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歐洲人、南美人和中亞人相對漢族、日韓民族不是較為能歌善舞?為什麼?


我媽說我剛會走路的時候聽到音樂就開始跟著扭屁股,六七歲我就跳的有模有樣了。

上小學的時候,我自認為自己跳的挺好,沒事就愛在親戚面前炫耀炫耀,我媽後面給我報了個民族舞的班,然後只去了幾天我就哭著被虐回來了。

中學的時候最羨慕學校里顏值又高跳舞又好的妹子,可以在校園活動里各種出風頭,老師喜歡,男孩兒都圍著她們轉,可羨慕了。我記得唯一一次上台是給我們學校的校花伴舞,可把我高興壞了。現在還記得,她的艾德萊斯裙轉起來的時候,就像舞動的彩虹。

等到離開新疆到內地上大學,沒想到偶然在宿舍里聽著音樂扭了幾下,被宿舍老大推薦到班裡,然後就會經常活動時經常被邀請去上台表演,其實我跳的真的很一般。。

再說說我身邊的人。

我從小到大身邊的閨蜜朋友同學沒有不會跳舞的,從來沒練過的也能跟著音樂扭兩下。

維族無論是有什麼節日,只要是喜事兒,一定所有人都會跳舞,上至六七十的老太太,下到七八歲的小孩子,跟著音樂跳的特別happy,而且裡面不乏掃地僧一樣的隱藏高手。

我親眼見過烏魯木齊街上掃大街的胖大媽跟著音樂就開始跳起來,雖然肥肉一抖一抖,但是基本功真是一點沒丟啊!

我覺得與漢族相比,維族小孩從小音樂和舞蹈的氛圍比較好,從小肢體協調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漢族的孩子更專註於技能的培養和學習。

就醬。


不邀自來。

習慣和環境影響太大了,漢語在這方面跟(幾個尤其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以前小區門口有一個新疆人開的飯館(真正新疆人開的,而不是老馬富貴那樣的清真拉麵烤串兒店),基本上是家族企業,一家發現都在店裡幫忙,夏天會在便道上擺出大排檔,主打啤酒烤串。

店裡有一位夥計,應該也是老闆的親戚,大概二十來歲,長相用現在的審美標準來說,非常帥,但是個子不高,有點兒跛腳(我很主觀的覺得,是小兒麻痹症後遺症)。

大排檔除了提供吃喝,還在外面架了個電視,播一些盜版電影,給客人解悶。(或許是怕單身狗喝的太寂寞?)

有一天不知道誰放了一張新疆歌舞的DVD,大辮子姑娘又唱又跳那種的。跛腳夥計挺費力的把幾扎啤酒送到客人桌上以後,可能暫時沒什麼事兒了,也站在一邊兒看電視。

可能只有我覺得比較突然,他就那麼開始跟著旋律慢慢擺動身體(這麼說合適嗎?),然後跳了起來。那種跟DVD里,電視里差不多的新疆舞蹈。有很多旋轉,還有各種上身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口中的(號子?)配合。

我不懂舞蹈,但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的舞蹈是即興的,跟旋律配合默契。而且,完全看不出嚴重影響他正常走路的跛腳此時對他的舞蹈有任何影響。

周圍的夥計也停下來跟著一起打拍子,叫好。一曲終了,他又去傳菜,下單了。

我當時真的挺驚訝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差異吧。

從小生長在充滿歌舞的環境中,認為歌舞是一種合理的內心表達形式(即使在街邊大排檔),身邊有眾多相同愛好的人。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謂載歌載舞,可能更多的是讓熟悉的旋律和節奏喚起身體內的肌肉記憶。


1、「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是個迷思。首先,中國的少數民族不是擅長歌舞,其次,放到世界上看,也並非文明程度越高,音樂和舞蹈就不擅長。遠的,歐洲的音樂就是一個反例。近的,作為中國之外儒教影響最深的 「 小中華 」 ,七千萬朝鮮/韓國裔相當的能歌善舞。

2、我更願意把問題看成,「為什麼漢人的歌舞能力與其文明水準相比較弱」。除了儒家價值對歌娛的鄙視外,一個相當重要的客觀原因是宋朝起婦女裹腳的全社會風俗。小腳、蒼白、削肩的女性審美扼殺了中古中國相當水準的舞蹈文化,並使之逐漸消亡。


把原回答刪了,這問題沒有意義,說實在的,就像是在問,為什麼發展中國家那麼窮,是不是發達國家的人更有創造的天賦?

