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後大規模的英語學習還有必要嗎?
隨著翻譯技術的發展,在技術成熟以後英語學習是不是沒必要了。
想像一下我們帶著Google glass用一個Google翻譯或word lens的app我們不論看什麼它都能實時的翻譯過來,或者實現同聲翻譯,那對於那些對語言文學沒有追求的人來說,是不是完全沒有必要學英語了呢。
我始終認為,熟練運用一門語言,最大的作用是讓你發現更大的世界。
英語這種全世界人民都在作為【國際語言】使用的,更是如此。
不會英語,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翻譯過來的,是別人看到的、傳達給你的世界;而學會英語,你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屬於你的世界。
但爲什麼不讓自己對語言文學有追求呢?
做學問的,看外國文獻需要英文吧╮(╯▽╰)╭去旅遊的,到外國交流需要英文吧╮(╯▽╰)╭看新聞的,在外網翻牆需要英文吧╮(╯▽╰)╭又不是需要把英文達到翻譯水平,但是日常生活的英語,我覺得是有利無害的。
應該說,隨著接受過相對完整英語教育的80後逐漸成為父母,出國留學越來越普遍,英文原聲的大片、美劇的受眾越來越多,各大城市不斷走向國際化,英語教育實際上是在不斷地普及的。
也就是說,實際上學習英語的人是越來越多的,對老一代人來說,英語是一門母語思維已經成型的時候突然加進來的一門讓人望而生畏的課程,而且這門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而現在的小孩子,英語已經滲透到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英語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總之,把英語當很難學的學科學習的人越來越少,當生活能力學習的人越來越多。
坐在體育場里,伸長脖子聽一個人唾沫橫飛講英語學習法的人越來越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積累英語的人越來越多。
雙關,諧音之類的文字遊戲是不能翻譯的.
翻譯類軟體應該可以解決出國游的很多問題,但要融入到底文化,學習先進的科技還是要有很好的英文底子。
在中國沒有稱霸世界以前都很必要
知乎上某國家領導人都說了中國要走向世界的,你們這些人還在多想什麼?
ps:誰要是問這位領導人是誰,請在評論問然後肯定有人答以後一個人學英語的目的恐怕會變成「學會這門語言」而不是「學好這門課」了。
願意學的學,不願意的還有更多東西要學呢,十年以後,新知識又多了一大堆吧……首先,現在的機器翻譯還沒有辦法達到人的翻譯水平,只能從一個大的語料資料庫中根據上下文篩選出可能對應上的語句,也就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辦法實現真正意義「人機對話」。
其次,真正的技術難題不在於計算機技術,而是語言學研究水平,尤其是對語法的研究。就中文而言,傳統的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漢語的認識和分析還不足以完整地、系統地、準確地歸納總結出能讓計算機「理解」並「執行」的規律,從而使得計算機能夠理解漢語的語法。有一個專門的學科,計算語言學,是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但它比起語言學的其他分支,還是一個很落後的存在。
因此不管是不是英語,還是其他語言的互譯,想要達到題主想像中的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三,語言習得是人腦最了不起的功能之一,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一些學習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面臨的困難,而對這個難得的天賦棄之不用,視若無睹。
非常有必要,必要到不是大規模學習英語,而應該是大規模學習外語,世界語言的大一統是社會生生活、經濟文化生活的進步、人類進步的必要條件。
語言的字面意思可以被翻譯,但是語言背後的思維方式、邏輯,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是不能簡簡單單被翻譯過來的。
學習一門語言或許並不是完全為了讀懂幾句外國話。就像漢語一樣,我們在使用它交流的過程中開始不僅僅滿足於交流,詩、詞、曲都是漢語發展出來的藝術,要說明白一首詩歌說的什麼,我們早就有這個能力了,但我們在用它創造更輝煌的精神文明,就說明語言並不僅僅為了交流。
翻譯過來的往往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如何翻譯的更好、更接近原意,這也是相當困難的。如果自己掌握了一門語言,想必對那句外國話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同時依靠自己也會給自己一種成就感,而且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生活獲得的充實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所以個人認為外語的魅力不會因為翻譯軟體而淡化。雙關,諧音之類的文字遊戲是不能翻譯的.
世界上有這麼多有趣的人,學習語言可以擴大你的朋友圈。
如果一味的靠機器和軟體來實現交流,你們之間將永遠存在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