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發展像 Zipcar 一樣的共享汽車是否有前景?


1、zipcar是一家在美國網上租車的上市公司,以「汽車共享「為理念。大家都知道在美國人力成本很高,所以zipcar將車輛放置在居民點,可能每個網點都放一些車。zipcar的會員自己通過網路搜索到附近最近的網點後可以按照小時來預定,通過會員卡對接使得客戶可以自己去取車還車,當然這還是依靠在美國良好的信用體系下達成。

2、zipcar在2011年共有7400台車,目前現在共有128個網點,全年營收為1.78億美金,在全美租賃公司排名第九,目前處於高速發展期。

3、目前國內已經開始模仿者,主要以杭州車網電動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Evnet「分時自助租車系統」(針對阿里巴巴員工)和嘟嘟快捷租車(針對奇虎360員工)2家公司。目前看大範圍的市場推廣難度較大,畢竟國內的信用體系、人力成本2個方面和美國還不相同。但也許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會在租車行業佔據一定的市場,但要說明,那是未來。


非常不靠譜

玩具租賃,情人旅館等行業都發展不起來,酒店退房還要查房,這種個人信用堪憂的國家註定交易成本是很高的,也是支付寶存在的意義。

早些年第一次用eBay,人家直接放款給了賣家,當時簡直把我嚇壞了,賣家不發貨怎麼辦?貨不對版怎麼辦,直到後來才知道,我擔心多餘了。

在澳洲和很多美國超市也有自助結賬系統,沒有店員,完全自己結賬,還有很多快餐廳的飲料機都放在外面自己拿著買單過的飲料杯自己接飲料,在國內簡直就是行不通。

ebay這種玩法恰恰在中國搞不定,中國只能用支付寶擔保模式

如果這種自助租車模式能發展起來,至少要支付寶凍結押金幾十天才能把


註:PP租車跟zipcar完全不是一個商業模式。好像PP租車在國內經常宣傳自己是類似zipcar,但實際二者區別很大。zipcar其實相當於按小時在固定車位自助租車,車都是公司的。pp租車則是把閑置的私家車按日出租。pp租車這種模式我沒有深入研究,在美國不太有,猜測在國內可能有一定市場。

------

個人是Zipcar用戶,很喜歡。但國內短期內信用體系不成熟,人工成本仍然較低的話,不靠譜。美國zipcar能夠成功,有這麼幾個原因:

1.美國有些地方,比如洛杉磯,公共交通不發達,如果通勤距離不是很遠沒有買車而是使用公交或自行車,總還是有時候要去遠一點的地方購物或辦事情,開車會比坐公交節省很多時間,比如開車可能半個小時,坐公交就要2個多小時,很普遍。而這種出行需求一次一般就三四個小時,按天租車也不是很合適,而且過於麻煩。另外美國因為人工貴,公交的費用很高,大概是國內的5-7倍。

2.同樣是因為人工貴,美國的計程車價格很貴,大概是國內價格的15-20倍。

3.因為美國人力成本高,zipcar的模式可以省掉很多人工費用。而且非法定工作時間加班加班費很高,僱員加班意願也不強,所以美國的租車公司除去機場店以外基本只有工作日的白天上班,周末基本不上班。但上面所說的需求常常在周末,租車會很不方便。

4.信用體系完善,同時大部分人素質也較高。不用太擔心會有太多人把車弄的很臟,或者胡亂駕駛,或者快沒油了也不去加(免費加油但是得花時間)

國內的話如果是平常偶爾購物或辦事,完全可以坐公交,因為城市密度高,很多城市也有地鐵,會比美國方便,相反因為堵車嚴重開車卻比較慢。如果東西多懶得擠公交,打車也不是很貴。要周末出去玩租車的話也不存在不方便還車的情況。所以zipcar在中國真的完全沒有必要,起碼現階段是這樣。

zipcar什麼時候能在中國有生存的價值呢?就是中國人工變得很貴,人的單位時間成本要高於車的單位時間成本。公交車、計程車,其實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車輛共享(shared use transportation),相當於用人協助了車輛的共享,而可以大大降低空車率,更有效和靈活的利用車輛的時間,以及解決用車需求起點和終點不同的情況。

下面做一個成本分析解釋這個道理:

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人如果租zipcar去購物,去的路程根據車是否擁堵大概10-20分鐘,來回就是20-40分鐘,然後中間購物大概要花40-80分鐘,總共就是60-120分鐘。因為這種機制一定要求你嚴格在預定時間前還車(否則後面的人用車就受到不可控的影響),所以你為了保險,就要按120分鐘去租。但是你實際上只花了大概15*2=30分鐘在用車上。如果是計程車,如果利用打車軟體把空駛時間降到很低的話,空駛時間可以控制在很小的比例,完全可以通過計程車司機駕駛技術更好更省時間來彌補。那麼這段120分鐘的時間,同一輛車可以載4個有同樣需求的人。

如果你恰巧需要9點15出發,那你預期能回來的時間就是11點15,那麼因為zipcar的時間分塊是按半小時半小時進行的,那麼你就需要租兩個半小時。而如果你是去公園玩,一下子玩好幾個小時,那麼計程車的優勢就更大。

另外,因為計程車司機駕駛技術更好,也更有小心和省油的動機(zipcar為了方便保險和油費已經包含在小時費之中),保險的費用、汽油的費用都可以下降。車的成本也可以下降,因為一般人自己租車,都希望車好一點安全一些好開一些,但是乘坐計程車,因為計程車司機駕駛技術更好,往往可以接受更便宜的車型,比如二手手動擋老捷達。同時因為一直是一個司機駕駛自己的車,車的磨損會小,保養費用也可以下降,甚至有些問題是可以自己修的。zipcar則需要有專人定期檢修。

另外zipcar還有一個很大的費用,就是停車費用。需要在人口集中地區專門長期購買一個車位存放zipcar,但計程車就不需要。很多倒班運轉的計程車根本不停車。即使停車,也可以是成本較低的私人車位。

而計程車對於zipcar的好處也很明顯。不用自己開車,很省力,而且也不用擔心萬一還車遲到要罰款。用車也不需要提前預訂。現用現定就好。而zipcar為了保證能夠租到車,肯定是要提前幾天定的。

計程車有諸多好處,但是為什麼在美國還是有zipcar的市場?因為美國的每單位時間人力的費用相對於每單位時間車的費用要高出很多很多。所以即使加了一個人能夠節省這麼多其他費用,又增加這麼多便利,計程車還是太貴了。這一點,在目前的中國,還是不存在的


@魚非魚 和 @李德輝 已經分析的很細緻了,補充一點adrian slywotzky 《需求》一書里的案例和後來找到的一篇zipcar發展歷程,做了一些標註,供參考。

看的時候,想著點uber和hertz,avis這樣的租車公司。


昨天虎嗅上發表一篇文章《美國新生代消費觀的重大變化:重使用 輕擁有》,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其中隱含兩個因素:經濟實力和產權態度。

那麼分析這個問題需要認清以下幾個方面:

1.所有權意味著什麼?

2.身份的特徵在於擁有的實體物質還是虛擬關係?

3.資源的響應速度如何平衡?

具體來說:

剛才上電梯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養什麼樣的狗和開什麼樣的車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並不是無稽之談,也和上述3個問題有關係。第一,為什麼要擁有一條狗而不是小區建一個所謂的「狗房」,想和狗交流了直接去狗房就行了,並且還那麼多狗可以選擇(是不是會讓你想起來:既然有雞店可以嫖娼,選擇性多,不容易出現審美疲勞,為什麼還要娶老婆?)。其實這些都是相同的道理:第一穩固的關係才容易建立感情;第二獨立的產權才容易控制響應速度。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控制感。如果突如其來的一件事情發生,而你無法通過自己掌控的東西應對局面而只能求助外界模稜兩可的資源供給方式,此時你如何感想?雖然發生的頻率只有1%,但是造成的損失可能是不可恢復的,就好像你可能會死但是只能死一次,對死亡的恐懼不就是處於不可預知、不可控制和不可恢復嗎?