你說我怎麼回答。。。。。。。。。。。


其實漢人不善歌舞是很正常的,其內在邏輯和文藝復興以及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而不是東方是一樣的。

科舉制度是漢人想出來的,自古以來想要從布衣變成官人唯有讀書考試一條路,對漢人來說,什麼唱歌跳舞都是沒用的,所以特注重讀書考試,時間一長就成傳統和特徵了,自然就不善也看不上歌舞。

而大量少數民族並沒有科舉制度,他們自然不會像漢人一樣重視讀書了,那就跳舞唄,唱歌唄,搞搞娛樂活動不挺好么。時間一長就成傳統和文化了。

如今,讀書不一定能夠發財致富了,讀書無用論不又甚囂塵上了么,如果唱歌跳舞能發財,漢人也會跳舞。時間一長就變得整個民族善於歌舞了。其實這個邏輯非常明顯,對全世界華人的一些行為理解都有幫助,比如為毛華人成績好,但領袖少,真正有影響力的人少。因為真領袖幹活是有內心的原動力或者叫情懷,而不是簡單受到發財致富的驅動。哥白尼否定地心說不會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真的要去追求真理,這就是為什麼文藝復興在歐洲,科舉出來的人是不會幹這種事的,因為要掉烏紗帽,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發生在東方,那就是見了鬼了。


轉一篇輝格老師的文章。解釋力拔群。

當高曉松遭遇馬爾薩斯

輝格

2012年3月30日

最近,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在某清談節目里悍然提出了一個讓廣大愛國青年備受打擊的觀點,認為今天的漢族人民普遍缺乏音樂天賦,而漢文化也同樣缺乏音樂底蘊,他甚至宣稱,在能歌善舞方面,漢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排倒數第一,這一觀感,來自他過去多年遊歷數十個國家和國內數十個民族地區時所獲得的個人體驗。

考慮到高曉松的閱歷和專業經驗,這個觀點值得重視,而且漢族不善歌舞的看法並不突兀,許多人也這麼認為,這一點從文化交流的內容和方向上也不難看出,漢唐宋明在文化上一直處於強勢,文字、文學、禮教、建築、器具、服飾乃至茶藝,大多是輸出多於輸入,唯獨音樂和舞蹈卻是只進不出,確實是個扎眼的弱項。

如此反差難免讓人好奇:這是為什麼?或許對照一下我們的藝術強項可以看出點端倪,漢族在各藝術門類中,最登峰造極的,大概是詩詞和書法了,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是文人士大夫的愛好,其實繼詩詞書法之後的繪畫,最出色的也是文人寫意畫,近乎於書法了,這些藝術,都可以在保持士人優雅文靜正經的狀態下,在書房中獨自把玩。

音樂舞蹈則不同,它們或許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早在文字和文明出現之前就有了,並常常表現出某些原始衝動和野性張揚,容易被與前文明狀態聯繫在一起,它們生來就是大眾的遊戲,與理性、剋制、內斂等士大夫們引以自珍的特性有些格格不入,而其中被後者所接納的部分,也早早的就被高度格式化、禮儀化或文人化了,很快與原本孕育它的土壤斷絕了聯繫,被鎖入廟堂,喪失了活力。

由此我們似乎能得出這樣一個猜測:在漢民族能夠發達的藝術,是那些能在文人圈裡能玩的起來的,而像音樂舞蹈這種主要由大眾玩的、或至少需要由大眾不斷輸送養分的藝術,就少有機會;果若如此,也無須驚訝,因為在兩千年歷史中,漢民族擁有開發深度最高的農耕文明,而按照馬爾薩斯理論,在技術進步緩慢的條件下,農業和貿易越是發達,開發深度越深,勞動邊際產出率越低,底層大眾的生存壓力越大,閑暇也越少。

在前農業社會,人類缺乏控制和改造環境的能力,人口規模和分布直接取決於自然資源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與投入的勞動量沒有確切對應關係,這常常意味著他們有著大量的閑暇;假設生活在某個河口的部落,依靠捕撈每年洄遊產卵的魚群,只須在短暫的洄遊期內勞作幾天,即可囤積夠吃一年的魚乾,這樣,部落的人口便由洄遊魚群的規模決定,再多的勞動投入都不可能養活更多的人,無疑,他們擁有大量閑暇時間。

