沒什麼人看給劃掉了(;一_一)感謝大家的觀點和辛苦的碼字,讓我覺得我有必要再多說幾句。

《無問西東》這個名字我也很喜歡,多麼遼闊而勇往直前的意境,所以我是沖著這個標題去的。

那麼多人說好,那我也說說這部電影我心中的好。

我喜歡膠片拍攝的顆粒感,喜歡分段式的敘述,喜歡每個年代有著奇妙的因果聯繫的感覺,喜歡電影中一晃而過的大咖造型(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同時也是對一部作品的尊重,看完最後的彩蛋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喜歡晃晃來時的孩子們開心的笑眼(但也擔心如果是敵機來了可怎麼辦)。

最喜歡「靜坐聽雨」這四個字和那段鏡頭,這四個字喚起了我對不知是小學還是初中亦或是高中時的某個片段的記憶,我也曾在課堂和周圍的同學們一起靜坐,一起感受環境的聲音,一起將思緒飄到天邊。

那我就應該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並不,這些打動我的點它並不能代表一整部電影。

好的電影應該有好的故事,好的剪輯,好的拍攝,好的立意。我只能說《無問西東》有四個好的故事,有美好的鏡頭,有很好的立意,卻沒有良好的表達。

電影開頭張震的獨白,大概是「如果你已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是否還有勇氣前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偽命題但卻也足夠抓耳,而電影最後那一大段話(太長了記不準確,我就百度了下,大致如下:)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讓我覺得看了一部假電影。

吳嶺瀾的故事難道不是告訴我們要對自己真實嗎?沈光耀的故事難道不是一種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奉獻嗎?陳鵬是對自己的愛人的堅守,而果果則是對個人良知與內心道德的保持。這些情感和「你的珍貴」這個主題實在是跳躍得有點大。

電影的最後的字幕是「獻給最珍貴的你們」,讓我更加困惑甚至有點反感,我知道人生可貴,畢竟「創造一個生命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而灰飛煙滅只在轉瞬之間」,但這個「獻」我不想收。所以,寧願最後的字幕就四個字「無問西東」。

也許有人會說,一部電影能有打動人的點不就夠了,怎麼能說它不好看。對不起,能給人感動的點的電影太多了。於我,好看的電影一定要有好的故事描述。

對電影的喜惡本就是很主觀的事情,可能因為是在這個被「難看」所冠名的問題下的回答,評論里總有些「惡語」,這樣真心不可愛呦。所以非常感謝心平氣和給我評論出你們的觀點的人。

最後,還要謝謝你能看到這。

————1.14 再啰嗦幾句————

再次,謝謝評論區的大家。碼字實屬不易。

但我確實不理解,為什麼覺得電影不好看就是沒看懂這部電影?就是沒有格局?是嘩眾取寵?是看得太膚淺了?

很贊同其他答案里的評論「電影的情懷與電影的技巧」無關。我並不懂太多的電影技巧,可這也並不影響我表達自己的感受,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不那麼好看是由於它用很好的故事素材呈現了一個不那麼好的故事。其原因在於,素材很多,背景很宏大,導演很想把情感都表達出去,又想給所有情感加以統一的升華,便在最后冠以「你的珍貴」,但這種升華並不統一與和諧。

也許我更喜歡從小的切入點出發,去說好一個故事。

還也許是我對「珍貴」這個定語沒那麼強的代入感,如此多的情感鋪墊與大段獨白表達最後強行升華為為了「最珍貴的你們」。其實完全可以不說,不如讓觀眾自己去作各自不同的解讀更有意思。

以及,我之前的回答中對各篇故事所表達的思想僅用一句話來說,也只是為了更好地闡明我的觀點,誠然一個好故事不是只用一句話就能說清的,畢竟我也承認電影想要表達的點很多。

最後跑個題,從沒想到會在知乎呆這麼長時間,晚安吶。

最後的最後,看了大家的評論感觸也挺深。我們都是普通的觀影人,我寫我覺得電影不那麼好看就和很多人寫這部電影特別好看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抒發自己的見解罷了,況且每個人觀影的體驗都是主觀的,何必一定要爭個孰是孰非,孰優孰劣。這並不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或許除了對這個電影的看法不一樣,我們也有許多同樣的觀點和想法。再次謝謝大家的閱讀與時間。


