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議會制辯論怎麼準備 ?
英國議會制辯論British Parliamentary,來源於英國議會的辯論,但題主所說,應該是英國議會制辯論賽。目前國內英文的BP蠻成熟的,但是中文的BP還在發展中。我覺得這個問題CDEN的曾老師 @曾慶熹來答最好啦,我就拋磚引玉下--------------------------------------因為可能除了英語專業和辯論圈內人之外有人不太了解,轉了一個簡介,想看簡介就看這裡,不想看就跳到下一條。
1、BP制是British Parliamentary(英國議會制)的簡稱,是仿照英國議會開會議事模式而設計的一系列辯論賽規則的總稱,是全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辯論規則,世界大學生辯論賽WUDC(The World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s)及中國辯論公開賽China Open均使用此規則。
2、常見的BP制是四隊議會制辯論,每場比賽分正反雙方,設「正方上院」、「正方下院」、「反方上院」、「反方下院」四隊,每隊兩人,故可概括為「兩方、四隊、八人」。3、勝負評判為排序制,即根據各隊表現在四隊中排出1、2、3、4名,勝負不以正反方而論,即完全可以出現正方上院第一名而正方下院第四名的情況。4、BP制的競賽程序可簡單描述為「角色扮演」+「交替演講」,每位辯手均擁有一個議員角色,均擁有7分鐘左右(不同賽事時長不一)發言時長,正反方從上到下交替發言,沒有自由辯論等任何快速交替發言環節。5、BP制有一種特殊的「質詢」規則:Point of Information (「PoI」)。PoI允許對方辯手在「非保護時間」(每人發言時間中除開第一分鐘和最後一分鐘之外的所有時間)示意要求提問,經發言者允許後向發言者提問質詢。質詢者提問時間計入發言者時長,故針對PoI,發言者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何時接受、如何回答等事宜。6、BP制區別於常見華語辯論賽制的最大特點在於「角色扮演」,如下表:正方上院第一位發言者首相(Prime Minister)正方一辯
反方上院第一位發言者反對黨領袖(Leader of the Opposition)反方一辯正方上院第二位發言者副首相(Deputy Prime Minister)正方二辯反方上院第二位發言者反對黨副領袖
(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反方二辯正方下院第一位發言者政府閣員(Member of Government)正方三辯反方下院第一位發言者反對黨閣員(Member of the Opposition)反方三辯
正方下院第二位發言者政府黨鞭(Government Whip)正方四辯反方下院第二位發言者反對黨黨鞭(Opposition Whip)反方四辯7、除一般的「立我方、批對方」的發言責任外,BP制中每個角色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責任,對該責任的實現程度構成勝負評判的最大因素。擇其精要:首相定義優先權:有權對辯題中沒有明確的背景、主體、對象等定義要素加以明確,除非該定義明顯有悖公眾一般認知或故意破壞辯論進行下去的可能性且未說明如此定義的必要性,否則對方不能拒絕該定義。論點框架責任:必須給出正方上院的論點框架,即使自己無法完全展開,但必須概括介紹反對黨領袖定義接受責任:檢查定義是否明顯有悖公眾一般認知或故意破壞辯論進行下去的可能性且未說明如此定義的必要性,如無,則宣布接受該定義。一旦決定不接受,則比賽即進入「挑戰定義」的特殊狀態。事實上99%的情況下不會「挑戰定義」。論點框架責任:必須給出反方上院的論點框架,即使自己無法完全展開,但必須概括介紹副首相論點展開責任:在首相/反對黨領袖的框架下展開論點 反對黨副領袖
政府閣員論點擴展責任:在保持與自己的上院意見原則一致的情況下,必須提出區別於自己的上院的新論點反對黨閣員政府黨鞭總結責任:明確指出全場交鋒點,並突出本方觀點,尤其是本方下院觀點的正確性反對黨黨鞭8、競賽組織:一般採取賽前15分鐘公布辯題、公布各隊所處「賽位」(角色)。辯題又稱「動議」Motion,一般以「本院認為···」This House···的句式給出。9、評判方式:比賽結束後評委閉門商議產生排序結論,其後由主評當場宣布結果並解釋評判理由。10、BP制中的特殊習慣:
