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 1(yī)用做號碼的時候讀作 yāo?

更順口么?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

「起源於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別的不說,《紅樓夢》里就把「一」讀作「幺」了:

二人正說著,只見湘雲走來笑道:「愛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頑,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上來,只是"愛哥哥""愛哥哥"的。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幺愛三"了。」

難道林黛玉也是革命軍隊里的通信兵么 ?﹏?

好明顯是民間本來就有這樣的習俗,軍隊加以利用而已。

「幺」的本義是「小」。

《說文解字》:

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俗謂一爲幺。亦謂晚生子爲幺。皆謂其小也。

引申開來指排行最末的,如「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幺妹」(最小的妹妹)。

色子和骨牌中的一點,因為是最小的,所以也稱為「幺」。

有成語「呼幺喝六」,指賭博時的呼聲。色子有六面,一點為幺,六點為六。《水滸傳》第一〇四回:

擲色的,在那裡呼幺喝六;攧錢的,在那裡喚字叫背。

好了,這個例子比《紅樓夢》更早……

總而言之,應該是這樣吧:「幺」的本義是「小」,色子和骨牌中的一點,因為是最小的,所以也稱為「幺」,從此「幺」和「一」聯繫起來,後來逐漸在賭博之外的場合,也用來代替數字「一」,但仍然有限制,如只能單用,不能組成合成數詞,也不能帶量詞。革命軍隊在此中的作用未知,但是我想最多只是推波助瀾,不會是起源。???

-------------

回復 @北方吹來十月的風:我可沒有說這種叫法起源於紅樓,或者說軍隊是因為看了紅樓才學著這麼叫的……只是說,紅樓夢記載了當時社會上流傳的叫法。也就是說,社會上本來就存在這樣的叫法,紅樓夢只是記錄了這種叫法。紅樓夢也不是唯一的記錄,此種記錄非常多哦,除了上面說的《水滸傳》,還有:

元 無名氏《氣英布》第三折:

喒則道舌喇喇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葉聖陶 《我們的驕傲》:

他說在海棠溪小茶館裡躲避空襲,一班工人不知道厲害,還在呼幺喝六地賭錢。

(都來自 詞語「呼幺喝六」的解釋 漢典 zdic.net,那裡還有一些其他的例子)

可見,至少元代就有這種叫法了。而葉聖陶的《我們的驕傲》是 1938 年發表的,又說明民國時期這種叫法並未中斷。

還有一點,這種叫法只是一種「可選」的叫法,說話的人是可以自由選擇,想讀「一」還是讀「幺」的。直到今天,仍然是如此,有讀「一二三」的,也有讀「幺二三」的。那麼,有一個人讀「一二三」,不能說明「幺二三」這種讀法已經中斷了,對吧。

但是,這並不是完全否定軍隊的作用,就像我一開始在上面說的,革命軍隊可能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讓這種叫法流傳得更加廣泛了。???


洞妖洞妖,我是妖洞,我是妖洞,收到請回答,完畢!

妖洞妖洞,我是洞妖,我是洞妖,收到,完畢!

我已經到達妖妖洞拐區域,等待指示,完畢!

軍事交流中為了不產生歧義!所以對數字1和7重新口語化,也有可能是建國後發現廣大指戰員來自五湖四海口語各異,所以要特別約定個新的口語讀音。

所以007又叫洞洞怪!