題主,你這個問題暗含的真實問題是我們(豆瓣微博上的)為什麼覺得好看。我朋友圈也兩極分化,一個跟我一樣屁滾尿流打了五星,一個只打了一星並極盡苛刻之詞。

首先必須承認這個片子確實敘事上讓人覺得瑣碎散亂,尤其是前面一個小時,一會兒現代張震(哥們你是前半生里唐晶靳東那種?還是律師啊?),一會兒又60年代黃曉明章子怡部分,當時我也是懵逼的,還以為這倆是張震爹媽年輕時候。然後還在往前跳,一會兒又西南聯大了,一會兒又更早,20年代了。但是耐心看完一個小時,大概就明白過來了,這部分是講「傳承」。上一代如何從精神上也好(祖峰對陳楚生,西南聯大對王力宏,黃曉明對李想,李想對張震),肉體上也好(王力宏對黃曉明,李想對張震爹媽)的救贖。我認為不是狹義的清華精神的傳承,是中國千百年來聖賢精神的傳承,用張載的話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清華校歌的話叫「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要說敘事散亂的程度,講真心話,我覺得比《妖貓傳》故事講得清楚得不知道哪裡去了。妖貓傳才真的是都不知道這些人在幹啥……動機是什麼……故事怎麼推動走的……白居易你的動機是什麼,寫同人嗎,蒸煮的故事居然和你想得不一樣?倭和尚你的動機是什麼……白龍你怎麼就願意為楊貴妃不顧生死了呃……我看到有部分人說第一遍沒看懂或者覺得這幾段故事之間沒有關係,我覺得可能是沒有留心細節吧,看到一半就應該看出來是傳承的關係了。只要看出來這一層,就完全不會有什麼邏輯不清主題混亂的感覺——主題清楚得不得了。在後期我就在猜張震和黃曉明這段是如何勾連的,竟沒想到勾連的是李想。至於說為什麼先倒敘後來又順過來,因為直接全順下來就完全不好看了。

全片用四個時代大學生的故事,勾連起百年中國歷史長卷。西學東漸時的文理之分,泰戈爾訪華,抗戰時代的西南聯大,美國援華的「飛虎隊」,60年代的主席崇拜,男女關係,學校老師,批鬥破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茫茫戈壁的原子彈爆發……信息量大且富有時代特徵,又輔以巧妙勾連。膠片畫面,復原程度更是絕贊。就我個人而言,這命題作文答卷不僅是及格的,它是卓越的,它是中國百年青年的《芳華》

關於現代張震劇情部分比較脫節跳戲的部分,引用一下「陳老師要講三點」的https://www.douban.com/gallery/topic/1818/

四、張果果是誰?

很多人覺得張果果這個故事與全片不搭,甚至錯亂,有人認為張震拿錯了劇本。殊不知這個問題有可能是片方最想讓大家理解的。因為這個人物最接近現在的清華學生,迷茫、困惑,做著一般的工作,活著一般的人生。沒有慷慨赴國難,也沒有為國為民、隱姓埋名。

一段時間「清華北大」的學生有一小部分人被稱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簡單說來,就是耗費了大量教育資源後,將學識能力用於升官發財,使命感不強,責任感不重。而清華培養人才理念是要培養「學術大師、興業之士、治國之才」,希望學生更能擔當更多社會責任,片中的張震最終通過救助四胞胎極其家庭一定程度上扣回了主題,但在現實中,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第二個是大家詬病比較多的「難道看個電影還得有文化?」他其實就是「梗」,你知道這個梗,你就會心一笑,不知道,就get不到,就是這麼一個事。何況我覺得知不知道這個梗,對理解劇情根本沒有一點影響。你要是知道泰戈爾來華那樁中國文化圈大事,那你看到那段必定會心一笑,邊上站的人是哪些人,不看彩蛋你也知道。但是不知道這個梗,影響大嗎?不大啊,因為這段實際是屬於陳楚生的,是講他的開悟。飛行教頭選拔人才那裡,邊上若隱若現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你要是知道這是黃埔軍校門口對聯,你就會心一笑,不知道,也不影響啊,這不就是講王力宏參加飛行員選拔嗎。拉警報的時候煮蓮子,後來看了影評才知道原來是汪曾祺寫過,那我也不知道,也沒get,也不影響觀影體驗啊。「負甲為兵, 咋筆為吏, 身死名滅者如牛毛, 角立傑出者如芝草」出自《顏氏家訓》,我也不知道,也不影響觀影體驗啊,就當王力宏家訓嘛。

