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


拼貼高手,正牌憤青,美國民主黨旗下頭號噴子。

他的紀錄片一般和公正,客觀,邏輯這種辭彙不沾邊,具有明顯的目標和傾向性。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這比那些裝作客觀實則暗地向你灌輸思想的紀錄片要好點。

「噴」就是邁克爾·摩爾牌紀錄片的最大理想。不過這個胖子還是挺有意思的,他給自己的公司起了個名字叫「狗咬狗」:他是狗,他咬的人也是狗。


邁克爾·摩爾:一條好狗

「狗咬狗」公司,這是邁克爾摩爾的製作公司的名字。這名字只要聽一遍就不會忘記,他的片子也一樣。他的片子,從我看過的而言,有很強的個人風格,足夠與其他導演的作品區分開來。

他不喜歡一兩件小的新聞事件,而是一出手就是大問題,大思考。他的鏡頭語言靈活多變,採訪,跟拍,視頻資料手到拈來,資料之豐富,令人驚嘆。

他的採訪人物多而全,而且恰到好處,每一個採訪的內容似乎都能剛好的佐證他的觀點,從而將片子層層推進。

他的片子大多在兩個小時左右,在這時間內,如此多的素材並沒有顯得混亂,而是節奏切換自如,不會讓觀眾覺得無聊,但又能保證一個平均較高的穩定信息量。

他的風格在《華氏911》(2004)中初露鋒芒。本來是在911事件發生後,對總統、政府進行追問與批判。按理來說,如果他也志在此,應該用比較嚴肅的風格,娓娓道來,舉出各種公開的私密的罪證,將他們釘在恥辱柱上,大聲宣判他們的罪行。

但是他卻選擇了另外一種,戲謔的,嘲諷的表現方式,在老布希與小布希的日常生活與交際的鏡頭中配上了歡快的BGM,片中是總統與「敵人」們愉快的握手,敘舊,說著老友重逢;再有布希一臉正經的號召全世界人民抵抗恐怖主義,下一秒就接著打高爾夫球。

能將這種嚴肅話題中的戲謔用得自如的人,在雙商上一定高的嚇人。

他本可以放置一些911的慘象,例如悲傷的人群,雜亂的廢墟,這很容易能渲染起群眾的情緒,讓他們對無能的政府更為厭惡。總統們越開心,對比起911的慘痛,就越讓人們對他們心生厭惡。人們不會覺得他輕佻,對死去的人失敬,而是心裡對政府的恨之火燃的更盛。

他的片子總體來說並不沉重,即使是在說一些嚴肅的話題時,也能做的有趣而引人深思。成就他的,是他正確的三觀與犀利的問責。

Keep thinking ,keep asking,telling truth。這是我看完他的兩部片子之後的最直接的感受。這種感受還出現在幾年前閱讀一些關於中國的深度報道的時候。但是最近這種感覺很少出現了。中國媒體不再,或者說本來就不該,維持一個侵略性的姿態,去對社會進行審視與批判,結果出現的是大家生活在一個萬事大吉的太平盛世。

而世上大多數真相都是壞得多的。批判與改變,一直都是新聞工作者們的理想,當下,這個理想大多得遮遮掩掩,但是邁克爾摩爾依然在這條路上走得昂首挺胸。

邁克爾摩爾的影片是批判的,是冷酷,但是又是悲憫的,有溫度的,加上一個歡快的BGM不能掩蓋他的手段之精準,思考之深入。按照中國人的形容方式,他一定是個帶有家國情懷與俠客精神的人。

《華氏911》與《醫療內幕》,都不是所謂的「真實記錄,客觀中立,將思考留給觀眾」的那種紀錄片,他的解說娓娓道來,語言風格自成一派,通過諷刺而毒辣,但又帶有不失敬的戲謔的評論,引導觀眾產生他想要的效果,他的記錄是有目的的,他很堅定,但是又旁敲側擊,去達到這個目的。

這兩部片子中,有一個細節,所佔據的篇幅不大,但是都異曲同工:911事件前後,都出現了片段,暗示,施加恐怖情緒給民眾是讓民眾在政府控制之下的手段;醫療保險問題中,讓民眾債務纏身,會使他們喪失民主政治中的地位,更易於控制,這並不是真正的民主,政府不會完全放權於民眾,所以政府持續讓人們受挫,不健康,感到絕望與悲觀。

政府出於政治利益與社會意識形態穩定的考慮,選擇見死不救,選擇為富不仁,選擇犧牲人民的利益,這一點不人道。

美國一個世界頭號發達國家,在英國與加拿大的醫保制度面前,在他國人民幸福的笑臉的對面,那些無辜的,哀傷的普通美國人,總讓人扼腕嘆息。

摩爾沒有花大力氣去渲染這一方面的觀點,挑戰政治與意識形態也許是衝動且不討好的,但是他已經成功的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事實。他希望會有一場啟蒙與革命,他也親力親為,朝著那個革命邁進。

