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沒有專門從事翻譯工作的士官?比如說鄭和下西洋、英吉利使臣拜見乾隆過程中擔任翻譯工作的官員?

RT .一直非常想知道中國古代有沒有專門的翻譯官,這些翻譯官又大體懂幾門語言呢?當然,可以理解,比如元代的統治者肯定有從事蒙古語和漢語之間翻譯的官員;清代也有從事滿語和漢語翻譯的官員。但是對於一些不與中國經常打交道的國家,比如英吉利突然來個使者,想必清朝那個時代也沒有多少人懂英語,怎麼辦?荷蘭人來拜見清朝皇帝,想必荷蘭語全中國也沒有幾個會說的,怎麼辦?(難道是外國使臣學會了中文,這種他們看來全世界最難的語言才來拜見的么?亦或是請一些通曉兩國語言的商人?)

另外,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非洲,非洲當地人怎麼和鄭和的船隊交流,難道只是用手語嗎?

另外,古代科舉考試,當然也不考什麼英語、小語種。那麼,如果有這些官員的話,又是怎麼培養的呢?(主要是指古代,近代京師同文館什麼的就不用說了...)


四夷回回館、回回國子學、之類的都是教授回回語言(波斯語)的官辦機構。作為lingua franca 的波斯語基本上在元代明代的外交中有重要作用。

廣告:我也做了個公眾號:回回國子學,都是明代回回語的內容…


  中國內部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外部與境外異族往來也很頻繁,因此歷代朝廷都設有專職或機構,從事翻譯工作,不過大都是地位不高。

周朝

在周代以前,長四方之語,各有其官。《禮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讀低),北方曰譯」。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像胥氏通六蠻語,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譯知八狄」,到了周朝以後,這些「通夷狄之言」的人,才統稱為「像胥」 。

《周禮?秋官》中的「像胥」一職,負責出使蠻夷閩貉戌狄之國,掌握這些周邊民族事務之人,就是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翻譯官。像胥按照對外族語言熟悉的程度,還分「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及徒二十八人」,要負責傳達王命,也要上傳各地情勢,以利國王統治與安撫邦國諸侯。

漢朝

到了漢朝武帝時,朝廷設立主管少數民族與外國事務的的部門——大鴻臚,其下設有屬官有譯官令(九譯令)及丞,專責翻譯。有學者認為,從秦漢以來,北方匈奴始終是朝中心腹之患,處理北方事務是朝中重要政務,把周制的「像胥」改以北方的「譯」為官名。此外,為了配合中外交往的需要,漢代在學校中還開展了外語教育,培養翻譯人才。《漢書?食貨志上》:「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五方之書即相當於今之外語書。

魏晉南北朝唐

魏晉南北朝時,各民族進一步大融合,會外族語言的人愈來愈多,到了唐代,與外國關係更密切,翻譯人員也就更多了。不過,整體來說,從南北朝至唐代,官方的翻譯機構和譯員主要從事佛經的翻譯工作,唐代譯人和譯經數量的是歷代之冠。相比之下,官方編製的翻譯人員就十分有限,在《唐六典》中記載,「鴻臚寺譯語並計二十人,」此外,中書省也配置譯語人,稱「直中書譯語」。譯語人品級地位不高,其升遷不超過從七品下的典客署令職位。但是,他們往往被委派出使西域等重要任務。

宋遼金

宋遼金對峙時期,為了知已知彼的需要,宋朝在生員考試中增加了翻譯女真文、契丹文和西夏文的內容。而西夏、遼和金國,為了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特別重視翻譯工作。

党項族李元昊建立西夏,創製西夏文字,重儒興佛。官方選派貴族官僚子弟翻譯《孫子兵法》、《六韜》、《貞觀政要》等大量漢文典籍與佛教經典。佛教是西夏的國教,刻字司只是負責印製佛經佛畫的官方機構,與翻譯工作沒有關聯。

契丹族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除了仿效漢字創製契丹文字,也仿效漢制設立百官。官方不僅重視漢文書籍的收集,也很注重翻譯的工作 在州以上行政機關設立專門的譯文機構。遼道宗下詔制定了譯史的升遷等級,按照供職時間長短和工作水平的高低決定其是否升職,藉以激勵譯員。

女真族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創製女真文字,也推行漢化政策,朝廷先後設立譯經所,弘文院,將《孝經》、《易》、《書》、《論語》、《孟子》等漢文典籍儒學經書譯成女真文。金世宗對宰相們說:「朕之所以命令翻譯五經是要女真人知道仁義道德所在」。

元朝

蒙古族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下詔推行「八思巴文」(如上圖)為元朝官方文字,但是終究無法取代既有的蒙文、漢文、藏文。元朝先後設置蒙古房、蒙古官學、唐古特學、托忒學等官署,培養語文人才,負責翻譯蒙文、迴文、藏文書籍。

在元代,由西方東遷,旅居在中國的西方人,除了傳統的經商、旅行之外,更多的是通過降附和俘虜,西人數目之多,遠遠超過前此的任何時代,其中能作為口語翻譯者,蒙古語稱之為怯里馬赤(Kelemeci),未非正式編製的官職。元朝在大都(今北京)設立的會同館,才是正式負責口譯的官方機構。

