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學不用功學習,而去選擇各種興趣愛好的人,會有風險和代價的問題嗎?

很多人在關注一些和自己成績無關的東西,他們是真的不懂得這樣做的風險和得不償失嗎?我承認固然有些人成就很大,但是絕大部分人是代價巨大


深度給你生存的技能,廣度賦予你生活的意義


頂著鍋蓋來回答。

我2013年畢業,學校中國人民大學,雖不是C9也絕對是名校,學的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GPA大概也就2.6,專業GPA3.4。非常典型的選擇興趣愛好荒廢學習的人。

如果大家覺得商科不值錢學文有原罪,歡迎看看我從小學到高中最好朋友的聯動答案那些大學不用功學習,而去選擇各種興趣愛好的人真的不懂得風險和代價的沉重嗎? 她是我小學初中高中同學,Top 2理工科專業,本專業績點3.66,經濟學雙學位,保研時成績第二,保研面試第一,直取研究生一等獎學金。這要是還不符合大家對正常大學生的要求,我也沒轍了。

1.我進入大學靠的就是我的興趣愛好。

在2009年初,也就是我高三的時候,成績大概是跳一跳能夠夠到NKU,NJU這些學校的分數線。然後在自主招生剛剛因為蔣方舟火了的第二年,在母校沒有給學校推薦名額的情況下,我決定試試能不能夠到。當時都在忙北大清華的學校推薦,只有我自己上躥下跳歡天喜地地把資料都找齊了,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自薦信,核心只有兩個內容,閱讀和志願服務。當時在自薦信的第一句就是哈利波特里的那句話:被強行拖進戰場去面對殊死的搏鬥和昂首挺胸地走進戰場是多麼的不同。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這兩者之間沒什麼可選擇的,但鄧布利多明白——我也明白,他頓生自豪,我的父母也明白——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同。

哦這句話還把我親愛的班主任感動的不行拿來開家長會表揚我來著哈哈哈。

在獲得上京考試的資格之後,我沒有刻意準備東西,該看書看書該隨便看新聞就看新聞,抽空背了兩天六級單詞而已。

考試經歷見這個答案:如何在大學自主招生中「偽裝」自己看了很多文學書?

後話是,我取得了自主招生的資格,因為心裡有底了,成績突飛猛進,以超人大線22分,平北大線,超一本線104分的成績浪費了一個加分名額。

這次面試中的內容,高中會學資源詛咒么?高中課本會要求學生把紅樓夢多看幾十遍並且搞清楚版本源流么?成績好會讓人有膽量當即反駁面試老師么?

我想,在北京上海之外的大多數地區,答案依然是,不會。

2.我成績不好是我所能夠預料到的。

取得了自主招生資格後,心態比原來更好了,但是短板就在那裡啊。我高考的時候數學完全無能,最後一個學期只做了一件事,把所有題目分門別類,每一道題的每一種解答步驟都背下來。

正因如此,我考進大學以後除了非常認真還是掛了數學課的第一學期外,後面並沒有放過多的精力在數學上。我能夠認清楚自己的短板,生命寶貴,不如去做更重要的事。

PS,我看重的專業課基本上都是3.7和4.0.

3.我所要學習的就是我的興趣,我所感興趣的是我的生活。

我最大的樂趣是讀書,然後是出去旅行。目前我去過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去過的國家很少,還不到10個,但在烏干達和斯里蘭卡呆的時間不短,在知乎上回答過一些有關問題,獲得過幾千個贊。

閱讀上從沒有統計過讀書數量,但每周三本普通厚度的總是有的。這是我買kindle最主要的原因——看書太快了買那麼多放不下。

這些基本上都與專業無關的書,讓我成為了一個好玩的閑人。德魯克管理三卷本的第一冊里,開篇就是新房裝修鋪地毯的故事,看了之後大受啟發,於是到谷歌上把常見的所有家裝用地毯材質,地板材質都研究了一遍。因為有關鋪設結構的東西作為文科生不太懂,去請教朋友的朋友,結果誤打誤撞擁有了一個超級有趣的土木妹子。地毯材質不是很多名詞嘛,對著詞典一個一個翻,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洗壞衣服了,耶!當然這些東西在家裡裝修都有用那是後話了……

大學前兩年,不在學習和看閑書的時候,我主要在學生會和學生團委,編雜誌,帶幹事,組織晚會等等等等。作為雜誌的文編,你總要學習點常識吧,然後後來大四我就在某家大網媒找到了實習,耶。再加上認真寫起來的時候筆頭工夫還行,倒也做得十分順遂。後來呢,我幾個最好的朋友都在舞蹈團準備藝術節,我就去看她們排練,看多了想要拍,就想換相機,最後相機沒買什麼好的,倒是泡各種技術論壇泡了兩年,術語都懂了……看排練到後來,總要做後勤上場吧。至今為止【幫人化妝】這個技能點還是滿的(你知道這技能多有用嗎!!!)

順便還參加一下校合唱團,托我人大合唱團洪福,混到了久石讓北京演奏會的超max內場——演出人員。簡直是人生中的光榮片段。

大二下,隨著對艾滋防治這個領域的進取心滿格就直接通過 AIESEC 開赴非洲了。同伴教育志願服務多年,只是服務內容離題太遠,可以具體見這個回答:感染 HIV 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以及這個: 在讀大學生如何去非洲支教?

在這個諸多爭議的組織里,認識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人。目前為止,國內前100的高校裡面幾乎都有我可以去隨時拜訪的朋友。

4.這種興趣,你怎知就一定會影響學習呢。

商科有一個特點,就是沒完沒了的presentation。大三下的時候,11門專業課,這酸爽簡直不敢相信。有些老師對pre嚴格到什麼程度呢,你說美國2009年的一項議案,一筆帶過就一句話十秒鐘不到,整個做完了,老師讓你翻回那張片子:2009年的美國總統是奧巴馬,你配了一張諷刺小布希的漫畫。

我們班因為練得多,自然是全班水平都不錯。我吃遍天就靠兩樣,嘴皮活,膽子大。這個嘴皮子,是我在同伴教育志願者的時候練出來的。當著一屋子小姑娘小夥子的面,拿著香蕉,瓶子,高模擬道具,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教所有姑娘使用安全套,解答各式各樣匪夷所思的問題(我們家狗狗一年來一次例假,發一次情就可以懷孕了,那我是不是一年要發情十四次?)全程使用陰道陰莖處女膜這樣的科學名詞,hold住大家,不能讓誰羞澀低頭不看,也不能有人老忍不住笑。

所有這些都練就了做pre的信心。講的時候從來不看PPT,總隨時拿時事新聞來做註腳。微博剛火的時候在課上講摩托羅拉給災區隨手拍的小夥子送手機,大案例的時候寫好台詞要求組裡同學現場說相聲,小班專業課的時候花了20分鐘做案例專講杜蕾斯,底下大家笑得那叫一個歡暢。為什麼不怕?因為懂。為什麼懂?因為花了時間花了心思。刷微博是不是浪費時間?是,在題主看來是,刷知乎也是。那如果能給你平時分100呢?

猶記得當年考一門男神講的專業課,光是課件就1.3G,沒有視頻只有PPT。最後一道大題是:給Lonely Planet提建議。

題主,我發現我周圍竟然有人不知道這本書和這個公司時候的感覺,你感受一下。

5.在你畢業後,你會發現,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判斷標準。

我畢業以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斯里蘭卡的對華旅遊推廣。在酒店之間機場之間奔波的時候,我開始明白同樣經過一個地方,人和人積累的東西真的相差極大。五星級酒店睡過十幾家,也就是做審計做諮詢的同學幾個月的水平,最後每張床都一樣,還不是倒頭就睡,恨不得帶著枕頭。但我絕對有理由相信,我做這件事情,和我過去背包跋涉的地方,必有關聯。

我遇到的人越多,越想了解不同的領域,越想了解不同的故事,越發覺自己驚人的無知。

回國後休息了一段時間了,泡在知乎上看別人的回答,自己也願意隨手寫寫自己的經歷。多一個人閱讀,對我這種如此珍愛文字的人而言,都是多百分之百的驚喜。

但是這些回答,同時也被一些知友所賞識,給我推薦了不少工作機會。這是不是更像一個好故事?