決定一個人對這部電影最終打分的我覺得是有沒有共鳴。我個人對這部電影共鳴之強,可以直接蓋住一切什麼敘事,鏡頭的缺點。像《前任》我就直接沒去看,因為我單身三十年,沒前任過,不知道啥感覺,不知道深愛又必須分手,有了現任還懷念前任是什麼感覺(我瞎掰的我沒看),看了鐵定無感,但是朋友圈很多哥哥妹妹就哭得屁滾尿流啊。引用一下另一位答主 @子陌菌 在這裡子陌菌:為什麼無問西東評分這麼低?的回答

分數低,我覺得是因為整部電影以共情的基礎。如果你還相信一些東西,那共情之處自然共情。

如果你不信了,那它只是清華主旋律宣傳片。

很遺憾,確實太多的人不信了。

陳楚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擅長的學問,還是大家眼裡「最優秀的學生應該做的學問」。這個問題,你人生中沒有思考過嗎?知乎刷開每天就是「我該不該從事我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去學金融,學IT,考公?

祖峰老師對陳楚生說: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段話你有沒有共鳴?現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知乎,硬碟里幾百個G的電子書和電影,書架上每逢滿減都買,看了幾本?每天早起貪黑上班、社交、點贊、刷知乎,一年過去仍然覺得空虛得不行,感覺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有學到,有沒有「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現在你還有心境靜坐聽雨嗎?手機離開手有沒有十分鐘就焦慮得不行?

學生們在泥水滴答里上課,陳寅恪在戰火轟炸中授課,陳楚生拉響警報趕學生走,王力宏在空中投食,然後在「晃晃」聲中表演飛行特技娛樂孩童,黃曉明在茫茫戈壁上走,發射原子彈成功後,他摘下帽子露出斑駁的頭和掉落的頭髮。「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無畏、正義和同情」,張震說,「我與他們不同。」以上這些大學孕育出一代代青年,青年一代代投身祖國的情節,這些叩擊心靈的台詞,如果沒有一句讓你覺得共鳴,覺得撼動,覺得澎湃,覺得見賢思齊,你只覺得清華人自我意淫,自我高潮,廉價的情懷,新瓶裝舊酒,那…………………………就咱們別聊了?

確實是很多人不信了。不信有人開飛機撞船,不信有人收養四胞胎——Robert不就不信嗎——「簡直就是認了門親戚」。

08年我還在念大學的時候,散文分析課的老師,我現在還記得她的名字,劉炅,好像是北大英語系的研究生還是博士,說過一句,「(北大)現在宣傳欄上都是考研,考公,考托,以前我讀書的時候宣傳欄上貼的都是詩社」。

高曉松之前在奇葩說上,一個特別優秀本科研究生修了幾個不同專業的清華學子來問我做什麼工作合適,高曉松不動聲色把他痛批了一番,說何謂名校,名校乃國之重器!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你卻來問我做什麼工作。當時這個節目我看的時候都覺得高曉松這逼裝得真大,簡直立於不敗之地,但其實他說的意思跟這電影的意思區別不大。

曾經的青年學生都是為了投身祖國,現在我們念大學,是為了找份好工作。誠然這是個現實的社會,衣食住行哪樣不要錢,誰開口閉口不談買房,你要說你是個詩人,你寫詩旁人怕是覺得你石樂志。但是無論我們是不是清華學子,是不是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有一點和張震一樣的心:「我們與他們不同。我們要努力給出真心、無畏、正義和同情,世界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總之,我不認為這單純是個清華自我高潮片,我從中汲取到了點醒我、激勵我的能量,就是這樣。