我之前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在谷歌上查到了我認為靠譜的答案了,便沒問了。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在部隊里「1234567890"要讀成"幺兩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我想好多朋友都不明白為什麼,在此俺特搜集資料,弄清原因,整理成文,以怡眾網友。 鬧了半天,要說這種特殊的數字發音,起源於戰火紛飛的年代。 革命軍隊里的士兵來自五湖四海,說起話來難免南腔北調。其中「2"的發音最為混亂。我們知道,很多南方士兵,把"2"讀成"ni",或類似的音。為了避免發音混亂,通信兵就用普通話中的"兩"代替"er"的讀音。同樣的道理,南方人發後鼻音也有困難,所以"0"就不能讀做"ling"而讀成"洞"。其實,現在很多地方打麻將的時候,也喜歡把"餅"讀做"桶"或"洞"。還有,在很多方言里"b""p"不分,"p"是爆破音,發聲清晰,於是"8"就讀成了"怕"。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漢語韻母的頻率。據研究發現,在漢語韻母中「i"的頻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比,"i"的功率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 分貝。大家知道,戰場上噪音很大,通信兵如果發「i"對方可能聽不清楚。通信不暢,在生活中尚且會造成許多麻煩,若發生在戰場上,可能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於是大家想出一個好辦法,全面替換"i"音,因漢語里"幺"指小的意思,所以把"1"讀做"幺","7、0"則根據其形狀重新認讀做"拐、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7",由於其聲母"q"發音極不分明,改用"拐",輔音"g"的爆發聲帶來了寶貴的清晰度。同理,"9"也就讀做"狗"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通信技術的限制,這套特殊讀音,也就由軍用轉為民用。到了今天,信息產業突飛猛進,普通話日漸普及,在民間,數字的特殊讀音也基本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但是,其中的一些發音仍然保存了下來,並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比如「1」在許多的地方我們大家都發音為「幺」。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究竟是國家紅頭文件規定,還是老百姓約定俗成呢? 經查,國家的紅頭文件並沒有規定要這樣讀,恰恰相反,按照普通話的有關規範,「1"應當讀做"yi"才對。那為什麼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數字讀音跟普通話規定不一致呢? 這裡面的原因有兩個,一則,聲母「i"的發音問題依然存在;二則,"1"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數字。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很多場合下,還是習慣把"1"讀做"幺" 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很是有趣的現象,全國各地,都把「110"讀成"幺幺零",而不是"依依零";同樣,"911"也不讀"九依依",而讀為「九幺幺」。這也就是"幺幺零"和"九幺幺"的來歷了。


和英文里的北約音標字母一樣,都是為了在戰爭的嘈雜環境中確保信息傳遞無誤: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BA%A6%E9%9F%B3%E6%A0%87%E5%AD%97%E6%AF%8D


0:dong 1:yao 7:guai 都是為了增加辨識率,yi念得再大也有可能聽不清


應該是1和7易混淆,另外1發音大不了,大喊大叫聲1試試?


這!!!種!!!問!!!題!!!

還!!!需!!!要!!!問!!!嘛!!!

你!!!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大!!!聲!!!喊!!!一!!!遍!!!!!

看!!!看!!!自!!!己!!!的!!!口!!!型!!!!!

和!!!氣!!!息!!!

一、七、零的口型都是不適合放大的!!!

幺、拐、洞的口型確實可以大聲喊的!!!

聲嘶力竭喊出來不會變聲!長時間喊不會嗓音變啞!

因為可以用假聲發出!!!


發聲方式,接收者需要清晰 宏量 明顯辨識


因為緊急情況時,1和7發音太像,為了區別。


來大家都念一遍 妖三妖 拔妖拔拔 其屋屋其


@Betty,您的反對第一名有待商榷。

還要考慮到現代改革開放之前到底有多少人看過紅樓這種「禁書」,但是這種叫法確實在那之前就已經流傳來開了。

歷史遺留的約定俗稱也沒有流傳下來,根據當時留下的錄音,衛立煌黃維都稱當時部隊番號為129師,發音為一,並不是幺。建國後解放軍卻改口為幺,由此可見並不是由紅樓夢時代流傳下來,至少在民國前就已經中斷,解放軍這麼叫根據當時部隊的整體文化水平和政治因素也不會是因為紅樓。

我認為排名第一的答案有很高的可信度。

答主的考據不錯,如果問題改成「歷史上這種叫法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這個答案就很好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兩本黃頁電話簿 每頁交疊之後 十分難以拉開 流言終結者做過實驗 要用到坦克車才拉開 我想知道 只靠摩擦力為什麼能 出現這種現象 不是說摩擦力不會超過壓力么?
經常吃速凍水餃好不好?
人的胃為什麼能消化掉別的動物的胃,卻不會把自己的胃消化掉呢?
有什麼東西看上去很便宜卻值錢到不可思議?

TAG:語言 | 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