我相信在我23年的很短的歷程中,有很多我錯失的機會,比如成績不好進不了國企,這是我的代價。但有更多,是由於我比別人稍微知道的多一些,而得到的機會。而題主,不客氣的說,如果你和我競爭一個非技術要求的崗位,不一定能競爭過我,我找實習的時候,也在一群研究生中間殺出重圍過,這是別人所付出的代價。

我不學理工科,我也無意於要求課業繁重的理工科學生像我這樣生活。我只知道我有大量學建築、軟體工程、土木工程、航空器設計的朋友,在和我同樣的領域做出了比我優秀得多的成績。

我見過很多的官富二代,他們不僅才學出眾成績出眾,很多還擁有親和的性格和美麗的外表。我相信成績優秀的力量,但我不相信僅僅成績優秀卻沒有其他的人。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我是一個目的並不明確的人,我堅信生活有很多很多種可能性。而得上天眷顧,我這個三線城市普通家庭出來的小北漂,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個很好玩的人。

我相信生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片星空。你要連幾個點,你要怎麼走,都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的。

答主找到工作了。大家晚安。


剛升大二的時候,一位我很敬仰的學長,帶我們一批學弟一起吃飯,席間他說了一句讓我受益無窮的話:「在大學裡,每個學期有19周,其中你的成績,是由考試前的最後兩周決定的,而你與別人的差距,則是由另外的17周決定的。」

補點參考資料:

如何能在本科三年級就發表論文?

有的計算機學生聲稱每天編寫數小時的程序,他們究竟在編寫什麼?

如何閱讀和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TAOCP)?


我告訴你個秘密:

一般會因為興趣降級和勸退的人,興趣都是玩遊戲


大家各執己見吵得不亦樂乎,我就納悶一點,用功學習和開拓眼界,這兩點怎麼就衝突了?

完全可以不衝突的好嗎!!!

當前的TOP1, @喻忘憂,應該是開拓眼界派的代表人物吧。

她的專業是工商管理,求的也是marketing一類的工作。這類工作的內容我們多少也都知道一點,一個成功的文案,或是一次成功的推銷,很多時候沒辦法照著書本知識生搬硬套。

所以她看起來整個大學是張揚瀟洒,卻在無形之中較好地掌握了本專業必須的生存技能。

這樣的開拓眼界、不務正業,才是真正的用功學習好嗎!

再舉一反例如我。

現就讀於某財經院校,只不過我的專業是會計學。

大學第一年,希望走自己的路,希望獨立思考認真表達,希望開拓眼界不活得蒼白。

於是我學渣得一塌糊塗。

我曾經納悶為什麼獨立思考成了罪,為什麼我的大學沒有鼓勵我自由發言的老師,為什麼大家都以成績為衡量他人價值的唯一標準,而我的同學看著我指點江山時像看著籠子里的猴。

於是大二我在專業課上奮起直追,雖然沒法超卓拔群好歹也不再被虐成渣渣。我背著書包兩點一線,我叼著筆冥思苦想,我按著計算器按到手疼,我看著朋友圈裡同學的慷慨激昂一言不發。

我沒錯,可是我的學校和同學也沒錯。

我與TOP1都沒錯。

只是因為,我們的專業,要求的核心競爭力不一樣。

marketing的理論尤其是中國教材,其落後程度很多時候都讓人不忍直視。何況這東西很多時候是博弈,也牽扯到人性,規律是相對的,不規律卻是絕對的。你見過哪個快銷大牛或是管理天才,洋洋得意地推薦一本經典教材,聲稱熟讀此書十遍必將天下無敵?

可是accounting就完全不同。做分錄、對賬單、填表格,最要緊就是規範合理,按步驟操作。你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給應收賬款下個定義嗎?你能改變核算的步驟,或是在講台上用八十頁PPT闡述當前我國增值稅率的合理性嗎?從實務的角度上講,這幾乎毫無意義。所以既然做了會計,就毫無疑問要在工作中摒棄這類不合規的幻想。

所以首先,題主將這兩者對立起來的認知,就是有問題的。

拓展眼界,或是用功學習,判斷其合理與否的標準,是你得到的東西是否有助於提升你的核心競爭力。

更何況,誰說用功學習的人,就是書獃子,而拓展眼界的人,就必得天馬行空不食煙火?

我見過會計專業課80+的男生對歷史問題侃侃而談,也見過學經濟學的文科生對時政的獨到觀點。而我本人,就算是在高三的緊張備考中,也會抽出時間來讀課外書權作休息。

學霸利用小長假去旅遊充電,算不算拓展眼界?

利用睡前的三十分鐘讀讀文學名著,算不算拓展眼界?

學習累了的時候摘抄一些詩詞權作休息,算不算拓展眼界?

水課的時候刷知乎上果殼,拿到新機子先做測評,算不算拓展眼界?

用功學習與拓展眼界根本就不矛盾。

只要你想要求知,閱讀課外書或是做開箱測評,這種事情根本就是放鬆和休息,是讓你快樂的事情。

很多人把兩者對立起來,只是YY自己腦中的學霸形象而已。好像學霸就必得戴著酒瓶底,不管男女都格子襯衫牛仔褲,油頭馬尾滿臉痘,目光獃滯語無倫次。

更多的人是希望聽到有人說,成績不重要,自己的想法才重要。但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正確,學校的東西就一定沒有用?你又怎麼敢保證,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能收穫比按部就班更好的結果?我不是強調循規蹈矩的重要性,只是很多人,就算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裡,都沒有能力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抉擇。

反規則的人永遠都要被規則所反。

很多時候,你看到的規則,未必是真正的規則。

所以像TOP1那種,表面上是反規則,實際上,她才是真正迎合了市場需求,迎合了規則的勝利者。

所以真的,別給自己找借口了。

分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去做提高競爭力的事情。

別再自欺欺人,別再掩耳盜鈴了,別再做伸手黨,也別再沉睡於理想主義的迷夢之中。


好久沒答題了,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一肚子話想說。

首先,本人不否定用功讀書的重要性。

但是,題主是否知道有多少人在大三末面臨人生下一階段路途選擇時的那種無知與無措?

為什麼讀研工作和出國看似簡單明了的三個備選方案會讓所有人頭疼不已?

不清楚題主是否接觸並問過這部分人群,但是我確實問過了不少人,不管他們的第一回答是什麼,等到問到他們為什麼要選這條路時,大部分人給的答案都是聽人說這個好。

於是很有意思的事在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你的選擇其實更多的是別人的選擇,因為你對你選的這條路將來可能會經歷什麼事其實並不知曉。

真正能對自己選擇做出全權解釋的傢伙,除了那些意志堅定或者說古板的人,就是那些在大學期間勇於體驗,樂於培養興趣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儘管問問他們類似「你為什麼不考研,你為什麼不工作,你為什麼不出國?」這樣的問題,他們絕不會回答你,「因為別人說考研辛苦,工作無聊,出國孤獨…」之類的全是別人說的屁話。他們只會告訴你「我之前去哪打工,在哪實習感覺如何如何,我之前在實驗室呆過個把月如何如何,我上過國際課程,和幾個老外交過朋友如何如何,所以我畢業後想……」。

「我試過」的說服力明顯強於「我聽說」。

題主說選擇興趣是不懂風險和代價的表現,但對學呆們來說,把用功學習當作他們唯一的興趣,難道就不是另一種雞蛋只放一個籃子的高風險的事嗎?

最後,本人仍舊不否定用功讀書的重要性。

但是,我還是很在乎行千里路體驗人生的必要性。

廢話略多,就醬。


用功學習,不去做興趣愛好,同樣也要付出風險和代價。。。這完全取決於個人價值觀啊,各取所需必然各得其所啊,請勿以己度人啊啊啊!

---------------------------------------------------------------------

翻來覆去講的都是同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你沒辦法同時走兩條路,你也沒理由去judge另一條路的人!