本意是想理性分析,和平討論,如果有噴子,那大家話不投機半句多,就直接刪評了。這問題下不缺你共鳴的答案。

——————————————————

有「你完全寫出了我的心裡話」這樣的評論,我很高興,我沒白寫,謝謝大家。


A國有一個生產電器的B廠,生產了一款新冰箱。

這一款冰箱製冷效果很差,但是在A國上市之後國民爭相購買,冰箱獲得了一片好評。

這天,王老漢進城買冰箱,開春了,他得把冬天剩的凍肉擱在冰箱里。

王老漢來到了電器城,看到了那款新晉的「國民冰箱」,於是他走上前去,打開運行中的樣品冰箱,冷藏室的啤酒觸手生溫,冷凍室的冰激凌柔筋脆骨。

王老漢猶豫了。

這時候,售貨員小姐湊上前來,熱情洋溢地介紹到:

「這款冰箱採用了最先進的太陽能技術,轉換率高,綠色環保!」

王老漢試探著問道:「這冰箱好像不太製冷?」

「這款冰箱的外觀由義大利知名設計師設計,面板配色美觀,線條流暢優雅!」

「好像不太製冷..."

「這款冰箱同時還是紅十字會聯名款,每售出一台,紅會和商家都會以您的名義向偏遠山區用不起冰箱的孩子們捐獻10塊人民幣納入『家電下鄉』工程計劃基金。」

「似乎真的不太製冷..."

「這款冰箱還搭載智能系統,避免浪費,您存放在冰箱里的食物臨近保質期時,冰箱會發出報警,提醒您儘快食用。您每次打開冰箱就會觸發冰箱自帶的立體聲環繞音響,播放《憫農》男低音配樂詩朗誦!」

「可是製冷…"

「只能說真遺憾了老先生,看來您對家電的欣賞水平還達不到這樣的高度,可能因為精神世界太過貧瘠,沒有辦法和這樣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冰箱產生共鳴。」

王老漢很不滿,他沒上過幾天學,這輩子最害怕人家說他沒文化,於是一氣之下,王老漢買下這台新款冰箱帶回了家。

可是冰箱的製冷效果確實很差,一入夏,Z老漢的一大箱凍肉就全都臭了,被丟進了垃圾箱。

後來,王老漢每次打開冰箱,渾厚的男低音還會鍥而不捨地朗誦《憫農》,但是冰箱里已經沒有凍肉了。王老漢還是沒有文化,實際上他連「憫農」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以為是個人名。

就這樣,因為這款冰箱的熱賣,B廠狠狠地發了一筆,買了幾條新的生產線,生產電子元件,搞進出口去了。

與此同時,這事兒被A國的其他電器廠商看在眼裡,於是大家紛紛效法,心懷滿腔的愛與美,自由與勇敢,青春與激情去生產冰箱,再也沒有人在意冰箱的製冷效果好不好。

漸漸地,沒過多久,A國的冰箱就全都不會製冷了。


一部可以區分觀眾里哪個是戲精的好片子。

一台檢驗當代青年是否罹患自我高潮症的好儀器。

怪不得這年頭公眾號多扯的事只要裹上情懷就能跟著淚目,起個高調就能跟著感天動地。

按這個勢頭,下次報選題就直接找有最深沉歷史背景的來報,編劇嘛完全不用了,直接LAYOUT做故事版,照著雷鋒的故事那種質量來做,誰看不懂就說誰不了解歷史,誰敢罵就說誰沒文化,誰不起立鼓掌就說誰沒層次,誰打一分就說誰是傻子。

有現在這些觀眾,實乃藝術工作者之幸~

不信?不信看看這條,半句不帶分析影片本身編劇問題節奏怎樣敘事又如何的,上來就煽,時代感人肺腑影片就頂呱呱的好,最逗的是光看完軟文電影都沒瞅就在評論里嘩嘩淌體液的。

有一句話說的刁,不是咪蒙滋生出了這時代,而是這時代滋生出了咪蒙。

如何評價電影《無問西東》?www.zhihu.com圖標

哇哦,真壯觀


看無問西東沒有自帶情懷入場的,就跟看3D電影沒戴眼鏡是一樣的感覺,尬。可以說是一部好的校慶宣傳片,但談不上好電影。豆瓣和微博評分,總分能有30%是情懷分吧。如果走進電影院的人們能先有這是一部校慶宣傳片的心理準備,大概會覺得,還不錯。


