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行跳到 PE/VC 的人現在工作生活的狀態是怎樣的?會有怎樣的改變?
在進投行前聽說到的從投行退出最重要的路徑就是去PE/VC公司,有沒有已經經歷了這種轉變的?是否真的像之前想像的那樣收入更好,工作時間也更舒適了呢?有什麼是和之前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嗎?具體的工作一天是怎樣的?
買賣方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也見過很多老投行跳PE的人,他們很多還是保持了原有三種方式。我在工作兩年內完成了投行-&>PE-&>VC的跳躍,所以只能談談底層Analyst級別(外資投行和美元基金)的不同。
1. 工作方式
投行:工作主要被出差、會議和文書工作佔據。相對PEVC,投行分析師的出差和會議的比例相對較小,主要還是接受上級的文書工作,到Sr. Analyst或Asso以上會有更多的出差和會議參與。小投行里分析師的exposure會更多,老闆會帶著你做deal sourcing或者pitch的活兒,但文書工作還是不會少。工作時間更長,deadline壓力更大。PE:剛從投行跳到PE的時候明顯感覺輕鬆很多,首先是工作時間短了,還有沒有那麼多deadline催著你。但PE的會議和出差會多很多,因為PE人手較少,analyst承擔了一部分deal sourcing的活,與同事出差去interview的幾率也多了。文書工作依然不少,model照做(和投行model有區別),但內容從pitch materials轉變為內部的投委會報告、行業研究材料和法律文書等,特別是法律部分佔比重更大。文書和出差對半分的時間分配。
VC:從PE跳到VC又有區別,要求更加initiative,因為上級派的活兒更少了,但自己承擔了更多的deal sourcing和execution的活兒。會議和出差比例更大,文書工作很多在夾縫中完成。需要更多與較早期的企業接觸,面對投行PE不同類型的客戶,學習到不同的溝通方式。我在VC里還接觸到了募資和退出,在PE時尚未接觸到這一塊。甚至還有IR,管理和CVC一類Strategic LP的關係。我的理解是因為人員較少,合伙人需要把自己的很多工作下放,就給了分析師更多的學習機會。法律部分要求沒有PE高,但比投行多。需要吸收新鮮知識,伴隨著多讀書和關注行業新聞。
2. 思維方式
投行:分析師很少需要考慮交易的節奏掌握,主要任務是完成工作。思維比較僵化,dirty work無法鍛鍊出獨立思考能力。但投行對細節的要求很高,工作習慣有很好的提升。腦細胞一半在熬夜中燒死了一半在排版中燒死了。PE:往往一個deal是一個行業,所以思考也是deal by deal,industry by industry。針對一個deal對全行業進行分析,找到公司的位置和行業發展滿足預期就好,不需要太大前景。分析時把退出和財務回報放在一二位,對downside要求高,會對條款吹毛求疵,對公司的未來成長性看得少,未來幾年按照預期發展和上市即可,不要丟了行業地位或燒了錢沒拿出業績或估值下降。看更多二級市場研報摳數字,找凱盛等問兩個專家confirm一下即可。感覺腦細胞主要還是耗在了談TS中。
VC:可能一個行業投出幾個deal(多為產業鏈上下),但每個人只會看幾個行業作為自有領地,所以對行業的思考更深入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邏輯,當然也會花更多時間看更多同類公司。公司內部會有人遇到相關行業時請教你,PE里很少有行業專家而頂多是一個行業組所以不會有這類事情。同事中或行業內不同邏輯間會有碰撞,幫助自己成長。VC分析時看重行業規模、成長性和公司團隊的技術、執行力,也就是未來盤子有多大+公司能拿多少,因為很多行業很早期或者公司類別特殊難以歸類,就需要和行業內多接觸。深入思考+思維碰撞是VC民工的獨特性。
3. 生活方式
投行:加班長,很多也是行業習慣+老闆發泄+民工自我就覺得應該多加班。很多加班沒什麼太大意義,經常推翻重做或為老闆一時興起做個很費體力的活兒。回家除了睡覺想不了什麼,但也會經常深夜被拖去bar,公務/私人。公務應酬多。PE:在紅色美元PE,加班少,生活算是比較自在的。有時間學習和放鬆。行業內social多。偶爾加班到很晚,也會有同事間去bar,但沒有公務應酬。不是所有PE都加班少,看基金風格,但普遍少於同類投行。團隊基本是NY/HK外資投行出身,push自己很嚴重,都樂於加班。
VC:本土美元VC,加班比很多PE多但比投行少。空餘時間行業內或者與創業者social,或者自己充電。少公務應酬,social也多在餐廳/運動場所,感覺VC圈比投行和PE圈健(diao)康(si)些,有業內junior的運動/讀書/音樂小團體。
其他感覺么,VC和投行一樣能扯,PE的人明顯沒有那麼健談。氣質上美元VC的人更務實些,美元PE的比普遍有種傲嬌,外資投行的人出來social都有點沒精打采。人民幣基金情況就不同了。