類似於

生不生娃 結不結婚 離不離 考研還是工作 選啥公司 和誰處對象 同居利與弊 為理想捐軀還是為斗米折腰 。。。謝邀但還是別問我了

----------------------------------------------------------------------

題外話。

年老的你迫切的去享用每一具年輕肉體,貧窮的你為了獲得金錢出賣自己的一切,黑皮膚的你走在美白之路上,個子不高的你做夢都想長高,近視的你總是愛上不近視的人………

或者,你找的老公沒文化所以別人家有文化的老公是好的,你窮了一輩子所以無法理解有錢人的不幸福,你自私自利內心陰暗所以認為慈善家都是作秀都令有所圖。。。

你如此的痛恨自己,並如此崇信著自己的缺陷!


那些在大學只用功學習,而不去尋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人,真的不懂得放棄發展興趣愛好的風險和代價的沉重嗎?

有的事情,在你眼中是巨大損失,在別人眼中只不過是實現其它價值的機會成本而已


到什麼時候才能明白:

①世上不是只有一條路是正確的選擇,也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②那些和你走了不同的路的人,選擇得是否正確,由他們自己負責。

--------------------------

題目被改了,導致我的答案看起來很像無責任吐槽。

原題目:

【匿名用戶 添加了問題 那些大學不用功學習,而去選擇各種興趣愛好的人真的不懂得風險和代價的沉重嗎?補充說明:很多人在關注一些和自己成績無關的東西,他們是真的不懂得這樣做的風險和得不償失嗎?我承認固然有些人成就很大,但是絕大部分人是代價巨大。所謂代價巨大,就是降級,就是勸退通知。】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規定 掛科 14學分就勸退。

但是有幾個同學都把巨大的學習熱情用到了學習計算機編程上了,而忽視了專業課。

有個同學不幸玩脫了,掛了16學分,被退學了。但是其他控制比較好的同學,包括那位掛了13.5分的,最後都順利畢業了,而且靠軟體開發技術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並且作為了終身職業。

忘了說了,我的專業是化學。

在保證能拿到畢業證的前提下,搞各種興趣愛好是零風險高收益的事情。


其實就是能力有限而已,也就是大腦是0-1態的,才將成績和興趣對立起來。

領域是相通的。我見過本專業頂尖的,其他愛好也很有水平的同學與朋友。我個人也是做技術的,順便也在玩口譯。

就事論事的說一下,我發現高票的答者還沒有找到工作……你的興趣也好成績也好,首先要生存下來。

也就是說,給定一個已有的領域,你先要在其中立起來,然後你才有腰杆子說這個怎麼樣,然後再說追求其他的意義,否則是一件很呵呵的事情。

我讀書時實驗室的一位老闆在40歲左右拿到了IEEE Fellow,那天他在人人上發一狀態,凡是我能得到的都是我不屑的,很張狂的感覺,但是你如果沒有拿到,就開始說不屑,比較貽笑大方啊。

就像一群學渣聚在一起談論學霸的不可得性;一群Loser在一起談論白富美只看錢不適合約會那樣。

說白了,沒有什麼理由去合理化,學生的主業不是拿來學習的……

你看到那些所謂的成功者說自己以前不好好學習活下來,是靠概率活的,反著能說通,正著走不一定通。

最後扣題一下,別人知不知道,和提問者半毛錢關係沒有;正一正自己三觀,從自己開始管起。

自己選擇的路子,自己面對通往的世界。


無需苛責題主。。

其實無非兩個字,資本。。

的確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資本去冒風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就不細說了。。哎。。

——————分割線————————

看了好多答案,還是多說幾句。。知乎er還是有些想當然了。。

中國的大學就是社會的縮影。。不同的家境和教育決定了不同的選擇。。

我在深圳大學讀的書,可以說這種情況大概是最嚴重的吧。。

家裡中產的同學,家裡都有送出國的打算,大學成績好不好根本不重要。真想申請好學校,自然努力拿基點。。去野雞大學的,只求不掛。。

而家裡巨富的二代同學,有些根本不在乎畢業證。。畢業直接進家族企業做繼承準備。。有些覺得多少要有學歷,直接找導師買論文。。

而大量的外地同學,很多家裡沒有底子的,哪怕成績不錯,畢業也很難在深圳留下(真?學霸例外)。。尤其是我的法學專業,畢業後基本都是2k-3k起薪。。在深圳來說,一個人的溫飽都很將就。

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是家境很一般甚至有點差的內地同學,不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學霸的話,生存都很難。。你讓他們怎麼不成績至上?

大學四年,我算是玩過來的。。但我見過好多同學,每天兩點一線,教室宿舍。認識的人也僅限於宿舍和隔壁宿舍。。成績超好,基點超高。。但幾乎沒有任何興趣愛好。。

有些是逼迫自己做到的,有些可能長期就是這樣長大的,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是的,大家都知道廣度帶來生活,但也要現有生存。。而對很多家境不理想的孩子,成績就是生存的保障。。


很多答案把一個本來可以清晰明了說清楚的問題搞得很混亂。

我試圖提供一個層次遞進、邏輯清晰的答案,首先是三個問題:

一、請問你自己,謀生、賺錢,是不是自己念大學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如果是,接著往下看。如果不是,請你不要看了,這個答案不適合你。

二、請問你自己,你在你的興趣愛好上的水準足夠你謀生么?你的興趣愛好與你未來的就職/創業方向是強相關、中等相關、幾乎不相關?

三、請問你自己,你就讀名校或者好就業的專業么?你畢業後的文憑上印的校名與專業名稱合起來的含金量高不高?

——————————————————————————————————

下面是舉例:

例子一:甲就讀於名校熱門工科,無奈他不喜歡。於是甲輔修會計學,花了很多時間,畢業的時候通過CPA若干門,而且甲主修的工科專業也拿到了畢業證、學位證。那麼,甲的前途(錢途)還是不壞的,他可以用主修的工科專業的文憑中找工作,也可以去找財會、金融類工作。

例子二:乙就讀於差校冷門專業,無奈他不喜歡。於是乙把時間投入看日本漫畫上,看了很多很多,不過乙本人並不會畫漫畫也不會寫漫畫的書評,總之他未來不可能利用漫畫賺錢。等到乙畢業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是,沒有謀生的技能。

——————————————————————————————

然後是結論:

一、就讀於差校而且專業不好就業,切忌花過多的時間在沒有謀生意義上的興趣上,很容易毀滅自己,有較高的幾率淪落為廢物一個。

二、就讀於名校或者專業很好就業的人,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沒有謀生意義上的興趣上,畢業的時候還是可以靠一張好文憑拯救自己的職場之路。

三、如果自己的興趣恰好就是自己的前途(錢途)所在,那麼肯定值得花很多時間投入。如果把握很大很大,退學也無所謂。

然後自我標榜一下,我這個答案最適合於資質、家境均非上等的人看。

——————————————————————————

請注意區分 休閑式愛好 與 事業型愛好 ,兩碼事。


在學校里,成績為王。

走上社會,情商為王。

基本上,學習成績好專業知識過硬的人做企業棟樑。

興趣愛好廣泛見識多情商高的人做老闆。

切身體會,準確率90%+


我覺得學好學校里教的知識不是件難事,所以你沒有理由不做好最基礎的事情,特別是大學前兩年。但是……學霸沒有什麼好驕傲的,你要外表低調但內心是個能豆子才真的好。如果你三七分你的精力,大部分的精力是要放在生活中靠好奇心來充實自己的。好好學習是一種態度(即使你不喜歡學那些課),如果沒有用在學習上的態度,很難說能在興趣的道路上持之以恆走得很遠。

我的意思是選擇興趣愛好是必須的,但是有個能入眼的成績也是需要的——有的時候成績確實用得上,況且這些沒有那麼難得到。btw出國之前我gpa3.9/4.0。

好好去上課會死啊!!這些東西有付出就有回報啊,世上有多少事情是努力了也得不來的啊!!!


真有時間操別人的閑心,據我觀察只要不是瞎玩遊戲之類的,別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要不等你畢業了看看?


這是題主的原文。

"很多人在關注一些和自己成績無關的東西,他們是真的不懂得這樣做的風險和得不償失嗎?我承認固然有些人成就很大,但是絕大部分人是代價巨大。所謂代價巨大,就是降級,就是勸退通知。"

簡直憤怒。

自己無法兼顧學業和興趣的人,總喜歡用自己可悲的眼界和腦容量揣度這個廣袤的世界。

誰告訴你,關注跟自己成績無關的東西,結果只有功成名和降級和勸退這兩種可能?