看了這個電影后,有二個最大的感覺:一是感覺亂,人多情節雜,記不住人名,搞不清主線;二是感覺空,像清華這麼厚重的學府,這麼輝煌的歷史,無問西東是有前提的,絕不是什麼內心的真實、無畏等這些浮淺的言辭可以概括承載。

人的本質特徵是社會性,歷史、時代、社會塑人,每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實際上是歷史、時代和社會的縮影,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內心想到而沒有付之行動的都不是真實。了解清華,就要從歷史、時代和社會中去了解;了解清華人,要從清華人的所作所為中去了解。

去年100年,不談救亡圖存,不談民族復興,不談清華人的主流價值觀,無問西東就是個人主義、無病呻吟。


其實 我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清華有電影系 老師上課該怎麼說這個片子……

老師:同學們 今天咱們來拉一下片 就拉咱們學校的電影 無問西東

同學:……

老師:……

老師:院長 我覺得我還是才疏學淺 貴校還是另請高明吧 告辭


我是被前同事安利坑來的。跟我說一定要看一定要看。我就來看了。

而今晚花兩個多小時去電影院看這部《無問西東》大概是我今年以來做的最錯誤的決定。

先說優點,攝影不錯。

好了接下來我們來說缺點。

我首先想說的,是這個影片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它的內核。它究竟講了怎麼樣一個故事,又想表達怎樣一種思想感情?

片子的開頭問,如果你已經知道了你這一生要怎麼過,你是否會選擇生下來。

這個問題在後面的影片里,導演給出她的答案了么?我覺得沒有。我覺得這個問題甚至跟整個影片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好的,下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真實?

導演的意思是,選擇放棄富家子弟的生活去參軍是真實。這個問題算是給出了解答。

那麼,在職場為了上位不擇手段(這是影片中站在反方的行為之一)就不是真實了么?

第三個問題,人的一生應該怎樣渡過。

在歌頌了大批為國捐軀的熱血青年之後,導演回答道,人的一生應該摒棄別人的影響,做出自己的選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過。

那我真正想要的就是能苟全性命於亂世,我不想為國捐軀,不可以么?

整個影片的內核,是矛盾的,不能自洽的。一方面說著要重頭收拾舊山河,一方面又說著要從心所欲。

上了知乎看了一些瘋狂吹捧的評論以後我懂了。原來這裡真正的意思是,你應該發自內心地想要為國捐軀。然後做你想做的事。

好吧,你們贏了。

這年頭真的,情懷這點泛著銅綠的陳年舊酒,連新瓶子都懶得換,端上來就能讓一群喪失思考和質疑能力的自高潮症患者熱淚盈眶。

然而整個片子就像是一個楞充二戰退伍老兵的小清新少女。

用軍備物資來滿足個人聖母情結,還配上《奇異恩典》的配樂,我真是笑到表情扭曲。

導演你覺得戰爭是什麼?你對戰爭有概念么?你能明白戰爭的嚴肅性么?片子里給我看到的,是拿戰爭當做滿足個人英雄主義的玩具。順便還玩了一遍「這仗打完我就回家看我媽媽」的立flag爛梗。導演拍著拍著覺得,好酷啊!好帥啊!好感人啊!

更不用提描寫研究原子彈的專家投身事業是因為看見了青梅竹馬的白胳膊短袖子,手搭了另外一個男人的手。不知道作為原型的那位老專家看到自己被這麼黑,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

想看有關戰爭的思考的片子,不如去看《美國狙擊手》,《血戰鋼鋸嶺》之類的片子。

想看有關那個瘋狂年代的故事,不如去看《平凡的世界》。

不止這些。

大劉的《人生》,討論了「如果你知道你這一生將怎麼過,你是否會選擇生下來」這個問題,並給出了答案,面對未知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是許多人人生前進的原始動力。