歡迎關注專欄:VC小豬的成長之路 - 知乎專欄
我剛好是從投行調到pe,國內vc一般我不會做投行工作最辛苦,主要是項目有截止日期,而且由於發審委制度,需要提交申報的文件很多,什麼招股說明書,底稿,附件,這個函那個聲明亂七八糟一大堆都要準備好。其次,每個企業的問題都是很複雜而且大小問題繁雜多變,這就要求券商-會所-律所對各種問題都要妥善解決,相處對應解決(解釋)方案再找企業老闆溝通協調解決。把問題解決好了,擦好了企業的屁股,相關的材料跟底稿都能見的了人才行。加班出差是常態,去年10月國慶放了7天假,10.8月號出差的感覺真是差到極點,當時覺得好無聊,又要內核了,嘰嘰歪歪一大堆問題要交代。換個工作吧,跳槽去pepe相對來說好多了,就是投錢,pe寫材料的難度不大,立項-盡調-投建-投決會。錢投完了就投後ppt跟lp交代下公司業績,參加下公司的股東會,再找找併購的可能性,總之很靈活。但pe的難度在於機構本身的實力,有些機構募資難,投資機構沒有錢那叫什麼pe。有些機構執行合伙人不強,社會關係有限,那麼好的單位進不去只能投一些擬上新三板,或相對弱勢一點的企業,3,5年後這個投資機構的業績肯定拿不出手(比如投資的公司上ipo的幾個,回報率多少?併購退出幾個,回報率多少?這種需要拿的上檯面的數字沒有很尷尬)vc我個人不做。主要a輪進,b輪出,b輪進,c輪出,跟財務關係很小,(本人cpa,不想丟專業,所以vc不考慮主打)vc主要是看人,看技術,行業裡面人脈磨泡出來的說點基本層面的東西,肯定有偏缺的地方,當個樂隨便看看吧。
投行、PE、VC、創業都做過,簡單說幾句工作生活狀態方面的區別。
首先PE跟VC必須分開來看。國內之所以會有「PE/VC」這個詞主要是因為行業不成熟、不規範。「全民PE」時代差不錯從2009年創業板興起時拉開序幕,一直到2012年IPO叫停、A股進入長達15個月的歷史最長空窗期,全民PE時代結束,民間資金又開始尋找新的投資(ji)機會(見:盤點歷史上9次IPO暫停 歷次重啟後股市怎麼走?)。
那之後,很多募集起來的PE基金因為晚期項目無法退出開始投較早期的VC投資,後來又有很多VC基金壯大後開始參與互聯網公司較晚期的PE投資。但是其實在兩種機構工作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馬曉康的答案已經cover了很多,這裡做一點主觀上的補充。
PE的工作節奏和所需的skillset會跟投行更類似,也就是為什麼基本上國際大PE只會從投行招人(valuation、modeling、transaction experiences這些skills基本上沒有其他行業有人才supply)。工作節奏方面,PE有明顯的周期性,就是有項目的時候忙到跟在投行最忙的時候差不多,沒項目的時候閑到一天回回郵件其他的沒什麼事。而且外資PE的老闆基本上全部根據西方calendar來,會休聖誕節、元旦、春節,夏天還會有summer vacation,所以基本上唯一苦逼的時光都會是項目導致,不會有什麼類似投行中的deal comps、client service、RFP、NDR這些不賺錢還得跪著做完的差事。當然,你如果投後管理一個項目,可能會有很多瑣事,如budgeting、reporting等等,尤其是 - God forbid - 如果你負責投資的項目投後出了問題,基本上可以跟PE的career告別了。
VC的工作節奏更像是跟著創投圈的整體氛圍來走。2014-2015年行情最火爆的時候,VC的人基本上每天會收到上百個BP、看幾十個BP、見十幾批創業團隊,每周投委會都得過上十個想要投的項目(當然根據VC投資階段不同會不太一樣 越早期的投資者手裡的項目數量越多)。而2016年資本寒冬kick in之後,好多機構直接提前放假回家過年了。另外,VC的門檻很低,幾個土豪或土豪的孩子們湊幾個億在一起就可以看遍市場上所有BP,不像全民PE時代的ticket size比較大,很多人進不來。
但是我相信題主問這個問題主要是考慮投行之後出來的exit opportunities。其實PE和VC在薪資方面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大到如果你很在乎pay的話基本可以不用考慮VC,除了可能全球最頂尖的幾家VC里負責比較後期投資的團隊。歸根結底,PE的投資都是具有很高可預測性的,所以大家只會投極有可能賺錢的項目,每年也都能通過之前退出的項目分到錢;VC投的是風險很高的項目,可預測性非常低。VC是創投圈的一部分,用馮侖的話說就是屬於「失去現在要未來」的一批人。底薪很少,carry很多,投出獨角獸項目了就可以流芳百世,投不出好項目就默默無聞。外資PE的話,薪水不比投行高是招不來人的,而且hours比投行好,所以10個投行出來的人,9個還是會選PE而不是VC的。03.26更新你講的應該更多是國內投行,因為外資投行本身是有資本業務的。