這口吻,就像是

「很多大學女生在關注一些跟將來嫁娶無關的愛情,她們是真的不懂得這樣做的風險和得不償失嗎?我承認固然有些人獲得了美滿的愛情,但是絕大部分人是代價巨大。所謂代價巨大,就是意外懷孕,染上性病,遭到拋棄。」


你認識他爹么?

—————————————————

不要只用一個側面去衡量一個人


談理想談興趣,真是起點高的人才有的奢侈。起點高的人,任何時候失敗了都可以再來。起點低的人,仍然這樣,要麼是被心靈雞湯昏了頭,要麼是一個虔誠的賭徒。

起點低的人,要講求實際,深度培養關乎生存的各種技能,比如如果你打算靠計算機吃飯,那就一定要好好培養你的coding能力。當踏上社會,經歷一番高下強弱的競爭後,起點足夠高了,你才能足夠專心,否則就不要去拘泥於所謂的興趣和理想。


首先,興趣愛好並不一定是無用的。

Jobs著名的斯坦福演講里有提到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Reed大學在那時提供也許是全美最好的美術字課程。在這個大學裡面的每個海報, 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術字。因為我退學了, 沒有受到正規的訓練, 所以我決定去參加這個課程,去學學怎樣寫出漂亮的美術字。我學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我學會了怎麼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之中改變空格的長度, 還有怎麼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那是一種科學永遠不能捕捉到的、美麗的、真實的藝術精妙, 我發現那實在是太美妙了。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當時看起來這些東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應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Macintosh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那樣了。我把當時我學的那些傢伙全都設計進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 就不會有機會去參加這個我感興趣的美術字課程, Mac就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那麼現在個人電腦就不會有現在這麼美妙的字型了。當然我在大學的時候,還不可能把從前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但是當我十年後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再次說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這個過程從來沒有令我失望,只是讓我的生命更加地與眾不同而已。

其次,不少人有能力處理好學業、工作、興趣的關係。

在學生會招人的時候,通常會問一個問題:

你能不能平衡好學習和工作之間的關係?

大部分人都信誓旦旦說可以,不過能做到的確實少。這就會有一個淘汰的機制,即做不到的人會被淘汰,或者是覺得吃力,決定退出。

留下來的要不就是有能力,要不就是覺得在學生會比在課堂上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所以如果學習能力強的,多學點是自然;學習能力弱一點的呢,其實專註於幾個方面也是棒棒噠~

最後,不才地舉一下自己的例子吧。

差不多在大學的情況是:

GPA不高,但是超過3,足夠我畢業拿到了曼徹斯特大學的OFFER;

學生會做到大三,不想競爭主席團,安穩在部長的位子,帶著一群孩子們做出了很多成品;

談過兩場戀愛;大四去了台灣交流半年;

大二玩過一年的劍網三,自己研究手法競技場打到2200換上當時最好的一套裝備心滿意足地A了;

自學畫畫、攝影和設計,學會了做海報,給學弟學妹們開設PS講座……

剩下都是些細枝末節了,也就不提了……

(比較遺憾的是打工經驗少,志願者的經歷也不多)

我的意思就是,其實在專註興趣的時候,保證一定的學習質量也是做得到的: )

所謂得不償失的應該是沉迷於意味浪費時間去遊戲或者是愛好吧?做這些事兒的時候,你也可以動腦子啊~~況且我也知道有政治專業的學生喜歡打遊戲,畢業被盛大錄取的例子。

我覺得,嘗試更多東西,才知道世界多大多有趣,才發現自己需要進步的有太多地方了,所以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的樣子_(:з」∠)_ 但是好像每次拚命努力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嘛~

總覺得現在做的一切都會為我以後的所有鋪墊,所以想要學習更多。而且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學會了一個去學另一個會說不定會發現很多驚喜哦^▽^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題主家境普通,有很大的就業壓力,那就別聽他們瞎扯淡,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好好學習,有了穩定的工作,再去發現和發展興趣愛好,不是興趣愛好不重要,是很重要,但是在某一個階段沒那麼重要。如果你是富二代,當我沒說。


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位老師跟我們說:「你們可以不喜歡我上的課,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是一定要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有了比學業更讓你值得投入的事情,把學業控制在及格線以內也沒關係。我有個同學也是學動畫的,但是他本身卻很喜歡音樂,大學的時候雖然每門課都是低空飄過,但他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現在,他給我寄來了自己發的唱片。所以你們要記住,比起學到了什麼東西,更重要的是自己明白自己要走那條路。」


說的好像做到題主所說的『風險控制』就真的一勞永逸不會付出代價一樣。。。【斜眼


做人,可以現實,但不可以功利。

題主的想法或者思維,太過功利了。


世上最大的冒險就是不願意做任何冒險


我不覺得把2周就可以做好的事情花19周做的一樣是用功


大學的「學習」有很多種。可是處處有風險,做什麼事情都會付出相應代價

題主所說的不好好學習,「而只」發展興趣愛好,似乎有所不齒。個人認為學習的方式和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是通過理論和實踐才能體會到的

我是很佩服那些在大學裡靠一杯水幾本專業書就能在自習室從日出坐到日落。他們有著極強的耐性和抵抗誘惑的能力(暫且不提學習效率),每到考試的時候被各路學渣拜學神跪舔,拿到各種考試證書和獎學金。但平時似乎並不受到導員和教務處老師的青睞,也拿不出像樣的專業製作成品(因為專業製作大多是要靠團體)。書本是他們的男票女票,走在路上的時候雙手只能插兜。這也許是題主所說的「學習」帶來的風險和代價

我也很佩服那些在大學裡發展各種興趣愛好,社團學生會進出自如,出門呼朋喚友,集體活動異常豐富。這路人在自習室平時基本不見人,可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慌了陣腳吐血預習,期中期末考專靠抖機靈。臨到畢業才發現自己需要清考的還有好多專業課,應聘的時候能和經理人談笑風生,可問及專業知識確實令人汗顏。這也許是那些只發展興趣愛好的人的風險和代價

個人認為人各有志。你選擇何種學習方式對人生道路影響很大,但並不能以自己選擇的方式去評價別人。你所認為的不屑,可能對另一個人來說是驕傲是榮耀。「學習」兩個字囊括的東西太多了了,也許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真正體會到「學習」的真正含義。


這話聽著就彆扭,說得好像大學選擇專業時選的就不是興趣愛好,而是一種折磨與負擔,需要其他的事情來抵消這種痛苦。

本質上你的專業,抑或是你的興趣愛好,都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既然選擇了一條路,就咬著牙堅持走下去。因為要取得什麼樣的收穫,就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你不覺得壓抑自己去學習一些根本不喜歡的東西風險更大么?

我念大學的時候,我學的都是我喜歡的(互聯網相關知識),我自己買賣手機拆卸手機,就因為我喜歡這個,我在學習中是快樂的滿足的。物流專業知識我一竅不通,我說我投簡歷只願意投互聯網的相關崗位,一個師兄就說你以後會後悔的。

直到我現在實習加起來也算工作一年了,我也沒後悔。我在這個行業的體會是愉快,我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隊友,我的工作除了能給我提供不低的薪水之外還有學習的快感,哪怕互聯網需要加班。

最近小米也跟著鎚子開始講情懷了,再過不久情懷就要泛濫到各個產品了。我自己一個小夢想是上極客公園,我突然很害怕當張鵬問我 「你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的時候,我回答」因為情懷」會讓大家以為我在調侃,在開玩笑,但是我為什麼選擇互聯網,我為什麼願意在大學期間學一些大家認為旁門左道的東西,我又為什麼不關注成績呢?

也許說了你也不懂,但是就是因為情懷,自打我接觸互聯網以後就有的情懷。


作為一個大學不認真學習,關注一些其他東西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想問題主,你真的覺得你再大學學習成績好就能有好前途好工作么,或者說你認為那些學習成績不如把你學習的時間放在了其他事情上的人以後就一定沒有你混得好么?

too young,sometimes naive.