《山》《朝聞道》《帶上她的眼睛》《地火》《球狀閃電》討論了人的一生應當如何渡過,或為了不斷翻越高峰達到更高的極限,或為了窺見真相的一角,或為了將一生奉獻給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鄉村教師》講了於艱苦條件仍不放棄傳道授業的,對知識的虔誠。

哪個都比這個片子深刻。

而給我感覺這個片子跟郝景芳的《摺疊北京》風格很像。想說點什麼一發入魂的話,卻因為太過脫離人群而浮於表面。最終得到的是一個像是畫皮一般,只有華麗外皮而內殼空虛的作品。

那些涕泗橫流誇這個片子好的人,就像是吃著裝修精美,格調優雅的甜品店裡精緻而味淡的糕點,痛哭著大喊好吃到不行。在我們這些吃慣滿漢全席的人看來,主要還是沒吃過好東西。

還全場起立致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順便懟一個放照片一群人在過道上站著看彩蛋的答主,您心裡戲可真多。電影結束了大家起身要走,走了一半發現後頭還有,站著看完是最自然的了,不然難道還擠著坐回去?但凡是字幕出了一半出現彩蛋的電影,我都能給您拍到有人站著看彩蛋的場景。您想多了。

敘事方面。

我認為一個好作品,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都應當是為了作者想表達的內涵服務的。

描述張果果媽媽挑剔餃子餡是為了表達什麼?與主題有關么?

王敏佳到底跟誰是正式的男女朋友關係?為什麼跟兩個男主都有撒狗糧的鏡頭?

章澤天喂貓是為了表達什麼?喂得還是韋嘉貓糧罐頭。。。

。。。

類似的莫名其妙的鏡頭語言還有很多,最終結果就死敘事如同一盤散沙,讓人不明白導演你到底想講什麼。

當然不用說的剪輯,真的差,沒得洗。一句話形容這個片子的剪輯就是,東一扒拉西一掃帚。亂七八糟。四個故事支離破碎,沒有一個是完整順暢的。蒙太奇得十分失敗。非線性敘事不是讓你把好好的故事剪碎了扔地上,就完了。你在片子里不斷強調自問初心,那我也問問你,這樣剪輯的目的是什麼?這一段與那一段連在一起的用意何在?

模仿《雲圖》,不得要領,畫虎不成反類犬。

同樣使用了多線性敘事的央視公益廣告牌《筷子》就要強得多,所有的故事片段緊緊圍繞著「中國年味」和「人間溫情」的核心,將多個不同時間空間的故事打碎重組成功地表達了「五湖四海,殊途同歸」的意境。所以說錯的不是這種剪輯手法本身。但是這個《無問西東》剪的是真的爛。

而這種,連續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一個角色會出現在下一個故事裡並推動劇情的手法,日本有一個連續三夜sp系列《黑板》里就用過,採用的是線性敘事,講述了三代人的學生時代,效果比這好得多了。

恕我直言,這個剪輯除了降低觀眾看懂的可能性來襯托影片逼格以外,毫無優勢。顯得導演好像很高大上,彷彿可以看到導演面對著面朝黃土的low b觀眾那滿溢的優越感。其結果是這個片子的可看性大大降低,簡直可以說不知所云。而當你的片子跟觀眾無法連接起來時,無論什麼樣的內核,思想,都可以說是空中樓閣,竹籃打水。

最後私貨吐槽。張果果從頭到尾一副苦大仇深臉,讓我非常不想搭理他。這個故事也最幼稚,職場撕逼沒這麼low的。

醫院也不是這個樣子的。就從導演對醫院候診區那一個幾秒的鏡頭的安排就能看出導演有多不食人間煙火了。那個四胞胎家庭能上的起的醫院的候診區,不會隔幾米一個小清新風格的獨立小沙發的。

莫非導演沒見過公立醫院的聯排塑料凳子?以及擠滿的患者?

那你跟我談什麼人間疾苦???


