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句話矛盾嗎?

禍患常積於忽微,過去人們所忽視的是教師這一地位。

智勇多惑於所好,現在人們所嗜好的是教師這一職業。

當多數人好時,不管所好的對象是什麼,都是禍患暨誘惑。


不矛盾。

好為人師這種毛病發作具有兩個先決條件,一個是別人未必在請教你,二個是按照你說的萬一做錯了你並不承擔責任。

在對過去事情的總結時,只要有問,那有答的就是樂於助人,所以,古代經典大都是學生問,如何如何,老師才會答如何如何。搶答的雖然算好為人師,但是並無大礙。

對未來的事情拿主意時,願意承擔責任,又能承擔責任,當然不算好為人師。反而可惜的實際情況中大都閉口不言了。


不矛盾,

意思。壞,病,傷,惡,痛,憂,難。導致你不得不思考問題原因,使你身心力行,超越現在的自己,就像唐僧西天取經歷盡磨難,磨難是你人生導師。


實在不能理解就證明「如果好為人師,那麼為人之患」。因為成為真命題之後就不算教了,算教學素材了(滑稽


好為人師 是毛病

必須改


怕的是誤導他人吧


把「好」字去掉,你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重點在哪。

「人之患在為人師」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思差好遠好么。。。。


最好的老師還是自己,從失敗、教訓中總結,再才能領會到「師父」之前的苦口婆心。 「好為人師」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已然「患矣」。。。

再者,好為人師應該適情況而定,有的人可教矣,可以適當點撥。 有的人不可教矣,應由良師(教訓,失敗)賜教


謝邀

不矛盾,請看原文「小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聖人之患,在不好為人師」

如同前面很多人的回答一樣,這裡的為人師不是一種能力或者資格,只是一種單純的行為,就是指點別人。而重點還是在好,解釋為喜歡這麼做。

所以翻譯過來就是:不怎麼厲害的人的問題就是太愛指導別人了,而很厲害的人的問題就在於敝帚自珍,不太愛指導別人。

但是其實我個人對這句話也是持保留看法的。我覺得現代信息社會的形態更多需要分享知識,分享觀點,而不是所謂指導。因為社會多元化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每個人的情況也非常不同。哪怕是聖人也只能分享觀點,並不是直接指導。因為每個人吸收觀點然後建立自己的體系,才最能用的得心應手。學習方法是這樣,辯論體系也是這樣的。


我很尊重孟子。也覺得他說出這句話一定有他的立場和看法。而且在當今的喧囂時代引用起來特別實用。如果兩人辯論,一方示強喋喋不休,另一方只要丟出這一句,八成會把對手噎得半死還不好反駁。因為這是孟子提出的。

而我今天會注意到這個話題,並不是想辯個是非對錯。而是今天有人對我用了這一招,而我沒話好說。我的觀點是,每個人,每個有思想在流動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有人拋出一個論題,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天性。禁錮自己的天性有幾種原因,一種是我們常常會有的中庸思想,別人沒說我也不說。另一種可能是在乎對方的感受或者是看場合是否適合發言,這取決於個人情商。然而我沒想過會有第三種可能,會因為孟子的一句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而不敢發言了。也許孟子當時也沒想到,他的一句話在千年後會被人用來做辯證武器吧。呵呵。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其患在「好」,而不是在「師」。講的是心態不是角色。

人與人之間應該是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 總是自大自滿,以高人一等的姿態,隨意指指點點,即為「好為人師」。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探討應該是自由平等的。


我也意識到了,怪不得有時候人家不理我π_π


推薦閱讀:

思維跳躍性強是否是想像力豐富的表現?是否是邏輯性思維欠缺的表現?什麼又是邏輯?數學好代表邏輯就強嗎?
什麼才算「有理論框架(theoretical grounding)」?
英文文章的邏輯結構,是不是讀者或者老師強加上的?
蒹葭中的「伊人」美在哪裡?

TAG:名言 | 邏輯 | 邏輯學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