說說我自己吧,大學裡基本上沒怎麼學習,只不過大一開始學了法語,一直學到了大四,在大學裡組過樂隊,帶著樂隊去草莓音樂節演過出,也在學校里辦過音樂節,當時有超過5000人來看,後來樂隊解散了我又去組了個社團,做公益和商業實踐活動,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臨畢業的時候參加法國高商的面試,面試官一共面了我40分鐘,一句成績都沒問,基本上都是在聽我講我的故事,我很輕鬆的就去了想去的學校。

你覺得我做社團,做樂隊,做公益浪費時間?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做事情的維度多了太多,在高中你只需要做好學習,專註學習就可以了(雖然我覺得這也是畸形的,這個以後再說)在大學你可以有多種選擇,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還是知識,見識以及專註自己喜歡的事。記住一點,沒有一條只要一直走絕對能成功的道路,每個人成功的道路都不同,你學習,只是做了一個最「不壞」的選擇而已,但遠遠不是最佳選項,當然如果你真的熱愛學習熱愛科研當我沒說。

其實像題主一樣功利主義的人還有很多,凡事都會想想做了對我有沒有用這種思維方式雖然沒有什麼錯誤,但是也註定做不成大事,建議題主多讀讀書提升自己的格調和氣量,你現在缺的不是學習而是更深層的東西。


我想說不會。我和第一答案的答主一樣,憑著興趣愛好上的現在的大學。初中、高中都是全市最好的學校高中之一,成績在班上也可以前十。我高二決定去上藝校的時候老師都瘋啦,都說放著好好的一本不去上,去學藝術,不可理喻。

先說說我上藝術院校的原因,從小學的鋼琴,後來學的吉他,曾經也是耳機玄學愛好者,高中玩了樂隊才發現,彈琴多有意思,玩音樂多有意思,關鍵是我可以樂此不疲。況且我還不太會玩遊戲,玩啥都菜(不許鄙視我)去普通院校很難有人陪我聊電影,聊音樂,而且最主要是我覺得藝校大部分的人是有夢想的,在做喜歡的事情,願意為了自己的愛好、夢想所努力的,對自己的夢想是有熱情的。很多普通高校的同學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自然也不會有熱情,在我看來有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於是我上了南藝。

在南藝,除了專業課,政治之類的我都沒好好上過,課餘時間都悶在工作室做東西,這是一個拼水平的專業,不是拼積點。東西做的好,別人才服你,你才會以後有飯吃。社會不會管你在校有多高的學分績點,他們只看你的業務能力,能否為他們帶來收益。而業務能力取決於你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深度,想要深入學習,沒有興趣如何進行?

就快畢業了,很多同學回首望望,在大學除了應付課程,為刷積點奔波不暇,也沒什麼可以留下的,可我可以驕傲的說我為學校做了不少的優質作品,我為我今後的專業道路也打好了基礎,因為我對專業的認真、熱愛,大家願意和我一起工作,我有了自己優秀的團隊,我也有幸為青奧會盡一份力。

上個圖,睡覺了


與其為別人擔心,不如先照顧好自己。


中等211大學畢業,本專業屬於工科,覺得無聊透了,有機會就出去玩,或者看課外書。一直到畢業都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最後順利混到學位證。不過大三的時候覺得工科太無聊,就去學了第二學位,新聞學,自我感覺比較有意思,於是成績顯然比第一專業好很多。畢業以後,從事第二專業的工作,當記者,依然覺得比干第一專業有意思多了,雖然不一定有第一專業所從事的工作那麼賺錢。

不過,不過,不過!不要鄙視那些唯成績論的同學,確實,有些人沒有什麼愛好,也不知道以後想要做什麼,於是他們就好好學習,GPA比我高的多的多,以後順利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或者繼續深造,在找本專業的工作的時候,他們也會獲得更多的青睞。

所以如果仗著自己有點興趣愛好,覺得自己就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去鄙視那些只知道學習的人,真心沒意思。

順便說一句,我在大學裡看到的,真正成績好的人,往往為人處事也不差。那種所謂不通世事的書獃子,或者不務正業的怪才,不是普遍現象。更多的是沒有興趣愛好,也不好好學習,一天到晚玩遊戲的人。


樓主都上了大學了,還唯成績論,這跟高中有什麼區別?

建議樓主多想想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題主的標題就存在一個邏輯上的缺陷:興趣愛好不算學習嗎?專註於興趣愛好就不是學習?大學之大,在於什麼?興趣愛好就真的會讓你未來有風險和代價的沉重?

我覺得再寫下去就要幾萬字了,乾脆略去!


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你不感興趣的事會有人去做,更有意思的是你覺得極度枯燥乏味的事情很多人卻樂此不疲。——馬雲


我覺得大家說的都太矯情了。

依據現在大學的實際情況,不用功學習的是多數,而用功學習的是少數。

本科階段想要畢業實在太容易了,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幾乎沒有任何風險

大部分專業而言,平時上上課(適當曠曠也無妨),考試周再努力背背書,很容易就過了。有大把大把的課餘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我看不到有什麼衝突的地方。

當然,也有極端的情況,一學期課不上幾節,整月不見蹤影。這樣的人當然有風險。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您還上什麼大學?揣著幾萬塊的學費在家或者更好的地方發展自己的興趣不是挺好么?

而且從我的經歷來看,這樣的極端分子都不是培養和發展興趣的,而是在一些玩物中沉迷。

當然,除了學業的風險,還有其它的風險。

比如,對能力的提高和人生技能的獲得所產生的影響

這方面的風險還是有的。不過在可控範圍之內。

興趣愛好對工作起不到任何有利的影響,大學階段的時間投入對人生的收益較小。

荒廢了本專業的學習,專業基礎不紮實,限制了長遠的發展。等等。這些都不是不可挽回和對人生走向起決定作用的,所以我覺得風險相對較小且可控。

總結:只要不走極端路線,幾乎沒有風險。

-----------

感謝 @yoho lyn的補充。


大學和青春也就這麼一次, 誰沒有權力讓自己幸福一下呢? 你更多的僅從學業方面考慮將來只不過是你個人的價值觀而已. 他們同樣可以嘲笑你死讀書, 錯過了社交, 人際關係, 知己, 思考, 挖掘潛力, 尋找志同道合者等等這些更有可能一生受用的東西. 說到底, 我們只不過選擇自己的道路, 並一生對它負責. 沒有什麼可以批判嘲笑別人的意思. 哪怕你成就很高, 也是很多偶然因素湊在一起剛好適用於你個人而已.


無論是選擇用功或是不用功,都會產生各自的選擇風險。

在同一個大學裡,同一個系,同一個年級,僅僅從大學期間是否用功來判斷未來是否有成就(地位、財力、發展狀況)是很難說的,畢業後的影響發展的因素太多。


我就是學習比你好愛好比你多長的比你好看家裡比你有錢取向比你正常


呵呵,大多數人的興趣是懶,是饞,是不勞而獲。

當他們在談論興趣的時候只是在為自己逃避目前繁重工作和學習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你仔細觀察他們在放棄學業和工作的同時為所謂的「興趣」的付出有多少,所以你會有一個到很多「追求興趣」的人最後都是一個付出很多代價的悲慘收場的印象。

大家總是給興趣貼上「輕鬆」「愉快」的標籤,但是少年們,追求興趣也是要付出堅苦卓絕的努力的

當然很鼓勵敢於放棄一些東西去追求正真興趣並且為之不懈努力的人


大學裡不務正業的名單:比爾蓋茨、邁克爾戴爾、拉里佩奇、喬布斯、馬克扎克伯格等等。這些人都是大學裡因為自己的興趣而荒廢學業的人。如果是工作之後不務正業的人也不少,比如:愛因斯坦。我非常感謝這些不務正業的人,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敢想像,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樓主認為按部就班會風險小一些,作為一個已經在壟斷國企工作7年的人來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體制內就是安全的,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互聯網」化了,你的競爭對手早就不是你的同行了,而是可能任何其他行業的企業憑藉互聯網把你揍得暈頭轉向。就像諾基亞CEO在宣布同意被微軟收購的時候說:我們並沒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你要問我未來什麼工作看上去靠譜又能持久的,我覺得我不知道。

我認為「興趣」是人為萬物之靈的一個重要特質,在心理學上講,一個人如果受外界因素(金錢、職位、權利)驅動進行工作,那麼遲早會將自己的工作量和所獲得的外在獎勵畫成等號,拿多少錢,辦多少事。這就進入了「混」這個狀態,你的工作別人也能做。

對於一個依靠興趣來工作的人,他就具有了內在驅動力,他在一件事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會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吃飯的時候、排隊的時候、睡前的時候,任何「暗時間」都是他可以利用的時間;他會為了自己的興趣,完成各種繁瑣複雜的工作,而這些事情,是其他講究性價比的人所不屑的。足夠的時間加上繁瑣的練習,加上一點點運氣,這種人會很容易走的比求安全的普通人更好,因為他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比普通人多得多。

當你能夠真正的夢想的時候,你就不會選擇原來的那條路。


只關注成績才是高風險行為吧?