隨著農業發明和進步,人類將自然資源帶來的產出控制的越來越均勻,比如生活在某條大河岸邊的部落,以前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河流泛濫之後種一季小麥,而在發明水利設施之後,可以種兩季小麥,人口因此翻番,但現在農民每年需要勞作兩季,閑暇減少了。

實際上,直到近現代我們仍可看到,在北方寒冷地帶的農民,因為只能種一季穀物,普遍擁有大量的閑暇,而可以種多季水稻的華南,閑暇就很少;回顧幾千年農業史,大致上就是一個複種指數不斷提高,邊緣貧瘠土地不斷被開墾,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單位勞動產出不斷減少的歷史。

分工和貿易的發展更加拓展了通過追加勞動投入獲得產出的潛力,因而也進一步壓縮了閑暇,原本東北農民在大半年的農閑期無事可做,但假如海運讓他們能夠與南方貿易,就可以利用農閑打獵或挖人蔘而換取糧食,從而養活更多人口。

明清兩代,江南和湖廣之間經歷了一次分工與貿易大發展,江南農民大量改種棉花等商品作物,織成布匹後從湖廣換取糧食,結果兩地產量和人口都增長了,但單位勞動生產率則下降了,江南農民日耕夜織,被擠幹了全部閑暇。

這種勞動生產率隨技術進步、分工和貿易發展而降低的增長,被經濟史家稱為馬爾薩斯型增長,也叫內卷化;在漢民族地區穩定持續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並且帝國的統一也創造了最佳的長距離貿易條件,其農業內卷化的程度或許是最深的,這一狀況在明末引入美洲作物後變得尤其嚴重。

可以想像,在大眾喪失閑暇之後,藝術只能留給士大夫去玩了,然而,帝國的社會結構進一步壓縮了藝術的空間,與西歐封建制以及五花八門的貴族等級制相比,帝國的官僚專制體系導致了極度扁平的階層結構,農民佔了人口絕大部分,脫離食物生產的人口比例極低,有閒情逸緻的文人士大夫就更少,況且士大夫不像貴族,很少養得起自己的宮廷藝術家,充其量只能自己把玩,這就難怪,他們留下的藝術遺產,只能是一些文人孤芳自賞、自得其樂的玩意兒。


因為人類天生就有表達情感的慾望。

藝術是如此產生。歌舞當然就更是如此。

文明程度越發達的民族,在宣洩情感方面就越趨向於冷靜克制。

一方面,自製本來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另一方面,情感通過文字等其他更高級的方式宣洩出來了。這裡的高級,指的是發展過的,非原始的。

而中國的漢民族,被以禮教為根基的儒家文化統治了那麼多年,在情感表達上就更加趨向於保守。

漢民族,即使是歌舞,也是講究克制精巧的。跟少數民族的那種強烈原始的表達是不同的。

所以說,文學、哲學、科學這些,漢民族是很發達的。但是如果說到「能歌善舞」,就比不上少數民族了。

而現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不可避免地都在某種程度上被漢化了。我是在新疆長大的,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那些在城市裡生活的、被漢化的少數民族,很多就沒有那麼「能歌善舞」了。即使有音樂舞蹈上的天賦,也大都傾向於追求「更高級」的表現形式。

遠古時代的人類一定是能歌善舞的。祭祀、典禮這些本來就是歌舞的變體。但是,並非完全是大雜居的城市使得這種文化消融。

本質上還是文明發展進步的原因。


不好意思我是來添加答案的,我又來新疆了工作原因半年多時間來了4次新疆。每次來都不一樣感受。

昨天去鄉下採風,在阿其克鄉亞博依村的一個農戶家裡,在拍攝中,我們需要拍攝一段跳舞的鏡頭。音樂一響,一個小姑娘的舞裙在音樂中旋轉,當事我就蒙逼了。我鏡頭一直跟著她的舞姿,蒙逼了20多秒才反應過來,我在工作。

漢族小朋友完全被自己禁錮了。呵呵

————————————————民族同志喝多就唱,就跳!