但國內投行多是中介顧問類業務,而非資本業務,儘管能夠靠著牌照價值拿點保薦承銷費用和財務顧問費用,但本質還是服務費,國內對服務價值的認可程度還是不高,會認為幾個人寫寫材料動動嘴皮子做做方案介紹些人或項目憑啥要這麼多錢,所以相比資本業務來講賺的少多了。做到一定程度手中有資源,個人也有資源整合能力的人轉而去做資本業務謀求更高收益是很正常的,只是在國內環境下大多會選擇PE/VC的形式而已。題主講的應該更多是這種情形,通常過去就是合伙人級別。至於在做到這種程度之前轉向PE/VC的投行人更多應該是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無法一概而論,畢竟個人覺得投行的工作實在很難算得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投行做到一定級別,大約D以上吧,會逐漸的從繁雜的盡調和案頭工作中解放出來,並有一定客戶資源,大都是老客戶認可或者朋友推薦的資源(會所律所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以上不包括官二代富二代,畢竟家庭資源多的通常也不願意賺這份辛苦錢,都去做PE了,所以PE裡面通常藏龍卧虎)。總之,或主動或被推動吧,會有一些必須操盤整個項目的情形。在我們看來呢,可能是一個有價值的儲備項目,無論是作為ipo儲備,還是併購標的,抑或老闆有錢未來有希望借殼,或者單純的給朋友幫忙,項目都可以不自己做的。但是,在客戶看來,吶,你們是投行,我找你幫忙,或者請了你做財務顧問,就是投融資大管家,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做。就會被要求做一些融資顧問的事情,會在盡調充分的前提下向認為可能感興趣的熟識的PE/VC推薦,有時也會參與到談判中。但是通常也會有略感糾結的情形。客戶可能希望你大力推薦,拍胸脯擔保,抬高價格,但是一方面推薦的都是朋友,另一方面出於工作習慣養成的臭毛病,介紹完業務是要充分提示風險的。所以,通常也只能在交易方案上出出主意,盡量促成合作咯。其實呢,投行PEVC的一項核心能力都是盡職調查能力,一方面判斷盈利能力,一方面識別可能的風險。涉及財務、法律、管理、業務、識人看相多個方面。可以說,DD絕對是個技術活。
這方面呢,PEVC勝在廣度,看過海量項目,投行勝在深度,ipo項目可以拉著CSRC的大旗把企業翻個底朝天,能從更細微和更深層次觀察企業運行。所以,在投行做一段時間對職業發展還是有好處的。
說個題外話,最近越來越覺得互聯網技術在盡職調查中可以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數據爬取和分析對於跟蹤行業絕對是利器。偏題了,總之,工作內容工作方式有差異,但殊途同歸,都是以盡調為核心同時注重交易達成,沒有太大的差異,舒服是肯定的,但是通常流動是單向的,基本上也不會再回投行了。如果身在投行還是趁著做ipo項目多學習為上,也算是為VC生涯多積累一些。隨身備著各種葯,各種慢性病纏身
看新聞,加班,出差、financial model,找渠道,投後管理,以及跟人各種場合天文地理誰認識誰瞎吹牛。
說忽悠吧也是但並不是純粹的瞎忽悠。
佔山頭扯大旗就說自己是PE的也挺多,去年神木,鄂爾多斯一抓一把。倒是二代比之前想像的還多盒盒盒,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投行現在的業務種類和屬性相比於以前要豐富太多,除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比較繁瑣以外,投行有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如神霧環保借殼、江蘇三友的借殼。同時投行對於行業的專註度也比以前要深,體系內部行業分組,如華泰、中信建投、東方花旗都很重視TMT行業。而PE/VC工作相比於投行來說,看項目的數量、關注的角度會有一些差別。以一些知名機構VC的工作量來看,每年至少要看300個項目,工作飽和度很高,需要關注行業趨勢,需要不停地學習新東西。至於項目本身,則更關注團隊、行業趨勢、項目核心競爭力和切入點。
個人理解來看,PE/VC和投行很多工作都可以互相融合的,投資最終還是要退出。
美元PE 其實國內市場並不大的,沒想的那麼高大上,投行基本就是SALES的工作,VC 更考驗人的眼光和基本功, 總之比較接地氣好 接地氣的人往往能拿到好項目
看這情況我應該去PE做行業分析嘛
對於沒學歷經驗不多的人怎麼進入vc,投行?
推薦閱讀:
※對於投行等高強度的工作,有什麼比較舒服的加班方式?
※國內證券公司,資管和自營普遍比投行利潤高很多嗎?
※國內各證券公司 IPO 業務有什麼特點?
※公司債新政後大規模發展,數年後是否可能存在大面積違約的現象?
※怎樣成為一個稱職或優秀的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