哈哈哈,我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本人在華科讀書。剛開始填志願的時候華科就給了我一個專業可選,政治學與行政學。一進大學就成了徹頭徹尾的學渣渣,有多不用功呢?翹課是家常便飯,有時候上了一半覺得實在待不下去就走了。我應該是我們院逃課最多的人,課件基本上是考試前一天列印,考試永遠挨著室友坐。

那麼我這幾年到底做了什麼呢?首先不得不承認是個愛美食的人,是真的愛啊,去了全國20多個城市就為了找吃的,專門跑到汕頭去找牛肉火鍋和手拍牛肉丸,跑到廈門也就為了一晚沙茶麵....後來就開始喜歡上了烘焙,由於寢室限電,買了個600瓦的烤箱在寢室做,沒冰箱放黃油跑到去找奶茶店的冰箱.....無論條件多苛刻硬是在寢室里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餅乾甜點。後來就決定把這種愛好 讓更多的人了解成立美食協會。

我也愛運動啊,剛開始跑步純粹為了減肥,後來就越來越離不開了,從最初的800米一直跑到了廈門國際馬拉松,後來覺得自己連游泳都不會就找個教練學游泳,學完了還是不會。到第二年的夏天經常自己跑出去游泳,心想著都交了學費還學不會多可惜,就自己一個人慢慢摸索著蛙泳也學會了。最近發現游泳池離學校太遠,就開始辦了張健身房的卡,一般女生去健身房就跑跑步,我看了很多知友關於健身的回答後,每次去都1小時無氧加40分鐘有氧,哎,大家感受下器械區只有一個女生在練力量的孤獨感!不過!馬甲線已經快出來了!

運動說完了,再說下雜七雜八的吧,大學這幾年去了20幾個城市,差不讀5個國家和地區,感覺自己已經成了一個出境游省錢達人,57塊錢的含稅機票買過,400塊的酒店花60幾也住過。。。當然也住過別人家沙發,去尼泊爾做過志願者,參加過香港MAD,博世公司的暑期夏令營,認識了很多有趣並且優秀的人。更有意思的是還設計了一個旅行箱申請了專利。看電影看了也看了百來部,都是豆瓣高分電影(不是說自己逼格高什麼的,只是覺得時間精力有限還是多看點經典的),閱讀也從未間斷過。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興趣,我開始回答樓主的問題了。

不得不承認,為了以上所說的興趣,我在畢業的時候和保研的人拼不過績點,和考研的拼不過踏實,所以我選擇了工作這條路,前段時間剛簽了碧桂園,30個人要了26個研究生,我是其中1個小本。我不是想吹噓自己的能力,我想就算我現在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這樣度過我的大學生活,這樣的生活讓我明確的知道我的大學生活目的是通過各種興趣去充實和提高自己,如果我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我也許就不會有這麼精彩充實的大學生活。

每種選擇都有機會成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真正讓別人欣賞和認可的不是表面的分數和頭銜,而是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看以後想幹什麼吧

表示大學玩了三年樂隊而且還在繼續玩下去,因為排練翹課因為演出翹課這事兒長干

以後的夢想也是做職業樂手而不是在我所學的專業上功成名就。我對未來的想法就是找一份餓不死的工作,然後能撐著我不因為玩音樂餓死就行了。

別跟我說因為你是個女生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嫁個好人別的都無所謂。我就算是自己,生活也是一樣。

我之所以會選擇上大學,是因為滿家裡人的意家裡人才會支持我的夢想。

大學期間掛科兩科,均分倒數。

但是也不至於降級甚至勸退。

而且我從來沒覺得因為音樂我變成了loser,相反,我覺得因為音樂我的生活才有了色彩。

不是所有人都跟你有一樣的三觀,所以說別拿你的三觀去揣測別人的想法。


凌晨聽著窗外的淅淅瀝瀝的雨聲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這個人,興趣愛好廣泛。或許是因為是雙子座的緣故。

愛好廣泛的結果,就是每個愛好持續性不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開來,自然不如集中起來能做到更好。

大學一年級,單純的享受大學生活,各種玩。

象棋,吉他,遊戲,小說。

當然還有香煙和美酒。

但是沒有妹子。因為覺得妹子沒有這些東西好玩。

之後便是平淡的大學生活。

大三開始,我立志做一個網路小說寫手,每天都在構思小說大綱,碼字。

第一個文章碼了十萬字,不滿意,一怒之下直接把Word刪了。

之後又開始寫,然而這著寫著沒了興趣,tj了。

勉強,大學畢業了。我們宿舍6個人,一個留級以後退學。一個肄業,我補考畢業。只有三個正常畢業。

我們三個,一起打遊戲,一起抽煙,一起喝酒,一起看小說。

畢業之後,我又沉迷於騎行。

大學過的很累,不想工作,想要去放鬆一段時間。

之後便開始我長達2年多的玩樂生活。

上沒有老,下沒有小,中間是我一隻單身狗。

我打工,買車,騎行。沒錢了回家,再打工,騎行。有時候父母也支援資金。

知道今年,我覺得玩夠了,開始找工作。

我的本科院校好歹是個北京的211,簡歷投出去,面試機會還是比較多的,然而面試官問我兩年之間在幹嘛,我回答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他們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

我說起我騎行青海湖,騎行川藏線,然而他們不懂。

我說起我在寫小說,他們不懂。

我說我在玩魔方,他們不懂。

我說我在玩吉他,他們不懂。

我說我在打遊戲,他們不懂。

。。。

他們只是認為,畢業了只能工作,不工作,說明你有問題。

要麼身體上,要麼精神上。

我只想說,不要把每個人想像的像大多數人那樣俗不可耐。

這兩年,不理解的人很多,同學,朋友,長輩。

理解的人很少,更何況支持的。

感謝母親大人理解並支持我。

從三月到七月,面試,被悔offer,我還是沒有找到工作。

我一度開始懷疑人生。

我懷疑這25年來我所有的一切。

我開始懷疑我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覺得我知道很多東西,並且能做很多東西。

我學習能力很強,適應能力很強。

為什麼找不到工作???

就是因為沒有工作經驗?

但凡我大學畢業不玩耍這兩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應屆生的身份找工作,一切都會很簡單。

然而當初我選擇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承擔這樣的後果。

有選擇,就會有成本。

經濟學叫機會成本。

但是,從我身邊的同學們說起,選擇學業為重的,都比選擇興趣愛好的同學。。。

過的「好」。

為什麼這個「好」我加了引號?

因為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

這個「好」,只是世俗上的好,賺的錢多,社會地位更高。

然而選擇興趣愛好的人過得很自在。

因為他們內心是快樂而滿足的。

我也是。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可以騎著單車,流浪在高山峽谷中,無論晨昏。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可以喝醉了抱著吉他在大街上吼著喜歡你。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可以安靜的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而不用顧慮其他任何外界因素。

而這些,以後都做不到了。

就像我八歲的時候想要的玩具汽車,在十八歲的時候得到了,我並不會欣喜。


成績好就成就大么?

不好好學習做自己事情的人可能恰好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懂得風險和帶價。

成績不好不可悲,可悲的是大學四年就知道考試拿成績,畢業進了社會,才發現,社會不像考場。

知道自己要什麼了,成績不成績還有那麼重要?