漢族同志喝多就吐,就扯!

能歌善舞的都是民族同志,刷朋友圈的多是漢族同志。


我是回族,唱歌跑調到我爸媽都會說「饒了我們吧,你別唱了行不?」


覺得很多回答太過於維護自己的「漢族自尊心」了。

你們紛紛舉證漢族有很多唱歌好的人,有民族歌曲。但是我認為提問者並非是在問這類人。

來自內蒙古的同學告訴我說,他們同學聚會,席間時常就能唱一曲,跳一段。「能歌善舞」的民族不是說有幾個唱歌特別好的人,而應該是說人人都能唱一嗓子跳一曲。

這個,我覺得漢族真心不擅長………


第一,漢族是不是真的不能歌、不善舞?

《墨子》里記載先秦儒家在教學時的場景是「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沒想到吧?儒家上課不是一門心思死記硬背,不光有古琴伴奏,而且要大聲唱歌,認真跳舞!詩經三百零五篇都是有伴舞的!!

《史記》里講孔子「(詩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看到沒?孔子不是板著臉的老學究,而是每節課都要唱歌的!孔子不僅是語文老師、政治老師,也是音樂老師有木有!

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樂」居其二,你能說漢族不善唱歌?你能說儒生不懂音樂?漢族不重視音樂?

《詩大序》里談到中國詩歌的起源:「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詠歌就是唱歌,而且是類似蒙古長調那樣拖長聲音的唱歌,漢族先民寫詩,光唱歌是不過癮的,還要手舞足蹈的high起來。

如果說這是上古的文獻,不足以證明三千年以來的所有漢族人都能歌善舞,那麼我們反過來看一下《劉三姐》,雖然裡面刻意醜化了傳統漢族書生的形象,但至少說明一點:隨便拎出來一個秀才就可以和能歌善舞的劉三姐對歌!如果說劉三姐代表能歌善舞的壯族人民,那麼是不是能反過來證明秀才這一類受過教育的漢族人,其歌唱水平與劉三姐基本處於同一水平?

琴、瑟一類精密而優美的漢族傳統樂器至今有至少三千年的歷史,有幾個少數民族在器樂歷史上勝過漢族?樂器如此發達,難道只彈琴不唱歌、不跳舞?器樂的產生和發展,必定與聲樂、舞蹈同步,沒聽說光彈琴不唱歌的音樂史。

明朝朱載堉發明以珠算開方的辦法搞定了十二律自由旋宮轉調的千古難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搞定十二平均律的男人,歐洲人在52年之後才有類似的理論發表。朱載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孫,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See?歷史上的漢族不光能歌、善舞,而且在器樂、音樂理論等各個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第二,漢族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能歌、不善舞的?

漢族不能歌和不善舞是不同時期的事情。先說不善舞的問題,再說不能歌的問題。

對於漢族何時不善舞,鄙人不是專業學者,只能胡言一通,希望能拋磚引玉。

從文獻來看,至少到宋代,漢族人還是善舞的。歷史上漢族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宮廷所用的廟堂之舞,直接繼承先秦以來的樂府傳統,以典雅中正為主;另一類是民間村社的江湖之舞,譬如大秧歌,歐洲人看大秧歌的感覺,就和我們看踢踏舞的感覺基本是一樣的。秧歌最早的記載源於宋代社舞,無論參與人數、影響範圍都可以稱得上巨大。

到了元代,先秦以來的禮樂制度徹底崩壞,禮樂徹底失傳(之前雖然也不斷失傳,但大體上總有保留,各有損益),音樂尚可以樂譜記載和樂工私自傳授的方式流傳(古琴就是一例),但是大型的宮廷舞蹈,經過元代之後,基本已經徹底消失了。其他如劍器舞一類的舞蹈,在唐宋時候極其流行,元代以後也不可見了。而此時所流傳下來的,就只有民間的江湖之舞,大秧歌一類的民間舞蹈進一步流行,看看今天廣場舞的場景,大約可以想見當時百姓跳秧歌的情景——對!說漢族不能跳舞的晚上都去廣場看看,看看七八十的大爺大媽靈活矯健的舞步,誰還敢說漢族人不善舞蹈!