但是為什麼在美國這種商業模式就有了生存土壤?因為從短缺經濟到富裕經濟的轉變,促使資源供給方式和響應速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所以你看接受這種方式的大多是年輕人。年長者和年輕者都擁有相同的所有權態度,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都會嘗試擁有汽車的全部所有權,而不只是使用權。年輕人接受這種方式,受短缺經濟向富裕經濟轉變的外部影響之外,還受經濟實力不足這一內部因素的影響。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房子,如果你有錢的話,是選擇租房還是買房?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選擇買房,租房每時每刻都蘊含著不確定性,沒有良好的心態,一般人忍受不了這份面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感。既然沒有錢,又想實現使用汽車的慾望怎麼辦?租、共享等方式就順勢而出,要注意汽車共享的出現針對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因素問題,不是情感或興趣問題,要保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邏輯的一致性。另外一個例子,手機,與汽車和房子相比,這是一個低價值產品,為什麼沒有實現共享?(以前電話機是共享的,後來共享模式為什麼沒有市場了呢?)它是一個低價值產品,人們很容易獲得所有權,同時具有私密性。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來為自己買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用品,那麼為什麼還要共享呢?就是這個道理。

汽車曾經也是一個非常私密的私人用品,翻翻以前的新聞,「私家車」這一辭彙比比皆是,就界定了產品所有權的屬性和使用範圍。通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找到了新的滿足自己私密性的實物,那就是手機,既保持了對外界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又滿足了人們對實物佔有之後的情感需求(汽車不也是可以跨越空間距離的限制滿足對新鮮事物的探索需求,又在可控範圍內嗎?)。引用兩個理論:其一,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其二,媒介即信息。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確定你對一種東西的所有權之後,你就喪失了對自己的身份感知,便無法回答你是誰?你與實物的關係便是一種身份的確認。年輕一代通過社交網路來確認自己的身份和身份的影響力,儘管很多學者研究分析這種虛擬的身份確認(類似於點贊給人帶來的感覺和社交網路上好友數量等等)給年輕一代帶來了很多膨脹的自我認知。但是這畢竟是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已經開始慢慢進入關係式、泛體驗、泛娛樂的氛圍當中,這些就是構成他們對自己生活的解構和重構因素。汽車和手機相比,產品更新速度慢、可延展性差(手機背後可以和更多的內容產生聯繫,但汽車卻達不到這種效果),註定在人們的興奮點中慢慢弱化,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話題的中心。這也正是汽車行業真正的危機所在,並不是所謂的來自能力和互聯網技術的壓力(不應從產品的角度考慮汽車的興衰,而應該是整個社會系統和文化系統),逐漸淪為單純的交通工具,成為普通的大眾商品(對老爺車和汽車文化關注度逐漸下降,便是一種徵兆。)。

因此,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經濟壓力增大和慾望增大之間的衝突不斷激烈,使用權將會壓過所有權,推動共享經濟在國內的發展。新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身份確認也會慢慢接受所有權和關係並存的局面。商業環境的發展程度進一步提高,資源響應速度會逐漸緩解人們來自不確定性的焦慮感。人們也會不斷通過自我驗證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來降低自己對新局面的控制感水平。然而這一切還沒有完全來到,媒體等還沒有全力投入到知識普及和促進人們自我驗證的過程中去。


首先反對一下目前第一名的答案,僅憑自己的主觀分析就認定國內現在不存在適宜汽車分享發展的條件與市場,事實上國內不僅有發展汽車分享良好的土壤,而且現在已經有幾家具有一定規模的穩定運營的汽車分享提供商。

本人租過海內外的汽車分享有:

國內:車紛享、微公交

國外:zipcar、drive-now

這幾家汽車共享租車相關的費用如下表格所示,因為費用與車型、時段有關係,為了避免表格太複雜,部分費用僅記錄約數。

汽車共享的主要競爭對象是計程車、從經濟角度分析分別以兩者出行的划算程度可以根據表格自己模擬計算比較。以我個人數十次的租車經歷而言,一般租車的事情是去機場、火車站接送別人、工作日出門辦事、晚上出去吃飯遊玩等,這些事情租下來一般總價能比計程車方案便宜10%~30%左右,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會選擇汽車共享而不會去路口等計程車。

單單以我個人的選擇就說明共享汽車在國內有足夠市場似乎力度不夠,我於是隨手截個圖那些說國內沒有汽車分享市場的人打個臉。紅色的條表示這個時段有人租,看一下租賃的頻率,汽車共享在國內沒有市場?!對那些以我國的信用體系、保險系統、用戶素質能否用得了共享汽車來說事的,只能呵呵。