a.表示支持不用鼓掌,而是敲擊桌面b.採取「扶帽伸手」動作表示要求質詢c.評委中的一位兼做主席,稱「議長」d.發言者須走到舞台中央的發言席發言e.計時以發言者準備就緒開始講話起
----------------------------------
這裡是下一條其與傳統辯論賽極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比賽前15—20分鐘公布辯題,也就是說你大概只有15分鐘左右的時間和你的隊友討論論點並且組織7分鐘的語言。
在這7分鐘內,我認為你要做的是:1,最快速度在規則框架內(剛開始打bp很容易忘記自己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原來打傳統辯論的辯手)和隊友討論出你們兩人的論點框架。2,開始和隊友分別寫框架,免得上場拿著一個論點不知道怎麼展開。
----------------除此之外,由於BP來自英國議會,常會就最近的時事政治進行討論,因此還可以在平時多多關心時事,做積累,因為比賽的時候是不允許現場查資料的,如果平時有積累會有優勢。首先,BP 有四個隊,每個隊準備方法都不同。
上院需要解釋辯題,然後盡量讓辯論的觀點在上院內討論完畢。也就是說,盡量在上院內把重要的論點提出、發展,然後反駁對方的論點。
下院需要提出extension (新論點) ,然後論證新論點的重要性。主要目的是轉移重點,盡量把辯論往自己隊伍提出的論點方向轉移。
所以說,四個隊準備方法大概是如下。
Opening government / Opening opposition 上院政府及上院反對黨
1. 確認論題的意義和背景。這個議題為什麼出現?世界的現狀有什麼問題,需要這個議題來修正?定義 (definition) 基本就是此時確定。2. 提出多個本方論點,以及一些可能的對方論點,並簡單想好對策。3. 選出自認為最重要的本方論點,由首相/反對黨領袖來闡述。
4. 幫助首相準備論點。5. 如果還有有較不重要的論點,則由副首相/反對黨副領袖闡述。Closing government / Closing opposition下院政府及下院反對黨
1. 確認論題的意義和背景。2. 提出多個本方論點,以及一些可能的對方論點,並簡單想好對策。3. 繼續想本方論點,以及辯題有無可能擴展到比較新穎的方向。4. 辯論開始後,剔除上院已經提出並較詳細論證的論點。剩餘論點中最重要的就是本隊的新論點。5. 根據辯論的情景,決定本方的演講中的重點。根據情景可以考慮爭奪第一或者確保第二等策略。當然,每個隊伍準備的方法細節都不同。有的隊伍習慣兩人先不說話頭腦風暴兩三分鐘,也有的隊伍已開始就討論。另外也有隊伍(一般是高手和新手的pro-am隊)會直接由pro想好全部論點然後spoon-feed 隊友。題主問的是如何準備這個比賽,不是這個辯論賽制怎樣操作吧。我的經驗不多,簡單講兩句。
樓上已經說明,比賽從公布辯題到開場就只有15分鐘,其中包括辯手走路+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所以這個15分鐘往往只做 3件事:
A)確定討論的範圍和大致的論證思路B)分配工作C)修飾語言由此可見,其實15分鐘內已經假定辯手們知道辯題所需要涵蓋的知識點,這個時間只是讓人組裝和理清最後該如何呈現,也是大家看美食節目里的 「擺盤」。樓上也非常正確,15分鐘是不允許辯手參考電子資料或使用能接觸電子資料的儀器,比如電腦、ipad、電話、可以儲存信息的電子字典等等。但是樓上沒說,15分鐘內和比賽期間,有些比賽是允許紙質版的資料的查閱。所以在一些國際大賽,你會看到傳統強隊個個帶著一本厚重的文件夾,有些甚至拖著行李箱來比賽!我來講講BP可以怎麼準備這個文件夾,主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的範圍應該包括什麼(2)內容的深度應該要有多深(3)筆記應該怎麼組織(1)範圍的選擇
多關注BP辯題,你不難發現其實BP辯題主要涵蓋政治、經濟、社會、個人選擇、國際政治、法律和科幻類辯題(比如外星人來了我該怎麼辦??)。在這些話題下,又可以細分一些更小的範圍。比如在「政治」類辯題中,有討論政黨運作、選舉機制、民主的含義、少數人與多數人關係的處理等;社會類更廣,包括:維權運動(女權、黑人、少數民族)、教育、家庭關係等等。我能夠給大家比較實際的建議是:多去收集辯題,做題庫。當有了這樣的數據以後,進行分類總和,你就能看到這類比賽的一個規律了!(2)深度的把握