咳咳,跑題了,唐宋時期的大型群舞,在元代時候由於禮樂功能的喪失,進一步俗化,情節性進一步加強,直接影響了中國傳統戲劇的發展,崑曲、京劇里的武生戲,也許就有唐宋劍器舞的影子(此處純屬腦洞,絕無考據)。

到了明代,禮樂雖然有所恢復,但科舉不再以詩賦取士,音樂、舞蹈在儒生學習中的比重降低,讀書人自此就再不能歡樂地跳舞了。

再說漢族不能歌的問題。

漢族不善於歌唱始於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學課本使用白話文(《小學國文科改授國語之部令》),在此之前,漢族人學習都是使用吟誦的辦法,類似於唱歌,但音樂性稍弱,旋律不固定。

鄙人自從2008年開始參與傳統吟誦的採錄、整理、研究工作,採訪了大量受過傳統私塾教育或家傳詩詞教學的老先生,凡是受過傳統教育(區別於新式學堂的傳統私塾或家教)的老人,無論詩、詞、文、賦,都是用吟詠的辦法來誦讀,簡而言之,就是類似於唱歌的辦法,但其旋律、調值、音長都有相當的隨意性,不像西方歌曲一樣完全照著譜子固定。

根據實際看到的情況,大致可以判斷中國古代人的歌唱水平——凡是讀過一年以上私塾的人,基本都會唱歌。而清代末期,根據傳教士所作的鄉野調查,湖南省的識字率不低於50%,也就是說,沒讀過書的人少,讀過書的人多。而讀過書的人都能吟唱,沒讀過書的人,也許不識字,但有可能會跟著讀過書的人學上幾首詩詞的吟唱,或者常年聽戲,能唱戲。這樣算下來,漢族在清末,會唱的人是絕大多數,不會唱的人應該是極少數。

還敢說漢族人不善唱歌么?

至於為什麼現在的漢族人不善唱歌,是因為北洋政府頒布的那條《小學國文科改授國語之部令》,把傳統的吟唱詩文改為西方的朗誦,隔斷了漢語獨有的聲調音樂性,於是文字讀出來就變成了「機關槍」一樣的「嘟嘟嘟嘟嘟嘟嘟……」的聲音,沒有一點唱歌的影子了。

樓主所說的問題,其實是說印象中漢族人音樂素質,或者說音樂能力的低下,再舉一例來證明漢族人本來天生具有極強的樂感,只是近代由於歷史原因退化了。

前面說了,中國古代音樂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我們的詩人都是音樂家、歌唱家,歷史上也記載了無數的音樂家、演奏家,但是唯獨沒有記載任何一位以作曲專長的音樂家!難道漢族人不會譜曲么!不會譜曲腫么唱歌、彈琴啊!!!

答案是不需要。古代但凡讀書之人都是吟詠,但凡會吟詠詩文的人,都知道如何安排音調的高低,因為漢語有四聲啊!平上去入就是天然的音高有木有!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高一學《再別康橋》時候的情景,老師一定會講新月詩派主張三美,一定會講很多什麼是繪畫美、什麼是建築美,但是沒有老師會講什麼是音樂美!頂多講音樂美就是押韻,押韻就音樂美了么?好多流行歌曲不押韻照樣聽著很美啊。因為受現代學校教育的語文老師們不知道吟誦,不知道漢語四聲就是漢語天然的音樂屬性。題主可以試著把一首詩的四聲按照五度標音法寫到五線譜上,然後大膽的唱出來,然後你就明白漢語詩歌的音樂美到底有多麼神奇了。


看大家都分析的好深奧,我來說個簡單的。

很多少數民族在過節或者全家聚會的時候都會跳舞,音樂和舞蹈是聚會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小受到這樣的熏陶,怎麼會不能歌善舞?

