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武帝抗擊匈奴真的像某歷史學者說的那樣只是勞民傷財而沒什麼意義嗎?


當然不是,看看匈奴去歐洲幹了啥,不就知道了。


沒有漢武帝,

你、我、包括那些體恤百姓的歷代公知,都可能不知道是什麼種了。

也許中國歷史會多一段匈奴朝?也許乾脆就沒有中國了。誰知道呢,歷史不能假設。

好在當今大部分漢人都知道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疆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和平,也不是坐在家裡祈禱來的。

漢武帝的反擊戰爭,把匈奴歸化了一部,另一部被迫西遷,去歐洲做了「上帝之鞭」。應該穿越回那時的歐洲去聽聽他們的心聲。

一個漢武帝,一個唐太宗。

一個匈奴,一個突厥。

中國永遠的榮耀。


歷史問題,看待的視角不同,結論自然也不相同。雖然說這些軍事行動勞民傷財,但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抗擊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與河西走廊,增強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地區的交往建立了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增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還有就是這在對尚武精神的發揚,有一定自衛反擊的成分。從這方面來說自然是好的。

但是漢武帝一朝的軍事行動將」文景之治「所積累的大量財政收入揮霍一空,也是西漢國勢的轉折點。這一系列軍事行動是得是失就不好定論了。

早期如匈奴一般的游牧民族,只呆在草原上,經濟基礎完全建立在畜牧業之上,一味的送錢送公主和親是木有用的,正常年份還是可以和漢民貿易貿易的,但是要碰上災年什麼的人家牛羊死一片,要搶才不管你這麼多。所謂西漢也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只能把你給打服了,在通過貿易與封賞賜,以」蘿蔔加大棒「的方式對待游牧民族。

而五胡十六國開始,游牧民族內遷,民族融合和漢化加強,生產方式變為農牧相結合,情況就有所改變。到了宋代,遼和金都是半漢化的政權,不僅僅依靠單一的畜牧業,所以中原政權在打不過的情況下轉變了策略。北宋對遼和西夏的歲幣,南宋對金的歲幣都是一種用錢換和平的方式。北宋對遼國」檀淵之盟「的三十萬歲幣不過是北宋兩個縣一年的收入,北宋幾百個縣不差這點錢。這和漢朝初期對匈奴送錢不一樣,那時匈奴是收了錢我依然打你,而遼金與宋簽訂條約之後邊境還是相對和平的。這也是軍事羸弱政權對外的一種交流方式,要是連年開戰,再以北宋軍隊的渣渣戰鬥力,消耗絕不止這些。而從結果來看,宋朝除了軍事實力外,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經濟文化等都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峰,要不是蒙古人的崛起,中國後一千年的歷史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大漢400年的江山保住了。


歷史是萬花筒,需要多角度看,如果思維單向,便看不到歷史背後的真相。凡戰爭必勞民傷財,不妨從當時政治、軍事等各種角度看


可以說,在李廣利出征之前還是。大漢為了自保疆域平靜禦敵是應該了,花錢打仗總比花錢受氣強。但是打仗上癮,沒有截至,並以此當安排小舅子的消遣,就純粹是nozuonoudie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漢書·藝文志》篇首所記西漢年間府庫圖籍的散佚?
相對於霍去病、衛青,為什麼趙充國知名度這麼低?
戴望舒的《雨巷》里,提到油紙傘。那時的油紙傘到底是怎樣的,材質、工藝、設計有哪些講究呢?
生產力發展到最高度(不需要人工),是統治者擺脫人民,還是人民放棄統治者?
《何新在北大演講》一文的描述是否屬實?

TAG:歷史 | 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