明朝

明朝初年,朱元璋(明太祖)在南京應天府設會同館之外,也命人編撰蒙漢對譯的辭書《華夷譯語》,方便官員對外交涉過程中言語溝通之便。明成祖在京城首設四夷館,專門負責筆譯,隸屬翰林院,選取國子監生培訓。下分八館: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台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又增設暹羅館(泰語),八百館(泰沅語)共為十館。而後該館不斷擴增,截至明成化五年(1469年)已有附屬館18處,包括朝鮮館(朝鮮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占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河西館(河西語)…儼然近悅遠來的泱泱大國之勢。

清朝

清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人入關,將很刺耳的「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百夷館更名「百譯館」,撤銷韃靼館和女直館。乾隆年間再將「四譯館」和專門接待少數民族官員和外國使臣的「會同館」合併,改稱「會同四譯館」,分設西域、八夷兩館,重新編纂各館的(西番)《譯語》。這些通譯官職級依舊不高,一般為七、八品。光緒年間,各使館的頭等通譯官始提高待遇,定為正五品,限額一名,嚴禁超編。整體說來,清王朝走向閉關自守,不願與外國交往的同時,也就不注重翻譯人才的培養,到了晚清,官府所需的翻譯人才,只能從官派留學生中去尋找了。


從我了解的情況看,與遠方的國家(歐洲,阿拉伯,印度,東南亞)的翻譯官,主要是由民間招募的。主要來源是國際貿易商人,教徒和傳教士。

最著名的幾位翻譯都是來源鄭和艦隊, 鄭和艦隊中的翻譯馬歡,他的職務是通事(口語翻譯)和教諭(書面翻譯)。 因為他是穆斯林,所以精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他把下西洋的事迹寫成一本書 《瀛涯勝覽》。為了紀念馬歡,南沙群島中有一島名為馬歡島。

費信_百度百科 ,淅江人,他是自學阿拉伯語,並且代兄從軍。在第三次遠航選中的。他著有《星槎勝覽》

費信著《星槎勝覽》、馬歡著《瀛涯勝覽》和鞏珍著《西洋番國志》是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資料,他們都先後隨鄭和訪問西洋各國。

至於在東非,及印度,因為阿拉伯商人都在這一些地區經商,我估計他們是以阿拉伯語為中介的。

不少官員也通過傳教士學習外語,但多是個人行為。最著名就是明朝傳教利瑪竇士和徐光啟(時任翰林院官員)翻譯的《幾何原本》。徐也是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

清朝前期,英文,拉丁文都請傳教士幫忙的,比如俄羅斯的中俄尼布楚條約,採用拉丁文作為談判語言,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推薦張誠、徐日升二人來京任職。張誠是法國人,徐日升則是葡萄牙傳教士。

1689年,康熙皇帝派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任欽差大臣,率領使團前往尼布楚,與沙俄談判。在中俄商定談判階段,南懷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議俄方使用拉丁語作為談判語言。因為中國無一人能通拉丁語,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張誠兩人擔任翻譯。

------------------------------------------------------------------------------------------------------------------------------------

與四周臨國,因為頻繁的交流是有專門機構培養的 ,明朝是四夷館

四夷館_互動百科 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


謝邀.


明清有通譯, 有四夷館.

需要經常打交道的民族, 都有對應的機構.

比如清代尼布楚條約, 開始與俄人打交道, 一開始用的是傳教士.

明清之前, 也有對應機構, 只是當時把外語叫方言.


曾看過一期講鄭和下西洋的百家講壇節目,裡面有提到這個龐大團隊的分工,鄭和作為正使太監,王景弘作為副使,這個團隊里的通事(翻譯)是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拔(各種考試)才會任用的。很有名的一位通事叫馬歡,他精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這個團隊里,很多文職人員,比如通事,他們通常會負責兩項工作,一是翻譯,一是傳播文化。


這個很簡單啊,那時候廣州十三行,層主家就在那,是洋人的聚居通商地,中國最早的買辦也是在那 ( "ω" )


單獨說清朝早期的話,基礎翻譯工作是歸屬於理藩院的,理藩院有一個專門處理和俄羅斯關係的俄羅斯館,職務人員配置如下: 助教滿洲漢人各一人,監督、提調官、領催各一人,分別管理俄羅斯在京的商人,傳教士,留學生等等事宜,至於翻譯的選派任務也自然歸類在了理藩院,當然這裡僅僅說的是官方行為。


鴻臚寺


當年有很多像郎士寧這樣長期生活在中國的傳教士啊,傳教士都會拉丁文和中文。英國使團只要找幾個會拉丁文的就可以翻譯了。


和珅就是個很NB的翻譯官。


推薦閱讀:

兩德的軍政高官中有哪些曾在納粹政府中當過公職人員?
國民黨第一戰將是誰,薛岳,陳誠?
曹寅曾任職的內務府慎刑司郎中,大概是怎樣的權力和地位?
歷史上那些帥到爆的男人都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那些美到翻的女人都是怎麼死的?

TAG:歷史 | 政治 | 翻譯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