我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就讀某二本學院,專業為校內就業率偏低的商科專業,成績班裡中下,大二一年還掛了2科(好煩..還要準備重修!!)。目前大三狗,木有拿過獎學金,木有各種專業證書,英語四級剛低分飄過(謝天謝地)。普通到連授課2年的老師都不認識我。

說說我的興趣,大學開學後掉進環保公益圈,加入學校的環保協會,開始慢慢接觸環保領域。2年的摸爬滾打,對這一行業也算略懂皮毛,經常性地參觀各種環保設施;拜訪在各個議題有顯著成就的前輩;參加環保項目的競賽;參與各類型的環境考察。幾天前才剛結束某環保機構為期2個月的實習。

這2年的到處奔波,雖有疲憊,但收穫卻很大。認識了許多朋友,聽他們分享各自的故事,去過許多地方,了解了各個城市的人文與環境保護的措施,見識廣了,思考多了,自然就成長了。我敢保證,假若我呆在學校好好學習,努力刷題,那現在的我,也還是兩年前的我,依舊那麼天真(我對強制性的學習並不感冒)。

並不是說認真學習不好,只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興趣點,有人喜歡研究,有人喜歡社交,有人喜歡藝術等等等等,只有向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人們才有動力去獲取更多的知識、資源,才會更心甘情願花費較多的精力投入進去。

到目前為止,我發現我因為發展興趣而所帶來的代價是:對本專業一竅不通,當然,這跟二本學院大部分人都一樣(很多人都沉迷遊戲荒廢學業)。而我收穫的是朋友、見識、快樂以及對公益領域的了解。自我認為代價並不大。

我不喜歡我的專業,但我會儘力去應付考試,保證順利畢業。而未來,可能會嘗試加入環保NGO工作,也有可能會往社會企業、CSR等領域努力。我也曾想過留學,也曾想過拿獎學金,但我更想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前提是保證能養活自己。


成績是什麼樣的代價呢?我們都還是高中生嗎?你要成績幹什麼呢?

為了保研?多複習幾個月有什麼考不上的,再說你看看,每年不稀罕那個保研名額拿了又放棄的人多著呢。

為了進國企?我們這些有自己興趣愛好的人,才不稀罕在國企浪費青春。

為了留學?除非你能刷到超高分,否則那點只算得上中上的gpa可沒我們這些在自己興趣愛好上有建樹的人更有競爭力~

畢業兩年,鬼才會問你當年成績多少。反倒是那些一直沒找到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了找不到生活意義沒有幸福感的沉重代價。


先說一個很私人的觀點

讀書、有目的的學某一方面的東西、刷GPA這三種應該都算是學習,但是題主問到的「用功學習」,應指代的是GPA吧

我成績一般般,家庭也是一般般;來到的學校只能說土埋半截的垃圾學校裡面一般般的,專業是一個特別逗比(原諒我只能用這個形容詞)的扯淡專業

但是我經歷的至少比我身邊的同學多出一大截,我的生命在廣度上見識了更多,我看到過的東西超過了我在這個身份本應該見識到的東西

耶穌說「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

見識也是知識的一種,經歷是見識的一種。

這一切都是學習的過程,如果不把GPA看做全部的話,我感覺這個世界還是蠻豐富多彩的

家長當然也經常像你一樣表示不理解

但是風險和代價是永存的吧,

家長叫為黨國當兵,感覺上好像有安排一樣,但是我的意識形態絕不允許我每天讀馬列毛鄧三腦子裡什麼都不想只管服從命令,而且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什麼戰爭啊什麼什麼為國捐軀的事情吧,看似很棒很好的事情不想想就跟風去做才是最大的風險。

而且我如果按照我校老師糊弄鬼一樣的教學方法,畢業之後除了考研和回家待業沒有別的出路,

所以我說服我自己堂而皇之的不好好學習,看高中時候沒有看過的好書,享受我喜歡的電影和音樂,暑假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到帝都實習

有自己明確的選擇的人才應該是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和人類進步方向的吧,我一直這樣和家長解釋自己的選擇

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

願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

是因它沒有 分開每種色彩

《光輝歲月》——Beyond

膚色是界限,其他的選擇也是界限,不存在偏見的接納別人的生活方式與選擇,這個世界能更加美麗吧。


你知道更悲哀的事嗎,就是有很多人在大學好好學習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學,讓我想到了那個放羊為了娶老婆,娶老婆為了生娃的孩子。你說他們像嗎


不用功學習,而去選擇各種興趣愛好。

分兩種情況:

1.以興趣愛好為借口,不去學習

對於這一種,我只能說興趣愛好只是偷懶的借口

2.有明確的目標,講興趣愛好作為自己的事業

just go ahead, 課業學習不那麼重要

興趣愛好會佔用很多時間,但是我認為興趣愛好和學習可以兼得的。將成績維持在班級中上並不需要很多時間,需要的是一種認真的態度。維持中上成績的同時,發展興趣愛好,完全是有時間的。


有些富二代,不需要像題主這樣一畢業就忙就業的事情,他們把自己的興趣做好之後,可能在五年十年之後變得技藝精湛從而實現盈利,甚至可以聚集一幫人替他盈利。

哪怕最後真的不盈利,怕什麼,人家是富二代。


話說回來,有多少畢業生做著和自己大學專業相符的職業呢,話又說回來,知乎上不是有很多專業大牛過著高富帥的生活么


我讀大學時感覺在學校里呆著如同蹲監獄 你要是看新聞就會發現大學某些程度上講還比不上我朝的監獄 監獄會組織你勞動學習一項技能(插個假花啊做點棉線手套什麼的)還提供自考學習的機會 文藝匯演相親之類的活動也常有 一學期的大學學習和學校活動還不如我爸帶我出去吃頓飯見識的多 其實在大學發現自己興趣一直鑽研下去混個畢業證也沒什麼風險不風險的


要在興趣上投入多少時間,要與你對自己的定位和將來的目標而定。

你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提升你的專業能力,而你能夠有心發展興趣就只有那麼幾年。

我們平時努力學習,考個好成績,大多數動機都是為了在工作應聘時擁有一個好一點的敲門磚。

按照采銅的學習方法來看,發展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一個半衰期長的學習活動。


去年寫了一部分,覺得透露太多個人信息就沒發。現在想想其實也沒什麼,我匿個名好了。我校的同學或者是朋友大概會從很多細節上知道我是誰,希望大家不要點破,這些事情雖然我平時也會當做好玩的話題引大家發笑,但是我自己心裡其實是有很大很大很大遺憾的。

我寫這個答案也是為了給大家從另一面現身說法。看看目前這些答案,很多人都在說學習和其他事情可以同時搞得很好啊什麼的,但是大家別忘了還有更多的像我這樣的渣渣,其實是做不到兼顧的。在這些人看來其實你們的答案更多地是在給他們一種鼓勵,「快去玩吧其實沒什麼的都能搞好的」,等到搞砸了再回頭看才真的是追悔莫及。我希望通過我的答案能讓這些渣渣從不好的結果這一方面好好思考思考。

事先說明清楚,我最煩評論區里的白痴了。我寫答案沒人給我錢,你愛看看不看滾,不要在這裡犯蠢。

-

題主問的是是否有風險和代價的問題,而大多數人的回答更像是給自己的一種辯解

好,我現在告訴你,

【聲明,以下內容僅代表我自己,我們學校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都是很好的,我基本是我們學校的底線了】

我剛剛(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是14年夏天,剛畢業)從某外語211畢業,學的不是語言,是所謂「複合型專業」,也就是專業+英語的模式。我基本就是那種真正的學渣了。總體來講,我們專業一共50個人,除了退學的,我的成績基本是最後10%的樣子,全學院估計也很難找出成績再爛點的人了。我在學校里認識這麼多人,成績比我還爛的也不會超過十個

我們要求過英語專四我沒過;大四要考專八,我自忖沒那個本事,沒去考;大學英語六級,根本不複習,第一次睡過頭沒去考,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剛剛過計算機二級,上了兩次課直接放棄,沒去考。所有大學裡可以考的、拿的證書,我基本沒有

每學期開學第一第二周把課全部上一遍,探探情況,看看點名、提問、給分情況。後面的課基本不去,一般的課程每學期一共能去四五次就不錯了。平時作業靠抄襲,多找幾個同學要一要,「綜合參考」一下,要麼就是網上找。點名基本靠同學幫忙,如果幫不了就只能隨緣了。考試基本靠抄襲,要麼抱大腿要麼靠手機。個別課程自己喜歡的,會去好好上一下,最後也能拿個好成績,這類課程大多都集中在藝術方面的公共選修課,偶有幾個專業課。這基本就是我在大學的學習狀態。