其實國內部分大城市適應於汽車分享的因素有很多:

1、計程車難打,雖然國內的計程車相對美國來說價格不算貴,但是到部分時段,想打不到車的問題很嚴重,一堆人搶計程車,司機以各種理由拒載,如交班不順路等,而且上車後司機也不時會沿路攬客拼車(我說的就是杭州),而且打車還得走半天到個好打車地點,當然現在打車軟體的出現這方面情況好很多。與計程車對比來看,共享汽車能提供更好更準時的服務,而且很多情況下共享汽車的費用不比計程車高。

2、城市限牌限號,就算有錢買私家車,在部分城市也上不了牌,得等搖號,好不容易搖到號上牌了發現工作日尾號限行,雙休日景區單雙號限行,一輛車能用的時段瞬間就少了很多。而汽車分享的話租個不限行的號開出去就可以了。

3、汽車共享性價比高,大城市停車位緊張、車位又貴,而且絕大部分需求都可以步行或自行車距離內解決,用車頻率較少,對很多私家車主來說其實養車不如汽車分享划算。

4、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推廣,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短特點天熱適合用於汽車分享,用於短時短途交通,停泊時間可通過分散式充電樁在充電,避免現有燃油汽車在汽車分享時部分用戶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去加油的麻煩,而且電動汽車使用費用低,價格更有競爭力。

現在汽車共享的布點是圍繞著高校、寫字樓、企業園區等區域,面向學生和年輕白領的區域,高校情況是學生有駕照的多,買車的少,寫字樓、企業園區情況是短時出門辦事需求高,但不一定有車,而且這兩種人群相對信用高、素質好,有一定經濟能力,也正是共享汽車的主要用戶。

總之,國內不僅有發展共享汽車的環境,而且共享汽車的企業也還活得好好的。

利益相關:窮學生一個,不在上述任何一家汽車分享公司其中工作。


Zipcar的模式在國內非常有前景,現在已經有很多這樣的創業公司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以電動車共享開始創業。

比如北京就有UCAR,宜維租車,E動車聯,飛馳鎂物等。

可以說兩年內會有小公司成長起來,會有大公司進入這個市場如滴滴,易到,神州等。

其實在中國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車的防盜安全,加油或充電問題,停車位的問題。目前大家都在摸索解決。

還有國際車廠也會進入這個市場,如CAR2GO和FORD2GO等,未來這也會迅速成為一片紅海。


共享單車融資大戰白熱化,「共享汽車」也來攪局共享經濟?

共享汽車

在網約車新政出台後,曾經的汽車共享龍頭滴滴和優步明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首先汽車共享和共享汽車雖然都是共享經濟的組成部分,但是兩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以滴滴為例,滴滴的商業模式是以司機為中心,盤活閑置的私家車,通過特殊的匹配演算法將有乘車需求的乘客和有閑置車位的司機匹配起來,它的特點在於車是私人的(所有權沒有變更),而靈活利用了使用權。

而目前的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大多採用新能源汽車,車是企業統一化運營。在嚴格意義上來說車的所有權是固定的,把使用權分時租賃給有用車需求的小部分人群。為什麼說是小部分人群呢?因為共享汽車的門檻比較高,使用起來並不像共享單車那樣靈活,小規模試運行是否成功還有待考察可行性。

共享汽車的好處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業鏈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不僅有利於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環境污染,而且人性化的租賃價格比自己去買一輛車划算多了。尤其是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共享汽車的出現可以抑制一部分買車族的需求,讓綠色出行的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共享汽車一旦規模化經營,於國於民都有利。

但是如何解決共享汽車大規模應用的痛點也是目前制約共享汽車產業發展的根本因素。相比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要面臨的困難和考驗顯然要嚴峻得多。

首先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遇上長時間堵車,如果坐計程車的話可以選擇換車甚至下車步行,但是共享汽車的怎麼辦?你能直接下車然後把車停在大馬路中央嗎?對於趕時間的用戶顯然不太現實。還有大城市本來停車位就緊張,如果都像共享單車這樣,花花綠綠的共享汽車充斥著馬路和街道,不是更加擁擠?