每一個辯題,這要開發和挖掘,那基本都可以寫出一個博士+博士後的論文了。比如舒緩城市擁堵是否應該通過拍賣牌照這一制度,是我朋友在新加坡做的博士研究。當然,如果在賽場上辯手能搬出博士級水平的科研結果為其論證做依據,那肯定是很有力度的。但是,BP畢竟是面向一般受眾、一般的投票人而進行票數拉攏的一個項目,所以再高深的知識,最終我們看重的是你講的「人話」有多少的說服力。為了讓一般人能夠秒懂你的內容,你資料的準備也應該按照這個思路:首先,這個話題有什麼基本特徵?其次,這個話題里有什麼典型的爭議,各方的意見大概是什麼,有什麼例子可以說明?再者,這個話題有什麼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方面,為什麼?最後,這個話題近期有什麼新的發展趨勢,為什麼,有什麼例子?辯手應該把所有的話題儘可能以一頁A4紙的面積覆蓋,超過一頁的時候,一般來說信息過於細緻,容易模糊交鋒的要點。(3)筆記怎麼組織 (Fact file Argument file)
在(2)中,我們已經簡單講了組織筆記的思路(弄得像百度百科),按照這個思路來基本上沒什麼問題。還有另外一種記筆記的方式就是以過去的題解為核心,你的紙上就有這個題解的核心論證和支持/反對論證的例子。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平時會看一些跟前沿科技、設想、發展有關的報道。對於這些事件,我一般的處理方式是要嘛對該新聞做總結,不然就是找相關的、概括性質的文章進行截圖存檔。這就是我的fact file。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辯論結束後,我都會把其他辯手在場上用到我覺得比較有效我沒有聽過的論點給記錄下來。還有就是評委在點評的時候,停工對該論點的建議和他/她自己的見解給記錄下來。我會再把這些論點給重新整理然後結合之後自己做的research,以一個辯題分析的方式給記錄下來,這就是我的Argument file。就說那麼多啦~我把之前對辯位的解釋全刪掉了,因為寫的不好,當時認識有限,就不繼續誤導人了。剩下的,是可以借鑒的基本常識。…………………………………………咦……一年過去了,今天再看,這個經驗總結還是naive呀,比如首相的定義,不是窄化地定就好,首相對motion首先是explanation,然後interpretation。給正常辯論予以具體的事項和角度去開展。但是,對於辯手而言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領悟吧。………………………………………………高票回答就寫得很好了,我比賽之前就是參考學習過他的回答,很感謝。現在,剛剛參加完外研社的BP區域賽,分享自己總結的經驗,適合初打BP的同學模仿套路,因為是作為一個小白,我總結的是基本規則,和發言模板,這樣利於剛開始接觸BP時有個初步認識。希望
可以幫到有需要的同學。
就像高票答案曾幫助到我那樣。
4.規則細則解釋:
①POI:point of information 質詢
質詢屬於個人意願行為,非強制性要求。
質詢要求在開場的1min-6min之間提出,除此之外不得質詢。
質詢內容要求在15s內完成。
質詢要求:語言精鍊、表達清晰、具有針對性。
質詢方式:舉手示意,並說:POI madam/ sir
拒絕POI: 禮貌拒絕,用No thank you/ sorry later/ I』m sorry 等
陳述POI時要求提問者站起來以表對發言人的尊重
②連續拍桌:
通常是當發言辯手上場、下場或對某一觀點、發言表示支持贊同時,其他辯手做出的禮節性動作。
③開辯前15min準備時間:
通常除正方上院(OG)可進場就坐準備外,其餘辯手均候場在外準備。
一般是允許查閱攜帶的紙質參考資料的,但原則上禁止使用手機或嚮導師等除同組另一名隊友之外任何第三方求助。
推薦閱讀:
※人生中你經歷過哪些頓悟?
※在你所解決的問題(生活,工作,學術或不相干的領域)中,有沒有利用自己專業或職業的相關知識和思維方法進行遷移來解決的?
※如何實踐MECE法?
※語言能否完整地表達思維?
※如何避免窮人式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