我們學校允許超選5個學分,如果再超的話一學分是125塊,我最後一共補了1000塊,也就是說我一共超選了13個學分。這不是因為我愛學習選的多,而是因為我沒過的課程太多了,只好補選。最後一學期我還差兩門公選課,差點因為成績出得晚畢不了業

現在我給你看看我的成績:

↓四年平均績點,包括必修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不包括體育

↓部分考試成績,可以看到很多沒過、補考、缺考

↓公共考試成績,我覺得我們學校不會有比我更差的了

我業餘就是玩玩音樂方面的事情,沒什麼成就,同學間很小範圍內有點小名氣罷了,嚴格地說相當於什麼都算不上懂什麼都沒有做成。

(以上是以前寫的內容)

-

所以說渣渣們,不要自欺欺人了。如果你不能自律搞好學習,就別騙自己能搞好興趣愛好了。

我現在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自律、勤奮和積極的態度都是必不可少的。你學習差不是因為你懶得努力,而是你根本就做不好。對於絕大多數渣渣而言,學習都這麼差了,就別想著搞業餘愛好了,你搞不出名堂的。你以為自己做的很不錯,但是恕我直言,基本都是在感動自己,在別人看來,屁都不是。

特例總是有,但是做人啊,要對自己坦誠。別妄想自己是個特例學習雖然差但是業餘愛好搞得特別好特別牛逼然後自己傳奇的故事在人民群眾里廣為傳頌了,與其這麼欺騙自己不如去買彩票好了。

各位學弟學妹,大家還是先把功課學學好再說其他的吧。學長真的是在用血和淚給大家講道理。

我們都年輕,空有大好的青春卻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努力。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做出些令我自豪的成績,然後來取消匿名。


玩的深的話已經不全是興趣了,有些完全是可以是工作了。你說你喜歡打麻將,那叫休閑,如果你是賭神,那是工作了。

不要低估興趣的力量。因為興趣往往很難的東西你也能想辦法專研,因為興趣比別人早接觸入門就是優勢。你看輪子哥初中就開始,甩別人好遠。


我只是覺得將來病人的生命是交給我的,所以我該好好學習。請問那些說學習不重要的人,你覺得你將來生病找一個踏踏實實學習的人開刀看病靠譜,還是一個天天掛科的人靠譜?你會因為後者興趣愛好廣泛找他看病么?

其他專業不評論。


題主你好,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間覺得自己應該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剛剛畢業於上海大學,在來大學之前,我高中時候的班主任曾經跟我們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今社會有很多的人才,有人是「一」字型,他們擁有者寬廣的知識面,但是卻並不精於某一項。

有人是「1」字型,他們精於自己的專業卻不聞外事。而最精彩的,卻是「十」字型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更加精彩而有意義的。(大概是這個意思,原話已經記不清了,抱歉)

上了大學,愛上了dota,浪費了人生大量的寶貴時間在裡面,最後還是沒能打的更好(11天梯1200,不能再高了。)這個曾經一度讓我非常沮喪。無節制的遊戲者往往有著糟糕的成績:要不是大四的時候想著絕對要畢業,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讀大五。

還好,就算是沉迷於遊戲,我始終記得我高中語文老師的這一段話。於是,除了遊戲,我自己會強迫自己做兼職。讓自己從一個「歡迎光臨」都說不出來的戰五渣變成了一個能夠獨立賣出微波爐的人。我自學吉他,現在也就到了能夠勉強把《卡農》彈出來的程度。我也自學日語等等。不然,我估摸著現在情況只會更糟。

但我知道自己依舊很弱,同時也很慶幸,自己對生活的某些方面還是有興趣的,雖然雜而不精。

因為現在,作為一個研究生的我(我9月份報名,12月份開始複習,一個月奇蹟般的考上了。。)我發現即使是研究生這樣一個群體,在專業知識方面彼此也不會有太多的差別(我喜歡看書,所以在有些地方我懂得比他們還多,雖然我在大學沒有好好讀書)。所以專業方面,只要你決定了方向,不說出類拔萃,但是短時間內達到普通水平,並不是一件難事。

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1.興趣與愛好只會成就你,卻不會成為你的阻礙。

2.堅持下去的興趣愛好才是興趣愛好,否則,那只是對未知的天然「好奇心」,不能說是興趣愛好的。

3.如果你不想成為職業選手,請你放棄遊戲這一個興趣愛好。

快深夜一點了,我要去睡覺了。請容我想到後再補充。

謝謝題主的問題。


那些門門功課優秀,什麼興趣愛好沒有的人又能得到什麼


當然有。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就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題主肯定會因為想不通這個問題,而處於一個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興趣重要的糾結狀態,如果是的,請題主儘快其中走出來,。或許題主是想知道,學習和興趣,我們選擇誰?

這種問題是想不通的。學習和興趣,都是三分鐘熱度,當學期開始,還依稀記得上學期自己期末複習累的狗一般的模樣和渣一般的成績,覺得這學期一定要發奮學習,等過了一段時間,當疲憊和單調向你襲來,而興趣又能在這時給你極大的快感的時候,又會產生興趣大於一切的想法。這是我身上的例子,當我開始反省自己的經歷時才發現,這樣的狀態已經反反覆復、複復反反循環了近十年。這樣的狀態時很可怕的,可怕在你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因為沒有專註力,導致你最後會極其普通,人云亦云;這樣的狀態又是安逸的,因為你學累了就玩,玩累了就學,身體和頭腦都沒有太大的損害。說到這裡,不妨誇張一點。假設我們選擇極度專註於工作和學習,而忽視興趣愛好,風險和代價有就可能是到最後在某一方面擁有驚人的能力,但是身體和心靈都被摧垮,喬布斯就是這一類的典型;而我們選擇各種興趣愛好,風險和代價就是,你由於社會上的現實利益等潛規則無法施展自身的特長,到最後連口飯都沒得吃,往年的快男快女們,又有幾個能混到周杰倫劉德華等天王級的水平呢?所以說了那麼多,答案很簡單,無論你走哪條路,都是有風險和代價的。但是我們到底怎麼選擇呢?

兩者都選,只是兩者的偏重不一樣。如何定這個比重, 就取決於你到底想做一個怎樣的一個人。想像喬布斯一樣成就一番偉業創建一個帝國,那就極度壓縮花在興趣愛好上的時間,想當下一個周杰倫,那就反著來。但無數的前輩真實的經歷告訴我們,我們或許只能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而且天賦這種東西,我提都沒有提。可是怎麼定義普通人呢?我覺得應該是會面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買房生孩子養孩子等等等等。。。。)而又沒有強大的權利或是金錢暴力解決之的人。對於普通人而言,對工作和學習如果比別人多認真一點,多負責一些,或許你就會比別人更快地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而對興趣愛好多一點,整個人的心靈和所體現的氣質,都會與眾不同。當我們滿懷信心不斷嘗試各種選擇,始終都擁有一顆上進心,我想到最後誰都會帶著陶冶後的節操很健康的身體,抱得美人歸。

每個普通人所面臨的環境和問題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選擇都不一樣。但只要自己心安理得,我相信,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因為風險和代價而影響到你的心情,因為你總覺得,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感覺這分文理科,理科的知識很實用,好好學掌握一門技術很重要,所以不學的代價高,文科就不用太看成績了

。我們宿舍當年就是班裡最不愛學習的,成績是最差的,但從現在就業來看不說多好但也不賴,絕對不是說誰成績好誰的工作就好,工資就高。


推薦閱讀:

劉備出身有多低?為何劉備會成功?
聾啞人是如何學習手語的?
國內哪裡能學到全面又細緻的法式甜品烘焙課程?想自己開店,但是零基礎。?
學習和玩遊戲同樣都需要集中精神、耗費腦力,為什麼人們在提高遊戲水平時可以研究攻略樂此不疲,而在提高自身知識技能時卻往往力不從心呢?
現在讀大學真的很重要嗎?

TAG:學習 | 大學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