整體審美現在就在這個層次上,喜歡就喜歡好了。

以前我還會覺得宣發上搞什麼審美綁架,後來就意識到了,不用綁架,大眾審美確實也就到那,用不著綁架,烏央烏央的就都衝上去了。


直播:刷分過程!!!一個半小時漲2881個評價,三...www.douban.com圖標

因為片方組織了非常明顯的刷分行為。就這樣。


1、新瓶裝舊酒

2、用心拉的屎 便不再是屎 是情懷

芳華拍的畫面挺美的 是個精緻的瓶子

無問西東模仿了雲圖的多(堆)線(砌)敘(素)事(材) 在國產片里 算(畫)個(虎)新(不)式(成)的(反)瓶(類)子(犬)

這兩個新瓶子里裝的 都是「情懷」這口老酒

你恐怕是不曉得的 多少人一聞到「情懷」的味道 就跟狗邂逅屎一樣興奮著 真誠得感動著

情懷跟屎類似 都是消化了點兒東西之後的排泄物

屎太粗俗了 我還是高雅點兒吧 皇帝新裝知道嗎 只有貴族才能看到皇上的華服 你是看不到的 因為 你一沒文化二沒深度三沒內涵 外加審(裝)美(逼)能力不行

有情懷的裝逼 那就不叫裝逼 那是以誠意故弄玄虛

殊不知

堆砌情懷?畫面漂亮 = 美則美矣 沒有靈魂 只剩矯情

確實是用心了 用心拉的屎 就不再是屎 是無問東西


乾脆用這部電影來徵婚,覺得好看的就結婚,覺得不好看的就從此兩路人。


國內還是看電影的人太少了。導致稍微有點認真在拍電影的作品,就特別寬容。照國內的標準,北美頒獎季那一個個都是神作了。然而在MTC,六七十分的沖奧作品一大堆。確實是看得多了,才有對比。剛開始有電影審美時,對自己喜歡的電影很容易虛高。後來看得多了,自然就嚴格了。


這部片子非常糟糕,糟糕透頂了,打著情懷的幌子不正經講故事,什麼都想表達結果什麼都沒表達好,只能說是不知所云的主題,生硬地將一些歷史事件粗糙地串聯到一起,民國西南聯大 民國抗日戰爭 文革 當代,這四個時代的碎片組合的一個電影,銜接得非常牽強,讓人尷尬彆扭的情節隨處可見,比如算命先生用婊、娼、妖給小孩取名字,再比如傳教士帶著孩子們唱歌也非常做作,一部標榜求真的電影,卻用太多虛假矯情滑稽的方式去表達,太差勁了。

這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所謂的情懷附著,也是扯淡不成立的。

看了這部電影,就像一晚上做了四次愛卻沒有一次到高潮,全都是溫吞的,感覺不到緊湊、激動和力量的爆發,這真難受。


我其實並不想用階級批判這種視角去考慮問題

我也想直接客觀地說明這部電影的缺點

但是它輸出的偏頗價值觀,我必須懟回去

這部電影最大的危險是其中的逆向民族主義和小資精英主義價值觀

然後你再看看清華校訓是什麼

許老師和妻子的問題,本來可以展開一個關於時代關懷的命題

但卻被硬生生地搞成了工具性人物,問題是你還花了那麼大的篇幅

富家少爺投筆從戎,不是因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不是因為「一寸山河一寸血」,而是因為「善良,同情」

懂嗎?

這是偉大的清華富豪在同情你們啊

你們還不感恩戴德?還不說我清華學子就是好就是天降聖人就是奇異恩典?

你們還在解放了之後去戕害我們的天之驕子?

清華大學這些人,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本令人作嘔的基督福音書

先是陳楚生被功利主義前程和本心這個撒旦試煉,然後跑到校長那裡受洗

然後王力宏不管什麼紀律什麼國家大義,跑去山區搞五餅二魚那一套

然後章子怡上演了一番被釘十字架然後復活的戲碼,讓師母這個盲目的朗基努斯給了她一槍

然後那個支邊少年搞了一套欺騙了自己然後用一生來贖罪的聖彼得不認主的戲碼

最後張震在輿論和其他勢力的質疑聲中,救起被別人認為肯定會坑他的道德敗壞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家四胞胎

、、、、、、、、、、、、、、、、、

天降優越感

我們真的理解不了啊

如果清華學子都是用這個視角來看云云眾生

那還對得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嗎?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微博 | 豆瓣 | 無問西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