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應該怎樣應對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的入侵才能獲得勝利?

註:請不要被問題所束縛,如果認為清朝的獲勝概率是0,也請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說句實話,南京條約是在當時清政府統治能力以及綜合國力條件下能夠取得的最大成功。


沒用的,英軍萬里之遙遠道奔襲,但是因為有船,戰場機動性比在本土的清軍都好。海岸線上任何一點都可能被英國人登陸,反而清軍從內陸調兵走上一個月,黃花菜都涼了


看看當年英國和中國的差距吧

二十年前英國挑釁過,但是沒有大浪,這次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戰力大大提高,根本沒法和他們打

看看英國在土耳其,印度 ,坦尚尼亞,非洲取得的戰果,中國真的表現不錯了,也去好歹保住國體,通商之類因為英國的產品沒競爭力也沒啥影響,當時香港是個不毛之地 水都不夠,也沒啥影響。

南京條約之後,很快清朝就恢復了過去的統治。真正威脅清朝的是二鴉,那才是真正打得不行了。


其實可以參考太平天國起義,本來就是農民起義軍,初始階段都的裝備和人員素質其實都不怎樣,但是從廣西起事,一路到湖南、江浙地區,打敗綠營、和八旗兵也沒花多少工夫,可見清軍舊有軍事武裝已經是到了衰落到怎樣的一個地步,最後都只能依靠地方武裝(湘、淮軍)才能平息這場起義,所以說,面對實力到達頂峰的日不落帝國,勝的概率非常小。


只要英國不打陣地戰持久戰,不妄想征服中國,以這種沿海騷擾型的打法,清朝必敗


有名將就成,白起,樂毅之流,或者岳飛,俞大猷之類,再不濟也要袁崇煥,孫傳庭。

但清末,已經近百年沒大規模戰爭了,手上一個拿的出手的將領都沒,怎麼以弱勝強。


那怕是要放手發動群眾哦。不腐敗,也能贏,抗美援朝。


非暴力不合作


贏倒是能贏,放英國人上岸,雨天突襲就行,就怕肉搏戰清軍都打不贏,這群人的意志可能還沒有三元里那些民兵強


首先,遷界禁海這是最好的一步,但可行性幾乎為零,清朝的腐敗和實力已經遷不起了。

其次,沉船長江口,確保英軍不能順長江而上。

之後,集結兵力準備在陸上決戰,看準時機,在雨天夜間偷襲為佳。雨天會使英軍武器失效,夜間降低了武器射程。開關延敵,關門打狗。

最重要的是在朝廷統一戰線堅決抵抗。


只要清軍普遍有三元里農民的士氣,一鴉英國還真贏不了


上一次有一支軍隊幾乎要打的帝國傾覆還是一百八十年前鄭成功圍攻南京的時候。


曾國藩早點帶著湘軍出來就能贏


都太悲觀了,其實還是有辦法打贏的,只不過代價太過慘重。

英軍也需要補給,這是它致命的弱點,當然還有環境適應性等弱點,所以持久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就是打贏的必然選擇。實際上這種戰法也使用過,英軍在香港、舟山就遭遇到這種戰法,還是吃了不少的虧。由於各種水土不服、飲食、氣候等原因,呆上一年,就白種人那素質全掛了也有可能。實際中在舟山英軍因此而減員的人數遠遠超過戰鬥減員,攜帶的補給壞了捨不得扔,後來弄回新加坡賣肥料了。如果不是英軍直搗黃龍威脅到了京杭運河,道光能放下面子打持久戰,輸贏還真有可能顛倒過來,畢竟占著地利呢。

但是,無論如何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果不會太好。原因很簡單:既不知彼,又不知己,一群顢頇的蠢材不可能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南京條約其實除了割地賠款,並沒有什麼侵犯主權的條約,反倒是像英國人追求平等待遇的文書。結果一群笨蛋為了逃避日後的責任,追著英國人簽了一個五口通商章程,反倒把主權丟了大半。


要是有識之士能提出類似《論持久戰》就好了。看誰耗得過誰。


1800年開始工業革命,和法國美國結盟,開放海禁,開放邊禁允許內地人民墾殖東北新疆,強化周邊國家藩屬關係,在沿海修築新的防禦工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誤以為圓明園是八國聯軍燒的?
如何評價西漢梁孝王劉武?
為何清兵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梳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
有人說,東北的小豐滿水電站在建國以後,一直被日本人偷電,是真的嗎?
古代官員大喊一聲:來人啊,一般多久人能到?

TAG:中國歷史 | 清朝 | 鴉片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