古人云,居安思危。而摩爾這樣的人,四分之一陰謀論者,四分之一搗蛋者,四分之一胖子,四分之一好人,他也許能將危減少一點,減輕一點,也足夠了。

人世間諸多不幸,大多事出有因。他很兇,大聲叫嚷著,要他們負責與償還。


摩爾的審判式的紀錄片

和一般的紀錄片只做 知識介紹 以及 理論和邏輯上的分析 不同,摩爾在展現事件,探討深層和宏大的原因之外,總要回到事件本身,力圖的指認出受害者和加害人,並且要求後者的賠償。

《科倫拜恩的保齡》中,摩爾找到的為校園槍擊案負責的「罪魁禍首」是演過《賓虛》的國家槍支所有者協會主席查爾頓·赫斯頓。

《華氏911》中,為911事件負責的是布希總統本人。

《醫療內幕》里為漠視生命的醫療保險制度負責則是當權者和保險公司。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中,為08年金融危機負責則是華爾街金融機構。

當觀眾看到他從幕後解脫中跳出,和鏡頭的力量合而為一,直面「加害者」,最終迫使其接收到的審判。我們幾乎就要相信「正義的媒介」的道德力量就在我們眼前發生,現實會隨之改變。而顯然隨著摩爾觸及的社會問題越發敏感和深入,他也逐漸難以找到一個具體的加害人,就想把資本主義列為批評對象時,也就掉入了「無物之陣」

摩爾是最成功的紀錄片導演之一

摩爾處女座(羅傑和我)上映後備受好評還創造了超700萬美元的紀錄片最佳票房。總裁羅傑本人也迫於輿論壓力辭去了職位。華納公司付給摩爾300萬發行費。這讓他這位低收入者一夜間嘗到了名利雙收的滋味。然而就算是面對東家,他也要把工人階級的立場和義正言辭貫徹到底。他要求華納公司為片中被驅逐的家庭支付兩年房租,還要贈予一萬張電影票給弗林特的失業工人。

旗開得勝後,1955年他轉戰好萊塢拍攝了劇情片《加拿大培根》,虛偽了昏庸的美國總統為了競選連任,向加拿大宣戰的鬧劇,試圖把政治諷喻帶到故事片里,其結果只能說是叫了一次學費。

隨後摩爾進入出版業,首部書《一個非武裝的美國所收的各種威脅》一面世就引發關注,不久就名列美國各項暢銷書排行榜首位。1997年在全國宣傳巡遊新書時,他記錄下和大公司交涉的過程,成為紀錄片《大傢伙》。1999年他主持起了電視節目,在電視上揭批體制漏洞,要讓觀眾看到美國的《可怕的真相》。

2002年他撰寫了一部《愚蠢的白人》,用了「賊首、擅創聯邦土地的人和霸佔橢圓形辦公室的人」等形容布希總統,認為美國已經「墮落為無知愚蠢」的國家。此書發行後,連續50多周年蟬聯暢銷書首位,繼而獲得英國「年度圖書」大獎。摩爾越發像一個言辭激進的憤青,一個危言聳聽的政治書暢銷作家,一個專事批評的媒體清談客。

隨後又一部紀錄片《科倫拜恩的保齡》誕生,以2150萬美元票房在當時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紀錄片,更得到了權威的認可,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特別獎以及7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2004年的《華氏911》片名顯然參考了特呂福指導的《華氏451度》。摩爾解釋片名時說「華氏911就是自由被焚燒的溫度」,而影片主題就是布希應該下台。這部攻擊和煽動性極強的「討伐布希的檄文」,讓昆汀·塔倫蒂諾擔任主席的57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在1956年之後又一次將金棕櫚頒給一部紀錄片,更創造了1.3億美元的紀錄片票房神話。

摩爾成為當代世界最成功的紀錄片導演之一。


即便外表看上去天差地別,內在生產關係大同小異


我覺得大多數人的利益是要考慮的,而不是最頂層的人的利益。工農階級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佔都難。看過《娛樂至死》的作者的三部曲,就會知道是講當今媒介的真相,呈現方式無疑會影響真相被相信的程度,誰掌握話語權,誰就掌握民眾。

所以,我的重點,邁克爾摩爾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且現實未必更好,或許他把彼岸變得美妙了一點,但是,揭開傷疤的做法必須得到讚許。

可以把錢用來殺人,為什麼不能拿來救人。

或許因為殺人得到的利潤大於救人吧!這是世界殘酷的法則,強者制定。但是有人可以掙脫,我們也可以。


有料 有邏輯 有節操 沒底線


扒去了中國人對美國的最後一起絲好感,從底層講訴了一個真實的美國


推薦閱讀:

九十年代的緝毒紀錄片《中華之劍》對後期的緝毒警察和工作有沒有什麼影響?
如何評價BBC紀錄片南太平洋?
人物紀錄片拍攝怎樣不影響被拍攝者?
紀錄片與人物專題片中的情景再現該如何拍攝與使用?
如何評價《地球脈動》第二季(Planet Earth Ⅱ)?

TAG:電影 | 紀錄片 | 政治 | 陰謀論 | 資本主義 |