共享汽車的取車還車網店少,分布不均的問題怎麼解決?汽車的體積這麼大總不能像單車一樣隨便停在路邊把,萬一吃了罰單,這個損失誰來承擔?還有異地的駕照是否可以在本地出行呢?出行中出現交通事故應該怎麼處理?如果造成人員傷亡共享汽車公司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不僅如此,在能源配套,運營維護中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難題。儘管在共享汽車前景還不明朗的情況下,依然還是有一部分先吃螃蟹的人。據悉,在北京已經出現了多家著名汽車集團布局的共享汽車品牌,共享汽車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成功還不能過早下結論,畢竟目前的市場條件還無法驗證。如果現在有人問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否成功?相信沒有人能答得上來,因為包括摩拜和ofo行業內領先的共享單車品牌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合夥君認為,如今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存在即是有價值,儘管存在諸多的痛點和難點,新生態的產物經過不斷的摸索必然會走向成熟。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順勢而為,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優化匹配,找准雙邊的需求、痛點,形成匹配。共享單車也好,共享汽車也罷,只有不斷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完善配套措施,才能使共享經濟產生新的突破。

本觀點由合夥君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具體的公司我這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很早前就有過這方面的設想。

現在很多地方為什麼會堵車?汽車的利用率低是一個大問題,同時也是比較易於著手解決的問題(個人認為)。如果我們能讓在公路上行駛的每輛汽車都達到其額定載客數量,那麼設想我們的路上可以減少多少輛汽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提供一種服務理念,就是讓人人都去開/坐「公共汽車」,那麼我們的道路環境將會好很多。儘管問題中的這種公司的服務應該是針對用車方便的角度而存在的,但是我認為這將是該類公司的一個發展方向。

就目前來看,在至少在中國,此理念還很難被政府、大眾所接受。首先,政府顯然願意讓大家去消費,而大家似乎也更願意用有屬於自己的私車。其次,中國民眾及管理者的素質會使這項服務的舒適度大打折扣。再次,我國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


共享汽車的市場肯定是有,但是我個人更喜歡用滴滴,省事很多。不用考慮違章,停車費這些問題。


我覺著分享經濟經濟這幾年會爆發。

未來10年 無人駕駛的到來。更是它集中爆發的年代。


這個市場是必然有前景的,但是依賴因素比較多。

必然的理由:空間有限,不可能有那麼多私家車。必然會有介於公共交通和私家車之間的物種。

上海、北京限牌限行、限制碳排放就是證明。

依賴:信用素質、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等。

我的創業項目兔乖乖手機鑰匙,大家可以簡單的分享自己的車和房,歡迎體驗探討。


目前煙台有家試點租車服務,叫做 共享租車,模式就是仿照的Zipcar ,而且是獲得國家交通部支持的項目,現在煙台市內有138個網點分布,不知道後續發展會如何。


zipcar是美國一個做汽車共享模式的租車公司,在市區投放網點,用戶直接拿卡刷車就可以直接租用,就像杭州的公共自行車一樣,像在杭州這邊也有家類似的公司,杭州車厘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家創業型的公司,按小時自助租賃,杭州這邊很多上班族,旅遊族等都在使用,你可以去看下


不看好,個人感覺至少十年之內這種模式發展不起來,唯一的途徑是單獨為大公司的員工服務。租車行業很多,但是商家的風險和客戶付出的抵押金風險都相當大,一般是車壞了或到外地不得已才會去租車。

國內和國外從對待車、購車到養車的理念完全不同,對信用的態度完全不同,交通法規也完全不同,這個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結果肯定是悲劇。


政策不利,開著別人的車撞人了,掛擦了,警察只會找車主,即使最後找到駕駛者,車主一樣連帶責任;萬一開我車違章了咋整,違章信息網上嚴重滯後,去交警隊查還不夠費勁的呢~~~~

另一方面,我是不相信陌生人會善待我的車;

中國車很貴的,為點租金冒這麼多風險,呵呵~~~

所以,車與女人,概不外借~~~


法律法規的健全是最大屏障~


推薦閱讀:

目前國內融資租賃在汽車行業的真實業務發展展望如何?
汽車租賃有什麼內幕?
租的北京牌照車輛被查封,該如何處理?
如何評價花生好車?
黨嶺的路況怎麼樣?

TAG:汽車 | 汽車租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