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吳語為母語的人說普通話更容易帶入聲嗎?為什麼?

印象最深的是年齡稍大的上海人,入聲字發的又高又短,年輕人就完全不會這樣了。但是印象中廣東人說的廣普就不會這樣。我聽的比較少,如果有反例希望可以提供錄音。


"當然我們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


個人意見:

1. 首先,某地人(指當地方言口音較重的人,下同)說普通話時入聲字是否短促,確如樓主所說,大致能體現出一些區域性的一致特徵。吳語人說普通話時入聲普遍短促(當然溫州那種入聲本來就不短的地區的人除外),我的感覺跟樓主一致。此外,晉語、江淮官話人士也比較普遍地存在這一特點。

2. 上述地區的人說普通話時入聲字普遍短促的原因,是因為入聲在其母語里是以喉塞音尾與舒聲相區別,其發音持續時長明顯小於舒聲字。

3. 粵方言區的人說普通話時這樣的情況總體較少,是因為其母語的入聲以塞音尾與舒聲相區別,而其發音持續時間相比舒聲字相差並不如上述幾種方言那麼大。

4. 客、閩語人士的普通話,個人的聽感是入聲字保持短促的比例比粵語略高,但仍低於吳、晉和江淮官。

5. 具體到個人上,也不缺乏因人而異的例外。


因為典型的吳語人的習慣是聲母發出來以後韻母一帶而過,入聲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放過呢,所以愈加帶過了事!


粵語和普通話區別更大,也就容易分開了,吳語跟普通話相對比較像就容易混?另外粵語人說普通話明顯比吳語人語速慢~~


粵語中入聲除卻上陰入,剩下的下陰入同陽入都比吳語調值低啊,就係噉啦~


反正我說話沒有翹舌音 聽不慣的來打我呀


個人主觀臆測

題主的問題從兩個方面切入,

一,為何「以吳語為母語的人」

觀點:當年勘定國語之時,是由來自江南士人階層為絕對主導的專業人士,以老北平話為基礎做出來的結果。所以方言母語裡面和普語都有的辭彙相遇時,口音自然而然就暴露了。

1. 知識份子老九的上層建築。語音學這個學科當時被一幫來自同一個區域的人壟斷了話語權,從黑暗明到渾濁清開始流行的訓詁這門學問一直被江左江右的讀書人所樂此不疲。

2. 群氓的下層基礎。百年前,趙元任之類的學者在審定國音的時候因為個人母語的關係,有意無意肯定夾帶了不少私貨,所以審定下來的結果,除了讀音以外,特別是造詞遣句,儼然混雜了很多下江兩岸百姓的語言習慣。

3.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所以就算因為精英階層內部勾心鬥角的原因,以老國音不能帶入聲為文宣口子放出來的理由廢止,繼而改用其後的新方案(也基本就是現行的方案了),但是文法結構,造詞遣句等部分應該是比較系統的定下來了。所以普語混雜了一定程度的下江官話和吳語。除了魔都,從廬馬蕪銅滁寧鎮揚通泰蘇錫常溫明台衢處婺杭湖秀越宣徽池,以上所有區域,就算群氓彼此土語不同,開口言普之時讓其它方言區的人盲測,其結果估計和價格不同的vodka做口味盲測一樣玄乎。

二,為何「廣東話為母語區的人」似乎沒這麼重,以下以廣府話為例討論

觀點:其實廣府話也很頓挫有力,也蠻爺們,題主覺得廣府話入聲不如上海話明顯應該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p, -t, -k,這三個入聲韻尾在上海話裡面全變喉塞音-?,而-?這個入聲韻尾發音時是很用力的,聽感類似廣府話裡面的-k韻尾。比如』七百八十一『,目測廣府話讀起來還是要稍微溫柔一點的。

所以綜上,20世紀教育水平有限時,長江下游兩岸的群氓只要中小學各科老師口語不達標,教出來的小孩子口音在講普語之時,其它方言區的人聽感就是濃重的喉塞音為標誌,成人社會化後甚然。當然,隨著教育的發展,現在新新走上社會舞台之後,一切都是浮雲。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音節在普通話里沒有,而在各地方言里有?
東北人說的「六」到底是什麼?
本地人在工作場合說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是不是真的很沒素質?
速成山西方言?
有哪些方言能夠寫出《施氏嗜食獅》這類奇文?有人寫過嗎?

TAG:方言 | 吳語 | 口音 | 普通話 | 漢字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