而漢族不管什麼節日,什麼活動,都是吃,吃,吃。所以漢族最大的熱情就在吃上,很少有載歌載舞的環境。


基本上是這樣的,應該和文化相關。

我所見過的蒙古族、鄂倫春族等聚會,吃飯時通常會當場唱歌,一個一個來。和漢族一起吃飯就沒有這些,放不開,這就是區別。


不是。原因是,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只要不是大民族的音樂舞蹈都會被吹捧拔高。大民族創造的文化是允許消亡、蛻變、轉化的。好比周杰倫的歌曲可能在一百年後不流行了,但會出現個李杰倫代替他。但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少數民族的歌舞反而沒了更新換代的可能。

我一致認為藝術無國界,但是現代社會的政治正確卻在踐踏藝術。本身藝術水平高低如果跟人種掛鉤,那麼這個觀點肯定被罵做納粹主義,但放在少數民族身上卻沒人覺得不妥,這就是一種逆向歧視。

說到底,不喜歡少數民族歌舞的人也有得是,那麼對他們來說少數民族歌舞就不比漢族歌手的通俗歌曲或者民歌小調高明多少。只不過現在不允許你說不好罷了。


今天心情不好,咆哮一下

誰說少數民族就能歌善舞啦?!

很多隻不過是需要唱歌找女人而已嘛!

黃土高原唱歌的不是漢族嗎?!

漢族這麼多歌星舞蹈家怎麼不說能歌善舞啊?!

廣西唱山歌的就一定是壯族的嗎?!

外族人不給學啊?!

我預科同學這麼多少數民族的不見個個能歌善舞啊!

我們父母輩也是自由戀愛好不好?!

爺奶輩也不用唱歌結婚好不好?!

那種保持很深傳統或者天生愛唱歌跳舞的不當然能歌善舞啊!

少數民族也有五音不全好不好?!

少數民族也有舞痴好不好?!

不要以偏概全啊!

我就不信以前不唱歌沒老婆!

我們去民族預科人人都說我們能歌善舞!

我們不會好不好?!

其實

我們發現

人們只是找不到誇我們的詞才說

哇塞,少數民族誒!能歌善舞!!


題主倒是去廣場上數數跳舞的大媽中哪個民族最多


你把廣場舞放哪去了?


「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確實是個迷思,這一點@尼佬說得對,但是「漢人的歌舞能力與其文明水準相比較弱」又是迷思了。怎麼比較呢?論歌舞水準,說少數民族比漢族水準高恐怕站不住腳,而說歌舞人口的比例少數民族高大概也沒有數據支持。

@VincentZ說「文明程度越發達的民族,在宣洩情感方面就越趨向於冷靜克制」,我無法同意。宣洩感情和民族性格有關。奔放的民族,他們的娛樂節目都發達,比如朝鮮族和拉丁族(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法國等),嚴謹的德國人和拘謹的日本人會把娛樂節目做成科教片。拉丁民族能歌善舞不需要細說吧,他們的文明程度不低吧?

@卜燦說「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是刻板印象我很贊同,例子很有啟發性。

------------------我來補充一下-------------------------

1、少數民族唱山歌,漢族唱k呀!漢族怎麼不「能歌」呢?古人吟詩,今人唱K。南朝四百八十寺,看今朝大街小巷都是KTV啊。各種麥霸,聚會卯足勁兒想表現一把呢。除非特別不在調上的,誰認為自己唱得不好呢?少數民族跳舞,漢族中老年人跳秧歌和交誼舞啊!都去公園看看啊,傍晚熱鬧非凡啊。年輕人呢?忙著考試和養家糊口呢。

2、用不那麼熟悉的語言唱歌,只要不是差到極致,一般都會聽起來很好聽的。美劇中有的人唱歌「很難聽」,但是我們不一定能聽出來。但是外國朋友唱漢語歌,我們能輕易地分辨哪兒唱得不好。北方人唱粵語歌北方人聽著覺得模仿得很像很好聽,但是說粵語的人聽著也許是種折磨。少數民族語言是「不那麼熟悉的語言」,所以聽起來很好聽,覺得個個都「能歌」(唱得難聽你很難聽出來)

3、這和生活方式有關,地廣人稀的曠野和山地與人口稠密的農耕區和城市區別是很大的。這個大家都懂的,不細說了。


反正包括朝韓在內的朝鮮族是出了名的能歌善舞。


你要知道跳舞的起源就是祭祀活動 華夏文明開化的早 職業分工也比較早 跳舞被職業化了 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May J Lee是誰?
如何評價欅坂46怪人eccentric的編舞及現有舞台表現?
為什麼黑人都很會跳舞,聽到動感的音樂就能即興跳起?
如何評價錢贊起的舞蹈水平?
學舞蹈的女孩子私生活亂嗎?

TAG:藝術 | 音樂 | 民族 | 舞蹈 | 少數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