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兵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梳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
百草堂里有這麼一段,辛亥後老七使壞剪了三爺的辮子,三爺找到二嫂哭訴「祖宗的辮子」,二嫂笑「祖宗沒辮子……」
其實這就是社會典型的三類人:老七——激進派;三爺——保守派;二嫂——開明派。
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實用主義者,沒什麼不可變的。唯獨在維護舊制理由上,中國必有且只有一種:祖宗的!祖宗法制大過天,維護祖宗是天經地義無需考慮的。
每當改朝換代,就是一次換祖宗的重大震蕩……新舊衝突向來不可避免,沒什麼稀奇。今天維護「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之分毫」,百年後維護「辮子」也是正常——一百年足夠換祖宗了。
但這只是激進派和保守派的生死爭端,對於開明者來說,「辮子」只是「舊」的象徵,並不是問題本質。所以辜鴻銘老先生那句「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才是真諦~清末男性辮子的文化政治意味和清初發生了變化導致的。
清初留辮子的意味是遵從清庭的統治,清末留辮子的意味則更多是支持傳統社會的延續。遵從清庭統治的意味,最晚自溥儀剪辮之後,就消失了。
楞次定理。。
民國乃敵國也。同意樓上各人,補充一點點,《民國乃敵國也》,的百度百科,引用了一部分,有興趣的請自行百度。
「遺民」指的是改朝換代之後,拒絕承認政治事實,依然忠於前朝的人。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遺民現象」出現在明末。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後,清朝正式成立,然而朱姓皇族陸續在南方各地成立新的朝廷,延續明祚。就連南明諸朝也都滅亡後,仍然有許多效忠明朝的人,以各式各樣的方法與清廷保持距離,表現對於前朝的留戀。
明遺民現象轟轟烈烈,傳流久遠,根本原因在於取代明朝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滿人以明白的異族姿態,入關建立征服王朝,還以要求全面剃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強硬做法突顯種族與文化上的差異,觸及了「華夷之辨」的敏感神經,延長了漢人抵抗、不合作的態度。
存在於傳統士人身上,廣義的「遺民」心態,一直要到康熙朝才得到解決。解決的辦法,主要靠的是康熙皇帝對儒學的全面認同與充分掌握,以過人的才智與毅力,精巧運用儒學語言,謹慎實踐儒家教化,將自己打造成「內聖外王」的典範,爭取了漢人的認同。
與「明遺民」的歷史前例作比較,我們很容易理解相對之下「清遺民」為什麼從來不是個醒目的歷史研究題材。取清朝而代之的,不是一個新的朝代,而是「民國」;更重要的,清末革命動員的宣傳中特彆強調「滿清」,也就是強調清廷的外族性格,激發漢族反感,政體革命同時是一場種族革命。當「清遺民」,意味著抗拒「民國」,同時意味著抗拒漢人排滿;「民國」理論上的統治者是全體國民,滿人在中國所佔人口不到十分之一,於是「清遺民」必定承受巨大「人民公敵」的指摘仇視,根本不具備「明遺民」可以有的合理性條件。
事實上,民國初年,甚至不存在「清遺民」這樣的名詞。這些繼續效忠清廷的人,或許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跟明遺民、宋遺民乃至元遺民的處境相接近,然而在當時一般人的口中,他們的共同身份稱呼卻是「遺老」,或「滿清遺老」。
「遺老」和「遺民」,差別大了。「遺老」是明確的貶辭,是新社會對這群人最普遍也最強烈的「污名化」,「老」形容的不只是他們的年齡,更將他們所信仰、所言談、所行為的一切,籠統歸為「舊時代」的遺留。這中間不是效忠哪一個政體、效忠哪一個政府的問題,而是選擇「舊」、拒絕「進步」的問題。「遺老」稱呼通行,伴隨著「遺老」的種種刻板印象,是選擇拒絕民國的這群人,很難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雖然沒有考證過,但是以我國老百姓千百年來的習慣來看,很多人應該還是比較溫順的,會聽話的,讓剃就剃,讓留就留。清初那些不願剃頭的,多是有氣節的知識分子;民國那些留辮子的,如張勳之流,要麼是老頑固,要麼是有政治目的。
習慣的力量……
→_→一開始的小辮子丑
人本來就很懶,讓改變習慣了的認知,當然得有點阻力了,或大或小而已……
推薦閱讀:
※有人說,東北的小豐滿水電站在建國以後,一直被日本人偷電,是真的嗎?
※古代官員大喊一聲:來人啊,一般多久人能到?
※為什麼美國敢明說TPP針對中國,要是中國是世界霸主,也會這麼坦白嗎?
※文革里的錢鍾書是什麼樣的?
※中國古代對左撇子是怎麼看待的?是否存在左撇子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